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226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docx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

龚明之与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兼谈南宋昆山士人家族的交游与沉浮

  最近几年来,宋朝苏州经济文化之繁荣,家族组织之进展,日趋受到学界注意;有关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家族无疑为那时社会之重要组成体,而将“家族”与“社会”联系起来者,显然有多种层面的内外“活动”及“关系”。

笔者个人感觉,关于一般士人之间和地址性家族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仍属比较薄弱的环节。

  本文选择南宋笔记《中吴纪闻》作者龚明之及其家族的活动与交游关系作为考察对象,要紧基于以下考虑:

龚明之及其家族中的要紧成员在本区域内有必然知名度,对其活动有必然的资料记载;其活动基础及经济依托要紧在乡里,上层党派政争对其沉浮阻碍不大;其数代成员与那时名士、地址官员的交游往来,使咱们有可能将着眼点放宽相当于南宋昆山乃至苏州的士人家族之交游与沉浮的研究。

一、龚明之事历

  龚明之,字希仲(一作熙仲),苏州昆山人。

他大约生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卒于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享年九十二岁。

  龚明之身世于苏州士人家族。

北宋时期,龚氏家族中曾经显现过七名进士,在本地很有阻碍。

龚明之自幼成擅长“名人魁士”圈内,勤勉勤学。

他青年时期在郡学,中年以后到太学,三十馀年求学不倦。

尽管如此,他却始终“蹭蹬举场”,直到宋孝宗乾道年间,已经年逾八旬的龚明之才“以特恩廷试,授高州文学”。

  龚明之年高德劭,享誉乡里。

那时人关于他的称赞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曰“至孝”,二曰“至诚”。

  龚明之之“孝行”,要紧事例有二:

一是“幼逮事祖母,灼顶益龄,精诚且格上天”。

他自幼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路,听说其祖母李氏

 

  自言少尝大病,梦神告曰:

“与汝七十七。

”及期,果病且革。

明之斋心屏处,夜祷于天,乞减己五龄以益李寿。

灼香于顶者七,闻脑中有爆裂声,不为动。

诘旦,李病良愈。

又五年乃卒。

[1]

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七《人物》、洪迈《夷坚志补》卷一《龚明之孝感》条也都记载了这件事。

前书称此事发生在徽宗大观中,后者那么说是崇宁中事。

崇观年间,龚明之只是是十数岁之青年。

  事例之二是,“奉慈闱,倾囊归榇”。

宣和三年(1121),合法而立之年的龚明之

 

  以诸生贡京师,迎父母往。

已而母与弟继亡,去乡数千里,贫无以归葬。

或使以旅殡僧舍,不然火之,以其烬归。

明之不从,取其家所有,自一钱之直皆折卖之,不足,又乞贷于人,竟护二丧以归。

[2]

  龚明之之“诚信”,每被时人称道。

他“生平不摘人短,不作貌言,每自谓平日受用,唯一‘诚’字”。

龚明之尽管理想奇伟,八十岁前却仅领乡举,颇不得志。

在乡里,他安于“食贫授徒,不事干进”,[3]一贯坦诚处事。

《中吴纪闻》所附《龚明之传》曾举一例说:

 

  绍兴二十年乡贡,年已六十,或劝少匿其数,为异日计。

笑曰:

“吾生平何尝妄语,且不敢自欺。

”卒书其实。

  龚明之孝义诚信的磊落品格,在南宋士医生中受到了普遍的好评。

  在《郑忠肃公遗集》卷上《荐举龚明之状》中,曾在两浙西路任职监司的郑兴裔,力荐龚明之“怀奇握异,砥志是躬。

倡明圣道,绍孔、孟之心传;敦叙彝伦,拟曾、闵之至行。

”说他“立德立言,多士矜式”,“孝行节谊,著于乡闾”。

  洪迈《夷坚志补》卷一《龚明之孝感》中说,明之

 

  晚以特恩殿试,策名前列。

时已八十二岁,法不该任官。

吴人在朝者列其行义,合词荐之,得监南岳庙。

  淳熙五年,龚明之乞致仕,“乡人奉直医生林振等,举明之乡曲儒宗,经明行修,议论操履,众所师法,而穷居在下”,请求朝廷予以增秩;那时的知平江府单夔也上奏说,“明之乡里推其年德,宜被褒宠。

”龚明之素无吏考,于法不得叙迁。

侨寓昆山的吴仁杰向参知政事钱良臣介绍了明之纯孝至行,君臣为之竦然,于是得旨超授宣教郎致仕,并赐绯衣银鱼。

[4]

  龚明之常年以教书授徒为业,生活清苦。

他平日里节衣缩食,并曾附益黄山谷语,自号“五休居士”。

他晚年居于昆山黄姑别墅,作期颐堂,啜饮歌吟于其间。

他的诗作,现在笔者见到的只有五首,存于其子龚昱所辑《昆山杂咏》当中。

一首题曰《芝华亭》,自注云:

“淳熙丙申创于古上方后”,诗曰:

 

  谁道休祥系上穹,民心元自与天通。

政平讼理为真瑞,何须金芝产梵宫?

此诗寓意踊跃,推重人事民心而批评所谓“天降符瑞”,反映出龚明之正直不阿的处世态度。

另外还有题为《期颐堂》的四首诗,序称:

“余自顾颓龄,行将满百,虽曰日薄西山,亦当优游以卒岁。

遂课晃辈作期颐堂于别墅,栽花种竹,以为佚老之地。

”诗中一首反映出他回忆此生时的心情:

 

  投老归来万事休,比窗一枕足清幽。

尽管不得行胸臆,幸喜身无千岁忧。

另一首讲述了他自己的“养生之道”,表现出一种坦荡豁达的精神:

 

  不服丹砂不茹芝,老来四体未全衰。

有人问我期颐法,一味胸中爱坦诚。

  淳熙九年,龚明之九十二岁,念及“畴昔饫闻而厌见者,往往后代所未喻”,于是将有价值者整理口传,令其子龚昱记录,是为《中吴纪闻》。

该书着重记载了两宋时期吴中“名人魁士”之嘉言懿行及本地的人文风俗,龚明之在序文中说,书中内容“不唯能够稽考王迹,资助谈柄;其间有裨王化、关士风者颇多,皆新、旧《图经》及吴地志所不载者。

  杨子器在为弘治严春刊本所写序言中对此书予以很高的评判:

 

  假设《纪闻》之类观之,于国史之阙遗讹谬,于是乎补正;政治之得失淳漓,于是乎征验;郡邑之废置沿革,于是乎考证;古今名迹、士夫出处、贤才经济、闺房贞秀,又皆于是乎总萃。

现在看来,这一评判并非为过。

  明代都穆所编《吴下冢墓遗文》卷一,收录有钟离松所作《宋宣教郎龚先生墓志铭》之残本,其中关于龚明之的行止与操守倍加赞誉,而且说到乡人们对他的爱戴和尊重:

 

  吴郡龚先生年九十馀,日讲道诵书,与宾客觞咏游乐剧谈,虽青年有不逮。

那时名公钜人皆折辈行愿为交。

得先生来,率家人子妇再拜,假设事其父;既设食,那么馂其馀以丐寿。

乡人教其子弟,必以先生为法;路人一见,悉以手加额,相与逊道而过之;下至田夫野叟,诵其所为,那么目为佛子。

其他识与不识,皆曰“老先生”。

其殁也,士医生跋涉舟车数十里,哭先生之丧;虽鄙夫小人,道相违(遇?

)者,亦皆出为涕。

呜呼!

兹地贤者众矣,求其能够轨范斯时、自陈君子,康靖朱乐圃以后百有馀年间,始得先生焉。

  龚明之字希仲亦或熙仲,说法从来不同。

今按,钟离松所撰墓志铭中,说“先生讳明之,字希仲。

”北京图书馆所藏南宋开禧二年(1206)昆山县斋刻本《昆山杂咏》卷下,于龚氏所作“芝华亭”诗下署“龚明之希仲”;该诗集系明之子龚昱所辑,所署字号应无疑问。

  关于龚明之之卒年,要紧有两种说法:

据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七《人物》“龚明之”条,龚氏卒年九十二岁,是应卒于淳熙九年;与此相同,洪迈《夷坚志补》卷一“龚明之孝感”条载,明之于淳熙五年增秩致仕,“又四年乃卒”。

另外一说出自龚明之九世孙龚弘为正德本《中吴纪闻》所作后跋,跋语云,是书著成时龚明之“年九十二,后四年祖始终”;如此,那么应卒于九十六岁之时,是为淳熙十三年。

  今按,《吴郡志》为范成大晚年修成。

据赵汝谈作于绍定二年之《吴郡志》序,该志记事原止于绍熙三年(1192),是成书时距龚明之卒期尚不甚远;且成大父范雩本明之太学同舍,参与修撰的周南又是明之子龚昱的朋友,《吴郡志》所记应不致大误。

二、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

一、从龚慎仪到龚昱:

事历与交游

  龚明之在《中吴纪闻》序言中说:

“吾家自先殿院占籍中吴,距今几二百祀”。

先殿院,即明之高祖龚识;自《纪闻》成书之时上推二百年,大约是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后期至雍熙年间。

由此可知,宋朝苏州的龚氏家族,是在吴越归宋以后不久迁来的。

  龚识的父亲龚慎仪,原籍邵武,曾仕南唐,任礼部郎中。

建隆元年(960)七月,他曾受南唐国主李璟的调派,充任进奉使,至开封贡奉乘舆服御物。

[5]

  李煜即位后,龚慎仪出知歙州,开宝中,

 

  王师收金陵,诸城皆下,宣州节度使卢绛无所归,欲据福建以叛。

领所部过歙州,仪闭门不纳。

绛怒曰:

“仪乃吾故人,何故见拒?

”使马雄攻之。

城陷,朝服以出,为绛所杀。

[6]

歙州城破,龚慎仪“举族遇害”,就连两个幼女也未能幸免。

其后不久,卢绛归附于宋朝。

慎仪兄子龚颖先自南唐归宋,为侍御史,当卢绛入朝时,他愤而击之,为叔父一家复仇。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记载了这件事:

 

  (龚颖)尝愤叛臣卢绛杀其叔慎仪,又害其家。

后绛来陛见,舞蹈次,颖遽前以笏击而踣之。

太祖惊问其故,颖曰:

“臣为叔父复仇,非有他也。

”因俯伏顿首请罪,极言绛狼子野心不可留。

太祖即下令诛绛而赦颖。

罗愿《新安志》卷九中也表达了这一事件,惟具体进程略有不同。

  龚颖当太宗时曾知朗州(今湖南常德),由于他“自大文学,少量可,又谈论多所折难”,“士罕造其门”。

惟独丁谓曾经贽文求见,

 

  颖倒屣延迓,酬对成天,以至忘食。

曰:

“自唐韩、柳后,今得子矣。

”异日,丁献诗于颖,颖次韵和酬曰:

“胆怯何由戴铁冠?

祗缘昭代奖孤寒。

曲肱未遂违前志,直指无闻是旷官。

三署每传朝客说,五溪闲凭郡楼看。

祝君早得文场隽,况值天阶正舞干。

”[7]

那时,丁谓携其文章、诗赋四出拜谒,在京师亦受到王禹偁等人的赏识与推荐,于淳化三年(992)中进士甲科。

  龚识于端拱元年(988)及第,是宋朝苏州的第一名进士。

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五载,“本朝吴士及第者始于识,今府学先达落款以识为首。

”他登第时之金花榜帖,一直被其家收藏,直到南宋开禧二年(1206),陆游还曾见过。

[8]

  真宗大中祥符初年,宋廷“择学术醇正、操履端方,可纲纪朝廷者,俾入台言事”,龚识受翰林学士李宗谔推荐,被选擢为监察御史,真宗东封后迁殿中侍御史兼左巡使,时年四十二岁。

他在任时刻不久,即因患眼疾逾假,而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去职,被责为平江节度副使;其后即在苏州“日与宾客酌酒赋诗自娱”。

[9]

  龚识弟龚纬,淳化三年与丁谓、钱昆、谢涛等同登进士第;其兄龚纪,那么于咸平三年(1000)与龚识侄会元同榜及第。

听说龚纪后来官至郎中,为了资助仍然居于邵武老家的侄儿龚国隆赴京考试,他曾经赠以驿券,使其“沿路勘请,以抵京师。

”[10]

  龚识的儿子龚宗元,为乡贡首选,天圣五年(1027)王尧臣榜擢第。

在《中吴纪闻》卷二《曾大父》条中,龚明之简要记叙了他这位曾祖父的一生:

 

  曾大父讳宗元,字会之。

自幼颖悟绝人,念书于虎丘寺,日夜不绝。

举进士,为乡里首选。

继登天圣五年第,主杭州仁和县簿。

……高祖既抱疾,因乞便亲,移吴县簿。

后以居忧服阕,调建安尉。

蔼有称声,保任者二十有二章。

召见,改大理寺丞,知句容县。

发擿奸伏,政如神明。

……尝通判衢、越二州,终都官员外郎,葬南峰山。

有文集十卷,号《武丘居士遗稿》。

  龚宗元在其仕宦生涯中,听说曾受到北宋三位名臣的赏识。

一是范仲淹:

龚宗元得第后,范仲淹曾经对他有一番忠告:

“公器业清修,改日必为令器,谨勿因人以进。

”龚宗元谨守其训,“自登朝,何尝入公卿之门,皆文正公之教也。

士论美之。

”[11]二是叶清臣:

龚宗元知句容县,“叶道卿内翰时开府金陵,甚为之前席。

”这种长官与僚属间的紧密关系在其后进展为两家之间的融洽交谊[12]。

三是杨纮:

庆历年间,杨纮曾任江东转运按察使,因为御下严急而与王鼎、王绰并称“江东三虎”。

听说他持使节行部,“独不入(句容)县,或问其故,曰:

‘龚君治民,所至有声,吾往徒为扰耳。

’其见重如此。

”[13]

  龚宗元善诗能文,“尝以所业投范文正,文正曰:

‘子之文温厚和平而不乏正气,似其为人也。

’世以为确论云。

”[14]

  龚宗元自都官员外郎分司南京,谢事家居,住在苏州大酒巷。

他取白居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间”诗意,建“中隐堂”;“与尚书屯田员外郎程适、太子中允陈之奇相与游从,日为琴酒之乐,至于穷夜而忘其归。

二公皆耆德硕儒,致政于家,吴人谓之‘三老’。

”[15]

  龚宗元与范仲淹挚友章岷同年中进士第,二人“情好极密”。

宗元父龚识归天后,章岷曾为他撰写墓志铭。

[16]

  龚宗元的一名姐妹,嫁给了太宗淳化参政苏易简的儿子、大理评事苏宿。

[17]

  龚宗元至少有二子三女。

二子中居长者为龚明之祖父龚浩,次即明之称为“叔祖朝议”的龚程。

  龚明之祖父的名字,并非见于《中吴纪闻》,但该书今本卷六《四幡之助》条,曾经说到“曾王妣之越上,留其婿顾沂医生家,大父往省之”一事;而条后附载吴仁杰《吴氏感应录》中的一段话,他在记叙同一事时,谓“龚浩,字子正,往萧山访顾沂”云云,据知明之“大父”名曰龚浩。

龚明之自幼由其祖父母抚育成人,但其祖父未得功名,值得称说的业绩不多,因此在《中吴纪闻》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

  龚程幼年丧父,发奋念书于南峰山其父墓庐,攻苦食淡,而手不释卷。

他“博极群书”,“记问精准,经传子史,无不通贯”,乡人誉之曰“有脚书橱”。

[18]他登熙宁六年(1073)进士第,后来历任西安丞、桐庐令等职。

  龚宗元的三个女儿,别离嫁给了秘书监富严子富临、朝请医生顾沂、知泉州德化县李处道。

富临“饱学能文,终池阳守”,其子(侄)富钧、富洵、富元衡皆擢进士第;顾沂“终龚州太守”,其子顾彦成曾经“将漕两浙”,女儿嫁给了苏州名儒朱长文的长子朱耜,孙子顾禧号“漫庄”,为一时名士,有《志道集》,并曾与施宿同注苏诗;李处道一家与北宋闻名文士张耒父子有世交,处道子李援在其母龚氏亲自教谕下登进士第。

[19]

  龚浩的子女当中,咱们只略知一子一女可能。

其子即龚明之的父亲,他尽管未能得进士第,只是看来颇能诗文。

据龚明之在《中吴纪闻》卷六《潘悦之》条中说:

 

  潘兑,字悦之,操履甚正,乡人皆尊重之。

徽宗朝为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

与先君子甚厚,常往来于沧浪之上,饮酒赋诗,延款竟日。

  龚明之的姑母嫁给了与其叔父龚程同乡兼有“同年”之好的孙冲。

孙冲少负才名,深受王安石赏识。

他登第后曾出宰含山县,有“循吏”之声。

他们夫妻没有儿子,因以族侄为嗣。

[20]

  龚程的儿子龚况[21],被龚明之称作“季父礼部”或“祠部叔父”。

《中吴纪闻》卷五《起隐子》条云:

 

  季父讳况,字浚之。

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再迁入馆。

在馆八年,学术、文章俱不在人下,时同列知名者,惟季父与苏元老在庭尔,那时号为“龚苏”。

叶石林俊声籍甚,尝为文字交。

其他所与酬唱者,如洪玉父、朱新仲、王丰父、张敏叔,亦皆一时名士。

用先都官“中隐”故事,自号“起隐子”。

有文集三十卷,曰《起隐集》。

终祠部员外郎、朝议医生。

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记载,宣和六年(1124)间,龚况因上殿奏对不称旨而蒙受处分。

两宋之交时,他在苏州乡里。

  龚况善诗,格调清古;他本人喜爱交际,常常与他人唱和。

与他交往比较紧密者,除叶梦得、洪炎、朱翌、王仲嶷、张景修诸人外,还有同居苏州的章縡、魏宪、叶善卷、潘民赡等。

  章縡是徽宗初年曾任执政的章楶之子,他的侄女即龚况夫人。

章縡诗律“清淳雅健,得唐人之风”[22],他送龚况入朝任校书郎诗,在那时流传甚广。

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三《左朝奉医生提点杭州洞霄宫章公(縡)墓志铭》中有如此一段话:

 

  某顷尝读公饯校书郎龚况诗,有“船尾淮山青未了,马头隋柳绿相迎”之句,钦诵三叹,以未识公为恨。

  魏宪与其兄魏志、其弟魏贲皆为进士,他本人在徽宗朝“以学行见推,遍历中外师儒之选”,并曾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等职。

建炎初,魏宪应召赴行在,龚况赋诗勉之曰:

 

  炎祚无疆越万龄,如何夷虏尚凭陵!

中兴事业须王导,拨乱韬钤要孔明。

剧盗已分齐钺定,端星行指泰阶平。

呼韩朝渭非难事,好继那时丙魏声。

[23]

  叶善卷是叶清臣孙,曾经任寺丞,“擅长诗”,与龚况唱酬颇多;龚况之妹即其侄媳。

潘民赡是徽宗朝曾任礼部侍郎、后为明之父亲热友的潘兑之侄,他“工于诗”,曾与龚况唱和成集。

[24]

  苏州龚氏家族中与龚明之同辈者,咱们所知甚少,只明白他至少有一个弟弟,年纪轻轻便归天于汴京。

[25]

  龚明之本人事历已见前述,他尽管在徽宗宣和年间曾经就学于京师,但时刻不久,交游亦不甚广。

他要紧的活动范围,大体上集中在苏州地域;与他交往比较多的,也大多是苏州籍人士。

从《中吴纪闻》及《吴郡志》、《淳祐玉峰志》中的有关材料来看,龚明之的交际对象大致限于两类人物:

一类是他前后于郡庠及太学念书时结识的同舍学友,例如政和二年登进士第、后守严陵“很有郅都之风”的颜为,政和五年及第、高宗时曾任礼部侍郎的唐辉;宣和六年中举的余仔,同年及第、官至秘书郎的范雩(范成大父)和高宗时累迁吏部侍郎、号称“凌佛子”的凌哲;和郑聘、羊充实等等。

另一类是生活在苏州专门是昆山的文士名人,例如丁谓裔孙、“工于四六”的丁德隅,昆山士人交游圈中的核心人物王葆,侨居昆山的乾道“四贤”之一、“乐庵先生”李衡,“以诗文名一时”、号称“蠹隐”的吴仁杰;和与他有亲戚关系的“漫庄居士”顾禧等人。

  龚明之至少有两个儿子,长曰晃,次曰昱[26]。

龚昱(字立道)是李衡的学生,他“笃意于学,从先生游者六年”[27];且“有文学,安贫乐道,乡人称为‘龚山长’;然名不达才,识者惜之。

”[28]事实上,龚昱尽管既未得中进士,又未出仕做官,其学问却为人称道,交游亦很是普遍。

他不仅为父亲笔录了《中吴纪闻》一书,而且为李衡记录并整理了《乐庵语录》。

他于“讲学之暇刻意于诗”,尽力搜集与昆山有关的名人诗作,辑为《昆山杂咏》,开禧三年(1207)昆山知县徐挺之“刊置郡斋”,嘉定元年(1208),范仲淹五世孙、监察御史范之柔曾为之作序。

[29]

  龚昱居处的栖闲堂,曾经接待过很多南宋的学者名士,时人称之为“栖闲主人”。

陆游在开禧三年(1207)春所作《寄龚立道》一诗中,充分表达了自己关于龚昱的赏识,表达了两人之间的交谊:

 

  龚子吴中第一流,老农何幸接英游!

难逢正似玉杵臼,易散便成风马牛。

  清夜话端思滔滔,老年心事恐悠悠。

何由唤得阊门棹,一醉千岩万壑秋?

同年秋,陆游又作《寄题龚立道昆山栖闲堂》诗,

 

  称栖闲主人计不疏,万卷读尽家藏书。

平常不喜入城府,况肯自屈承明庐!

  听鸡束带谁不尔?

明时可仕君独止。

[30]

韩元吉之子韩淲《涧泉集》卷二、苏颂裔孙苏泂《泠然斋诗集》卷二都有题为《栖闲堂》的诗作。

苏州名士周南《山房后稿》有《柬龚立道》诗一首,称赞龚昱甘于孤单的精神,诗曰:

 

  不课木奴千树入,却夸蠹简百年馀。

先生不要金花帖,只借种田觅饭书。

看来龚昱本人无心于科举,只在乡里以耕读、讲学为生。

龚昱的后人,似乎未能继承家学,也再也不有知名者了。

直至明代正德年间,才有龚明之的九世孙龚弘将昆山严氏弘治刻本《中吴纪闻》重行付梓,“用彰不泯”。

[31]

宋朝苏州龚氏家族世系表

#

龚慎仪

├*#────┬*───┐*#

龚识龚纬龚纪

├*#───┐#*

龚宗元女=苏宿龚会元

┌───────┼*#────┬──#──┬──#──┐*#

龚浩=李氏龚程女=富临女=顾沂女=李处道

┌─┴─┐*#├*#──────┐#

"先君子"女=孙冲龚况=章氏女=叶某

├─*───┐

龚明之弟

┌──┴───┐

龚晃龚昱

 

(按:

本表要紧依据龚明之《中吴纪闻》中有关记载制成。

表中*表示曾举进士,#表示曾经出仕,=表示婚姻关系。

情形不详者暂付阙如。

二、苏州龚氏家族的一些特点

  生活在苏州的龚氏家族能够说是源远流长。

从北宋初期“占籍中吴”的龚识到南宋中叶的龚昱,二百馀年祖孙六代,代代有闻人。

自端拱元年龚识首登进士第以来,其兄弟行龚纬、龚纪,子侄辈龚会元、龚宗元,孙辈龚程、曾孙龚况接踵及第,四代当中七名进士。

这一家族,没有太多的达官显宦,但整体文化素养却相当高。

  龚氏诸女受抵家族气氛熏陶,亦多有识有文者。

父辈为她们所选择的联姻对象,多是家居苏州或曾经活动于本地的士人。

嫁给李处道的龚宗元女儿,本人“甚有文,念书通大义,赋诗书字皆过人”,其子李援登进士第,乃其亲教。

[32]

  龚氏家族虽多念书业儒,同时亦有祷佛敬神之传统。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中说,龚慎仪在为江南出使岭表时,“刘主囚之,逾年不遣。

慎仪忧悸不知所出,乃燃顶祷佛,愿舍宅建寺,庶遂生还。

 龚明之在《中吴纪闻》卷三中赞扬他的叔祖龚程“刚正自守,不惑于祸福;尝愤圣道不明,欲排异端之学,家不置释老像,祭祀何尝焚纸钱,儒家甚宗之。

”下一卷中那么称赞龚程同胞姐妹(李处道妻)“晚而事佛,诵莲经皆千过。

尝问法于圆照禅师,师名之曰守安。

年几七十而卒。

既得疾,即屏药饵,书《佛顶咒》焚之,灰为丸,并以‘燃灯法’授(其子李)援,曰:

‘我死置灰丸怀中,燃灯如法也。

’因起坐诵大士名号,久之而化。

既小殓,视其手指屈结,皆成印相。

佛徒叹服,以为不可及。

”龚明之本人为救祖母而“炷香于顶者七日,泣祷上帝”之事[33],更是尽人皆知。

同一家族当中,既有专宗儒学、力排“异端”者,亦有忠诚礼佛拜神者,也有重儒崇释、同时信奉神灵的情形,这在那时并非奇怪。

 从咱们今天接触到的材料来看,自北宋中后期以来,佛教在东南地域士人家族中流传甚广,专门关于妇女阻碍更深。

据邹浩说,“元丰元祐间,释氏禅家盛东南,士女纷造席下,往往空闺门”。

[34]

 王葆夫人庄氏的甥女仲灵湛,嫁给了寓居苏州的元祐皇后孟氏侄孙孟嵩。

他们夫妇的儿子孟猷、孟导皆从学于叶适,孟猷“以道自命”,孟导那么警告他的后人“仕必由平进,学必依癯儒”;家族中的第三代“从进士,贡有司,入孝出悌,朝经暮史,闾巷之间循循焉”[35],孟猷的儿子继显登嘉定元年进士科,楼钥称他“蔼然为儒家矣”[36]。

而在同一家族当中,孟嵩的母亲王氏“自少喜诵佛书,晨香夜灯,不避寒暑”[37];孟嵩妻仲灵湛“未三十,即斋居蔬食,除割世欲,昼课经梵,夜习禅观”[38]。

 家在苏州常熟的钱观复,少小即知务学业儒,后以上舍及第,曾任温州府学教授、国子监丞及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等职,并作《论语解》二十卷藏于家;他晚年仍然“老学不衰,无瞬息废书;或探内典,究死生性命之说,自号‘正静居士’。

”[39]观复妻徐温,是徽宗时曾任吏部尚书的徐铎之女,她“喜释氏,学治钟饭僧,崇饰佛像,费不可计;阅贝叶书数千卷,晚有得焉。

”[40]

 孟家三代和钱氏夫妇的事例,皆与龚明之家族中的情形有类似的地方。

 尽管龚明之的祖父、父亲皆无功名,他本人受抵家族传统的阻碍,仍然执著于举业。

中年以后,屡遭世事家事变故,进取之路更为坎坷。

关于这一通过,他曾在《中吴纪闻》的序言中说:

 

  明之幼尝逮事王父,每闻讲论乡之先进因此诲化当世者,何尝不注意高仰云。

少长从父党游,皆名人魁士。

及又获识典刑于亲炙之人,乃从事于进取,虞庠鲁泮,馀三十年,同舍亦多文人行士,揭德振华,咸有可纪。

厥后世异事变,利门名路,绝不复往。

……

文中所谓“世异事变”,要紧应指两个方面:

一是龚氏家业中衰,二是由于建炎四年春金军侵掠所带来的冲击。

 苏州龚氏家族,在北宋时期家境本殷实富足。

仁宗时,龚宗元居于长洲县境内东北侧之大酒巷,作中隐堂;其子孙辈又购得沧浪亭之半,直至徽宗年间,龚明之父辈仍然生活在此。

《中吴纪闻》卷二有《沧浪亭》条,说道:

 

  沧浪亭,在郡学之东,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之池馆。

其后苏子美得之,为钱只是四万。

欧公诗所谓“月白风清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是也。

予家旧与章庄敏俱有其半,今尽为韩王所得矣。

《吴郡志》卷一四《园亭》中有关沧浪亭的记载与此不同:

 

  沧浪亭,……子美死屡易主,后为章申公家所有。

广其故地为大阁,又为堂山上;亭北跨水出名洞山者,章氏并得之。

……益以增累其隙,两山相对,遂为一时雄观。

建炎狄难,归韩蕲王家。

前者所谓“章庄敏”是指章楶,而后者所说“章申公”那么是章惇。

宋明时期的苏州、长洲方志中多取后说。

 北宋末年,继龚明之堂叔龚况以后,龚氏无人出仕做官,家境明显衰落。

宣和年间,龚明之在太学就读,迎父母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