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年北京模拟生物部分分类汇编遗传规律.docx
《1214年北京模拟生物部分分类汇编遗传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14年北京模拟生物部分分类汇编遗传规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14年北京模拟生物部分分类汇编遗传规律
3.(14石景山一模)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
非凸耳=15:
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
非凸耳=3:
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
非凸耳=3:
1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
非凸耳=3:
1
3.(14昌平二模)人类Rh血型是由1号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关其遗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与性别遗传没有关系D.等位基因可能发生交换
3.(13石景山一模)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
第一组:
黄鼠×黑鼠→黄鼠2378:
黑鼠2398;第二组:
黄鼠×黄鼠一黄鼠2396:
黑鼠1235。
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不能稳定遗传
②第二组的结果表明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③黄鼠和黄鼠交配,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
④若种群中黑鼠个体占25%,则黑鼠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13昌平期末)南瓜皮色的形成机理如下图所示。
若白色南瓜(WWYY)与绿色南瓜(wwyy)杂交,F1自交,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
A.白:
黄:
绿=9:
6:
1B.白:
黄:
绿=9:
3:
4
C.白:
黄:
绿=7:
6:
3D.白:
黄:
绿=12:
3:
1
4.(13延庆一模)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基因Ⅰ和基因II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基因IV与基因II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D.基因V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2.(13西城二模)玉米体内的D与d、S与s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DDSS:
2DDSs:
1DDss:
1DdSS:
2DdSs:
1Ddss。
这两种玉米的基因型是
A.DDSS×DDSsB.DdSs×DdSsC.DdSS×DDSsD.DdSs×DDSs
3.(13朝阳二模)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中,有两对基因(A、a与B、b)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
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兔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
B.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7/16
C.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5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D.若要从F2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
4.(13密云二模)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A.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B.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C.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4.(12海淀零模)野茉莉花呈现出白色、浅红、粉红、大红和深红等各种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的颜色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花的颜色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
C.花色深浅不同是不完全显性的结果
D.花的颜色遗传需通过杂交实验判断
4.(12昌平期末)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
某对夫妇,男性秃顶,妻子家族无秃顶史,他们的子女一般不可能的情况是
A.女儿秃顶B.女儿非秃顶C.儿子秃顶D.儿子非秃顶
5.(12通州一模)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
下表为玉米五种品系的性状、相应的基因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已知每种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下列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品系
①
②
③
④
⑤
隐性性状
及基因
果皮白色pp
节长短节
bb
白色籽粒(即胚乳为白色)
gg
矮茎
dd
甜胚乳
ss
基因所在
染色体
Ⅰ
Ⅰ
Ⅵ
Ⅵ
Ⅳ
A.若①自交后代全为高茎,则其基因型为ppDD
B.若②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可以推断这些高茎后代都是短节的
C.若③和④杂交,F1均为高茎且结出的都是黄色籽粒,则F1产生基因型为DG配子的概率为1/4
D.若②和④杂交,F1均为长节高茎,则在F2中,长节高茎植株约占9/16
3.(12海淀二模)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
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
黄色:
黑色:
棕色=9:
3:
3:
1。
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2.(12海淀查缺补漏)矮牵牛花瓣中存在合成红色和蓝色色素的生化途径(如图所示,A、B、E为控制相应生化途径的基因)。
矮牵牛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二者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若一亲本组合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
红色:
蓝色:
白色=9:
3:
3:
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亲本基因型为AABBEE×aaBBee或AABBee×aaBBEE
B.本实验无法判断A、B基因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蓝色矮牵牛花自交,其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2/3
D.F2中紫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不会出现白色个体
30.(14海淀零模)(18分)水稻白叶枯病病菌可使水稻叶片形成病斑导致水稻减产。
研究者将野生稻中找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转入水稻植株中,培育出抗白叶枯病水稻,对其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遗传分析。
(1)将基因X与载体结合构建______________,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感病水稻,获得T0代植株。
(2)用____________稀释白叶枯病菌液,接种于T0代植株,以_________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M)作为抗病反应参数,以_
作为感病对照,筛选抗病植株。
(3)选T0代植株中M为1%,PCR鉴定基因X为阳性的植株种植,收获__________(填“自交”、“杂交”或“测交”)种子种植获得T1代,对T1代进行抗病及分子鉴定,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百分率(M)
株数
PCR鉴定结果
>15%
11
阴性
15~10%
0
-
<10%
34
阳性
注:
15%为抗感界限
据表分析,T1代的抗病性状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说明T0代植株为__________。
最早在__________代能够选择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
(4)T1代某一植株表现为感病,但PCR检测为阳性,最可能的原因是插入的基因X______________造成的。
(5)研究人员发现有一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后代的统计结果中,抗白叶枯病植株:
不抗白枯叶病植株=15:
1,检测其转入的基因X功能正常,推测转入了两个抗性基因,且两个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___上。
30.(18分)
(1)表达载体(或“重组载体”、“重组DNA分子”)(2分)
(2)无菌水(2分)病斑面积(2分)接种白叶枯病病菌的感病水稻(2分)
(3)自交(1分)性状分离(1分)(转基因)杂合子(2分)T2(2分)
(4)不表达(或“低表达”、“突变”)(2分)
(5)非同源染色体(2分)
30.(14东城一模)(16分)黑腹果蝇的翅型有很多种,实验常用的有长翅、小翅和残翅,其中长翅(翅较长)为野生型,小翅(翅较短)和残翅(几乎没有翅)均为突变型,且对长翅均为隐性。
现用纯种小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一:
杂交二:
P♀残翅×♂小翅P♀小翅×♂残翅
↓↓
F1长翅(♀♂)F1♀长翅♂小翅
↓F1雌雄交配↓F1雌雄交配
F2长翅小翅残翅F2长翅小翅残翅
9:
3:
46:
6:
4
(F2中小翅均为雄蝇)
(1)由杂交一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翅型的遗传符合
定律。
由上述杂交结果推测小翅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2)分析可知,杂交二F2中残翅雄蝇的基因型有种,F2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判断果蝇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是否纯合通常可采用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确定杂交二F2中残翅雌蝇的小翅基因是否纯合。
科研人员在进行杂交二实验时,选择了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小翅基因和(填“直刚毛G”或“卷刚毛g”)基因的雌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假设两对基因不发生交换)。
若F2中残翅雌蝇的刚毛性状表现为,则该果蝇的小翅基因一定纯合。
30.(16分)
(1)两基因的自由组合X
(2)2长翅:
小翅:
残翅=3:
3:
2(3)测交卷刚毛g卷刚毛
30.(14朝阳一模)(14分)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右图。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
(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P“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选出卷翅果蝇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30.(14分)
(1)不相同不遵循
(2)下降(3)100%不变
(4)卷翅∶野生=2∶1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30.(14通州二模)(18分)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右图表示棉花的两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
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化基因,T为抗虫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
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
(1)乙品系是将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该过程需使用的工具酶是。
(2)T基因的特性是能控制合成有关的毒蛋白。
其转录时,首先是______________与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基因的相应片段双螺旋解开,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甲和乙杂交得到F1,F1基因型有种。
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只需画出I、II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右侧的线框内)。
(4)棉花的纤维大多数为白色,但也存在彩色棉花。
在某一个彩色棉花种群中,测得存在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个体数如下表:
总数
基因型、表现型及个体数
E+E+
(深红色)
E+E
(红色)
E+e
(浅红色)
EE
(灰色)
Ee
(浅灰色)
ee
(栗色)
760
180
230
0
120
230
0
如果红色的棉花与浅灰色的棉花杂交,后代中灰色的棉花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市场调查发现浅红色的棉花最受欢迎,现在想要尽快选育出较多浅红色的棉花品种,应该选择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棉花品种进行杂交。
30.(18分)
(1)外源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RNA聚合酶细胞核
(3)2右图(图形对细胞形态、纺锤丝不要求,画对染色体数目
1分,画对染色体形态和方向,基因全部标对1分)
(4)1:
4E+E+Ee(顺序可以颠倒)
30.(13海淀一模)(16分)小鼠的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群控制,科学家利用基因群组成为aa的A品系小鼠和基因群组成为bb的B品系小鼠进行了如图17所示的杂交实验,并获得了X品系小鼠。
请据此图回答:
(注:
不考虑MHC基因群内各基因通过染色体交叉互换进行基因重组)
(1)小鼠MHC的遗传(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群组成为。
(2)研究表明,器官移植时受体是否对供体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只取决于两者的MHC是否完全相同。
从F2、F3、……至F20中选出ab小鼠的方法是:
将杂交后代小鼠的皮肤移植到A品系小鼠身上,选择。
(3)F21中X品系小鼠占的比例是,获得的X品系小鼠的遗传物质除了MHC基因群外,其它与品系小鼠的基本一致。
若将X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到品系小鼠时会发生免疫排斥。
(4)已知小鼠对M、N抗原免疫应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品系小鼠对M应答,对N不应答;B品系小鼠对M不应答,对N应答;F1对M、N均应答。
①F21小鼠的表现型有种。
②若X品系小鼠的表现型为,则能确定小鼠针对M、N抗原免疫应答的基因属于MHC基因群。
30.(16分)
(1)不遵循ab
(2)会发生免疫排斥的(小鼠)
(3)1/4AA(4)①1或3②对M不应答,对N应答
30.(13西城一模)(16分)为了研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紫眼卷翅、赤眼卷翅、赤眼长翅(野生型)三个不同品系的果蝇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1)无论正交反交,实验一和实验二F1卷翅个体中,雌雄比例接近1:
1,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紫眼卷翅和赤眼卷翅个体均为。
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2对基因的传递符合定律。
(2)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卷翅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并设计了转基因实验进行验证。
①提取卷翅品系个体DNA:
利用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不同,使DNA与其他物质分离;为了进一步提纯和析出DNA,可用处理含DNA的滤液。
获得较纯净的DNA样品后,应用PCR技术扩增含卷翅基因的DNA片段。
②重组和导入基因:
将上述扩增片段与病毒重组,导入赤眼长翅品系果蝇的受精卵。
其中病毒的作用是,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
③体外培养受精卵至成虫,选择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雌雄果蝇交配。
若以上假设成立,则后代卷翅与长翅的比例为________。
(3)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蝇在卷翅基因(B)所在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致死。
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d基因的存在(能,不能)解释F2卷翅与长翅的数量比。
②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者又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d1和d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其中d1d1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
d1和d2(属于,不属于)等位基因,理由是。
③若以上假设成立,则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杂交,后代卷翅与长翅的比例为________。
30.(16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1)常杂合子自由组合
(2)①溶解度95%的冷酒精
②作为基因载体,携带目的基因受精卵的全能性强③2:
1
(3)①能(2分)
②不属于(2分)d1d2没有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2分)③3:
1(2分)
30.(14朝阳一模)(14分)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个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
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可以是左旋的,也可以是右旋的。
以下是以纯合椎实螺为亲本对其外壳旋向的遗传方式所做的研究:
实验一实验二
亲本右旋♀×左旋♂左旋♀×右旋♂
F1全部右旋全部左旋
⊗⊗
F2全部右旋全部右旋
⊗⊗
F3右旋:
左旋=3:
1右旋:
左旋=3:
1
(1)有人根据上述实验做了如下推理:
若椎实螺外壳旋向只由一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则应该出现的结果是两组实验中F1性状表现应__________,F2应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且比例为__________。
(2)后经实验证实:
椎实螺外壳旋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下一代螺壳的表现型决定于上一代母本的基因型。
由此推测:
①实验一中__________代个体全部为杂合子,且亲本中雄性个体的母本为__________;
②实验二F2椎实螺群体中,外壳左旋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具有左旋基因的个体占__________。
30.(14分)
(1)相同性状分离3:
1
(2)①F1隐性纯合子②50%3/4
30.(13丰台一模)(16分)野生型家蚕翅为白色,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有的个体翅为黄色,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家蚕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
组合编号
I
II
III
IV
V
VI
交配组合
黄翅♀×白翅品种甲♂
黄翅♂×白翅品种甲♀
第I组F1自交
第I组F1×白翅品种甲
黄翅×白翅品种乙
第V组F1自交
子代家蚕总数(只)
黄翅
597
664
1364
346
0
176
白翅
0
0
463
359
956
792
(1)前四组的子代家蚕中黄翅和白翅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符合定律。
(2)V、VI组结果说明的翅色显隐关系似乎与前四组矛盾,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翅品种乙中另有一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此有关,该基因可能会对黄翅基因的表达起
作用,导致V组子代全为白翅,VI组子代黄翅与白翅的比值接近于3:
13。
若该解释合理,第VI组子代中白翅家蚕应该有种基因型。
(3)家蚕是二倍体,雄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W,通过适当剂量的γ射线处理,研究人员筛选到黄翅基因插入W染色体上的品种,该变异属于,若变异品种中黄翅基因不会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则亲本性状为时,能直接利用子代翅的颜色区分雌雄。
(4)研究发现,家蚕体色为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有关,但家蚕自身不能合成该类色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自身所需的色素分子,由此推断家蚕体内一定存在能与其吸收的色素分子结合的,协助色素分子向细胞内转运。
为证实此推断,科学家可采用一定的技术抑制表达出产物,然后观察家蚕体色变化,若,则支持该推断。
家蚕体色这一性状是
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0.(16分,除标注外,2分/空)
(1)常(1分)基因的分离(1分)
(2)抑制(1分)7(1分)
(3)染色体(结构)变异(或:
易位)黄翅雌蚕、白翅雄蚕
(4)受体(或:
载体)受体蛋白基因(或:
载体蛋白基因)
黄色变浅基因和环境因素
30.(13房山一模)(18分)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罗兰大多为单瓣花,偶见更美丽的重瓣花。
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研究:
(1)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
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取上面实验中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说明:
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______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_______基因的花粉可育。
(3)继续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
综合上述实验推断:
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_不育。
下图是F2中单瓣紫罗兰花粉母细胞中发生联会的一对染色体,请在染色体上标出相应的基因。
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B_、b_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基因型分别为BB、Bb、bb、B_b、bb_等5种紫罗兰,欲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3)中的推断,需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亲本组合进行______________实验。
30.(18分)
(1)孟德尔分离(1分);单瓣(1分)。
(2)B(或B_显性)(1分);b(或隐形)(1分)。
(3)雌配子(2分);花粉(2分)。
B_:
b=1:
1(2分);
只有b一种配子(2分)。
(4)Bb×B_b(2分);正交和反交(2分)
30.(13大兴一模)(16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黄胚和白胚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黄胚和白胚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收获时所得玉米粒如下表:
(1)在玉米中,黄胚对白胚是性状。
某同学为了获得杂种F1来验证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为准确起见,他应选用上述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来进行播种。
杂交试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
(2)图中(填标号)类型的授粉方式的长期进行对玉米物种的进化更为有利。
(3)若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
对F1进行测交,其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有色饱满48%,有色皱缩1%。
无色饱满1%,无色皱缩48%。
请回答:
①上述每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
②从测交结果来看,F1产生了配子,说明上述两对性状的遗
传(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0.16分
(1)显性白胚黄胚(先套袋)人工授粉
(2)ⅢⅣ
(3)①基因的分离
②四种比例不等于1:
1:
1:
1(或四种比例等于48:
1:
1:
48)不符合
30.(13延庆一模)(16分)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
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
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 。
(2)分析上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 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 阶段,此阶段在 (场所)进行。
(3)油菜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用A、a表示),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用B、b表示)。
黄花低芥酸和白花高芥酸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