《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8838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

《我国分配制度》易错知识点总结

(1)按劳分配一定是在公有制前提下实行的,但在公有制前提下按劳分配方式并非唯一分配方式,还存在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2)私营、外资企业的分配方式一定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但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并非只存在于私营、外资企业,还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

(3)按劳动要素分配不等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前提下实行的分配方式,存在于公有制和公有制控股企业;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和外资企业。

(4)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范围很广,既有按劳分配方式所得,也有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而非劳动收入一定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如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视情况)等。

28、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62)

29、国家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此内容要联系实际理解,与国家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知识联系。

30、国家财政政策

(1)首先要弄清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

(2)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实施,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调整,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

可见两种政策手段虽然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

因此,二者往往相互配合起作用。

(3)二者关系可表示如下:

《经济生活》期末总复习(三)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

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知识链接】

通货膨胀:

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原因:

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实际所需货币量,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需求膨胀,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等。

表现: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危害:

人民实际收入下降、生活水平出现下降、实际购买力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思考一: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2)紧缩性也叫量入为出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3)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4)减少国债的发行。

通货紧缩:

实质: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原因:

主要是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引发。

表现: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

危害:

降低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和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思考二:

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1)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

(2)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3)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

思考三:

国家财政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见P65-66,原文表述)

要点:

(1)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要求;

(2)扩张性财政政策;(3)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来源:

税收、利润、债务、其他收入。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影响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思考:

国家财政集中的资金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P67第二段)

32、税收

税收的本质和特征(P68-69)。

增值税的含义和意义(P70)。

个人所得税含义和意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P70)

33、市场调节

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矛盾,必然要求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和调节。

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调节的优点:

(P79)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P81)

自发性:

利益驱动下-----不正当手段(不择手段)------违法------害人------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盲目性:

市场信息掌握不全、无法控制经济变化------一哄而上、一哄而退----害己------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浪费。

滞后性:

事后调节,时间差-----赶不上趟------损失惨重------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

以上三点都会带来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的严重后果。

如何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弱点?

国家:

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企业:

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依法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

提高鉴别真假的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基本标志,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实行强有力的宏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言献策。

(经济生活的最终落脚点)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实行强有力的宏宏观调控。

);(3)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5)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亦可);(6)严格遵守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7)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8)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言之有理即可】

【此内容可与价值规律、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相关知识联系。

】、国家宏观调控

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必要性(为什么):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

手段(怎么做):

经济手段:

经济政策、计划、规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税收等)----调整和调节、引导;

法律手段:

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打击和规范;

行政手段:

强制性、命令、指示、规定-----干预、管理、调节;(梯级电费、商品房限购令等)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无形手、有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历史性跨越,实现时间、表现和特征(P85—86)

全面小康:

实现时间、特征、经济发展新要求(P86---87)、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结合教材P87—88,联系实际,深刻理解与记忆。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两坚持”: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

【企业成功经营、应对经济全球化、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相联系】(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此内容可与企业成功经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等知识相联系。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成本,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力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原因: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

后果:

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世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发展中国家应对态度: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40、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

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最重要的是非歧视性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

我国入世的意义: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力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走出去”:

通过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经行进经济技术合作。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合作,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此内容可与企业成功经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内容相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