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586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建瓯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9分)

1.(19分)(2016高三上·金山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①谈到美学,人们都会想到一个古老而朴素的争论:

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有一次,我乘地铁上班,在地铁上看到一位小姑娘手中拿着一叠复习资料,口中念念有词:

朱光潜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高尔基说,美是主观的;蔡仪说,美是客观的;李泽厚说,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我听着就着急,如此学美学可不行。

因为,我能预见其学习的结果:

此后她再也不会学美学了。

把美学搞得这么无趣,成了干巴巴的几条见解,谁见了也会躲。

有人说,美学过时了。

__________美学真的就只是如此,__________应该过时。

②但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的讨论,会产生富有成果的思考吗?

我觉得还是会的。

看到一朵花,你觉得美。

这是花美呢,还是由于人觉得美才美呢?

这个问题就在那里,不管你是否承认。

③主张“美在客观”的人,会说,口之于味,有同嗜也;目之于美,有同观也。

见到花,人人都觉得美。

觉得它不美的人,是这个人自身的问题:

可能是他的眼睛不好,可能是他今天情绪不好,这两种情况都不影响花本身仍是美的。

见,或者不见,美就在那里。

但是,在同一类的事物中,谁美或者谁更美呢?

客观论者认为,是它在这类事物中客观上存在的典型性,而不是欣赏者对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主观选择。

也就是说,这朵花比那朵花更美,不是由于欣赏者喜欢,而是由于这朵花长得更“典型”,这里的“典型”可能会被理解成更完美,长得更饱满,如此等等,总之,美的原因在花一边,而不是在人一边。

美,由于对象,而不由于欣赏主体。

④主张“美在主观”的人,会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花美不美,在于欣赏者的趣味或态度。

再美的花,没有欣赏者的趣味或态度,也不能成其为美。

这里有着一些复杂的情况。

有人说美在趣味:

趣味的形成依赖于修养,修养决定了欣赏者对于欣赏对象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客观因素仍是存在的。

美的对象有客观性上的规定性,有色彩、形状、整齐、对称,如此等等的特性,只是欣赏者的趣味成为这种对象美不美的最终选择。

另有人说美在态度:

这时客观因素更少或几乎不存在。

同样的对象,可以是美的,可以说不美,完全在于人对它的态度如何。

高兴时就山欢水笑,不高兴时愁云惨月,物皆着“我”之色彩。

面对一片大雾,你可以感到烦闷怨恨,也可以悟出诗意,看到事物的朦胧美。

一念之别,万象殊异。

⑤主客观的困惑,引导着美学向前行。

美国哲学家杜威提出了一种超越主客观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可以用“经验”来超越主客二分。

人与外在环境相遇,于是就产生了经验。

经验是第一性的,不分主体与客体。

只有在此之后,才有对经验的反思和认知,区分出自我与对象。

因此,主客二分的做法,是一种错觉。

主体与对象之间,总是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

他认为,人与世界的第一性关系,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是人的环境,人又是环境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又互为环境。

⑥将杜威的二分法运用到美学上,怎样将审美统一起来呢?

比如,对自然对象的审美,欣赏高山峡谷、江河湖海、日月星辰,欣赏道路桥梁、绿草黄花、牛羊成群、一只节奏优美的城市天际线,等等。

这些都是自然美,有的不是人的活动结果,有的是人的活动产物。

我们该如何审美呢?

荒野的美,不是由于人的力量,而是由于人要逃避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城市以及其他一些经过人的改造的对象,也不是人从欣赏自身的力量,而是这些对象的形式意义和展现出来的生活样态。

人的审美,绝不是在自然中找人的踪迹,也不是在自然中找不到人的踪迹。

正好相反,自然成为美的原因,要从两个对立结论之外寻找。

⑦说起美学,往往见仁见智。

因此,这一争论要向前行,要升级,避免意气,走向思考,让这种争论引导美学前进。

(1)

第①段作者写到“把美学搞得这么无趣,成了干巴巴的几条”,其意图是什么?

(2)

在第①段两个横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C.只要   就    

D.如果  那么    

(3)

结合文章,谈谈美在客观与美在主观的本质区别。

(4)

作者对“将杜威的‘二分法’用在审美上的做法”,持有怎样的观点?

(5)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⑦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①只要认识到它的复杂性

②它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放弃的问题

③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争论

④才能获得美学的丰富性

⑤并且不断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到这个讨论中

A.①⑤④③②    

B.③①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①⑤④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2分)

2.(11分)(2017高二下·宁夏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

“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

“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

“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

“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

“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

“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

“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

“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

“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

“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B.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C.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D.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

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

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

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

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②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3.(7分)(2019高二下·长春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①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②。

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①铁瓮:

镇江古名铁瓮城。

②金焦:

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

4.(4分)(2016高三上·思南月考)默写

①《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惋惜与欣慰交织的情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5.(12分)(2019高二下·思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雄

佛刘

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

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

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

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

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

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

回去那天的阳光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

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

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

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

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等来,却等到了爸爸。

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

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

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

现在,爸爸修砌的那堵墙还好,上面爬满了干枯了的牵牛花的叶蔓,一株枣树探出墙外,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乡下奶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

前几年,叔叔牺牲的时候,政府准备出资为乡下的奶奶翻盖一下老房子,却被奶奶拒绝了。

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房子还能用,没那个必要了,如果政府真的关心我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吧。

村里的小学被重新翻盖了,学校是以叔叔的名字命名的,我去过一次,还在学校的门口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后来爸爸也想为乡下的奶奶盖一座新房子,可是奶奶依旧没答应。

爸爸常常给乡下的奶奶买很多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吃的都被她分给了左邻右舍,如果是穿的,就捐赠出去。

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再没有比乡下的奶奶更倔强的人了,但大家都无法改变她,只好改变自己。

我没有看到过生前的叔叔,乡下的奶奶常常向我描述叔叔小时候的样子,说那时的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

等长大了,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但心肠好,碰上邻居有什么帮忙的活儿,总是不惜体力,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顺着乡下奶奶的目光,我能够看见那时的叔叔,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威武的身影常常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流一梦的泪水。

叔叔是个英雄,他死于一次探亲回家的路上,因为两个落水儿童,叔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叔叔的事迹感动了那个小城所有的市民,他被大家称为英雄。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自不必说。

后来政府遵从乡下奶奶的意愿,把叔叔安葬在了老家,因为在那里,乡下的奶奶可以时常地去看一看儿子。

我和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主要是给叔叔扫墓,其实即便我们不回来,乡下的奶奶还有那些乡亲也会把叔叔的墓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爸爸说,心里不踏实。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中已经有了麦苗的味道。

一路上,我们无语,爸爸一手扶着乡下奶奶的胳膊,每年他都是这样的姿态,这样看上去他们更像是一对母子。

乡下的奶奶把爸爸买来的鲜花一一摆放在叔叔的墓碑上。

整个过程,她的表情肃穆、慈祥,没有一点悲伤。

她说,儿子,你哥和你侄子又来看你了,你看看你侄子已经有你那么高了。

爸爸说,给你叔鞠个躬吧,我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透过水泥地,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叔叔的生命,正一点点传输到我的身体中。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明白了,乡下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叔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可是自从叔叔救了我,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的是清明节下乡祭扫的事,多处运用了补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B.修砌院墙时,“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爸爸”因歉疚而急欲补偿的心理。

C.小说善于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如对“叔叔”的表现,既有外貌、动作等的间接描写,也有他人的介绍评价。

D.“叔叔”舍身救人,“爸爸”知恩图报,待“奶奶”如亲人,这都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的不幸时真诚相助的可贵精神。

(2)本文以“虎子”为故事叙述者,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3)本文的标题是“英雄”,但作者却不惜笔墨写“乡下奶奶”?

请就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5题;共14分)

6.(2分)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王莽新政很像19世纪欧洲才出现的空想社会主义的那套东西:

全国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生产资料(田地)平均分配,这些政令合起来看,就像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棋局,王莽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棋手,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那些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当年要是了解到王莽的大棋局,一定为之汗颜。

但是,各地豪强纷纷率众起兵,反抗王莽的新政。

公元23年,王莽被攻入长安城的起义军杀死,他想要建立一个人人富足的理想社会,可惜到头来只是一个昙花一现。

A.惊天地泣鬼神    

B.高瞻远瞩    

C.汗颜    

D.昙花一现    

7.(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8.(2分)(2019高二上·台州期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尽管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

B.他没到过新疆,更没见过达坂城的姑娘,就凭借自己的想象,填写了生动、俏皮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不胫而走。

C.岐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淹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D.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浮光掠影。

9.(3分)(2017高三上·赤峰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开发海洋油气资源,要寻找何处有油,①________。

物探船就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先锋,它使用的方法就是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油气聚集在地层深处,看不见,摸不着,②________。

我国目前使用的是二维物探船,随着油气开发向深海迈进,③________,专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的三维物探船。

10.(5分)(2016·成都模拟)如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字。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11.(5分)(2017高二下·沈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沈阳的潘先生到沈阳儿童医院照顾正在住院的孩子,因为医院内已经没有多余的车位,着急的潘先生将车停在医院正门路旁。

潘先生孩子生病,自然着急,而医院停车位有限,所以不得已才选择违停,在当天上午第一次被罚后,他下午换了个地方又一次违停,并给交警留下一张字条:

“警察同志,孩子在儿童医院住院,医院里停车没有位置了,没办法才停到这里,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给他贴第一张罚单的交警看到后,选择不再对潘先生贴罚单,还写上“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的字条,落款为“皇姑大队宣”。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9分)

1-1、

1-2、

1-3、

1-4、

1-5、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2分)

2-1、

2-2、

2-3、

2-4、

3-1、

3-2、

4-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5-1、

5-2、

5-3、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5题;共14分)

6-1、

7-1、

8-1、

9-1、

10-1、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