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773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docx

自考新闻专业传播学的打印资料3

04月考前大型辅导专题

4月考前模拟题与串讲笔记大放送

历年真题汇总

各学科4月考前名师点拔

4月自考各地考试通知单领取信息

各地考办领导政策答疑

作者:

韩旺辰版权所有任何机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传播学概论》串讲资料(三)

第七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学习建议

本章探讨的是拉斯韦尔的五W中的第二个W“说甚么”“怎样说”。

这一章内容较多,尤其基本概念(名词解释)方面的内容更多,也就是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而且部分理论知识在理解上面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一章的学习需要考生认真对待。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的基本理论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

                    信息

信息与信息科学的渗入信息的特性

信息科学的渗入

信息的分类

本章知识脉络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信息量低

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信息量高

符号与信号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符号制作与符号交流编码与译码

可读性测量

 

第一节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

内容分析

二,重点题

1,进行内容分析从哪些方面着手?

(1)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2)各种媒介对同一问题,或不同国家的同一类媒介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3)研究传播内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

(4)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与困难。

2,内容分析和其他涉及传播内容的研究的区别。

(1)内容分析不同于内容分析法。

(参见第四章)

(2)内容分析不同于对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的分析

3,内容分析得出的一般性结论

(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是经过高度筛选的;

(2)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大部分是娱乐性的;

(3)大众传媒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形式上力求简单。

第二节信息含义和信息科学的渗入

一,基本概念

1,信息

三种情况:

(1)一般性说法,信息是情报,资料,知识等等;

(2)信息概念的实质;(重点)(3)从哲学角度探讨信息的本质,本源。

(美国巴克兰德提出的对信息的三种含义)

2,信息量与负熵

1956年法国布里渊引入热力学“熵”的概念。

信息就是负熵。

“熵”是某一系统的无序状态的度量,信息熵是解除无序状态所需信息量的度量。

一个系统越无序,熵越大,信息量就越小;一个系统越有序,熵越小,信息量也就越大。

3,信息的三个层次

(1)语法;

(2)语义;(3)语用;

二,重点题

1,信息具有的特性。

(1)共享性;

(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型;(6)替代性。

2,传播学引入信息科学的重要意义。

(1)信息科学对传播模式,传播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2)信息科学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3)信心科学对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第三节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一,重点题

1,信息的分类

传播学分类

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

1,语言信息;

2,符号信息;

3,图像信息

传播学分类

信息内容的性质分类

1,新闻信息;2,教育信息;

2,说服信息;4,商业信息;

5,娱乐信息。

传播学分类

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分类

1,指导性信息;2,维持性信息;

3,复原性信息;

非传播学分类

控制论对信息的分类

1,外源性信息;

2,内源性信息。

非传播学分类

从哲学角度的分类

1,客观信息;2,主观信息;

3,人工信息。

非传播学分类

从哲学认识论角度分类

1,潜在信息;2,先验信息;

3,实得信息

2,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如何判断一个信息是不是新闻)

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的。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闻的结构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新闻不等同于信息。

新闻的特点:

(1)新闻要求时效性;

(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新闻要求公开传播;(4)从信息的三个层次上看,新闻在语法层次上与其他信息一样。

在语义层次,语用层次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第四节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一,基本概念

1,信息匮乏

社会上的信息量流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阻碍社会的发展。

信息匮乏导致社会发展受阻,科技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下降,不健康信息趁虚而入。

2,信息超量

社会上的信息流量超过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或者超过社会的需求。

它会使受众变得冷漠,恐慌,形成受众逆反心理和冷漠感,并形成噪音,减弱传播效果。

二,重点题

1,控制信息流量的意义及方法。

控制社会信息流量的原因是信息匮乏,信息超量都对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信息匮乏的后果:

(1)阻碍社会发展,导致经济停滞;

(2)导致科技落后,民族处于愚昧状态;(3)导致文化素质下降;(4)不良信息乘机而入。

信息超量的后果:

(1)形成受众逆反心理,冷漠感;

(2)是一种人为的噪音;(3)压抑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

正确控制信息流量的方法:

(1)找出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主要因素;

(2)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

2,当前传播新技术的应用,形成超量的信息流量,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1)层出不穷的传播新技术,将使传播出现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个人化。

(2)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信息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好处。

第五节符号制作与符号交流

一,基本概念

1,符号;2,信号;3,语言符号(包括特性);4,非语言符号(包括种类);5,编码;6,译码,7,可读性;8,抽绎

二,重点题

1,符号的编码与译码。

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

要发送和接受信息,就得分别进行编码与译码(解码)。

也就是说,符号的传递包括编码与译码两个环节。

2,符号编码与译码的中间性反应。

符号编码与译码中间性反应是指传播过程中,当接受者接收到符号之后,懂得这些符号,并把它们还原为讯息时所产生的反应。

因为这种反应处于译码与重新编码过程之间,从而具有“解释者”的功能。

作为中间性反应,一方面要解释还原以后的讯息的意义,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决定如何按照接受者的意愿重新进行编码。

“解释者的功能”对于传播者与接受者同样重要。

3,可读性对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的不同要求。

报纸提高可读性:

(1)提倡写短句;

(2)少用简化专业名词;(3)用语要具体,多用常用词;(4)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广播提高可读性:

重视广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

广播语言多用口语。

电视提高可读性:

以视觉感受为主,加强图像的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播形式。

4,从语义性角度看,语言的特性。

从语义学角度看,语言具有三个特性:

(1)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译的。

第八章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学习建议:

本章是学习拉斯韦尔的五个W中的第三个W:

通过甚么媒介。

集中对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各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本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本章的重点在于对麦克卢汉,英尼斯,梅罗维茨等三人的传播媒介的理论,这些理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文字发明前

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

印刷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

本章知识脉络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与现状

麦克卢汉,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第一节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一,基本概念

1,渠道;2,媒介;

二,重点题

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四阶段。

口头语言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特征;

口头传播阶段口头语言有时空局限性;

主要特点此阶段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并行。

文字记录及其载体同书写文字的人分离。

手抄文字传播阶段

主要特点信息复制慢,不能大量复制,

发展历史机器可以大规模复制信息,使社会传播成为可能

印刷传播阶段使文字信息传递到社会公众之中。

主要特点信息流通的视觉通道受到重视。

克服时空限制,传播距离扩大;

1920年,美国KDKA广播电台,标志无线电广播事业的诞生

电子传播阶段1936年,英国BBC建立第一座电视台;

主要特点50年代出现彩色电视,60年代出现卫星电视。

第二节各类大众传媒的特点和现状

一,基本概念

1,报刊;2,无线电;3,电视;

二,重点题

1,大众传媒的特点。

媒介

传播长处

传播弱势

报刊

1,信息容量大;2,保存信息力量强;3,受众选择主动性大。

1,时效性差;2,缺乏电视新闻的动感;3,要求读者有文化程度;

无线电

1,信息传递迅速;时效性强;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3,同语言,各种音响感染听众;

1,内容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单纯提供听觉形象;3,受众选择余地小;

电视

1,视听兼备,图声并茂;2,手段先进,传递迅速,超越时空;3,不受时空限制。

1,画面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接收费用高。

3,听力,视力兼用,不够方便。

4,复制困难。

2,(我国)大众传媒在竞争中采取的对策。

在竞争中,大众传媒采取的总对策是:

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力求最大限度地凸现自己的优势。

(1)报刊

对策:

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易于保存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如:

提供详细的背景材料;开展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杂志可向专业化发展。

(2)广播

对策:

在节目上充分发挥优势,使收听工具小型化,轻便化。

发挥制作简易,成本低特点,向“专栏化”发展。

(3)电视

对策:

以集声像之美,视听兼备取胜。

高度重视动态新闻,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广告节目,注重人物和企业形象的报道。

第三节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一,基本概念

1,“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

传播媒介的变革,新媒介的出现,不论他们传递的是甚么信息,其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某种)变化。

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媒介的变迁带给人类社会以强烈的讯息,媒介所传递的特定内容,反而无关紧要。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点之一。

一切传播媒介都能将传播距离延伸到人类感官区域之外,并能延续感官的功能,因而他们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

3,“传播媒介的偏倚性”

这是英尼斯媒介理论的重要观点。

一切文明都是靠空间领域和式监控度的控制而存在的。

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偏向。

有的偏倚时间,又的偏倚空间。

4,“感觉(感官)的平衡”

这是麦克卢汉的理论。

传播中出现各个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的一种现象。

5,“冷媒介”“热媒介”

这是麦克卢汉的理论。

“热媒介”是指这些媒介提供的信息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受传者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中无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低的媒介;“冷媒介”是指提供信息的清晰度低,受传者在信息接收过程中行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的媒介。

6,地球村

这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中的重要观点。

在电子传播系统发达的情况下,全球信息传播极为迅速,方便,新的电子传媒延伸了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整个地球似乎紧缩为一个村庄。

7,麦克卢汉;

二,重点题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

“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观点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2,“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区别。

3,麦克卢汉与英尼斯在媒介理论上的共同点,及其价值,缺陷。

(1)共同点:

A,两者的理论都属于宏观研究理论,关注媒介的出献-现给人类文化的影响;B,都具有创新性,开拓性;C,都把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看作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动力,强调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重要性。

(2)价值:

A,为传播学研究中酶解分析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B,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开创了新的研究传统,激发了人们对各种媒介特点,作用研究的兴趣;C,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发人深思。

(3)缺陷:

A,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B,忽视传播内容;C,麦克卢汉的理论对基本概念缺乏严格的界定。

4,梅罗维茨的理论价值与缺陷。

(1)价值:

A,把传播媒介看作社会环境的一部分;B,较好地处理了受众与媒介的关系;

(2)缺陷:

A,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B,忽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的管理,媒介的使用情况的影响,过分强调媒介的特点决定其传播方式,也决定其对社会影响。

C,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为一谈,缺乏概念上的连贯性。

5,梅罗维茨媒介理论与麦克卢汉,戈夫曼的理论的联系。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戈夫曼的社会学的情景决定论,构成梅罗维茨理论的两大源头。

从麦克卢汉那里,梅罗维茨吸取的观点:

(1)“媒介即讯息”;

(2)传播形式的转变是对社会变化产生作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梅罗维茨批评麦克卢汉的理论对人们的日常的社会互动结构和动力缺乏分析,并从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吸收情境决定人们行为的合适性的观点,“前台行为”“后台行为”的观点。

梅罗维茨试图把麦克卢汉,戈夫曼的观点融合在一起。

6,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

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

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内容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的情境的合并

第九章受传者研究

学习建议

这一章是研究拉斯韦尔的五个W中的第四个W:

对谁说。

本章重点研究受传者在传播中的地位,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

尤其着重阐述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反馈机制等等。

本章内容相对简单,难度不大。

受传者与受众

受众与受传者大众传播受众的特征

受众的动机

个人差异论

关于受众的理论社会分类论

本章知识脉络社会关系论

选择性因素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认识连贯论

解释的观点实用论

可获得性论

大众传播中的反馈

反馈与受众调查受众调查

我国的受众调查

第一节受众与受传者

一,基本概念

1,受传者;2,受众;

二,重点题

1,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

(1)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收者,到达的目的地;

(2)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的积极“寻觅者”;(3)受众是大众传播方式的反馈信息源。

2,大众传播受众的特征。

(1)广泛性;

(2)混杂性;(3)分散性;(4)隐匿性。

3,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动机。

(1)消遣娱乐;

(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

第二节关于受众的理论

理论

定义

主要观点

贡献与缺陷

魔弹论

西方大众传播初兴时期。

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击倒。

个人差异论

以“刺激—反应论”心理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角度描述受众:

不同的受众对于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接受行为,取决于个人的特性的差别。

1,各人心理结构有差别;

2,各人差别的形成,主要在后天;

3,后天成长环境不同,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心理结构;

4,后天“习得”不同,导致人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有不同的倾向性

5,心理结构不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理解等也不同。

促使人们重视个体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使对受中的研究注重从分析受众心理入手

社会分类论

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

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接受媒介信息行为的影响。

由于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经验,价值观等等,因而大体会选择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并作出大致相同的反应。

1,社会成员有选择地接受信息;2,选择接收信息的基础,使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中所处的地位;3,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社会群体类别,要根据人口统计学提出的因素确定;4,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传播信息的注意与反应,使各社会群体内部成员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

现实意义:

指导人们研究和分析划分必不同受众群体的标准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受行为之间的联系,是大众传播的内容更有吸引力。

社会关系论

大众传播的受众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仅仅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被种种社会关系左右他们对信息的选择。

1,社会成员选择信息是有选择的;2,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决定他们的接受方式;3,选择决策被他人改变,表明社会关系在起作用;4,个人对大众传媒的注意形式和反应方式,反映了他的社会关系网络;5,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影响着传播效果。

有助于探索人们相互影响的机制和社会关系在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二,社会关系论产生的基础。

社会关系论的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等人有关美国总统选举所作的调查研究。

发现人们日常的社会关系,严重影响受众成员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方式。

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着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的采纳。

三,三种受众理论之间的差别。

理论

理论基础

侧重点

个人差异论

心理学

强调受众的差异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社会分类论

社会学

强调个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

社会关系论

社会学

强调将个体受众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考察。

受众成员的日常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解释

一,基本概念

1,选择性接触;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4,认识连贯论;5,实用论;

6,可获得论(易得性)

二,重点题

1,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

选择性接触(注意)是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通道上的第一关。

选择性理解(解释)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选择性记忆是受众选择性接收信息的最后一关。

2,对选择性因素解释理论的评价。

三种受众选择性因素的理论解释都有合理性。

但是,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并非某种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重视受众选择性心理所起的作用,并结合不同的相关理论进行考虑,从而有镇的针对性地制作和发布信息。

第四节反馈与受众调查

一,基本概念

1,受众调查

二,重点题

1,大众传播的反馈的特点。

(1)延迟性;

(2)间接性;(3)代表性;(4)积累性;(5)量化性;

2,读者调查的类型。

(1)读者概况调查;

(2)受众选择报刊信息调查;(3)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调查;(4)读者---非读者研究。

3,在受众调查中,常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

(1)面对面调查法;

(2)电话咨询法;(3)日记法;(4)仪器记录法;(5)日记兼仪器记录法;(6)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法(RADAR法)

第五节我国的受众调查

我国受众调查的重要发展。

(1)受众调查深度增加,规模扩大;

(2)受众调查形式多样;

(3)受众调查队伍的形成和壮大;

(4)受众观念的加强和受众研究理论的发展。

(5)存在不足:

调查周期长,信息反馈不及时,数据积累还不够。

重点识记:

我国首次大规模受众调查是1982年北京市。

第十,十一章传播效果调查

学习建议

第十,十一章两章讲授传播效果的研究,就是拉斯韦尔五个W中的最后一个W:

传播的结果分析。

这两章是学习与考试的重点章节,需要下大气力来学习。

仔细分析一下,这两章内容没有甚么难度,关键是这两章的知识脉络较乱,只要把这两张较为杂乱的知识弄顺了,这两个重点章是很容易掌握的。

因此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脉络,并把相关知识进行归类,这样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两章的知识脉络:

最重要的是,我们先来学习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史的三阶段:

内容

魔弹论产生的原因

20世纪早期

评价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流程研究

发展历史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20世纪40—60年代使用与满足研究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宏观效果研究沉默的螺旋假说

20世纪70年代知识沟研究

培养分析

编码译码研究

本章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三阶段,学习此章,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拿出来掌握,学习的思路就理顺了。

第一阶段:

魔弹论。

1,发生时期:

20世纪20年代

2,魔弹论的名词解释

3,魔弹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1)20世纪20年代,大众传媒凶猛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人们对大众传媒产生一种畏惧心理;

(2)各个组织对传播媒介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

人们处处感到大众传播的强大力量;(3)与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4,魔弹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1)本能的刺激—反应论;

(2)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3)“相互隔绝,孤立无援”得受众观。

5,魔弹论的主要错误

(1)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

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与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的社会因素;

(2)对传播过程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

1,发生时期:

20世纪40年代;

2,有限效果论的定义:

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卡兹《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提出:

大众传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

其结论强调了大中传播效果化影响的无力性。

把这称为“无力得大众传播观”。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提出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

3,传播流程研究。

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代表作品,代表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5,有限效果论的核心内容。

(1)《人民的选择》的观点:

A,既有倾向假说;B,选择性接触假说;C,意见领袖假说及两级传播理论;D,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a,强化效果;b,结晶效果;c,改变效果;

(2)卡兹的《人际影响》:

在政治选举之外的领域,也广泛存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级传播现象。

(3)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队两级传播概念作了补充与修正。

6,传播流程研究的三部曲。

《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

7,有限传播效果论的缺陷。

(1)在认知,态度,行动三个效果层次上,只探讨了后两个层次,忽略了认知阶段;

(2)只考察具体的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整体传播事业的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潜移默化的效果。

8,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1)受传者态度沿着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所发生的变化。

是一种“纯效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传播学家霍夫兰在军队进行的实验。

(3)从传播方法来看,说服性的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

A,“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B,“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C,“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D,“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E,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注:

以上五个具体内容要作为名词解释题掌握。

9,使用与满足的研究

(1)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

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甚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2)最早对广播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