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896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docx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促进评价改革,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的精神对全县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质量测试和抽样分析.其目的不仅是监控上学期新课程执行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其成为我们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导向.下面仅就期末测试中小学数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本人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了解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对全县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一下粗浅的分析与评价.一、命题说明

1、指导思想本次命题,我们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和"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评价方式等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2、命题原则〔1〕面向全体,注重"双基".〔2〕灵活开放,注重创新.〔3〕联系实际,注重应用.〔4〕"三维结合",注重发展.

3、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考查目的〔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放在了首位.因为只有通过知识与技能这个载体,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期末试题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占卷面成绩的70%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基本运算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运算繁琐的计算题.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和模仿,而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比如:

二年级数学中,不是机械考查"乘法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让学生"根据8+8+8+8写出一个乘法算式."通过考查可以看出99%的学生都理解了乘法的含义,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遇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都会运用乘法进行计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没有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同样,在五年级数学中,我们也不是机械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是让学生填写"把3.7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是原数的〔〕倍."如果学生能正确填写,就说明他们已经理解、掌握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践,体现数学的现实性.《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试题编制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和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体现数学的现实性,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各年级的试卷中都有这种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事物为背景来考查数学相关知识的题目.例如:

一年数学试卷中,"同学们站排做操.小红的前面有8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排一共有〔〕个人."三年数学试卷中,"小毛家住在三楼.他每上一层楼要用16秒钟,从一楼上到三楼要用〔〕秒."等等.这些试题都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便于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在答卷的同时也能感觉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用处很大.〔3〕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在试卷中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的全过程.例如:

一年数学试卷中,"9+3=〔〕+〔〕";三年数学试卷中,"填单位名称:

①1〔〕-1〔〕=1〔〕;②1〔〕-1〔〕=999〔〕"等等.这些题目都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4〕注重数学建模,强化应用意识.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更加重视数学应用.而应用型试题则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数学建模能力,即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二是数学能力,即对于转化而来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的能力.因此,应用型试题是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良好试题.这种试题的选择背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购物、用水、租车、租船、旅游等等.目的是引导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建模,重视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题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力求使学生在试题解答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试题设计按照上面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我们首先根据各册教材中每部分内容所处的地位、教学要求与安排的课时数,制定了"双向细目表",确定了各部分内容在试题中所占分数的比例,编制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测试题目.具体命题过程中,我们力求稳中求活,活中求新.具体来说,在2—6年的试题中,我们分别编制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五种形式的习题.其中,填空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占80%左右,分析型、综合型题目占20%左右;判断题,我们是以教材中的重点并且易混的概念、定义、公式等为主,重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选择题,是以一些小巧、灵活的题目为主,大多属于综合型题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计算题,在各年级的测查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平均在35%左右,主要形式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解方程、列式计算等多种形式.安排专项测查,旨在考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题,可以说是数学测试的传统项目,在本次应用题编制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

〔1〕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题目灵活,开放有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一年级的数学测试题,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编制了填一填、做一做、写一写、算一算、答一答等不同形式的题目.在题目编制过程中,为了减少考试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也努力使试题儿童化、生活化,努力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以达到通过测试训练孩子的思维、促进孩子的发展、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综合目的.二、数据统计本次测试,在全县1—6年的考生中,我们随机抽调了6个乡镇〔包括平原、山区各3个〕,12所小学〔包括中心校、村小各6个〕,总计1913份试卷.成绩统计情况如下:

1、试题数据统计:

略注:

在总计中,带"——"号的分数不包括一年级成绩.

2、总体情况统计

3、成绩分布曲线:

略三、试卷分析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细致查阅了抽调上来的所有试卷,我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兼半".喜的是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忧的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从1—6年的试题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尤其是计算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92%,填空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87%,分别高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因为,在填空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所占分值达到填空题总分的85%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创新思维能力强.

"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试题.比如:

一年试卷中"9+3=〔〕+〔〕"一题,孩子们就写出了不同的答案:

像9+3=10+2,9+3=7+5,9+3=11+1,9+3=12+0等等.还有五年试卷中"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一题,学生的答案更是多种多样:

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6×6÷2=18〔平方厘米〕36-18=18〔平方厘米〕;有的列式24÷4=6〔厘米〕6×6=36〔平方厘米〕36÷2=18〔平方厘米〕;还有的列综合算式:

〔24÷4〕×〔24÷4〕÷2;〔24÷4〕×〔24÷4〕-〔24÷4〕×〔24÷4〕÷2等等.可以说形式不一、不拘一格.由此我觉得,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肯定他们的成绩.

3、解决问题方法活.

"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又一原则.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我们都编制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最明显的就是各年级试题的最后一道.这类题目虽然总体得分率不高,但有很多学生的解题方法出乎我的预料,令我十分叹服.比如:

五年数学中的租车问题"300人乘车去旅游,可供乘坐的车辆有两种.甲种车每车可坐48人,每天租金800元;乙种车每车可坐20人,每天租金500元.〔1〕设计一种租车方案,并计算出所需的费用是多少.〔2〕找出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写出来.有一名学生采用列表的方法解答的:

1种2种3种在这样写出3种租车方案后,他又对比找出了费用最少的租车方案,即大车6辆,小车1辆,共花5300元.多么高明的办法,多么了不起的孩子,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十分的惊喜.还有一名学生分别这样回答两个问题:

〔1〕300÷20=15〔辆〕15×500=7500〔元〕;〔2〕300÷48=6.25〔辆〕6.25×800=5000〔元〕.坦白地说,这位学生的第2个问题的答案与我的预想是不同的,而且比我的预想还要省钱〔我的想法是最少要用5300元〕.因此,通过这一题,我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

如果单独包车,则最少要用5300元;如果随团搭配,则最少要用5000元.所以,我也从心底里感受到"新课程的确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4、学习习惯良好.抽调上来的试卷,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校的、个别班级的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的现象.更值得高兴的是:

我们有的乡镇把考试、分析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教研的机会.比如:

吉洞乡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四年级应用题的第5题"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147千米.从成都到的铁路长204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大约要行多长时间?

〔得数保留整数〕"由于学生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40小时、41小时、42小时.他们在一番争论后与时与我联系,问我哪种答案是对的.当时,我十分欣慰,可以说是因为我预想的目的达到了:

不仅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而且,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和争议.因此,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他们三种答案全是对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与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这些是我们工作的成绩,我们也因此感到十分高兴.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比如:

一年级"算一算:

1、写出计算过程,再算出结果.第1小题8+6=〔〕"正确率达到98.5%,而"第2小题4+9=〔〕和第3小题5+7=〔〕"正确率则分别为95%和88%.这三个小题大体相同,为什么正确率却有如此差距呢?

其原因就是:

第1小题与书中例题、习题的形式相同,大数在前、分解小数凑整十;第2小题则稍有变化,小数在前、分解大数凑整十,写出思考过程则稍有困难;第3小题由于格式出现了变化,是将前一个数分解与后面的数凑整十,所以错误率直线上升.这说明学生对"凑十法"理解不透,只能机械模仿.同时,也说明学生对惯常的问题比较适应,正确率高,稍有变化则难以应付,缺乏慎重思考、独立分析、触类旁通的能力.再如:

二年数学"商店运来一些书包,卖出25个后,还剩45个.运来多少个书包?

又运来18个,现在有多少个书包?

"一题,第二个问题有很多学生列式为"70+18".以上两例说明学生受教材习题的定势影响比较严重,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从前面的试题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判断题、选择题与应用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尤其是选择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仅有69%,其次是判断题和应用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接近80%,都分别低于各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教师方面:

1、个别教师的思想落后.当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仍有部分教师对"应试教育"依依不舍、情有独钟,对素质教育不热心,甚至有排斥的情绪.大家应该还记得:

一年试卷中的第二题做一做,在12张不同的数字卡片下面有6个小问题,比如:

上面一共有〔〕张数字卡片,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把前面的3张卡片用笔圈起来,它们的和是〔〕等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在试卷分析中是这样评价的:

题中生字太多,孩子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因此错误率较高.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有兴趣的老师回去可以看一看,这道题中有几个生字,这是其一;其二,即使题中生字再多,考试时也明确规定:

一年级学生答题,监考老师读一道学生答一道,难道老师读题之后,学生还会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还有一位教师针对二年级的最后一题,"一个人如果在刷牙时不关水龙头,那么刷一次牙要浪费7杯水.你们家有几口人,如果这样做,会浪费几杯水?

算一算."这样说道:

"山区的孩子连水龙头都没见过,出题一点不考虑实际."如果这道题直接写成:

"一个人刷牙浪费7杯水,3个人浪费几杯水?

"学生能不会吗?

所以,关键不是"水龙头"的问题,而是教师思想的问题,观念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就不要再拖改革的后腿.虽然改革会给我们带来阵痛,但是我们也必须身体力行,因为我们就处在这改革的年代.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会觉得对不起我们的学生.

2、个别教师的观念落伍.前面说道,一年试题中有"9+3=〔〕+〔〕"一题.本来学生的思维很灵活,答案多种多样.可在一本试卷中却这样批示:

9+3=8+4〔×〕9+3=11+1〔×〕9+3=10+2〔×〕……仔细查阅,终于找到了正确答案:

9+3=3+9.因此,整本试卷26人只有3人答对.其中两人的答案是:

9+3=3+9,一人的答案是:

9+3=9+3.还有五年级设计租车方案一题,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300÷48=6〔辆〕……12〔人〕6×800=4800〔元〕4800+500=5300〔元〕,结果没得分;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300÷20×500=15×500=7500〔元〕,结果也没得分……类似的现象还有不少,因此我陷入了沉思:

通过上面的答案,我们的老师应该知道这两个孩子的租车方案是什么,可能是出于认真因为他们没有明确写出租车方案是什么,所以没给分.3、个别学校考试不严肃.这一点体现在个别乡镇、个别班级的试卷有集体涂改现象,还有的开放题答案一致.比如:

一年数学最后一题,一本试卷从前至后统一作答:

7+3+10=20〔元〕;一本五年试卷最后一题,统一作答:

大车6辆,小车1辆.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的测试不是为了难为学生,更不是为了难为老师.

4、个别教师阅卷不认真.这一点体现在:

〔1〕有的教师过分宽容.比如:

五年试卷中"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5平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很多孩子写成1.25,多数教师打对号.〔2〕有的教师过分苛刻.尤其是搞通考的单位,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种做法与我们教师的道德是背离的,学校竞争、教师竞争,怎么能拿学生的成绩作代价呢?

四、思考与建议〔一〕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深入学习课改理念,仍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二〕改进教学

1、改进备课方式.〔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

"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与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因此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落实新课标、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并且,教材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尽管编写者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但也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实践证明:

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3〕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必须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体现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其次,课时教学目标的阐述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检测性.〔4〕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要使教学的方案具有效率意义,必须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顾名思义,"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板块式的教学方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

2、改进课堂教学.〔1〕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2〕问题提出开放化.这里所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教师精心设问,也就是说,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有目的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疑点,引发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师生情感上达到共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鼓励学生善问.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变为"学生有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的模式,真正解放学生的一切.〔3〕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设计应注重开放.主要做法是:

①条件开放;②结论开放;③解答方法开放;④问题情境开放;⑤时空开放.可以说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要让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选取一切从学生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生活化、多元化.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能帮助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探索规律、发现真理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分析法、综合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试验法、图表法、假设法、列举筛选法、代入法等等.比如:

五年数学判断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米,它的面积增加25平方米."一题,用举例法就可以轻松地判断这道题的对与错.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策略有:

①示范引路,授之学法.②依据教材,设计学法.③因势利导,鼓励"创法".④揭示规律,指点学法.

4、改进教学评价.《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发展性的评价观,不要总追求一种模式、一个答案,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想象,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评价目标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与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在评价方法上,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可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分数或等级+评语+成长记录"的方法,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诊断学生的困难,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双重作用.测评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进不足,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有赖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