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768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docx

三年级锦绣金华教案

锦绣金华教案

第一课

江南有座金华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华的历史、地理位置、下辖县区。

2、了解金华的旅游资源。

二、教学过程

金华--------在浙江省中部,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是我们家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金华是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1800多年的历史

金华因金华山而得名

也叫婺州,因婺江而得名

(有茶花城美誉)

学唱“江南有座金华城”之歌。

(二)、金华是我们家乡的心脏

(三)、金华是个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

美称:

历史文化之邦、名人鼎盛之城、山青水秀之乡

(四)、课外延伸

1、金华总面积,总人口(10918平方米,452万)

2、旅游景点:

·双龙风景区

素以林海莽原、奇异洞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

现已查明全区共有各类景点151处,其中自然景点134处,人文景观17处。

自然景点包括有观赏游览价值的溶洞10余处,山峰景观18处,岩石景观(溶洞和造型地貌)57处,植物景观18处,水体景观23处,天象景观4处,动物景观2处。

最为有名的自然景观是分别以“卧舟”、“观瀑”、“赏石”、“探险”四种特殊游览方式扬名于世的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和仙瀑洞,并有奇趣盎然的桃源洞。

·花溪风景名胜区

位于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磐安县中南部,坐落在被誉为“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大盘山麓,区内以“赏亿年火山奇观,涉千米平板长溪”为特色。

·寿仙谷风景区

相传为南极寿翁故里的寿仙谷,是自大莱口村到桃花庄崖险溪急的狭谷。

神仙皆居好山水,可见此处风光奇。

谷内满目岩泉潺潺,碧竹茵茵,犹如置身世外桃源。

·夹溪-浙中大峡谷

景区具有奇、秀、险、静、野、特之特色,是一处集野营探险、旅游避暑、森林保健、水上活动、军事娱乐、狩猎的理想场所。

景区气候凉爽宜人。

·俞源太极星象村

俞源太极星象村是中国民俗文化村,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计建造。

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金华市四大景点之一。

山川秀丽,风光旖旎。

·马岭风景名胜区

该景区奇峰怪石,山中古木参天,奇藤铺峦,植被甚丰。

“秀、奇、幽、野’,兼具,是一处自然景观极佳的风景名胜区,许多著名画家曾慕名来此揽胜作画。

·郭洞古生态村

郭洞村外鳌鱼山顶的鳌峰塔,高14.5米,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

集山川之秀,汇诡奇之景的郭洞水口,80多棵明 代万历年间栽种的古树,密布于古城墙内外,古韵森然。

·浦江仙华山

仙华山崛起于1.5亿年前的中生代,由于燕山运动强烈的断裂挤压和火山活动而形成。

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相传因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

·磐安大盘山

大盘镇旅游资源丰富,景点颇具观赏价值,有老县政府旧址、千米隧道、千年古松及大盘山风景区等景点,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芝堰才子湾景区

兰溪市的芝堰才子湾,历代一直是商旅侠客、贩夫走卒竭脚住宿之处,作为古驿道的芝堰村茶楼酒肆、银庄、当铺、戏院、烟馆、澡堂、剃头店、浴足店一应俱全,其繁荣情况至今仍有余迹。

·江南第一家

郑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时称义门郑氏,故名“郑义门”。

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太祖朱元璋亲赐封“江南第一家”。

·通济湖风景名胜区

该景区湖光山色,是旅游观光、水上游乐、休闲垂钓、避暑疗养的理想场所。

藏在湖底的前吴村,曾是一个云集诗人与画家的文化中心。

·浦江神丽峡

景区属典型的自然峡谷景观,山峦起伏,巨石嵯峨,瀑布飞泻。

峡谷深处林木参天,植被葱茏,数千只天然放养的鸟在此悠然栖息,并与游客嬉戏。

 

第二课

金华是个聚宝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华的基本地理。

2、了解金华的特产。

二、教学过程

金华不仅美,而且富饶。

有“浙江聚宝盆”之称。

(一)、金华是个盆地

金华是个“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山区市。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25.34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2.4%;全市森林面积896.55万亩,森林覆盖率61.3%。

林业在生态、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生态圈中的主体。

森林不但提供多种林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低噪声等多种生态功能。

因此,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

(二)、盆地里面物产多

我市森林植物种类丰富,计有木本植物96科、320属、879种,其中I、II级保护植物有14种,古树名木193种、28910株;森林动物有兽类59种、鸟类125种、蝶类300种、爬行类45种、两栖类28种。

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建设,给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灭荒绿化达标、世行造林、高标准平原绿化、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绿色通道、城乡绿化一体化等工程,初步建设了310万亩生态公益林,市级以上森林公园8个,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21个,面积达50万亩,不断推进了“城市森林化、村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和“生态市”建设。

――在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我市先后跨入了“中国花卉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茶花之乡”、“中国苗木(盆景)之乡”、“中国佛手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香榧之乡”、“浙江青枣之乡”、“浙江木线之乡”的行列。

目前,全市花卉苗木基地达14万亩、品种600多个,经营户1.3万户,总产值10亿元,年销售额6亿元,为我省第二大生产基地,位居全国第十。

我市已建成木材和毛竹商品材基地600多万亩,林木蓄积量1200多立方米,毛竹近亿支;经济林基地130达万亩;建立了各级林业特色基地面积20万亩,木竹加工企业5653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34个。

我市特色林产品丰富多彩,有金华佛手、茶花、桂花,东阳香榧、桃形李,永康方山柿、森林蔬菜,兰溪蜜枣、马涧杨梅,东阳木线条、竹木编雕工艺品,义乌红木家具等。

当前,森林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金华火腿美名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华火腿的来历。

2、了解金华火腿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过程

美称---------“世界火腿之冠”

(一)、金华火腿的来历

金华火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我国传统肉类腌腊食品的精华。

它与国外的“西式火腿”不同,不是罐头熟肉制品,而是猪肉的腌腊制品。

  我国的火腿,有宣腿,北腿和南腿之分。

宣腿主要产于云南,北腿主要产于长江以北,南腿产于长江以南,尤以金华火腿最为著名。

据史料考证,金华火腿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悠久历史,是我国各类火腿的鼻祖,民间传说,火腿名称的来历,与宋代抗金名将宗泽有关,所以,已往火腿店开业,总是悬挂宗泽的画像,祝以香火,尊他为火腿业的祖师。

地方志记载,早在南宋时,金华火腿就被列为贡品,后来又经过不断改进,制作技艺日益提高,品质更臻优良。

当时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金华等地农家,腌制火腿蔚然成风。

因各县均为旧金华府属,故总称之为“金华火腿”。

到了清代,金华火腿已外销至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深受欢迎。

一九一三年,荣获南洋劝业会奖状;一九一五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优质一等奖;一九二九年,在杭州西湖商品博览会上,又获得商品质量特别奖,成了风靡世界的肉食。

建国后,金华火腿曾多次被评为地方和全国优质产品,一九八一年更荣膺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

一九八五年蝉联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章。

一九八八年金华火腿切片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二)、金华火腿是怎么做成的

我国的火腿以其风味特殊,色、香、味、形俱佳而闻名国内外市场。

  浙江“金华火腿”选用新鲜钎腿用盐和各种佐料腌制加工而成的。

火腿的品种按生产季节有“春腿”和“冬腿”之分。

冬腿是在冬季腌制的,这时天气寒冷,产品不易变质故加工中用盐较少,胯出的火腿味淡而鲜美,春腿是在春暖时腌制的,这时天气逐渐转热,为防火腿变质,制时用盐较多,盐中还拌入硝石,因煤春味咸而不够鲜美,从每年“霜降”到“清明”之间是制作火腿的黄金时期。

  1、选料:

选用毛重为120—140斤的猪,取其皮薄骨细瘦肉多肥肉少的新鲜后腿投料重为9.5—11斤,皮厚2毫米左右的为宜(每个腿重量以5公斤左右,大小适中)。

  2、修腿:

用刮刀刮掉表皮的残毛及污物后,用刮骨刀削平耻骨,修整坐骨,除去尼椎和脊骨,使肌肉外露,再剔出过多的油脂,挤掉在磕头脉的淤血,使猪腿成为整齐的柳(竹)叶形。

  3、腌制:

用盐和硝石进行腌制。

以10斤鲜腿为准。

  

(1)第一次上盐(要顺盐中掺入10%的硝石):

在肉面上薄薄地撒上一层盐(每腿约2两),以排出水分和淤血。

上完盐将腿整齐地堆叠12—14层,可叠在大桶中,天冷时可堆得高些。

两层之间隔以竹片,最上层用麻袋遮盖后压上重物。

  

(2)第二镒上盐(盐中可掺入的硝石增至20%),第一次上盐的两、三天后,进行翻腿并同时进行第二次上盐,每腿上盐量为5两左右。

上盐前再次挤除淤血,气温高时还可在三笺头上撒些硝酸钾,上完盐将腿整齐堆叠。

三笺头是火腿表面肌肉最厚的三个部分,因此应注意加重这些部位的敷盐量,最后,每隔三天翻一次腿。

  (3)复三盐:

在第二次上盐的1—2周内进行,用盐量每腿2—3两,复盐时要注意检查三笺头的多余盐多少和腿质软硬程度。

  (4)复四盐:

复三盐后第7天进行,在三笺头盐已大部分溶化时,可再撒盐1.5丙左右,并抹去腿皮上的粘盐。

复五、复六盐中间也是隔7天,检查敷盐溶化程度和上下倒堆调节温度。

一般地说,制春腿复盐的间隔天数要少一些,制冬腿复盐的间隔时间可稍长些。

  4、洗晒及整形:

最后通牒一次复盐腌制半个月后,根据加工猪腿的大小和咸淡确定洗泡的时间,一般是用冷水将肉面朝下全腿浸泡2至6个小时,浸泡过的腿用清水洗刷干净后,晾晒风干约8个小时即可整形。

整形的方法,一是两手从腿的两侧往腿心部用力挤压,使腿心饱满成橄榄状;二是用木棒和校骨凳使小腿正直整齐,至漆踝无皱纹为止;三是将脚扑加工成镰刀状后再曝晒,待腿皮呈黄或淡黄色,内外坚实,表皮油润,皮下脂肪洁白,肌肉紫色时即可结束曝晒。

整形需连续2—3天。

  5、挂晒及发酵:

为达到足够的干燥和色味香更为完善,将腿逐个挂在木架上,相距7—8厘米,进行挂晒和发酵,一般挂晒四、五天,然后贮藏发酵2—3个月,根据干燥程度,逐个落架即为成品。

此时,应注意挂处的通风效果。

  成品特点:

风味特殊,香气浓郁,精多肥少,腿心丰满,形似柳(竹)叶,红润似火,色味香形俱佳。

  火腿以颜色鲜红,气味芳香的为上等品,质量稍差的呈暗红色,味咸而不香,甚至有油脂味。

要鉴别火腿的质量可采用如下方法:

  用一片竹签插地量支完整的火腿中,然后抽出竹签嗅一嗅。

新制成的火腿应是无味的,如果新腿有味或异味,就不能久存。

新腿过了夏季才有香,这时发吸臭味则已变质。

(三)、金华火腿是中国名食

  金华火腿既是珍贵的食品,又是一种高档营养滋补品和药膳食品。

医学界认为,火腿味咸甘,性平,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壮肾阳,增食欲,固骨髓,健足力和愈创口等功用,可治虚劳心悸,脾虚少食,久泻久痢等证。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人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和《救生苦海》、《随息居饮食谱》、《医林集秘》等古籍,以及《中国医药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中,都有记载。

火腿对病人康复、产妇补身、儿童发育、老人益寿都很有好处。

  金华火腿是猪肉腌腊食品,便于携带和贮藏。

但它毕竟是肉类食品,含有较多的动物脂肪,肌肉组织又有吸收其气体的特性,因此,消费者买回后要使腿质不变,保管工作十分重要。

动物脂肪久放,加之保管不善,往往会出现哈喇味,亦即油脂的氧化酸败等现象。

所以火腿不能长期放在日光直射、高温、近火、煤烟飘熏处或潮湿的地方,通常应悬挂在室内阴凉通风干燥而清洁的地方。

至于火腿肉面上的发酵层,那是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等有益菌落层,不但不会影响火腿肉质和香味,反而能起防腐、防虫、防干裂、防污染等保护作用,平时不必楷刮,只要在食用前削刮掉即可。

  食用火腿,首先要懂得火腿的一般处理常识,如不懂或疏于处理,会严重影响火腿的色、香、味,甚至令人厌食。

特别是斩下一块火腿后,必须先将肉面褐色的发酵保护层仔细地批切掉,皮面先用粗纸楷拭,再用温水刷洗干净。

清洗即将食用的整只火腿、温水中可泡入少量碱面,洗后再用清水冲清。

火腿皮如暂不食用,启斩时可仍留在原腿上,先不切下。

餐馆、食堂、熟料火腿店如大量用火腿,洗净后,可将腿爪和腿头(也叫滴油)斩下,使火腿成三段。

中段蒸熟后,趁热斩下火踵(即火腿蹄膀),抽出骨头,用绳子捆紧,让骨孔闭合。

腿身段用刀从肉面拉开,折去骨头,再用重物压住,待冷却凝结后切用。

 

千古风流八咏楼

一、教学目标

1、解八咏楼的历史。

2、解八咏楼与历史名人李清照、八咏公园。

二、教学过程

金华三大名楼:

八咏楼、明月楼、清风楼

八咏楼美称--------江南第一楼

(一)、从<<八咏>>到八咏楼

(二)、李清照与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南北宋之交,风雨飘摇,李清照历经夫死父丧之痛,黯然流寓南方,避居金华。

国事堪哀,人事更非,李清照登上八咏楼,前尘往事涌入心头,挥笔泼墨,题下此千古名诗。

饱含着词人的一腔爱国热忱,一举勾画出八咏楼的雄伟气魄与地理形势,雄踞历代题咏之冠。

南朝的沈约与宋代的李清照,两位相隔千年的诗人,交汇在八咏楼,一前一后,交相辉映。

八咏楼自此名噪一时,遂成金华人文一绝。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南齐文学家沈约创建。

并因沈约的长篇杰作《八咏诗》而闻名,唐代起更名为八咏楼。

以形佳取胜,以绝唱闻名,与英雄的功业一起风流千古,素有“东南第一楼”之誉。

楼在金华城区东南隅,旧时是金华的至高点。

楼高数丈,坐北朝南,耸立于石砌台基上,有石级百余,拾级而上,楼下风物尽收眼底,视界开阔,纵目远眺,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意。

楼内雕梁画栋,飞檐朱窗,精美瑰丽。

楼分前后两部分,前为重檐歇山顶亭楼,即八咏楼正楼,是李清照生平介绍及诗文,紧贴亭楼后是一组三进两廊的硬山顶木结构建筑,结构严谨,造型典雅,风格古朴。

楼内有明大将朱大典殉难处。

而元末农民起义将领胡大海,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都曾在八咏楼下检阅过士兵操练,八咏楼下的八咏滩下洒满了历代英雄的鲜血,八咏楼的英雄功业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八咏楼北面是双龙洞所在,南面有括苍诸峰,屏障延绵,近旁即是太平天国侍王府,都是金华绝佳的去处。

登楼可俯瞰婺江,双溪蜿蜒,落日的余晖中,依稀见到李清照清瘦的身影流连不去,怕见屋中幽暗的灯烛,怕见屋中清冷的被褥,怕见屋中凄凉的诗笺。

她的眉间锁满春愁,相思无限,剪不断理还乱。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分外孤寂。

于是想起了她那首著名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眼前虽是双溪清秀的山水佳景,词人心上的愁绪却是郁结不散,扁舟悠闲怕也载不动如许愁绪。

泪在词人的的眼角打转,词人痴痴遥望,呆呆目送夕阳归去。

丈夫赵明诚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遗失的金石再也寻觅不着了,生离死别,人生情恨,成为一种最清醒的记忆。

甜蜜的往事蓦然被寒风吹破,手中的酒怀早已冷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天色已在不知不觉中黑了,李清照拖着沉沉的脚步,黯然走下楼头,不知道漫漫的长夜又该向何处去梦。

又是一个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黄昏,天上也许飘着几点雨丝,昨夜的狂风吹的遍地落红,八咏楼头有孤雁飞过,长声哀鸣,词人独自登上八咏楼,登临送目,雨后的双溪分外清新。

括苍山苍黑的一线在茫茫的雨雾间若隐若现。

苍翠的梧桐撑开巨大的叶子,水滴凝结成滚圆的珍珠,轻轻一拨,珠子碎成一地轻烟,曾经一起赏花弄雨的人早已长眠黄土,转盼之间,花事都歇,词人的心仿佛跟着一声轻响,雨打梧桐,声声都是断肠音。

《声声慢》便由此而诞生。

……

一次次的惆怅与期盼,一次次的登临与题咏,李清照与八咏楼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清照因楼而成词,楼因李清照而出彩,也幸亏有一座八咏楼。

走近八咏楼,就仿佛走近了李清照,走近了她的精神世界。

一代才女,遭际坎坷而能胸怀家国,身为女子而气度豪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曾令多少男子汗颜。

(三)、八咏楼与八咏公园

李清照与金华有缘。

她饱受了亡国之恨、战乱之苦、孤独之悲,终于看中了这座古老、文明而安宁的婺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51岁的她,在杭州继续整理、编完《金石录》,就乘船由富春江、兰江而溯至婺江,在金华安身。

她得到了金华百姓的热情款待和友善交往,帮她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使她感到莫大的安慰。

正如她写《晓梦》诗中云: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尊缘华。

秋风正风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嘲辞斗诡辨,活火烹新茶。

虽乏上元术,游乐亦莫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可见,李清照对金华人文风光的热爱,对富饶农产品的惊喜,对平民百姓的交往,是非常亲切的。

她曾多次游览金华北山、赤松宫等地,都独有情钟,赞叹不已!

同时,她在金华写了《打马图》、《打马赋》、《武陵春》、《题八咏楼》等不朽名篇。

她在金华第三年春,兴致勃勃地登上八咏楼,面对滔滔不绝西去的婺江水,挥笔写下《题八咏楼》千古绝唱。

为怀念沈、李两位诗人,提高八咏楼品位,金华市人民政府根据广大市民的要求,拆除八咏楼前的大片房屋,恢复其原来面貌,显示出江南风光和特色。

八咏公园已经建成。

该公园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按古典式园林布局,格调与八咏楼、古子城融为一体,有大型亲水码头和中心广场,建有牌坊三座,楼台亭阁古色古香,地下车库8000平方米,树林花草按生物多样性布局。

同时,园内还将雕塑骆宾王、张志和、吕祖谦、宗泽、李渔等12位金华历史名人像,并把李清照、沈约两位诗人雕像设在八咏公园入口处的显要位置上,供广大市民游览、欣赏和休闲。

 

通济和尚通济桥

设计意图:

新颁布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中小学都要有自己特色的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基地和乡土教材。

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未成年人的德育原则,挖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地域德育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增强自豪感、使命感。

地域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最肥沃的土壤。

乡土文化对于学生修德和做人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通济桥的有关有历史,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家乡千姿百态的桥。

从而让学生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增强自豪感、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通济桥的传说。

通济桥另一动人传说。

 为什么民间有“行通济无病无忧”说法?

相传通济桥边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夫妻恩爱,生活很幸福。

突然有一天,丈夫得了奇怪的病,一直找不到有效的医疗方法。

丈夫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家里的钱花得七七八八了。

  忧愁的妻子就走到通济桥上,准备跳河自尽。

就在这时候,一位老公公走过来了,老人了解了她家里的事情后,鼓励她要振作起来,并且给她开了一副中草药药方。

  说来这副药方也真神奇,丈夫吃了中草药后,病情很快好转了,而且购买这些草药也无须花太多钱。

丈夫康复后,这对夫妇非常感激,四处寻找老人想当面致谢。

但是,俩人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

从此,夫妇俩将老人视为偶像,顶礼膜拜。

二、千姿百态的家乡桥。

1、组织学生学生到村调查采访,对村容村貌、民俗民风桥的造型进行实地考察。

2、从桥的变化看家乡的变化。

三、小制作

1、利用废品或纸板等材料制作桥的模型。

培养动手能力。

2、开展“说说我家乡”主题班会,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初唐诗杰骆宾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骆宾王的诗<<咏鹅>>。

2、看看诗人故里

二、教学过程

咏鹅

(一)、骆宾王咏鹅

骆宾王7岁咏鹅

骆宾王(约640-约684)唐代文学家。

他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

他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其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空门。

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骆宾王年少才高,很小就喜爱文学。

他善于从一个天真活泼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抓住特征去描绘。

他童年的诗歌,天真率直,很富灵性,素来脍炙人口。

一天,骆宾王来到家前的小河边玩耍,他又看到了那一群司空见惯的鹅。

它们像几位绅士在河面上悠游自在地游着。

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青枝绿叶般的水,红红的鹅掌。

慢慢地拨动着清亮的水波。

突然,一只鹅伸长脖子,脆亮的叫了一声“鹅”,紧接着其他的鹅也对天歌唱起来,骆宾王看到这情景内心砰然一动,他凝神注视着鹅群,信口吟出一首四句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反复吟颂这首诗,会在人前不仅浮现出一幅幅多彩的画面,而且可能听到美妙的声音;孩子的唤鹅声,鹅儿引颈高歌声,鹅儿的戏水声,我们读了会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宁静和甜美。

骆宾王自小就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天生一副狭肝义胆。

但他一生坎坷,他曾经担任过长安主薄,不久因罪入狱,贬临海丞,郁郁不得志,弃官而去。

后来他协助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起草的《代徐敬业转交天下文》名扬天下,连武则天本人也感叹说:

“这样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让他流落,宰相的过错不小呀!

(二)、诗人故里

作为骆宾王的故乡,65万义乌人民以曾经养育出骆宾王这样杰出的人物而自豪。

为骆宾王修复了枫塘古墓,建设了骆宾王纪念公园。

国内外知名的义乌小商市场,也以骆宾王的名字命名,称宾王市场。

此外还有宾王路、宾王大桥等等。

人们怀念他,纪念他,目的是弘扬他的高风亮节,学习他的道德文章。

他的形象作为义乌人文荟萃的象征,将永远给后人以精神的滋养,促进长久的文明建设。

 

金华斗牛代代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金华斗牛的历史传说,在西班牙斗牛士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金华斗牛的了解。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3、在了解被称为“东方一绝”的传统游乐活动中,感受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强烈的自豪感,培养热爱金华的感情。

一、邢公与斗牛

金华斗牛始于赵宋明道年间,积习相沿,经久不衰。

建国后,一度停止,1985年4月,金华市在湖海塘畔重建斗牛场,占地十四亩,于1986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来斗牛场拍片,把金华斗牛搬上了银幕。

一年后,因收不敷支,于1987年7月关闭。

  

斗牛除金华县外,市属义乌、浦江、永康、武义、兰溪等均可见到。

一般都是为庙字开光的一项娱神活动。

永康为祭把“胡公大帝”(北宋胡则),兰溪则为祭把白沙大帝(三国卢植),金华县则是“邢公大帝”(北宋邢植)的庙会活动内容之一。

武义称斗牛为“抄牛”或“抄牛角”,永康称“操牛”,浦江称“轧闯牛”。

每年稻秧插竣“开角”(一年第一次斗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后一次斗牛),除农事大忙或风雪相阻外,几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

斗满一周年,称“一案”。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

一、金华斗牛真精彩

金华斗牛在农闲时进行,一般多在春秋两季进行。

每隔十天或半月一次。

每年首次角斗称“开角”,末次角斗叫“封角”。

从开角至封角为“一案”。

斗牛场设在周围有小山的水田之中,以便群众观看。

面积四、五亩,场之两旁扎着彩门,披红挂绿,壮丽夺目。

参斗之牛,头扎彩牌、戴金花,身披红绸、插彩旗,锣鼓开道,鞭炮轰鸣,热闹异常,由牛主及护牛壮士护送着斗牛,浩浩荡荡拥进斗牛场,其场面非常壮观。

开斗前卸下盛装,额束皮褡以护头,号炮一响,预先约定的斗牛,由牛主及壮士护送,从对角两座旌门入场,让两牛相对而视,顿时,两牛眼红耳竖,牛性大发,夹尾低头,四角相架,奋力争斗,相斗招数颇多,有撞、挂、顶、抽、落头等等。

王廷扬在《斗牛诗》中描述云:

“进退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