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237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docx

景区监控系统方案

 

景区视频监控系统

解决方案

 

天地伟业兰州办

 

目 录

 

 

第一章系统建设概况

1.1项目简介

为了更加全面贯彻关于运用科学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XXXX景区安全及周界安全,进一步提高景区科学管理水平。

按照“严密监管、高效运作”的监管原则,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和先进手段,通过区域化、专业化、网络化、电子化等手段,加强XXXX景区管理,建立景区安防数字智能管理中心。

为此,我们按照XXXX景区地理特点、楼群特点提供分层设计,包括:

●监控前端设计方案

●分控中心设计方案

●总控中心设计方案

监控范围:

景区主要出入口、景区内主要通道、地下车库、广场花园以及周界安全。

1.2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系统应能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直联、互通、直控,实现音视频及报警信息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应能与报警系统联动,宜提供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

2)功能需求分析

信息采集功能

系统前端信号为模拟视频信号,前端设备采用各种类型的摄像机,信息采集就是完成能这些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标准化。

信息传输功能

控制信息、视频信息等,通过视频、控制线缆传输,将前端设备的图像信号传输至控制设备。

实时图像点播

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点播图像的无级播放、图像抓帧。

远程控制

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能够设定控制优先级,对级别高的用户请求应有相应措施保证优先响应。

依据授权将网络用户发出的控制命令传送到前端监控设备,实现监控中心及授权用户对前端任意一路监控图像的调用和控制。

存储和备份

监控中心设备可对视频、系统日志等信息予以存储。

存储和备份的历史数据信息,可在网络系统中依据授权进行访问。

系统应能存储下列信息并保持一定时间,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

①监控视频信息。

②监控中心操作员人工指定或通过编程定时指定的现场视频信息。

③用户操作的系统日志信息。

系统对接收到的巡检信息、报警信息和视频信息等按照信息的含义和归属进行分类,重要事件的图像可作永久存储,并且提供异地备份。

存储的历史视频数据要求进行防篡改处理,例如增加数字水印或者数字签名,使之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

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文件并回放;回放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图像抓帧等;支持回放图像的无级播放。

报警联动

系统具有与报警设备联动的接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的视频及报警信息,并进行记录;对某些特定监控点,可实现视频移动侦测功能;系统宜支持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报警联动接口。

用户与权限管理

监控中心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

用户及权限管理可由各级监控中心独立执行,也可集中执行。

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

监控中心的用户应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时,需要获得有效授权。

用户可提供对前端设备进行独占性控制的锁定及解锁功能,锁定和解锁方式可设定。

系统的人机交互

系统应具有直观、友好、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具有视频画面分割显示、字幕叠加等处理,能反映自身的运行情况,对下列状态给出指示:

正常状态、报警状态、故障状态。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监控系统具备保证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设备认证、前端设备和监控中心的接入安全、移动监控系统的接入和传输安全、图像信息的防篡改等。

3)安全需求分析

物理安全

1、环境安全

监控中心机房安全应按照GA/T390-2002中的要求,进行机房场地的选择、实现机房内部安全防护、防火、供电配电、空调降温、防水、防潮、防静电以及电磁防护。

通信线路的安全应按照GA/T390-2002中要求对通信线路进行安全防护。

2、设备安全

应按照GA/T390-2002中设备标记要求、计算中心防盗和机房外部设备的防盗要求实现设备的安全保护。

应按照GA/T390-2002中基本运行支持、安全可用要求和不间断运行要求设计和实现设备的可用性。

3、防雷接地要求

应整体设计系统的防雷和接地。

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遵从GB50348-2004中的相关规定。

4、记录介质安全

应按照GA/T390-2002中的有用数据介质保护、重要数据介质保护、秘密数据介质保护和关键数据介质保护的要求进行记录介质安全保护。

运行安全

1、审计

应对审计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身份鉴别事件、系统管理员/安全员/审计员/操作员所实施的操作、其它与系统安全相关的事件做审计,并做好相应的审计响应,例如实时报警、违例进程终止、服务取消等措施。

2、备份与故障恢复

应对某些重要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对重要的设备进行冗余设置实现双机热备或者冷备,对重要的数据应做异地备份。

信息安全

1、访问控制

在身份鉴别的基础上,系统宜采用某种访问控制模型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例如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或者基于属性证书的访问控制)。

2、完整性保护

为了防止信息的完整性被破坏,系统宜采用数字摘要、数字时间戳及数字水印等技术。

3、数据保密

应对需要保密的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

1.3系统建设目标

有效解决景区内公共安全以及综合管理问题;

监控系统可以起到事前防范和事后取证的作用;

景区监控系统的建设,弥补景区人力物力上的不足,以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杜绝景区内的安全隐患。

1.4系统设计依据及建设原则

系统设计依据

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379-2002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388-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T388-2002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GA/T390-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YD/T1171-2001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RFC3261SIP:

会话初始协议

RFC2327SDP:

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ISO/IEC-13818-1(2000edition)MPEG音视频封装标准

ISO/IEC-14496-2MPEG4视频编码标准

ISO/IEC-11172-3MPEG音频编码标准

建设基本原则

在建设整个系统时,我们本着技术先进、系统实用、结构合理、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构架。

智能化景区公共安全系统应该符合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应用适当的超前性,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智能化系统是景区要组成部份,是一个涉及机械、电气、环境、消防、通信和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设计综合智能景区的智能化建设应按如下原则进行设计:

1)技术的先进性

整个系统选型、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要符合高新技术的潮流,关键的视频数字化,压缩、解压、码流、传输均采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2)架构合理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架构各个子系统组成稳定可靠大系统,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运行,有效地消除各子系统可能产生的瓶颈,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证各子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可靠的系统才能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良好的数据共享,实时的故障修复,实时备份等才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3)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建设成本。

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

4)实用性

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高的各类产品中选择具有最优性能价格比和扩充能力的产品。

5)规范性

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技术规范。

6)可维护性

所设计的系统和采用的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易操作、易维护。

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好本系统的条件。

并且,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维护。

7)可管理性

前端现场设备,各分系统集中于中心统一控制,实施对所有远端设备的控制、设置,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有序、可靠的发挥其管理职能。

8)安全性

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1.5系统架构分析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是包括了监控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报警管理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

从系统应用构成的主体类型上可分成监控资源、传输网络、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四个组成部分,监控资源是系统监控信息的来源,传输网络是连接监控资源、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的媒介,监控中心是系统的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用户终端是系统的信息服务对象。

分别等同传统的区域视频监控概念上系统可以分成前端、传输/变换、控制/管理、处理/显示四个部分。

监控中心:

系统监控中心是指景区管理中心管理和使用的、具有显示、存储、报警处理、指挥能力的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操作人员权限可独立安装需求进行设置。

监控资源:

具体体现为信息采集前端,既可以是前端设备,也可以是区域性监控系统。

传输网络:

由于景区各点位较为分散,系统中的部分点位距离监控中心比较远需要采用光纤传输,部分点位可以直接通过视频线进行传输。

系统物理层次结构

监控系统从物理结构上可以分为图像和报警信号采集、信号传输和中心控制与显示三个部分。

前端设备层:

前端设备层包括所有放置在监控点位的设备,如摄像设备、控制解码器、云台、报警发生器等。

它是整个系统的信号源,由它产生模拟的视频信号,或者直接通过铜轴电缆传输。

信号传输层:

系统的接地好坏直接影响系统抗干扰能力,总的思路是消除或减弱干扰,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提高传输途径对干扰的衰减作用,具体措施是:

接地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接地母线采用铜质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在工程实施中做到视频信号传送过程中每路信号之间严格隔离,单独供电,信号共地集中在中心机房。

接地措施科学合理,能有力地保证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监控管理层:

监控管理层管理所有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负责数据的切换、显示、存储和相关处理,发出用户的控制命令,同时也负责用户的认证和授权。

从硬件上它包括矩阵主机、主控键盘、硬盘录像机等,在软件上它包括用户的认证与授权、视频的切换、模拟信号的压缩与数字化等模块。

第二章业务需求与方案设计

2.1、系统整体架构

针对本项目景区的实地考察情况,要实现分散点位的集中监控系统,需要将存储技术、音视频技术、数据库技术完美的统一起来,需要实现所有设备,所有用户的统一管理和权限分配。

使得管理人员可以统一管理的监控网络。

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C/S结构软件和方便的B/S结构的访问方式。

系统在景区建立一个主控中心,负责整个景区的应急联动指挥,系统采用统一平台的建设、多系统资源的整合。

本项目监控系统设计为模拟接入方式的模数混合型。

如图所示,前端监控设备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线缆或者光纤方式将视频信号汇接入基层监控中心,进入基层监控中心的模拟信号首先通过视频分配器分成两路输出信号,一路输出信号接入到智能网络矩阵,另一路输出信号接入到嵌入式硬盘录像。

这样,在主控中心,具备模拟和数字两套核心控制设备,本地视频图像的切换、控制通过模拟矩阵完成,数字编码设备完成模拟图像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图像在景区专网内的传输,并对所有点位进行录像。

因此,系统图像传输就可以形成双联网互备份。

2.2、景区主控中心建设

景区主控中心作为整套监控系统的核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前端监控资源集中汇集、控制、存储,同时又负责向景区多个分控中心及远程管理端上传图像资源和授权控制等。

系统组成如下:

1、前端监控点根据不同监控范围及距离、环境采用相应的红外高速速球、红外摄像机等,距离较近的点位采用线缆直连将视频信号、控制信号、报警信号无损失传输到监控中心;距离较远的点位通过光端机将视频信号、控制信号无损失传输到监控中心。

2、进入监控中心的模拟视频信号经视频分配器一分为二,其一进入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VR),其一进入智能网络矩阵主机;

3、监控中心配置一台87M矩阵主机,将前端多路图像切换显示在液晶屏和监视器上;

4、键盘可方便切换和控制前端视频的上下左右以及变倍大小;

5、监控中心配置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对前端所有图像24小时数字化录像存储,重点点位采用高清D1方式录像;

6、通过管理服务器对整个平台进行权限的分配,对前端点位进行相应的设置,对前端点位进行控制及巡查,集中处理报警信息等;

11、在各领导端可以安装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分控端,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浏览、管理、录像回放对应前端点位信息。

系统特点:

1)整个系统传输方式采用视频线传输,图像质量没有经过数字压缩,图像质量清晰、控制流畅。

2)监控中心的核心设备为模拟矩阵和数字设备(DVR、DVS),同时具备一套功能强大、集成度很高的综合监控平台软件,能够管理、控制模拟(矩阵)、数字(DVR、DVS)设备和信号的软件平台。

3)矩阵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切换上屏幕墙监控,DVS则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软件来处理,这就形成了模数结合的监控系统。

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

4)监控数据之间双备份互联,既可以通过景区专网管理、浏览、查询中心数字(DVR、DVS)的图像和录像,又可以通过矩阵切换和控制基层监控中心矩阵,从而实现图像在电视墙上切换显示。

2.3、远程浏览端建设

远程浏览中心作为整个景区监控资源的基层单位和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系统采用纯数字的方式实现,各分控中心用户及远程浏览端管理服务器只需要通过校园网络即可从主控中心获取所辖权限所有点位的图像信息,用户可完成视频浏览、图像控制、切换、录像点播等功能。

2.4、系统存储容量计算

模拟视频信号通过数字视频压缩技术转换为H.264或者MPEG4格式的码流,尽管经过压缩,其所占的空间仍然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摄像前端可能达到千级,产生的海量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对应1路D1、Half-D1、CIF格式产生的录像文件信息如下:

图像格式

1小时录像

1天录像

15天录像文件

D1

600M

24*600M=14400M=14G

15*24*600M=216000M=216G

Half-D1

400M

24*400M=9600M=9G

15*24*400M=144000M=144G

CIF

200M

24*200M=4800M=5G

15*24*200M=72000M=72G

2)取电和线径设计

取电说明

考虑到前端摄像机离系统中心距离较长,铺设强电电缆不仅费用较大,而且安全性较差,也不利于以后系统的维护。

因此,本方案根据摄像机的布局,路灯及单位条件,就近取220V交流电,通过变压器进行稳压和滤波,为摄像机提供24V交流电源。

线径设计

当电源线径大小一定,24VAC电压损耗率达到10%时,传送的距离即为最大传输距离。

(对于交流供电的设备而言,其最大的允许电压损耗率为10%。

例如:

一台设备额定功率为80VA,安装在离变压器10m远处需要的最小线径大小为0.8000mm。

 

线径(mm)

传输功率va\传输距离(米)

0.8

1

1.25

2

2.5

30

28

45

72

183

333

40

21

34

54

137

250

50

17

27

43

110

200

60

14

22

36

91

160

70

12

19

31

78

140

80

10

17

27

68

125

本方案中,前端额定负载小于50W,视在功率小于80VA,距离在10米以上,20米以内。

考虑适当加大摄像机供电线缆的线径,可以进一步降低地回路的电阻,可减少干扰,因此设计电源线为RVV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导体截面积2.5mm2,可以充分保证前端设备输入电源的稳定性。

3)控制箱设计

控制机箱中主要安装以下设备:

1)专用稳压电源

2)市电进线引入机箱内

3)过流过压保护装置和电源防雷保护装置

4)接线端子

5)开关和插座

6)接地设备

为保证系统的全天候运行,前端控制箱除保证防水、防撬外,还设计自动温控开关,可以根据温度自动开关风扇,为箱内的设备提供合理的使用温度。

控制箱的内部空间应是所有箱内设备体积的2倍以上,以保证箱内设备的散热和空气流通,并采用底部进线,机箱和立杆统一接地。

4)立杆设计

立杆是前端监控点的物理支柱,室外环境的恶劣加上各种不可预测的天气情况,要求室外立杆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牢固度,因此立杆由变径钢管制成。

参见下图,立杆和室外机箱外观必须与城市景观配套,符合市政设施规范颜色,采用浅蓝色和白色基调,喷注黄色监控点编号和临近电灯竿编号。

立杆要采用防锯防盗特殊材料,高8/6/4米,由2米下200毫米往高处渐细挑出。

对于球机立杆上端弯曲,采用吊装的形式安装球型摄像机,而对于枪机采用直立顶端安装。

设计采用锥型热镀锌管立杆,下底部的管径≥180mm,上部管径≥90mm,管壁厚度≥6mm,挑臂长度一般应≥3000mm,特定地点悬臂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连接处应为无缝焊接。

立杆悬臂与球机连接件采取密封和防水设计。

立杆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1500mm,底部直径应不小于1000mm。

立杆高度现场查勘确定,一般不低于5000mm。

整个立杆能承受九级以下的台风,并保证在正常风力下,立杆顶部的摆幅对摄像机图像没有太大的影响。

立杆底部焊接固定的法兰盘,法兰盘使用直径为Φ400mm厚度为10mm的钢板,法兰盘与杆体之间均匀焊接6块直角三角形加强筋。

立杆地脚螺栓使用长1250mm,直径Φ20mm的圆钢制作。

上端为长50mm、M20mm的罗纹,下端为长20cm、夹角小于60度的折弯。

地脚螺栓焊接在下法兰盘上,露出50mm长的螺纹。

预埋穿线管内径大于Φ50mm,弯曲角度大于120度。

钢管立杆要求安装保护地线,使用规格为40mm×4mm的镀锌扁钢制作。

保护地线可沿穿线地沟敷设,焊接到每个钢管立杆的地脚螺栓上,焊接处应刷沥青防腐,保护接地电阻小于4Ω。

立杆安装应保证杆体垂直,倾斜度不得超过杆体长度的1%。

立杆底部焊接固定的法兰盘,法兰盘使用直径为Φ400mm厚度为10mm的钢板,法兰盘与杆体之间均匀焊接6块直角三角形加强筋。

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适宜,立杆高度适宜、支架长度适宜。

 

图立杆基础

2.6、防雷接地系统

1)地区雷害分析

雷击时产生雷电感应、雷电波入侵,形成浪涌过电压,并导致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工作不稳定、信息资源丢失,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雷击主要有两种形式:

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其中感应雷击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对微电子设备有极大的破坏性,危害更为严重。

如室外前端设备不仅容易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同时通过传输系统及传输系统本身对雷电的感应,将雷电传输到监控中心,损坏终端设备,破坏控制系统。

本方案中,传输线路都是光纤,因此,对雷电的防护,尤其是前端和监控中心对感应雷击的防护,已成为关注和防范的重点。

直击雷的防护主要使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感应雷击的防护主要使用感应雷击防雷器。

UPS、终端等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容易感应雷电并造成设备损坏,因此在设备前端安装信号模块防雷器是防范感应雷的最佳方法。

2)前端接地防雷

前端防雷包括接地网和防雷器二个部分。

接地网设计上端深度为800mm,宽不少于500mm,接地电阻≤4Ω,垂直接地体采用5×50×2500mm热镀锌角钢,水平接地体采用4×40mm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采用双面焊接,水平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的搭接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cm,焊接处刷红丹或沥青油做防腐处理。

接地上引线用4×40mm的热镀锌扁钢,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线截面≥6mm2,采用不锈钢螺丝或铜螺丝进行连接。

防雷器选用电源、信号线、控制线三合一防雷器,对摄像机的电源、视频、云台控制线路实施浪涌保护,它具有通流容量大(10KA)、限制电压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可充分防范监控设备上各种信号传输线路的感应雷和浪涌电压带来的危害。

在强雷暴地区或高感应电压地带(如高压变电站),额外加装避雷针等措施。

对于空旷地带必须采用密封钢管埋地方式布线,并对钢管采用一点接地。

球机的接地主要分为外壳接地和内部电气接地。

外壳接地主要用来防止静电积累、电气漏电等,安装在立杆支架上的室外球机外壳由于旋接在金属支架上已自然形成接地保护,可不做特别处理。

球机内部的数据线和视频线做相应的接地处理,将球机内部的GND端与地线相连接,以确保设备有效接地。

3)监控中心接地防雷

在监控中心机房防雷采用三级防雷,分别在监控机房电源进线处、UPS前和监控设备电源输入线上。

1)在监控机房电源进线处,选用单相电源避雷器,安装于配电柜处,作为监控系统各设备电源系统第一级防护,选用的避雷器具有灭弧效应、防爆功能。

设计该避雷器最大通流容量60KA(8/20us),既可以泻放大能量的雷电波,有效分流供电线路在传输过程中的感应或耦合过电压,又可以箝制低能量的操作过电压。

2)在监控机房UPS的输入端安装单相电源避雷器,作为监控系统各设备电源系统第二级防护,选用的避雷器具有灭弧效应、防爆功能。

设计该避雷器标称通流容量20KA(8/20us),把过电压箝制到1KV以下。

对使用UPS供电的重要设备而言,再经过过UPS滤波整流后,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对于采用220V的供电设备而言,瞬间耐冲击过电压幅值为1.5KV,国标中要求末端避雷器残压值小于1.5×80%=1.2KV。

3)在监控机房的监控设备等设备的电源输入线上,串联安装LAY220-10C末级单相电源避雷器,作为末级防护。

末级保护的目的是针对网络中心每一台精密电子设备的单独保护,将低残压降到最低。

而摄像机都是通过光纤进入机房,所以本设计没有考虑机房内信号防雷。

4)接地系统是防雷工程的基础,良好的接地和合理的接地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防雷器件的作用。

常见的接地方式有三种,一是联合接地,二是分开接地,三是混合接地。

本设计监控机房的接地系统采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