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789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docx

起重机安装工艺全解

 

1.总则……………………………………………………………………………

第1页

2.施工准备………………………………………………………………………

第1页

2.1技术准备…………………………………………………………………

第1页

2.2零部件及吊车梁验收……………………………………………………

第2页

3.起重机安装……………………………………………………………………

第4页

3.1轨道和车挡安装…………………………………………………………

第4页

3.2桥(门)架安装…………………………………………………………

第6页

4.起重机电气施工………………………………………………………………

第10页

4.1施工准备…………………………………………………………………

第10页

4.2电气安装…………………………………………………………………

第10页

4.3电气试验…………………………………………………………………

第12页

5.试运转…………………………………………………………………………

第12页

5.1一般要求…………………………………………………………………

第12页

5.2无负荷试运转……………………………………………………………

第13页

5.3静负荷试运转……………………………………………………………

第13页

5.4动负荷试运转……………………………………………………………

第13页

附录一:

桥(门)式起重机械安装质量控制图…………………………………

第15页

附录二:

测量上拱度时钢丝自重下垂度扣除值………………………………

第16页

附录三:

测量上拱度时日照影响扣除值………………………………………

第16页

附录四:

用钢尺测量跨度修正值………………………………………………

第17页

 

桥式起重机安装工艺

1.总则

1.1.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各种通用桥(门)式起重机安装。

1.2.编制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桥(门)式起重机安装工艺,确保下列技术法规贯彻实施,以达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目。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1998;

《起重机械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1986;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GB10183-1988。

1.3.本标准规定施工程序及质量要求是桥(门)式起重机安装施工必须遵守指令性规定。

本标准中规定施工方法为指导性要求,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加以选择。

1.4.国外供货起重机安装时,可根据合同规定,执行制造厂家提供工程标准。

1.5.如本工艺规定及现行标准、规范规定相抵触时,应按现行规范、标准规定执行。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桥(门)式起重机安装施工应在具备下列施工技术文件条件下进行:

(1)施工图;

(2)施工技术方案;

(3)原材料、配件及半成品质量证明书;

(4)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2.1.2.负责起重机安装施工人员和安全质量责任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法规。

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凡涉及设计、材料性能和工程质量会审内容修改,均应做出书面记录,并经有关人员签字认可。

2.1.3.桥式起重机安装技术负责人(项目责任工程师)应根据设计技术文件和现场实际条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方案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起重机技术数据表;

(2)轨道排列图;

(3)吊装技术要求;

(4)组装检验技术要求;

(5)试运转技术要求;

(6)引用本标准内容章节索引和针对具体工程补充规定和说明;

(7)劳动力及施工进度计划;

(8)安全技术措施;

(9)施工机具、工装设施及计量仪器一览表;

(10)其它。

2.2.零部件及吊车梁验收

2.2.1.桥式起重机安装前,应根据装箱清单复查或检查起吊设备数量、外形尺寸和主要零部件,如发现变形、超差等缺陷无法调整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填写检验记录。

2.2.2.吊钩应有制造单位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件,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应经检验,查明性能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1)人力驱动起升机构吊钩1.5倍额定荷载试验;

(2)动力驱动起升机构,荷载试验按表2.2.1取值;

(3)吊钩荷载试验完毕后,在没有任何明显缺陷和变形情况下,开口度增加不应超过原开口度0.25%;

(4)吊钩应能可靠地支持住3倍额定载荷而不脱落;

(5)对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并采用常用材料制造吊钩,应逐件检查硬度。

2.2.3.起重机械用钢丝绳应符合GB1102-1974《圆股钢丝绳》标准,并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安装前,应检查钢丝绳型号、规格和长度,不应有腐蚀、硬弯、扭曲和压扁等缺陷,长度不足不得接长。

2.2.4.当吊钩处于工作位置最低点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除固定绳尾圈数外,不得少于两圈。

吊钩荷载试验值

表2.2.1

额定起重量

荷载试验值

t

KN

tf

0.5

10

1.0

1.0

20

2.0

1.6

32

3.2

2.0

40

4.0

3.2

63

6.3

4.0

80

8.0

5.0

100

10.0

6.3

125

12.5

8.0

160

16.0

10.0

200

20.0

12.5

250

25.0

16.0

315

31.5

20.0

400

40.0

25.0

500

50.0

32.0

600

60.0

40.0

700

70.0

50.0

850

85.0

2.2.5.滑轮槽应光洁平滑,不得有损伤钢丝绳缺陷。

2.2.6.制动器开闭应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

2.2.7.制动轮制动摩擦片,不应有妨碍制动性能缺陷或沾染油污。

2.2.8.轨道安装前,应对轨道进行直线度检查,桥式轨道直线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3mm,门式起重机轨道直线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mm。

2.2.9.应根据土建施工单位提交中间交工资料复查吊车梁。

⑴检查方法

吊车梁中心线可用经纬仪测量,每根柱子处测一点(放线时每隔2-3m测一个点)。

吊车梁水平度,用水准仪测量,每根柱子测一个点。

跨距测量用钢卷尺、弹簧秤测量。

⑵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2.9中有关规定。

吊车梁质量标准

表2.2.9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备注

预留螺栓孔中心位置

≤5

横向、纵向两个位置测量

螺栓孔直径

+2

+7

及螺栓直径相对值

两轨道顶面相对标高

柱子处

≤10

其它处

≤15

中心位置

≤5

顶面标高

+10

-5

找平层顶面水平度偏差

≤2

螺栓处400mm宽度内测量

找平层顶面标高偏差

±3

任意6m中各螺栓处测量

±5

全长内各螺栓处测量

外观

不得有蜂窝、麻面、

露筋现象

3.起重机安装

3.1.轨道和车档安装

3.1.1.钢轨铺设前应对起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

3.1.2.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安装基准线。

轨道基准线一般就是吊车梁基准线。

验收合格后,吊车梁应采用经纬仪在轨道中心一边约40-80mm处,按吊车梁纵向位置每隔2-3m打一点,然后弹上墨线,作为安装轨道线找正用基准线。

3.1.3.两平行轨道接头位置应错开,且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轮轮距,以此画出轨道安装排列图,并在轨道上编号。

3.1.4.用卷扬机、手拉葫芦或吊车将轨道吊装就位,在轨道底面用20mm左右厚木板垫起来,以便放置钢垫板和防震垫片。

3.1.5.轨道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用对接焊时,焊条和焊缝应符合钢轨材质和焊接质量要求,焊后接头应平整光滑;

(2)接头用鱼尾板或及鱼尾板规格相同连接板连接时,接头左、右、上三面偏移量均不应大于1mm,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

(3)伸缩缝处间隙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为±1mm;

(4)用垫板支撑方钢轨道,接头处垫板宽度沿轨道长度方向应比其它处增加一倍。

3.1.6.钢轨下用弹性垫板作垫层时,弹性垫板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

拧紧螺栓前,钢轨应及弹性垫板贴紧,如有间隙,应在弹性垫板下加垫铁垫实,垫铁长度和宽度均应比弹性垫板大10-20mm。

3.1.7.在吊车钢梁上铺设钢轨时,钢轨底面应及钢梁顶面贴紧,如有间隙且长度超过200mm时,应加垫铁垫实,垫铁长度不应小于100mm,宽度应大于轨道底面10-20mm,每处垫铁不应超过三层,垫好后应及钢梁焊接牢固。

3.1.8.混凝土吊车梁及轨道之间混凝土灌浆层(或找平层)应符合设计规定,浇灌前吊车梁顶面应冲洗干净。

3.1.9.调整固定轨道,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弹簧秤进行最后测量检查,并做好记录。

3.1.10.经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将方垫圈及压板焊死。

3.1.11.车档制作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车档制作应按图施工;

(2)车档及吊车梁联接孔必须按吊车梁实际而定;

(3)缓冲器紧固螺栓必须用双螺帽和斜垫圈;

(4)同一跨度内两条平行轨道上,车档及吊车缓冲器接触面要在同一平面内,否则可用橡胶垫调整,使两者离定位轴线距离偏差不大于4mm。

3.1.12.轨道安装应符合表3.1.12中有关规定。

轨道安装质量标准

表3.1.12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轨道中心位置

桥式

≤3

钢板尺

门式

≤t/2且≤10

轨距

桥式

±5

钢卷尺

门式

跨距≤10m:

±3

弹簧秤

跨距≥10m:

±15

轨道纵向水平度偏差

桥式

≤1/1000

水准仪

门式

≤3/1000

轨道横向水平度偏差

(只对方钢和工字钢轨测量)

≤1/100

水平仪

标高

±10

水准仪

同跨两轨道标高差

桥式

≤10

水准仪

门式

≤5

注:

轨道纵向水平度测量,桥式轻轨、重轨、起重机轨和方钢轨应在每根柱子处测量,工字钢轨应在固定点处测量,在全行程上最高点及最低点之差不应大于10mm。

门式各种轨道每隔10m测量一点。

3.2.桥(门)架安装

3.2.1.安装前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组装程序和吊装方案。

通常情况下,大型起重机应采用分片组装,小型起重机应采用整体组装法。

(1)对于桥式起重机,首先吊装主梁就位,然后吊装连接端梁,最后吊装起重小车;

(2)对于门式起重机,首先组立支腿,然后吊装主梁及端梁,最后吊装起重小车。

3.2.2.桥式起重机制定吊装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在室内吊装还是在室外吊装,如在室外吊装,应预先和建筑单位联系好,预留一榀屋架及屋面板,山墙可以砌至及吊车梁水平或更低一些;

(2)选择吊车类型主要根据场地道路、车间内建筑及车间建筑面积等情况,选择使用汽车吊、轮胎吊、履带吊或用车间屋架进行吊装(用屋架进行吊装时,应通过计算屋架是否能承担其负荷,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3)选择吊车规格型号应以桥架每片大梁质量、小车质量以及轨道顶面标高等为依据选用;

(4)大梁吊装时,应在重心两侧选两个吊点,吊点距离应适当,并在钢丝绳和桥架之间用木块垫好;

(5)用桅杆吊装时,应检查桅杆支撑座垫实情况和固定桅杆缆绳是否紧固,用来起升卷扬机是否能正常运转,特别要检查制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3.2.3.吊装就位后,装配所有固定螺栓,调整好各部尺寸,最后统一把紧。

3.2.4.桥式起重机组装桥架时,应按表3.2.4规定进行检查。

组装桥式桥架检查

表3.2.4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主梁上拱度F

+0.4F

-0.1F

对角线L1、L2相对差L1-L2

正轨箱形梁

5

偏轨箱形梁单

腹板和桁架梁

10

小车轨距TⅪ偏差

正轨箱形梁

跨端

±2

跨中

S≤19.5

+5

+1

S>19.5

+7

+1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半偏轨箱形梁和桁架梁

±3

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C

K≤2m

3

2m<K≤6.6m

0.0015K

K>6.6m

10

主梁旁弯度f

正轨箱形梁

Sz/2000

偏轨箱形架

单腹板和桁架梁

S≤19.5

5

S>19.5

8

注:

(1)主梁上拱度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S/10范围内,且主梁上拱度F=S/100测量方法用钢丝测量上拱度时,钢丝自重下垂度和日照影响扣除值见附录一、附录二;

(2)当现场组装桥架时,应检查对角线相对差;

(3)主梁旁弯度应向外侧凸曲,在离上翼缘板100mm腹板上测量。

SZ为一块筋板之间距离。

3.2.5.组装桥式大车运行机构时,应按表3.2.5中规定进行检查。

桥式大车运行机构检查

表3.2.5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起重机跨度S

S≤10m

±2

S>10m

±[2+0.1(1-10)]

起重机跨度S1、S2相对差S1-S2

5

大车车轮

水平偏斜tg

机构级别

M1

≤0.0010

M2—M4

≤0.0008

M5—M8

≤0.0006

同一端梁大车

车轮同位差

2

注:

(1)起重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跨度修正值见附录三;

(2)当现场组装时应检查起重机跨度相对差;

(3)当在现场组装四轮或多轮时,应检查同一端梁下大车车轮同位差,测量方法应符合规范JBJ31-96附录三要求;

(4)M1、M2、……M8为运行机构工作级别。

3.2.6.现场组装桥式小车运行机构时,小车轨距和轨距相对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3.2.7.

当双梁通用门式起重机门架安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和出厂装配标记进行;组装后其偏差值应符合表3.2.7种有关规定。

双梁通用门式起重机桥架组装允许偏差

表3.2.7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起重机跨度S

S≤26m

±8

S>26m

+10

起重机跨度S1、S2相对差S1-S2

S≤26m

8

S>26m

10

主梁上拱度F

+0.4F

-0.1F

悬臂端上翘度F0

+0.3F0

-0.1F0

对角线L1、L2相对差L1-L2

S≤26m

5

S>26m

10

主梁旁弯度f

正轨箱形梁

Sz/2000且≤20

偏轨箱形梁、桁架梁、单腹板梁

Sz/2000且≤15

同一横截面上

小车轨道高低差C

3

小车轨距

K

正轨箱形梁

端部

±2

跨中

+7

+1

偏轨箱形梁、桁架梁

±3

注:

(1)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方法应符合规范JBJ31-96附录一要求;

(2)主梁上拱度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S/10范围内,且主梁上拱度F=S/1000。

测量方法应符合规范JBJ-31-96附录二要求;

(3)悬臂端上翘度测量方法应符合规范JBJ31-96附录二要求;悬臂端上翘度F0=L0/350;

(4)当现场组装桥架时,应检查对角线相对差;

(5)主梁旁弯度应向外侧凸曲,在离上翼缘板距离100mm腹板处测量。

3.2.8.组装门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组装双梁小车运行机构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2)组装单主梁门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应符合表3.2.8中有关规定。

单主梁门式起重机门架允许偏差

表3.2.8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起重机跨度S

S≤26m

±8

S>26m

+10

起重机跨度S1、S2相对差S1-S2

S≤26m

8

S>26m

10

主梁上拱度F

+0.4F

-0.1F

悬臂端上翘度F0

+0.4F

-0.1F

主梁旁弯度f

Sz/2000且≤15

注:

(1)起重机跨度两侧都应测量,测量方法应符合规范JBJ31-96附录一要求;

(2)主梁上拱度最大值应处在主梁跨度中部S/10范围内,测量方法应符合规范JBJ31-96附录二要求;L0为悬臂长度,主梁上拱度F=S/1000。

悬臂端上翘度F0=L0/350;

(3)主梁旁弯度凸曲方向应向吊钩侧,并应在距离上翼缘板100mm腹板处测量。

4.起重机电气施工

4.1.施工准备

4.1.1.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学习起重机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4.1.2.在起重机设备验收同时,清点验收电气设备、材料、核对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内在质量是否完好。

4.1.3.组织供应配电装置及设备尚缺设备、材料。

4.2.电气安装

4.2.1.滑触线和滑触器安装

(1)滑触线距地高度一般应大于3.5m,过汽车部分应大于6m,距一般管道应大于1m,距设备、氧气管道应大于1.5m,距易燃介质管道大于3m,当布置在司机室一侧时,应设遮拦保护。

(2)滑接线接触面应平整无锈蚀,导电良好,相邻滑触线导电部分及导电对地距离应大于30mm,当起重机在终端时,滑触线距滑线末端应大于200mm,滑触线距终端支架应大于300mm。

(3)型钢滑触线安装应平整,固定在支架上能伸缩,滑触线中心线及起重轨道实际中心线保持平行,偏差应小于1‰,总偏差应小于10mm。

各滑触线之间水平、垂直误差及此同。

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时,设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制作应按标准图。

(4)滑触线连接后应有足够机械强度,且无明显变形,接头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高低差应小于0.5mm,型钢滑触线焊应附连接托板,轨道滑触线焊接其焊材应符合母材要求。

圆型钢滑触线尽量少接头,导线及滑触线连接时,滑触线应镀锡。

(5)辅助母线宜沿滑触线敷设。

每次及滑触线连接距离应小于12m。

滑触线除接触面外均涂以红色油漆或相似色漆。

(6)滑触器安装应保持全长及滑触线可靠接触。

自由无阻滑动。

滑触器中心线(宽面)不应越出触线边缘。

滑触器导电部分对地绝缘良好。

压紧弹簧压力适宜。

槽型滑触及可调滑杆间应移动灵活。

自由悬吊滑触线轮型滑触器。

安装后应高出滑触线中间托架不少于10mm。

4.2.2.软电缆安装

1电缆吊索和自由悬吊滑触线终端固定装置和拉紧装置应有足够机械强度。

允许最大拉力应大于吊索允许最大拉力。

调节余量,当跨度小于25m时,余量小于0.1m,跨度大于25m时,余量小于0.2m,滑触线和吊索拉紧时驰度应按材料规格和安装时环境温度选定,滑触线间弛度偏差应小于20mm。

滑触线吊终端间绝缘应可靠。

2悬吊式软电缆安装,其悬挂装置应能沿滑道灵活,无跳动移动,无卡阻现象,电缆夹及软电缆可靠固定,电缆夹及其连接件应能自由转动。

电缆夹间距应小于5m,软电缆移动段长度应比起重机移动距离长15-20%。

当移动距离大于20m时,加装牵引绳,且牵引绳长度应短于电缆移动长度。

软电缆两端分别及起重机、钢索可靠固定。

3卷筒及软电缆安装时,软电缆及卷筒保持适当拉力。

卷筒放缆、收缆速度应及起重机移动速度一致。

利用重砣调节卷筒时,电缆长度及重砣行程相适应。

4.2.3.起重机配管配线

⑴钢管连接尽量采用管接头连接。

采用焊接时,应处理好焊缝、焊渣。

钢管固定采用焊接时,焊点应牢固,以防起重机运行时,振动时焊点开裂和损坏。

室外起重机配管应注意防水。

⑵起重机同一钢管内,只允许敷设同一电机回路导线。

导线必须采用铜芯线,截面小于1.5mm2。

绝缘电阻小于0.5M,驾驶室内配管配线不得妨碍视线、影响操作。

⑶起重机上电缆应排列整齐。

避免交叉固定敷设电缆应卡固,固点距离小于1m,软电缆弯曲半径大于6倍外径。

4.2.4.电器设备安装

⑴配电屏柜安装采用螺栓固定。

紧固螺栓应有防松装置。

各控制器相互间及及墙壁间距离应便于检修,且小于150mm。

手柄离地高度为0.8-1.0m,排列位置应便于操作、监视。

手柄和手轮操作方向应及动作方向一致。

⑵电阻器垂直叠装不应超过4箱,超过4箱应装支架,但最多不得超过6箱。

安装于司机室电器应有盖板或防护罩。

⑶电磁制动器安装应保证动作迅速、准确,冲程符合设计产品要求。

非制动状态时,闸瓦及闸轮间隙应均匀、且无摩擦(长行程时,间隙不大及0.7-0.8mm;短行程时,间隙不大于1mm)。

起重机机器附属部分制动距离基线值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值百分数如下:

制动距离250mm以下时,+10%

制动距离250mm-500mm+5%

制动距离500mm以上时+3%

⑷行程限位开关动作后,各运行机构距离极限位置应符合如下数值:

吊钩、抓斗、起重臂不小于100mm;

起重机桥架小车不小于200mm;

一台起重机临近另一台起重机,相近不小于400mm。

⑸电机接线应注意吊车动作方向及电源相序,定子及转子电源线不得接错。

桥吊行走电机转向、启动、停止应同步,连锁应灵敏可靠。

4.2.5.系统保护接地

⑴电气设备所有不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接地。

接地线截面应符合有关规定。

当起重机有接地滑接触头时,滑接触头及道轨或接地滑触线应可靠接触。

司机室及起重机连接采用螺栓固定时,接地线采用圆钢直径不小于6mm,扁钢截面不小于48mm2且厚度不小于3mm。

跨接点不少于两处。

⑵吊车道轨应接地良好并及接地母线连成一体。

道轨连接用扁钢焊接,扁钢截面不小于100mm2。

4.3.电气试验

4.3.1.所有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电缆线路在安装完毕试验前,均应作绝缘遥测试验。

其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

4.3.2.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

4.3.3.单台电机过流继电器整定值一般取该电机额定电流2.25-2.5倍。

总电流过载保护过流继电器整定值一般取该线路全部电机额定电流总和1.5倍。

4.3.4.各种安全开关、紧急开关、行程开关必须动作正确,位置可靠。

保证各运行机构安全行程符合规范要求。

4.3.5.检查调整各控制器及连锁装置二次回路。

保证各电气设备正确运行程序和连锁装置可靠性。

配合设备专业作好电磁制动装置电气调整。

5.试运转

5.1.一般要求

5.1.1.起重机应分别进行无负荷、静负荷和动负荷试运转。

5.1.2.试运转前应切断全部电源,并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1)所有连接部位应牢固;

(2)钢丝绳绳端必须固定牢固,在卷筒、滑轮组中缠绕应正确;

(3)电气线路系统和所有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及接线应正确;

(4)转动各机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转动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住现象。

5.2.无负荷试运转

5.2.1.分别开动各机构电动机,各机构应正常运转,操纵机构操作方向应及起重机各机构运动方向一致,限位开关和其它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大、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运转。

5.2.2.车轮及轨道面接触情况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大车车轮均应及轨道面接触,不应有悬空现象;

(2)小车主动车轮在运行区间应及轨道面接触,被动车轮及轨道面间隙不应大于1mm,间隙区每段长度不应大于1m,累计长度不应大于2m。

门式起重机累计长度不应大于3m。

5.2.3.吊钩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不应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

5.2.4.用电缆导电时,收缆和放缆速度应及运行机构速度相协调。

5.2.5.门式起重机防止大车歪斜运行安全装置应准确可靠。

5.3.静负荷试运转

5.3.1.起重机应停在厂房柱子处。

5.3.2.应逐步增加负荷作几次起升试验,然后起升至额定负荷,在桥架全长上来回运行,卸去负荷。

5.3.3.应将小车停在桥架中部,起升1.25倍额定负荷,离地面约100mm,停留10min,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跨端或支腿处,检查桥架永久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