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281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docx

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

新城学校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时间:

14世纪   地点:

意大利

2、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有哪些不同?

所有者

劳动者

生产方式

规模

相互关系

效率

手工作坊

作坊主

作坊主与家人、帮工

封建主义

作坊主与学徒、帮工的关系

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主

手工工场工人

资本主义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最根本的不同:

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影响(作用):

(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促进了贸易的发展(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的变化

A、商人的变化:

经济:

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政治:

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的甚至可担任市长,成为资产阶级的前身

(变化原因):

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工商业的兴起

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

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

B、贵族的变化:

走向没落,被迫经营工商业

C、农民的变化:

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4、其它知识点:

(1)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2)西欧手工工场发展,但西欧还处在农业社会中

(3)中国明清江南地区也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

14世纪  地点:

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  对象:

天主教会

2、原因:

(1)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3)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

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4)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运动概念)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大利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英国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4、中国同主题的文艺作品:

汤显祖 《牡丹亭》

5、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6、评价: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宗教改革)

1、领导人:

马丁路德  兴起国家:

德国  时间:

16世纪 对象:

天主教会

2、主张:

信仰上人人平等

3、评价:

突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永久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统治,是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又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

1、时间:

15、16世纪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指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3、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科教兴国 重视知识的作用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等

4、代表人物:

波兰  哥白尼  日心说  科学革命的开端

意大利 布鲁诺  宇宙是无限的 

英国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领域) 科学发展的新高峰 

5、科学的作用:

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提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发的态度看待世界。

四、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1、时间:

17、18世纪  国家:

法国

2、含义:

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3、代表人物:

  法国  伏尔泰  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自下而上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

法国  卢梭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思想。

(在法国大革命中体现。

《人权宣言》)

法国 孟德斯鸠  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事件

首先兴起

主张

代表

斗争对象

文艺复兴

意大利等

以人为中心

文学三杰、艺术三杰

封建神权

宗教改革

德国等

信仰上人人平等

马丁路德等

启蒙运动

英法等

理性、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伏尔泰 卢梭等

自然科学

意大利等

知识就是力量

哥白尼 牛顿等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发现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条件)  最根本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西方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2)在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下,对货币需求量增加

(3)传统商路被阻断(4)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掌握丰富的航海知识。

(5)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6)古希腊人托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7)国王支持(8)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9)《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

2、人物与事件

时间

1487-1488

1492

1497―1498

1519―1522

人物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玛

麦哲伦

国别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航线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好望角-印度

环球航行

支持者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其中:

哥伦布到达美洲被欧洲人称为“发现新大陆”

(1) 时间:

1492年 

(2)意义:

人们深受鼓舞,越来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险的先烈,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3、意义(作用):

欧洲航海家的这些活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或新航路开辟的评价)(如何评价哥伦布)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1)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新的民族的形成

(2)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动植物品种的传播

(3)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4)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传播

(5)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1)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

(2)屠杀印第安人、毁灭印第安文明

(3)贩卖黑奴

(4)总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与贫穷。

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

新体制的创立

(英国、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一、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时间:

1640――1688年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过程:

(1)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

(2)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3)1649年,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

(4)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

(5)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英国开创;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荷兰、葡萄牙等国也先后采用了君主立宪制)

4、领导人物:

克伦威尔

5、人民群众(议会组织军队很多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议会军队作战,大大增加了议会军队的战斗力)说明杰出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

1775年――1783年2、领导人:

华盛顿

3、根本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4、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5、过程:

(1)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2)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宣言》:

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纲领形式提出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自下而上,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同时宣告美利坚合众正式诞生。

 (3)1781年,独立战争胜利

(4)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6、胜利原因:

北美人民对独立的渴求,战争本身所具有的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推动。

7、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美国创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采用。

7、美国国旗、版图的变化说明:

独立后的美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三、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1、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标志、国庆纪念日),之后发表了《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主权在民”、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之一,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以法治国的主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伏尔泰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以说,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

 

(2)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 废除和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国歌诞生 《莱茵军战歌》――《马赛曲》

 (3)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罗伯斯庇尔掌权,实施革命政策――革命达到顶峰

 三次革命后都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先进的原因之一

论述题:

例举史实说明杰出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一、最后的盛世(经济)

1、明朝:

1368年 朱元璋    清朝:

1644年 皇太极

2、盛世的表现:

(1)人口众多

(2)商品经济发达:

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明清时“湖广熟,天下足”)

(3)手工业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达:

徽商、晋商

(4)工商业市镇的出现

(5)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6)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服务性行业、茶馆、酒楼、戏院等

(7)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西方经济状况:

西方各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趣,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商人的地位

不提高,思想领域,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到启蒙运动的兴起,人

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同时,西方殖民纷纷开始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在上述变

化的基础上,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爆发,西方一些国家先后

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3、 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1、明清民族政策:

明修长城(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建的),清修庙

 (明:

以防为主,比较被劫的防御政策  清:

积极主动,采取怀柔政策)

2、清民族措施:

(1)乾隆接见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2)册封西藏宗教领袖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并设置驻藏大臣(3)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4)平定蒙古草原西部的准葛尔部判乱(5)平定天山南部的回部叛乱

3、意义: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连续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

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清代疆域版图基本与现在相似

5、雅克萨之战(康熙、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三、专制帝国

1、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表现:

(1)明:

朱元璋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2)明:

设特务机构:

东厂和西厂、锦衣卫

(3)清:

设军机处(雍正)

(4)清:

兴文字狱(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等)

(5)明清:

八股取士(禁锢人心,科举制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6)明清:

明清专制还表现在修建贞节牌坊,禁止世俗生活等社会生活方面

2、西方的君主专制与中国的专制皇权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自的发展轨道如何:

 王权至上,由统治者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加强对臣民

的监控。

西方君主专制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

本主义共和制度,中国依然维持着皇帝专制的国家体制,在西方国家变革的

历史大潮中,逐渐趋于落后。

3、反对专制皇权:

黄宗羲(批判君权神授、“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四、来自海上的挑战

1、郑和七下西洋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1)时间:

1405――1433 明成祖 郑和

(2)目的:

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

(3)意义:

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4)结果:

遭到官员们的反对,被禁止。

2、天主教传入:

(1)明:

意大利 利玛窦 (学习汉语,熟悉儒家经典,机械制品,翻译《几何原本》介绍欧洲流行的数学理论,绘制世界地图)

(2)清:

德国 修改中国历法,医学

    意大利 郎士宁 参与了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康熙帝)

(3)带来了西方文明,也预示着西方的商船和炮艇即将接踵而来。

3、葡萄牙人侵占澳门:

 

(1)时间:

1553年

 

(2)澳门妈祖庙:

包含着一种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信念,由此形成的妈祖精神将全世界华人紧紧地联系到一起,有助于祖国的统一。

4、荷兰人侵占台湾:

 

(1)时间:

17世纪初

 

(2)台湾历史:

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卫温将军、诸葛亮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将军朱宽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

  1335年,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说明: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郑成功收复台湾

  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都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

4、 清闭关自守政策:

(1)原因:

a、西方国家的侵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的侵略,b、害

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c、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

(2)政策:

反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3)直接后果:

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明朝以来盛大的航海事业也衰落下去了。

(4)认识:

闭关要落后,落后要挨打。

   明清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中国的思想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国家则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从而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闭关自守,西方不断向海外探索,开拓海外的殖民地。

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可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置身于世界的大潮,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5、为什么说明清时期中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看待明清最后的盛世)

(商品经济发达,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从国家体制看,中国仍是皇权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皇权得到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从思想观念上看,掌握国家命运的上层统治者仍以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自居,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从对外政策上看,坚持闭关锁国;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虽一度处于盛世的繁华,但旧有的体制与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等。

因此,当西方国家先后进入革命的时代,国家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寻求向外拓展时,中国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这不可避免地使古老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

 

中国(明清)

西方

政治

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

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手工工场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

实行文字狱、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

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使民主、自由、科学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对外

坚持闭关锁国

通过新航路开辟,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

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1、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

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睦邻友好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郑和为何没有发现新大陆

 伟大的郑和航海显示了中国有强大的远航能力,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由于在动因,大地观,地图等方面,明初中国远远不具备西欧人完成地理大发现那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所以中国未能进行地理大发现

3、郑和下西洋是否该禁止

(1)是: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劳民伤财

(2)否:

郑和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文明――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

1、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

2、 开始行业:

棉纺织业  开始国家:

英国

3、特征: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4、 条件: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条件

(2)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

(3)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圈地运动、海外掠夺、贩卖黑奴),积累丰富的资本――资本条件、劳动力条件、原料条件

5、代表人物及发明

(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人力、纱细而易断,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行业从马车时代――铁路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6、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2)充分显示了与封建制度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3)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工业国(4)既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又是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5)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6)开始城市化的过程

7、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等

二、科学的世纪――19世纪

《物种起源》――达尔文 生物进化学说

“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 时间:

19世纪70年代起――20世纪初

2、 兴起国家:

德国、美国

3、 特点:

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什么影响?

电机、电话、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改进。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制造汽车和飞机解决了发动机装置问题,引起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明人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瓦特)、蒸汽机车(史蒂芬孙)

电动机(格拉姆)、电灯(爱迪生)、汽车、飞机(莱持兄弟)、电话(贝尔)

工业发展依靠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主要工业门类

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工业革命新阶段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走

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工厂与手工工场的比较

工厂

手工工场

生产规模

生产技术

采用大机器生产,劳动效率提高

以手工劳动为主

生产方法

逐步创造了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方式(亨利福特)(美国)

有简单的分工合作

管理制度

有严格的劳动纪律,远离农村,集中生活

比较自由,受农时影响大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

一、地球变小了

1、世界联系加强的必要条件:

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式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

2、表现:

领域

表现

经济

基本形成了统一市场,各国商品在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交通

铁轨不仅在欧洲延伸,也出现在亚洲和美洲

人口

人口流动加速,出现海外移民热潮

文化

各国文化交流更广泛,先进思想、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在世界广泛传播

体育

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比如奥运会(1896年 雅典 顾拜旦)、世界杯

3、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开凿

使巨轮远洋航运更为便捷畅通,使人类的地域联系不仅局限于本土,而且扩展到全世界,人们之间的联系也随之愈加密切。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控制和奴役着巨轮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帝国主义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

2、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工业文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进步,但野蛮的殖民掠夺又破坏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面临严峻的挑战。

(印度)

三、挑战与回应

1、原因: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亚非拉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2、代表国家

(1)海地:

18世纪末(法国)黑奴起义 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坚持武装斗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到底,最后摆脱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2)日本:

19世纪末(美国)明汉维新 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推翻了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民族危机。

3、明治维新:

(1)内容:

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举办工业企业;仿效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

(2)作用:

日本逐渐改变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3)启示:

主动学习先进;科教兴国;思想解放等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一、屈辱的岁月

1、 目的: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以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 时间:

1840年至1842年8月   发动国家:

英国

3、 战争前的形势: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范围拓展世界市场

4、 鸦片输入的危害:

(1)大大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

(2)军队战斗力大大降低

(3)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财政负担沉重(4)精神委靡

5、林则徐虎门硝烟: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时间:

1839年

(2)人物:

林则徐(3)地点:

广州虎门海滩

(4)意义:

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

6、战争结果:

战败投降,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7、战争失败的原因:

清朝自大无知,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经济实力贫弱;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先进,国力强盛,科技发达。

8、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8月 地点:

南京

(2)内容及危害:

把香港岛割给英国――领土主权破坏,赔款2100万银元――使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领土主权破坏,英国进出口货物就缴纳的关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