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041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docx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项目建议书

 

安徽同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安徽同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合作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

1.1.3企业概况

安徽同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3年,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经济开发区,是一家集食品饮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式现代化大型企业,是国家食品饮料行业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品牌农产品指定生产供货单位、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总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年总产能近20多亿元,拥有1000多人的经销商团队,可实现粮食年吞吐量10万多吨,直接带动粮食作物种植农户将近10万户,将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良好的积极推动作用。

目前,公司主导优势产品有同福碗粥、易拉罐粥和同福蛋白饮料饮品等系列产品。

经过不懈地拼搏进取,公司的生产规模、产品信誉、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安徽省粮食产业化十强龙头企业、十佳品牌企业”等荣誉称号。

1.1.4项目所在地概况

安徽省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而芜湖市在近代更有“四大米市”的美誉,是长三角经济带未来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城市,其陆路、水路和航运交通非常便捷。

据统计,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3.63亿元,总量列全省第二位,增速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表现抢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国、全省7.3和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国、全省5.0和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国、全省2.4和0.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幅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全省3.1和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幅高于全国、全省5.9和2.2个百分点。

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

项目所在地芜湖繁昌县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总人口29万人,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238公顷,总产量9.3万吨。

全县具备认证资格的农产品数量增加,其中无公害产品发展到25个,绿色食品23个。

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个。

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1个。

改革开放以来,繁昌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优势,始终坚持“以工强县、以农安县、以商富县”的发展方向,县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对外开放日趋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财政收入30.6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159.4亿元,增长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8元,分别增长15.1%和14.9%。

1.1.5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4.《芜湖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6.《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1.6项目基本情况

1.1.6.1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并推进现代粮食物流建设,为区域粮食产业发展服务,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粮食加工、收购、储备、运输基地,安徽同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拟计划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经济开发区新建年产10万吨精米加工基地;新建年产1万吨米糠油加工基地;新建年发电600万千瓦时稻壳发电机组以及物流、仓储配套服务项目。

本工程项目一次规划完成,各生产、管理、后勤服务、生活设施配套齐全,主要建设内容有:

精制米车间:

年处理稻谷16万吨,配套原料库10万吨,以及成品库和副产品库等;

日处理米糠300吨的预处理车间和米糠油浸出车间、日处理米糠油50吨炼油车间及粕库等;

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配套地磅房、器材库机修车间、配电房、消防水池、锅炉房、泵房、办公综合楼等。

1.1.6.2项目选址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

1.1.6.3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9994.3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0147.22万元,建设期利息936.99万元,流动资金为8910.16万元

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4.93%,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20.49%,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为5.95年(含建设期2年),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6.62年(含建设期2年),总投资收益率为22.4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项目背景

1.2.1产业背景

(1)稻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稻谷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是世界上约一半人口的主要食粮,人类的食物热量有23%来自于稻米。

我国是世界上100多个水稻生产国中的“稻米王国”,稻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左右,居世界首位。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稻谷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可以说,稻谷产业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2)我国稻谷生产的形势

在我国庞大的稻谷体系中,南方以种植籼稻为主,北方以生产粳稻为主;籼稻产量约占稻谷总产量的60%,粳稻产量约占40%。

近年来,国内籼稻产量逐年下降,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份额逐步缩小;而粳稻产量却在逐年上升,份额逐渐递增。

(3)我国稻谷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稻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稳定性最好、总产最多的大宗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几年我国稻谷的产量在1.75~1.99亿吨之间,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8%以上。

我国稻谷加工业发展很快。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全国粮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60亿元,比2007年增加25%,其中稻谷加工业362亿元,占全国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的17.6%,占全国食品加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

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①行业整体东部强,其它地区相对较弱

全国的稻谷加工业发展不平衡,东部、中部、华南和东北地区的稻谷加工业发展很快,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西部地区除重庆、四川、宁夏等少数省、市、区稻谷加工业同样有所发展,个别企业也采用了先进技术装备,但其他省、区因经济发展等原因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②装备机组数量大,效果差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村乡镇处理稻谷能力1吨/时以下的成套碾米加工机组共有60多万台(套),工艺设备简单,出米率低、产品质量较差。

稻谷产区城镇和农场均有加工稻谷企业,生产规模一般在日处理稻谷150吨以下。

③大米产品用途窄,品种少

大米绝大部分直接用于食用,其他的工业产品非常少。

据统计,我国稻谷加工后直接食用的占总消费总量的86%,饲用占5%,用于工业加工仅占1.5%。

普通大米多,特种米少。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在国内2007年的大米产品中,特等米约占32%,标一米占56%。

④生产企业民营多,外资强

股份制、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进入稻谷加工业,除特大型稻谷加工企业集团和部分县、市米业公司仍然是国有控股外,其余稻谷加工企业基本属于民营、外资等其他经济成分。

民营资本占据农村小型加工机组的绝大部分,在某些地区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资本投资兴建或重组、兼并组成了大型稻谷加工企业集团。

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也进军了国内稻谷加工业。

目前,虽然外资的稻谷加工企业数量不多,但起点高,规模大,又有财力雄厚的大集团公司作为依托,发展势头很猛。

⑤原料收购竞争强,调粮、卖粮难

稻谷加工企业仓容不足,失去粮食收储综合优势。

我国虽是世界上的稻谷生产大国,但却不是稻米加工业的强国。

突出问题是生产加工场点过多过散,达不到经济规模的要求,总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提高的不快,产品单一,品质较差,市场竞争力较低。

可以说目前国内稻谷加工业基本仍处于初加工或粗加工的水平,对大米的深加工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

稻谷加工利用水平和加工企业的效益低下,直接导致了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稻谷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使得广大农民增产不增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世界发达国家稻米的深加工、高效转化已成为稻米增值、增效的重要途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对于稻米进行深加工全利用,可使稻谷加工前后的产值比由粗加工的1∶1.2提高到1∶3,增值近3倍。

因此,走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创新之路,进行品牌运作,资本运作,采取品牌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积极采用稻米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必然选择,这将促使我国从稻谷生产大国向稻米生产强国转变,从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必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2.2政策背景

1.2.2.1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

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

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1.2.2.2行业规划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

(1)农产品加工业主攻方向:

以种植、畜牧、渔业的产业布局为基础,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及县域集中,推进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良性互动,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协调发展。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

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突破农产品加工技术瓶颈为切入点,着力发展产地加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批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精深加工,培育领军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实现同步发展。

《繁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积极发展新药创制、原料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果蔬类制品、水产类制品、禽蛋类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支持现有医药食品企业规模扩张、优化升级,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有竞争力的医药食品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企业。

到2015年,医药食品产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1.2.2.3区域发展规划

《繁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积极发展新药创制、原料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果蔬类制品、水产类制品、禽蛋类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支持现有医药食品企业规模扩张、优化升级,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有竞争力的医药食品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企业。

到2015年,医药食品产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当地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芜湖更有“四大米市”的美誉,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建设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长久以来,芜湖市在粮食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加工企业分散,工艺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低,导致了行业的效益不明显,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

建立稻米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符合当地的战略选择,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动农村优质粮油的种植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链效应。

企业所需辅助工和季节性临时工,可从当地招聘,提供就业岗位,加之本项目大量原料及产品的进出运输也会带动当地运输业的发展,给项目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建设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值,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共荣局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为贯彻“三农”政策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保障。

1.3.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数统显示,我国年产稻谷约1.8亿吨。

稻壳作为稻米加工的排泄物,约占稻谷重量的20%。

也就是说,我国内地每年需要处理的稻壳至少要有3600万吨。

按每吨7立方米计算,这些稻壳的体积多达25200万立方米。

如果把这些稻壳按立方米高度平铺起来,要在大地上形成一米高,占地25200公顷的一片稻壳海。

如果再把这些稻壳放在野外焚烧,其产生的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大气和人类造成的污染更令人怵目惊心。

其实稻壳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专家研究认为,两吨稻壳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利用稻壳发电已经成为稻壳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项目设计精米加工生产能力为可加工处理稻谷16万吨,按照稻壳占稻谷重量的20%计算,年需处理的稻壳总量高达3.2万吨左右。

在建设方案设计中,积极引进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组,按项目年3.2万吨的稻壳处理量计算,如用于发电,可发电600万千瓦时;同时产生的4000吨草炭灰既可以直接还田,还是制造复合肥的重要原料。

项目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符合我国当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方向。

1.3.3保护和实现传统产业

大米加工业之所以能够有所转变,与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如稻米各部分成分的科学分析,采用先进的装备、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如米糠油、大米脱脂蛋白、米糠营养素……)等。

要实现大米加工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还需要有很多的创新和改革。

大米加工业的发展在于创新;大米加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进步;大米加工业的发展在于扩大需求;大米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文化宣传力度。

本项目实施后将生产出优质传统大米加工业,这同时也是保护和实现传统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综上所诉,本项目实施对于进一步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切实促进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全面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3.4增加劳动就业的需要

繁昌县辖6镇1个社区,面积590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

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具有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双重功效。

本项目直接带动三百人就业,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有利于当地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

1.4综合评价与结论

1.本项目建的设符合《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本项目符合轻工行业的发展规划。

2.该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成熟,生产工程和设备节能环保,为产品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3.项目生产规模较为合理,集约化程度较高,该项目可行。

4.项目建成后,项目年销售收入95585.62万元,生产期年均利润总额为5717.76万元,净利润1384.83万元,年利税总额5741.51万元。

投资利润率为19.06%,投资利税率为24.9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0.49%,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项目在计算期内现金流量充足,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效率以及资产流动性、稳定性、效益性等各项财务指标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财务评价该项目合理、可行。

综合以上分析、研究,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投资规模控制合理,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市场预测

2.1精制大米市场分析预测

2.1.1国际稻米市场供销现状分析

全球水稻种植区集中在亚洲,其中中国稻谷的产量居世界着位,约占全球稻谷总产量的30%;印度水稻产量仅次于中国,是全球大米主要的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其他主要水稻生产国依次是印尼、孟加拉、越南和泰国。

世界稻米消费水平和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中高收入国家对高质量、高营养大米的需求正在增加,伴随着人口增长,低收入国家对中低档大米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收入的增长加上大米食用的便利,促进了大米替代粗粮,使大米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量也在增长,同时优质稻米也将替代劣质或一般稻米,这种结构性和质量的变化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消费增长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

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农产品贸易列入了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管辖范围,WTO成员都要遵守市场准则,各种配额限制会逐步取消,因此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份额会增加,全球大米贸易将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世界大米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对中国大米生产和出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世界大米生产总体趋势是缓慢上升。

2008/20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3075万吨(折合稻谷61536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76万吨,增长率为0.4%;消费量为42675万吨,产消相抵,产大于消400万吨;贸易量为275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53万吨,减少8.4%;期末库存为8068万吨,比上年增加308万吨,增加4%;库存消费比为18.9%。

近几年,世界大米市场的主要变化是产不足需。

通过对国际有关信息机构发布的世界大米供需平衡的有关数据分析,虽然各项预测存在差异,但产不足需的判断基本一致。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世界稻米种植面积约为1.6亿公顷(合24亿亩)。

由于稻谷增产潜力大,单产水平较高,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主食口粮品种,种植仍有扩大趋势,但增长将会比较缓慢。

目前,全球只有5个国家稻谷种植面积在1000万公顷之上,他们依次是印度4400万公顷,中国2920万公顷,印尼1180万公顷,孟加拉国1120万公顷,泰国1030万公顷。

越南这个世界第二出口大国的稻谷种植面积还不到1000万公顷。

泰国是世界大米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一般年出口量在800至900万吨。

泰国家庭式农场一般只有1~2公顷土地,由于大米生产执行比较严格的国家标准,单产很低,常年单产只有2.6吨/公顷左右,不及中国6.2吨/公顷的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吨/公顷,但不惜以较低单产保持泰国香米在世界上的声誉。

其香米产量约300万吨,出口200万吨,商品量很高,是典型的大米输出国。

越南人口8100万。

年产大米在2250万吨左右,出口约占产量的23%。

越南稻米种植面积远低于泰国,但产量却高于泰国。

美国大米生产主要在西南部地区。

年均产量为600多万吨,是3大谷物中产量最少的品种。

但美国出口量比较稳定,近几年平均在300万吨左右,出口占产量的约55%。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大米种植面积是世界第一,中国位居第二;但是产量是中国第一,印度第二。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中国2007年大米出口量为130万吨,出口约占产量的1%。

虽然在世界上出口大米100万吨以上的国家很少,但中国出口大米显然只是产量中很小一部分。

印度国土面积为2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亿,2007年大米产量9200万吨,出口340万吨,出口占产量的3.6%。

由上述数据可见,中国和印度对世界大米市场的影响有限。

虽然印度产量低于中国,但出口量却高于中国。

中印两国均属于粮食自给有余的国家。

由于稻米是亚洲和非洲多数国家居民的主要口粮,很多国家将大米作为重点保护品种。

因此大米在国际贸易中数量较小,市场相对比较稳定。

由于多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使大米生产得到比较稳定的发展,市场波动幅度小于其他谷物品种。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稻米市场存在干预过多,违背市场规律的问题,使稻米市场本身应对经济变化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风吹草动,如果没有政府的及时干预,有时会成为谷物市场波动的导火索。

预计今年全球大米生产将呈现增长趋势。

世界大米生产正处于恢复性增长时期,大米生产仍有提高产量的潜力。

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不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必将使大米产量有所提高。

目前世界大米平均单产并不高,如印度、东南亚一些国家单产均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只要采用新的技术,产量提高的可能性很大;二是土地利用仍不够充分,如中国水稻虽然已经连续几年增产,但种植面积仍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种植农产品的比较效益问题,稻米生产的比较效益低,是农民不愿多种水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土地用于种植水稻的效益才可能提高。

另外,国家干预的因素也是促进水稻生产不断发展的保证。

预计今后全球大米消费将继续增加,但增势进一步趋缓。

一方面,人口增加将会促进大米消费增加,亚洲和非洲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这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另一方面,人们在消费米和面的选择中,有向大米倾斜的趋势。

尤其是我国北方一些大中城市,消费习惯正在悄悄转变,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也促进了大米消费的增加。

从抑制消费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粮食的直接消费的确在逐渐减少。

因此就全球范围来看,大米消费总量仍将缓慢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的增长率为1%,美国农业部预测的增长率约为1.3%。

全球大米价格今后仍将在高位波动。

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既有粮食产不足需的问题,也有非粮食的其他经济问题,如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世界农产品价格在各国保护与相互竞争中,与其他商品相比价格偏低,适当上涨应当看作是合理回归。

粮食是基础性商品,粮价上涨必然引起其他商品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同时,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对粮食也有拉动作用。

就国际市场看,如果大米生产不能有所突破,价格将在高位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不排除小幅上涨的可能性。

能源价格将是影响大米价格的重要因素,对大米贸易来说,能源价格主要对运费有影响,因为近几年运费的波动不是小幅度的,而是剧烈震荡,根本原因在于能源供应问题。

2.1.2国内市场的供应状况和需求现状预测

我国年均消耗大米约达1.19亿吨,人均消费大米90公斤,13多亿人口中有8亿多人以大米为口粮。

根据历史的情况及市场的现状预测,近年来,我国大米消费尤其是高档大米消费呈增长趋势,年增长约0.54%。

从现时大米消费市场的情况看,从品质和加工精度上分类,可分为高、中、低档产品和食品工业用粮。

目前的销售情况以中档大米需求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