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784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docx

整理光缆施工验收规范

(2)评价范围。

根据评价机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确定其相应的评价范围。

7.作出评价结论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四、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2)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

(4)环境保护验收。

仍以森林为例,营养循环、水域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小气候调节等都属于间接使用价值的范畴。

(6)生态保护措施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①主体是人类;

1)采取防护措施。

架空光缆线路及直埋光缆线路

工程施工流程及规范

一、说明

光缆的敷设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架空光缆、直埋光缆、管道光缆、墙壁光缆、水底光缆、海底光缆等,今天重点介绍架空光缆和直埋光缆的敷设要求。

二、架空光缆线路敷设要求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

核对图纸、复查路由位置、施工定点划线,和设计相差500米时设计要变更。

(二)立杆

1.工作内容:

打洞、清理、根部防护、组接电杆、立杆、装横木、回填夯实、号杆等;

2.施工要求:

要使用梢径大于12cm(14-20cm)防腐松(杉)木电杆,架空光缆杆路按设计要求立杆,电杆洞深应达到规定,洞深偏差小于50mm。

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该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木杆内移值为200~300mm,水泥杆内移值为100~150mm。

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50mm。

杆长(m)

电杆埋深(m)

普通土

硬土

水田、松土

石质

水泥杆

木杆

水泥杆

木杆

水泥杆

木杆

水泥杆

木杆

8.0

1.5

1.5

1.4

1.3

1.6

1.6

1.2

1.0

9.0

1.6

1.6

1.5

1.4

1.7

1.7

1.5

1.1

10.0

1.7

1.7

1.6

1.5

1.8

1.8

1.6

1.1

杆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下表

其它设施名称

最小水平净距(m)

备注

消火拴

1.0

指消火拴与电杆距离

地下管、线

0.5~1.0

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间的距离

火车铁轨

地面杆高的4/3

人行道边石

0.5

市区树木

1.25

裸线线条到树枝的水平距离

郊区树木

2.0

裸线线条到树枝的水平距离

房屋建筑

2.0

裸线线条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

说明:

杆路与郊区树木最小水平净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钢绞线不能受力,树干与杆路水平距离10cm以内需用纵剖蛇皮管方式保护50cm。

杆根装置:

负荷较大的电杆或土质松软的地方、仰角大的地方采用杆根横木。

木杆的杆根横木,以4.0钢线缠绕固定。

直线线路时应装在线路一侧,但相邻杆均设置杆根装置时,应交错装设。

杆档长度不等时,应装在长杆档侧。

角杆、终端杆单装置时,应装在拉线方向反侧,与拉线呈T形垂直,杆根装置装设位置误差应不大于±50mm。

接杆:

本次工程基本杆高为8米,超过8米杆高按单接杆处理,超过10米杆高按品接杆处理,单接杆及品接杆接合长度均为1560mm,穿钉直径16mm,用4.0F铁线做箍线,单接杆箍线6道,品接杆箍线8道。

高于10米的品接杆应加双方拉线加固,并设置避雷线。

单接杆的下节杆梢径应不大于上节杆的梢径,并不得小于上节杆在结合处干径的3/4。

品接杆的下节杆梢径应不小于上节杆的梢径。

每个螺栓每侧应使用两个螺母,且应采用防盗措施。

单接杆及品接杆的接合面应刷沥青保护。

单接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品接杆安装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杆号:

电杆编号应按设计规定按照中继段由原有基站向新建基站编排。

杆号牌由高度为30cm,宽度15cm,厚度0.6mm的薄铝板制成,应面向街道一侧安装,杆号牌安装高度为距地面3.5m。

杆号牌按单号杆编排,用4个铁钉固定在油杆上。

杆号牌采用凹字印刷,字体为正楷,白底黑字,联通标记为红色,应标明中继段名称(起始站点名称—终止站点名称或分歧杆号—终止站点名称)施工时间,电杆编号(编号用大写汉

00一、00三~00七、00九),具体样式详见下图

(三)安装拉线

1.工作内容:

挖坑,埋设地锚,安装拉线,收紧拉线,做中、上把,清理现场等。

2.施工要求:

a、本工程单条单下地锚出土长度为30mm,双单条双下地锚出土长度为60mm,双条四下地锚出土长度为80mm。

单条单下地锚如下图示:

单条双下地锚如下图示:

双条四下地锚如下图示:

b、拉线地锚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横木)应与拉线垂直。

拉线程式:

防风拉线程式为7/2.2,终端拉线及角杆拉线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程式;角深小于13m时,选择7/2.6程式;角深大于13米时,选择7/3.0程式。

角杆拉线、终端拉线、装在吊线上方30cm处,防风拉线设置在吊线下方10cm处。

由角杆数起每8根杆做一处防风拉线,每16根杆做一处防凌拉线,受地形限制无法制作时,可前后移动防风拉线、防凌拉线的位置。

拉线采用另缠法,拉线中把连接处应按程式加拉线衬环,衬环应装在拉线弯回处。

拉线地锚的横木规格符合下表规定:

架空电缆线路的拉线上把在电杆上的装设位置及安装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杆上只有一条电缆吊线且装设一条拉线时,应符合图3.4.4一1要求。

杆上有两层电缆吊线且需装设两层拉线时,应符合图3.4.4-2要求。

拉线上把的扎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另缠法。

应符合图3.4.5-1的要求,缠扎规格见表3.4.5-1。

夹板法:

应符合图3.4.5-2、图3.4.5-3及图3.4.5-4的要求。

各种拉线地锚坑深应符合表3.4.6的规定,容差应小于50mm

拉线地锚程式及地锚铁柄、水泥拉线盘或地锚横木的规格应符合表3.4.7的要求。

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300mm,三条双下地锚出土长度为400-500mm,允许偏差50-100mm。

地锚钢柄长度规格根据设计埋深要求选定。

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应≤50mm。

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

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横木)应与拉线垂直。

拉线中把夹固、缠扎规格应符合表3.4.11及图3.4.11-1、图3.4.11-2的要求

高桩拉线的副拉线、拉桩中心线、正拉线、电杆中心线应成直线,其中任一点的最大偏差应≤50mm,并应符合图3.4.12的要求。

吊板拉线的规格应符合图3.4.13的要求。

墙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250mm,距屋沿≥400mm。

装设撑木应符合下列要求:

撑木埋深应≥600mm,距高比应≥0.5并加设杆根横木。

撑木装设位置:

电缆线路应装在最末层电缆吊线下100mm处。

撑木的安装应符合图3.5.2-1及图3.5.2-2的要求。

撑木与电杆结合处应将撑木顶端以直径分,锯成2/5和3/5各一面,其中2/5面应与电杆中心线成直角,3/5面为贴杆面,应锯削成复瓦形槽,撑木槽应与电杆紧密贴实。

(四)架设吊线

1.工作内容:

安装并紧固支持物(或固定物)、布放吊线、紧线、做终结(丁字接、假终结、十字结)等;

2.施工要求:

架空光缆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距杆顶≥500mm,在特殊情况下应≥250mm。

线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以及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附录E、附录F、附录G的要求。

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大于杆距的20%时,应加装仰角辅助装置或俯角辅助装置,辅助吊线的规格应吊线一致,安装方式应符合图3.8.3-1及图3.8.3-2的要求。

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一般设在杆路沿路的车行道反侧或建筑物侧。

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0mm。

电缆吊线的原始垂度应符合附录H的要求。

在20℃以下安装时允许偏差应不大于标准垂度的10%;在20℃以上安装时,应不大于标准垂度的5%。

吊线在直线杆上的固定应符合图3.8.7的要求。

角深在7.5--13米以内,用3.0铁线捆扎3道固定吊线在角杆上;其在吊线的一道和第三道各3圈,第二道缠绕5cm。

如下图所示:

角深大于等于13米、小于等于25米用7/2.2镀锌钢绞线做假终结。

角深大于25米吊线应断开做终结,两吊线固定在同一平面上。

十字交叉吊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0mm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

两条吊线程式相同时,主干线路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

两条吊线程式不同时,程式大的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

夹板式十字吊线的规格应符合图3.8.10的要求。

卡子法丁字结、夹板法丁字结的规格应分别符合图3.8.11-1、图3.8.11-2的要求。

电缆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上,应做终结。

卡子法终结、另缠法终结、夹板法终结的规格应符合图3.8.12-1、图3.8.12-2及图3.8.12-3的要求。

相邻杆档电缆吊线负荷不等或在负荷较大的线路终端杆前一根电杆应按设计要求做泄力杆,电缆吊线在泄力杆做辅助终结,辅助终结的做法应符合图3.8.14的要求。

保护:

靠近高压电力设施及在城镇和乡村中的拉线以及终端杆拉线均应进行电气断开,在城镇及乡村中的拉线须有红白保护管,绝缘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2m以上。

拉线绝缘子应选择额定电压10KV以上,额定机械拉伸负荷70KN的柱形绝缘子。

吊线采用7/2.2程式的镀锌钢绞线,吊线应设置在车行道的反侧或建筑物侧,吊线在杆路前进的同一侧。

吊线接续及终端均采用3.0mm铁线缠绕紧固;吊线在电杆处采用镀锌穿钉和三眼单槽夹板紧固。

每档内最多允许一个吊线接续。

吊线接续应符合图3.8.8的要求。

两端可选用钢绞线卡子、夹板或另缠法,两端用同一种方法。

①穿钉:

穿钉位置在距离电杆顶部以下50CM处。

吊线在直线杆上的固定应符合下图要求:

②电气断开:

吊线每隔2KM处加装10KV以上柱形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

电气隔断两侧电杆均做地线接地。

吊线绝缘子的扎固规格应符合下图要求

③地线:

a、终端杆须设一处地线,跨线杆、与电力线交越杆须在交越两侧电杆各设一处地线;

c、直线线路每500M设一处吊线入地;

d、地线采用4.0mm镀锌铁线,固定在顺线路一侧,卡钉隔距为50±3cm。

地线与吊线连接应用地线夹板,其固定钢绞线侧在上,固定地线端在下,地线夹板距电杆中心10cm(固定在地线夹板中的地线不允许伸出夹板外)。

下端埋至杆根底部,吊线接地电阻符合下表所示数值:

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大于杆距的20%时,应加装仰角辅助装置或俯角辅助装置,辅助吊线的规格应与吊线一致。

长杆档处理方式:

Ⅰ.超过70米的杆档属于长杆档,长杆档电杆梢径应大于15cm,需根据地形设置7/2.2顶头拉线。

Ⅱ.超过100米按跨越杆,跨越杆电杆梢径应大于20cm,跨越杆杆距在150米之内的,可用7/3.0镀锌钢绞线做吊线,不做辅助吊线,跨越杆装设三方拉线,(三方拉线夹角为120度),顶头拉线为7/3.0镀锌钢绞线,侧方为7/2.6镀锌钢绞线,吊线在跨越杆做终结。

若跨越杆处不宜装设顶头拉线,根据地形设置延伸7/3.0吊线到相邻的电杆,再做吊线的终结,顶头拉也相应装设在相邻杆处。

Ⅲ.跨越杆杆距超过150米且在400米以内,跨越杆用单杆时,要做辅助吊线,主吊线原程式不变,副吊线用7/2.6--7/3.0钢绞线,主副吊线间吊板设置5~7块(吊板间距小于50米)。

顶头拉线为7/3.0V型拉线,侧方拉线为7/3.0镀锌钢绞线。

副吊线在跨越杆做终结,主吊线在跨越杆做假终结,主副吊线终端根据跨越长度隔距60~150cm。

.跨越杆杆距在超400米或跨越杆杆距虽在400m内但跨越杆用单接杆或品接杆时,跨越杆和终端杆应分开设置。

其主吊线用7/2.6镀锌钢绞线,副吊线用7/3.0镀锌钢绞线。

根据档距设置吊板,吊板间隔小于50米,跨越杆根据高度设单层或两层V型三方拉线,程式可用7/2.6拉线;主副吊线在跨越杆做假终结,主副吊线假终结隔距根据跨越长度在100~200cm。

终端杆按顶头拉线为7/3.0V型拉线,侧方为单条7/3.0拉线;副吊线在终端杆做终结,主吊线在终端杆做假终结。

终端杆终结间距40cm。

电杆装设避雷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利用拉线做避雷线的装设规格应符合图3.6.2-3的要求。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木杆上装设避雷线可直接用卡钉钉固,卡钉间距离为500mm。

在与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交越处,两侧木杆上的避雷线安装应断开50mm间隙,如图3.6.2-4所示。

避雷线的地下延伸部分应埋在离地面700mm以下,延伸线(4.0mm钢线)的延伸长度及接地电阻要求见附录C.

光(电)缆吊线利用预留地线穿钉做接地线的安装规格应符合图3.6.4-1的要求;光(电)缆吊线利用拉线做接地线的安装规格应符合图3.6.4-2的要求。

为保证光缆线路和维护人员的安全,架空光缆必须采用接地保护措施。

光缆接头盒靠近的电杆、角杆、分线杆、H杆、跨越杆以及直线杆路上每隔10--15档的电杆均应装设避雷线,其接地电阻符合下表要求;光缆具有金属护层时,在接头处应将光缆金属保护层与吊线连接在一起,做防雷保护接地。

在与10千伏以上高压输电线交越处两侧的木杆应装设避雷线,该避雷线应采用放电间隙式,放电间隙为50mm,地下延伸部分应埋在离地面700mm以下,木杆上装设避雷线可直接用卡钉钉固,卡钉间距离为500mm,避雷线接地电阻及延伸线(地下部分)参考长度如下表:

放电间隙式避雷线安装图,如下图所示:

注:

在与10千伏以上高压输电线交越处两侧的木杆应按此图做放电间隙式避雷线,放电间隙50mm,卡钉间距500mm。

利用电杆拉线做避雷线的安装如下图所示:

避雷线与吊线或拉线交越时,采用下图所示方法安装避雷线:

吊线利用拉线做接地线,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安装避雷线:

(6)引上

电杆引上安装ф80钢管,内穿3根28/32子管。

安装钢管根数按设计图纸要求。

电杆引上时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法:

说明:

引上钢管的规格具体参见施工图。

(五)光缆布放

1.工作内容:

光缆的检查、测试、配盘、架设光缆、卡挂挂钩、盘余长、安装标志牌等;

(1)进局光缆:

进局光缆预留:

进局光缆预留在终端杆上,用预留架支撑,预留长度为15--25米。

局内光缆:

局内不预留光缆。

走线架上的光缆应有明显的标志,布线合理整齐,以便与其它线路相区别。

机房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光纤、通信线应按不同路由分开布放。

如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较近,亦应保持至少100mm以上的距离。

光缆进入ODF架应绑扎固定,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接综合架光缆地排,光缆地排应接防雷地线。

进局光缆标签:

进局光缆标签应在距局房基站入局入口1-1.5m处及ODF单元在综合架入口处下方各挂一牌。

标签必须面向人眼可视端与垂直夹角45度左右,所有标签必须平行一致,标牌上应标明工程名称、中继段、光缆芯数、工程类别、施工单位及施工日期。

进局光缆标签如下图所示

(2)局内ODF机架标签

①ODF单元外面板标签如下图所示,位置在外面板上方。

说明:

原有基站没有粘贴此标签的,由施工方本期工程粘贴。

②ODF单元标签:

用透明塑料文件袋封装后打孔,用带背胶挂钩,悬挂在ODF架上面向人眼可视端与垂直距地面1.5米位置。

ODF单元标签应用A4纸制作,装入拉链带中挂在综合柜(架)上或其柜门的内侧,ODF单元标签格式如下表所示。

大客户、数据专线在ODF面板标签上用红色标注出来。

ODF2屹海——乐都24芯缆(一干)

1

2

9

10

11

12

绿

1

一干至乐都1

一干至乐都2

一干至乐都9

一干至乐都11

一干至乐都12

用途

一干主用

一干主用

空闲

一干倒代

一干倒代

一干备用

一干备用

2

一干至乐都13

一干至乐都14

一干至乐都21

一干至乐都23

一干至乐都24

用途

空闲

空闲

空闲

空闲

空闲

数据专线

数据专线

ODF3屹海——西海24芯缆(二干)

3

屹海—西海1

屹海—西海2

屹海—西海9

屹海—西海11

屹海—西海12

用途

二干主用

二干主用

空闲

二干倒代

二干倒代

二干备用

二干备用

熔纤盘标签如下图所示,位置在每盘的右侧

××基站至××基站

(2)架空光缆:

架空光缆及明线线条在各种情况下架设的高度,应不低于下表的规定。

架空电缆及明线线条架设高度表

名称

与线路方向平行时

与线路方向交越时

架设高度(m)

备注

架设高度(m)

备注

市内街道

5.5

最低线条到地面

6

最低缆线到地面

市内里弄

4.0

最低线条到地面

6

最低缆线到地面

铁路

4.0

最低线条到地面

7.5

最低缆线到轨面

公路

4.0

最低线条到地面

6

最低缆线到路面

土路

4.0

最低线条到地面

5.

最低缆线到路面

房屋建筑物

0.6

最低缆线到屋脊

1.5

最低缆线到房屋平顶

河流

2.0

最低缆线到最高水位时的船桅杆

市区、郊区树木

1.5

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

其它通信导线

0.6

一方最低缆线到另一方最高线条

伸缩弯:

架空光缆每根杆上作一处伸缩预留,预留在杆两侧挂钩间下垂20--35cm,光缆经过电杆处用长40cm聚乙烯管保护,聚乙烯管剖开,开口朝下套在光缆上,用带皮扎线捆扎3道。

挂钩间距50cm±3cm,方向一致,无翻背。

如下图所示:

接头预留:

光缆在接头两侧各预留15-25米,用预留架固定于接头两侧电杆上,预留架面向接头。

1.光缆接续

电气断开:

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必须固定牢固,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应呈电气断开状态。

接头盒内盘留光纤长度≥2×0.8m。

光缆在ODF或单设的光缆终端盒做终端,光缆内内金属构件与ODF接地装置接触良好,ODF接地装置至机房防雷接地排的接地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线禁螺旋型布放。

纤芯割接应严格执行同一厂家的光纤进行接续,严禁不同类型的光纤进行接续;建议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光纤进行接续,对不同厂家的光纤原则上不应接续。

光缆接续应严格按光纤色谱连接,不得错接。

对分歧引出光缆接续时,必须先正确了解原有光纤色谱排列情况,认真核实无误后,对原光缆应进行检查测试,保证待接光纤性能良好,再进行接续。

尤其对已开通使用的光纤,不得任意变动或改变原有的接续方式,以确保电路的畅通。

接头损耗指标:

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

设计要求纤芯接头损耗双向平均值不大于0.08dB,单纤单向接头损耗小于0.3dB,光纤每公里平均衰耗<0.25dB/KM,金属加强芯与接头盒底座连接应牢固。

2.宣传牌、警示牌

宣传牌、警示牌字体为正楷,白地黑字,联通标记为红色。

光缆在跨路、乡村、河流、靠近公路、容易受破坏的地方设宣传牌,牌上有显著的联通标志和有关保护光缆的宣传标语,用正楷字体,宣传牌规格高50cm×宽25cm,跨路警示牌规格长50cm×宽30cm,警示线根据道路框确定,不少于3节,一般情况下通信光缆限高5.5米以上。

宣传牌、警示牌内容为:

①保护光缆人人有责。

②破坏通信光缆是违法行为。

③严禁在通信光缆电杆周围挖沙取土。

④宣传牌还需加免费举报电话:

10010

宣传牌和警示牌详见下图

用于悬挂在架空光缆上警示牌

(3)用于钉在木电杆上宣传牌

3.光缆墙壁引上安装

三、直埋光缆敷设要求

(一)开挖缆沟

1.埋式光缆的埋式光缆的深度要求;

序号

铺设地段及土质

埋深(m)

备注

1

普通土硬土

≥1.2

对垫有10cm碎石或沙土的石质沟,沟深应比埋深增加10cm。

2

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等)

≥1.0

3

全石质、沙砂

≥0.8

4

市郊、村镇

≥1.2

5

市区人行道

≥1.0

6

穿越铁路(距道渣底)、公路(距路面)

≥1.2

7

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及路肩

≥1.0

8

沟、渠、水塘

≥1.2

直线上遇有障碍物可以绕开,但绕开障碍物后应回到原来的路由直线上,转弯段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

2.与其他建筑物间隔距离:

名称

平行时

交越时

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人孔)

0.75

0.25

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

0.5

0.25

埋式电力电缆(35kV以下)

0.5

0.5

埋式电力电缆(35kV及以上)

2.0

0.5

给水管(管径小于30cm)

0.5

0.5

给水管(管径30~50cm)

1.0

0.5

给水管(管径大于50cm)

1.5

0.5

高压油管、天然气管

10.0

0.5

热力、下水管

1.0~10

0.5

煤气管(压力小于300KPa)

1.0

0.5

煤气管(压力300~800KPa)

2.0

0.5

排水沟

0.8

0.5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1.0

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

0.75

树木(市外大树)

2.0

水井、坟墓

3.0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

3.0

3.沟底处理

(1)在沟底铺10cm厚的细土或细沙;

(2)再土质松软易于崩塌的地段,可用木桩和木块作临时护墙保护。

4.光缆布放

(1)直埋敷设只有在路由沿公路时,才能采用机械布放。

机械布放采用卡车或卷放线平车作牵引。

现有起重机或升降叉车将光缆盘装入车上绕架,拆除光缆盘上的小割板或金属盘罩,指挥人员应检查准备工作确已就绪后,再开始布放。

机动车应缓慢前移,同时用人手将光缆从缆盘上拖出,轻轻放到沟边(条件允许,在不至造成光缆扭折的情况下,可直接放入沟中地滑轮上),不得由机动车将光缆抛出。

约每放20m后,再由人工放入沟中。

(2)人工布放。

(无论什么方式布放,都不准将光缆在地面托拽)。

直线肩扛式,人员隔距小,由指挥人员统一行动。

(3)光缆布放后,应指定专人从末端朝前将光缆进行整理,防止光缆在沟中拱起和腾空,排除塌方,确保光缆平放在沟底。

5.回填

回填前必须对光缆进行检查,如外护套有损伤应立即修复。

先回填15cm的细沙或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推入沟内,回填时应下沟踩缆,防止回填土将光缆拱起,第一层细土回填完后应人工踏实后再填,回土夯实后的光缆沟,在高级路面上应与路面平齐,回填土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其它土路高出路面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150mm。

6.特殊路段保护

(1)河流、水沟:

做漫水坝保护,光缆埋深为河底(沟底)下不小于0.8米。

漫水坝的宽度应超过河床宽度并延伸到河岸稳固的地方,漫水坝底部应深于光缆埋深15cm以上,基础应筑在河床稳固层,坝顶低河床面10cm。

(2)机耕路、土路:

光缆外穿钢管(内穿子管)保护。

(3)公路:

光缆从公路涵洞下穿过,并在出口处做封固或损坏部分的修复。

光缆埋深为沟底不小于0.8米,光缆套子管管保护,子管外套钢管,钢管内径不小于80cm,子管一次敷设不小于2根,钢管两侧各伸出路边1m以上,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