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111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35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3.5万吨/年调味品生产线项目

2、项目单位:

安徽杭江调味品有限公司

3、法人代表:

4、建设性质:

新建

5、项目地点:

某县百善镇农产品加工园

6、主要建设内容:

(1)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约60亩)。

(2)新建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

(3)新建500T冷藏库1座。

(4)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00平方米。

(5)添置酱油加工生产流水线、米醋加工生产流水线、料酒加工生产流水线、质量检测设备及其它配套设备。

7、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1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76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340万元。

8、项目效益:

(1)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促进近2万吨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可直接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对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稳定,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农村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进行优化组合,把各项先进加工工艺技术集成配套,形成社会、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和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建立“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协调发展的新关系。

(3)经济效益

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8500万元,年创利润2140万元,税金470万元,投资利润率19.5%。

9、项目建设期及回收期:

项目建设期为1年,静态投资回收期6.1年(含建设期)。

10、项目编制依据:

(1)项目主办单位关于编制可研报告的委托书;

(2)《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1号文件;

(3)《调味品卫生标准》GB10133-2005;

(4)《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5)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

(6)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若干意见》;

(7)调味品加工技术规范;

(8)某县《社会与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

(9)某县《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意见》;

(10)《某县统计年鉴》2007;

(11)《某市统计年鉴》2007;

(12)主办单位提供其它有关材料。

(二)项目背景

1、国家的产业政策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到2012年,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力要有显著提高,农产品应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在农业方面,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

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群众性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部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当前要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运行体制,促进四个根本性转变,即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由行政区域的自给性生产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竞争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产—加—销一体化转变,着力培养综合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利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经过努力,到2010年,力争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到201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2、现状分析

(1)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

从目前农业生产形势看,一是农业生产,我国农业发展仍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农业商品化、集约化、专业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运相对薄弱,农产品污染较重。

二是农产品市场价格,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相对于国外的农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无优势可言。

三是社会化服务,由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农户不易实行大规模、高投入、高风险的生产,缺少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加之在农技推广、信息反馈、销售中介、产品监测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不高,很难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是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接受新技术、新技能需要慢长的过程,对市场需求预测能力较弱,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生产经营管理手段落后,与整体素质较高的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差甚远。

(2)调味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调味品的选择开始讲究营养和风味,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推动了调味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调味品行业具有发展速度快、产量大、品种多、销售面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随着大众消费需求的增加,调味品企业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科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创造新产品,并以严格的质量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在增加品种的同时也使产品达到规模化生产。

先后创造了一大批优质产品和新品种。

名、特、优、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自2003年以来调味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近5年行业年增长率达20%左右,已连续十年实现年增长幅度超过10%以上。

目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2007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914亿元,同比增长27.9%,预示着调味品行业的品牌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行业整合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大跨越地转型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随着国家对调味品行业的不断规范,使得门槛逐步提高,加上国际化、专业化的并购重组相继上演,调味品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也将加速。

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调味品产品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外资对国内调味品市场的渗透力度加大,但由于我国调味品消费的区域性特色明显,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名优品牌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新一轮国际化专业化的兼并重组启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目前进入了一个大转变、大调整和大分化时期。

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并购,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国际竞争的困惑与顽疾的暴露。

当务之急是加快调味品行业的改善,以减少大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因素。

(三)项目单位概况

安徽杭江调味品有限公司系经国家正式注册的有限公司。

适应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项目单位现有员工20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50人,具有研究开发能力10人,公司主要生产销售、酱油、米醋、料酒三大系列,二十个品种的调味品。

项目单位本着拓展业务、服务社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目前以安徽市场为主,逐步打入沿海各大城市销往全国各地。

本项目选址在某县百善镇农产品工业园,该园区位于某县中部地区,正在建设的盐(城)许(昌)高速公路在百善镇工业园设置出入口。

距离京台高速公路交汇点20公里,交通便捷,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备,达到九通一平,具有较强的承载项目的能力。

为发展经济,培育支柱产业,项目区重点抓好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小城镇。

目前,某县百善镇以被批准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镇,为进一步集聚人口、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

某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华东地区粮、油、棉、麻、丝、水果、蔬菜、水产生产基地之一。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全县已形成了花卉生产基地、软籽石生产基地、临涣包瓜生产基地、百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乳鸽生产加工基地。

先后被列为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山羊板皮基地县、全国粮棉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农业节本增效示范县、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和安徽省农机十强县,实现全省菜蓝子工程十连冠。

某投资环境优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全县已形成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为主的交通网络。

符夹、青阜、青芦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京九线。

内河航运经大运河直通上海港。

连霍、京福高速公路横穿境内。

周边有南京、合肥、徐州、阜阳机场,距徐州观音机场仅50公里。

邮电通讯发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已实现热、电、气供应一体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百善镇工业园位于省道S202线与省道泗永公路交汇处,现有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上海铁路局已在园区内建成铁路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规模达到年均300万吨,百善农产品加工园是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某县科教、文体事业发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皖北古镇”之称。

近年来,某县依托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个私民营强区,三项工程富民,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发展思路,瞄准市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培育了一大批利税大户,200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7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65亿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某县产业优势,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兴建绿色食品基地,开发绿色食品、安全食品,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依托农产品加工的龙头带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引导他们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2、是构筑现代农业框架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为构筑现代农业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种植业上,以“高效”、“高科技含量”为指导,集中力量推进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农产品的集约化生产。

按照“压粮扩经饲”的原则,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

以扶持龙头项目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加大龙头项目和农民中介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的龙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带动力。

引导更多的开发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通过签订产销合同、承租返包或以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现金等形式入股,彼此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经营。

2、建设条件具备

(1)自然地理条件

某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某平原,东近连云港、西连商丘、开封,南接宿州、蚌埠,北临徐州。

某县百善镇农产品加工园投资环境优越,现已投入资金3.8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5.6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道路、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等公用工程,成立百善镇农产品加工园管委会,落实首问负责制、跟踪服务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2)自然气候条件

某县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其他气象资料如下:

年均气温:

14.5℃

极端最高气温:

41.1℃

极端最低气温:

-21.3℃

年均相对温度:

70%

主导风向:

东北风

年均风速:

3.1m/s

风压:

343kn/m2

年最高降雨量:

1441.1mm

年均降雨量:

862.9mm

日最大降雨量:

249.7mm

最大动土深度:

20mm

地震烈度:

7度

(3)综合经济条件

某县经济基础坚实。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农民人均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快增长。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花卉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临涣包瓜生产基地、特色玉米生产基地、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

三、市场分析

调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

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

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像食盐、酱油、醋、味精、料酒、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属此类。

中国研制和食用调味品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知识,调味品品种众多。

其中有属于东方传统的调味品,也有引进的调味品和新兴的调味品品种。

对于调味品的分类目前尚无定论,从不同角度可以对调味品进行不同的分类。

1、调味品分类

依调味品的商品性质和经营习惯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目前中国消费者所常接触和使用的调味品分为六类:

酿造类、腌菜类、鲜菜类、干货类、水产类、其它类。

按调味品成品形状可分为酱品类、酱油类、汁水类、味粉类、固体类。

按调味品呈味感觉可分为咸味调味品盐、甜味调味品、苦味调味品、辣味调味品、酸味调味品、鲜味调味品、香味调味品。

除了以上单一味为主的调味品外,大量的是复合味的调味品,如油咖喱、甜面酱、乳腐汁、花椒盐等等。

  调味品的分类还可以有其他一些方法,如按地方风味分,有广式调料、川式调料、港式调料、西式调料等;按烹制用途分,有冷菜专用调料、烧烤调料、油炸调料、清蒸调料,还有一些特色品种调料,如涮羊肉调料;火锅调料、糟货调料等;按调味品品牌分,有川湘、淘大、川崎、家乐等国内品牌,也有迈考美、李锦记、卡夫等合资或海外品牌,此外还有一些专一品牌,如李派急汁、日本万字酱油、瑞士家乐鸡粉、印度咖喱油、日本辣芥等。

  另外,调味品的种类多,其中的一些产品有其专有的分类标准,如在中国,酱油可以分为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2、按照我国调味品的历史沿革,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代:

  第一代:

单味调味品,如酱油、食醋、酱、腐乳及辣椒、八角等天然香辛料,其盛行时间最长,跨度数千年。

  第二代:

高浓度及高效调味品,如超鲜味精、IMP、GMP、甜蜜素、阿斯巴甜、甜叶菊和木糖等,还有酵母抽提物、HVP、HAP、食用香精、香料等。

此类高效调味品从70年代流行至今。

第三代:

复合调味品。

现代化复合调味品起步较晚,进入90年代才开始迅速发展目前,上述三代调味品共存,但后两者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和营销份额。

3、市场供需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美食离不开美味,调味品和人民生产密切相关,调味品是人民生活必需品,中国调味品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方兴未艾的行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调味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动力。

据统计,老百姓每花10元的餐饮费中就有1元花在了调味品上。

现在,整个产业以平均20%的速度增长。

调味品行业今年的产值预计将达到500多亿元。

作为酱油类调味品的发源地,中国目前酱油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企业小而分散,行业集中度低。

放眼国际市场,优质酱油及调味品的大部份市场份额却被日韩企业所占据。

我国酱油行业市场规模500万吨,产值115亿元,年均增长18.6%,最大的酱油企业生产企业广东海天产量只占全国的4%。

而日本最大的龟万年产品占其国内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目前,中国出口到国外的酱油估计每年已超过3万吨,但量多质不高。

从企业规模和名气来讲,我国调味品行业还是以区域品牌为主,缺乏全国性的强势品牌,更无世界品牌。

我国调味品消费的两大领域,即餐饮业和家庭厨房的消费惯性依然很强,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变,但在食品加工配料领域市场变化较大。

虽然国外几大食品公司都在觊觎中国的调味品市场,但至少在10-15年内还是国内品牌占据主导。

传统调味品如酱油、食醋的产量保持稳定,产销两旺;调味品新产品层出不穷,产销量逐年上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高档酱油形成了东西南北的发展格局,食醋行业以江苏恒顺醋业为龙头,点状分布的格局,竞争日趋激烈。

在传统调味品生产增长的同时,其消费领域越来越宽泛,已不仅仅是过去的“调味”和“佐料”,而是作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消费品和食品工业的原料,向食品工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发展。

新开发的调味品。

安徽省作为人口大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调味品的需求逐年增加,调味品年消费量20万吨以上,当地缺少较具规模的调味品加工企业,也没有知名品牌,从广东省等外地调入的调味品,其运费占总成本的5%以上,影响了市场竞争能力,在当地发展调味品市场前景广阔。

4、调味品营销分析。

近年来,调味品产业在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此前,调味品在销售上主要集中于批发流通渠道,过于依赖各地的副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副食品经销商来进行销售。

现在则表现出全渠道发展的趋势,即从单一的批发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向现代零售渠道、餐饮、封闭渠道、工业渠道延伸,发展为经销商经销+企业直营(餐饮、商超、工厂等)的双重模式。

所以调味品企业在快速发展中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环境。

重点是突破农村消费市场,如果每个县的农村地区设置1万个营销网点,每个网点每天销售1斤调味品,每个县每天的销售量可达1万斤。

5、产品市场定位

本项目近期以安徽省内调味品消费市场销售为主,通过应用新技术成果,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优品牌,积极开拓城乡市场。

经过5年的努力,争取把产品打入沿海城市及全国各地的调味品消费市场。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1、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

新建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新建500T冷库1座,新建公用辅助工程2000平方米;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工程。

(2)设备安装:

添置酱油加工生产线2条、米醋加工生产线1条、料酒加工生产线1条;添置生化检测设备、信息化设备、专用运输车10辆。

(3)其它工程:

供水工程由水源井、提水设备、供水管网、循环水处理系统、消防水池组成。

打水源井两眼,单井涌水量>80m3/hr。

供水方式,采用高新技术成果,微电脑控制变频技术无塔供水,不需人员值守。

入厂管DN100,管网布置呈环状,供生产、生活和室内消防用水。

项目单位产生的污水经污水处理站连接百善工业园排水系统,项目单位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供电工程利用现有供电设施,有双回路引入,35kv变电所一座,2500KVA变压器2台。

本项目应配套JDK型配电装置、自动补偿柜、GD—1A(F)—54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设备。

2、总图工程

(1)围墙长度840m,高2m,砖结构。

(2)大门宽12m,不锈钢电控自动门。

门卫室12m2。

(3)厂区主干道约长640m,路面宽9m,计5760m2;车间联络道路约长400m,宽6m,计2400m2,辅料库房广场、储煤场约3800m2,道路及广场共计11960m2。

(4)货台长200m,宽12m,架设三跨防雨罩棚。

(一)生产规模

年产酱油、米醋、料酒等调味品系列产品35000吨。

(二)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在某县百善镇农产品加工园,占地面积60亩。

本项目位于某县的中心位置,距离县城18公里,邻近省道S202与泗永公路的交汇处,距离正在建设的盐(盐城)许(许昌)高速公路百善出入口1公里,距离上海铁路局百善物流中心1公里,项目选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五、产品方案

(一)产品

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迫切需要集多种调味品为一体,即可制成复合型专成用拌菜、调面、烹虾、炸鸡调料,又可烹饪川、粤、鲁等大菜系中的名肴调料;也可制成象阿香婆酱一样的膏、糊、汁、块等多形态多用途的复合型调味品。

同时鉴于家庭炊具的快速发展,微波炉、烤箱食品的调味品也将被开发,这些调味品撕袋即可食用,方便、卫生、好吃、好看。

本项目主要产品及规模:

(1)年产酱油系列产品20000吨

(2)年产米醋系列产品10000吨

 (3)年产料酒系列产品5000吨

(二)产品规格

高档调味品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而且还要有高档次的包装。

在今后的调味品生产中,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真正占有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漂亮 、古朴典雅,不仅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且可将产品作为一种极富新意的馈赠礼品。

同时,精致的小包装调味品也将有较大的发展,这些产品的包装材质形势不同,大小规格各异,即可家用,也可出差、旅游、野餐时调味用。

 

本项目生产的酱油、米醋、料酒系列产品共20多个品种,均可采用瓶装、袋装。

包装规格为500克、250克、100克。

  

 

六、技术规范

(一)生产工艺

1、酱油生产工艺:

投料—蒸酵—过滤—贮藏—灌装—成品

2、米醋生产工艺:

投料—蒸煮—发酵—沉淀—过滤—灌装

—成品

3、料酒生产工艺:

原酒(黄酒)—调配—杀菌—过滤—灌装—成品

(二)卫生标准

1、酱油

以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和富含淀粉的谷类及其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热成并经浸滤提取的调味汁液。

酱油按生产工艺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按食用方法分为烹调酱油和餐桌酱油。

适应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4789.2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B/T5009.39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8953酱油厂卫生规范

SB10338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1)产品分类

①酿造酱油

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②配制酱油

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③烹调酱油

不直接食用的,适用于烹调加工的酱油。

④餐桌酱油

既可以直接食用,又可用于烹调加工的酱油。

(2)原料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或有关规定,其中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应符合SB10338的要求。

(3)感官要求

具有正常酿造酱油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不良气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和霉味,不混浊,无沉淀,无异味,无霉花浮膜。

(4)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氨基酸态氮/(g/100mL)          ≥0.4

总酸(以乳酸计)/(g/100mL)       ≤2.5

总砷(以As计)/(mg/L)         ≤0.5

铅(Pb)/mg/L              ≤1

黄曲霉毒素B1/(ug/L)          ≤5α

仅用于烹调酱油。

(5)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菌落总数α/(cfu/mL)           30000

大肠菌群/(MPN/100mL)          3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糖菌)不得检出

α仅用于烹调酱油。

(6)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7)生成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8953的规定。

(8)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