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687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docx

七年级上册下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docx

12大一统的汉朝

—.文景之治(统一、安定)

(1)背景: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2)措施:

⑴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⑵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⑶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⑷重视"以德化民〃;

⑸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3)评价: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为西汉鼎盛时代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1•原因:

文景之治奠定物质基础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2措施:

(政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

(思想)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

3.认识:

经济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先决条件。

三•东汉(光武中兴)

时间:

公元25年

人物:

光武帝刘秀

都城:

洛阳

东汉中期以后,夕卜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

13•西汉经济的发展

汉武帝时

传汉末年王景修河

 

丝织业:

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高

t铁铸业:

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用于冶铁

<丿

节约人力,提高质量

实现了经济

上的大一统

东西二京:

长安、洛阳

商业%盐铁官营: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重农抑商炉一货币:

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⑴两汉时期,国家长期处于统一局面,环境比较安定,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⑵汉代统治者,如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人,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⑶科技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⑷水利兴修,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

削弱藩王实力(实行削藩);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文化:

推行儒学教育。

设立太学;

4经济:

盐铁官营、统一货币;

5军事:

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巩固国家统一。

14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匈奴:

发展于秦汉时期

冒顿(modu)单于首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匈奴族对我国的历史贡献:

1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条件;

2开发了祖国的北疆;

3创造了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文化的宝库。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漠北之战)。

为什么汉能反击匈奴?

因为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昭君岀塞的意义:

使北方边镇安定,社会生产发展,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经济文化交流。

15•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西域:

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新疆地区

首次出使:

目的:

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darouzhi)。

时间:

公元前138年。

作用:

了解了西域的经济、政治等情况及同汉朝往来的愿望。

第二次岀使:

目的:

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时间:

公元前119年。

作用:

双方互派使节,交往日益频繁。

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从此西域(今新疆)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岀使西域的意义: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奠定了管理西域的基础。

丝绸之路:

长安A河西走廊噺疆A西亚A欧洲

)=>经济文化的主要交流通道

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

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公元前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1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与我国的首次直接交流。

16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造r西汉早期——发明(比欧洲早了最少13个世纪)

纸]

术I东汉时期——改进(蔡伦改进,称为"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意义:

1.给人们提供方便;

2.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3.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普及;

4.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及历史进程。

17・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佛教:

起源:

古印度

传入: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兴起:

受到东汉统治者的扶持

史实:

东汉明帝修建白马寺

道教:

创始人:

张陵

兴起:

东汉,迎合了皇帝长身不老的欲望

特点:

炼制丹药

史记:

作者:

司马迁

时代:

汉武帝

记述:

黄帝——汉武帝;评价了皇帝的功过兵马俑:

地点:

陕西西安

为什么兵马俑都面朝东方?

以为秦在西方/面朝东方表现了秦一统天下的决心。

为什么秦汉时期文化得到发展?

1.国家的统一;

2.封建经济的繁荣;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加强;

4.中外交流频繁。

18•三国鼎立

"袁绍

两大军阀V

、曹操

曹操日益壮大的原因: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屯田;

3.重视人才。

官渡之战:

时间:

200年

地点:

官渡

人物:

袁绍、曹操

特点:

以少胜多作用: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胜利的原因:

善用人才

袁绍失败的原因:

轻敌

赤壁之战: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失败

作用: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

为什么赤壁之战与官渡之战时隔8年,曹操就大败?

1.曹操不宜水战;

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n

m政权名称

i建国年代

;创建者

2都城

三魏

E220年

Jill-■.

W曹丕(称帝)

]洛阳

1—1i

]221年

]刘备(称帝)

2咸阳(成都)

O

O

u

u1=1

2222年

S孙权(称王)

E律业

-1

「魏:

修建水利工程发展生产\蜀:

丝织业兴旺

J吴:

造船业发达

230年,吴国船队至哒夷洲(台湾)。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

建立:

266年,司马炎在洛阳建立晋朝、

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历时50年

灭亡:

316年,匈奴中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j

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

1.西晋的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2.西晋统治集团的内乱(八王之乱)

3.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

东晋: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

4世纪后期,苻坚建立前秦政权。

澀水之战: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前秦败

影响:

前秦统治瓦解

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江南地区开发的成就:

1.兴修水利,荒地开垦为良田;

2.稻田里开始使用绿月巴z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3.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福建、广东等地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民族融合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开发了江南地区

20•北方民族大融合

:

建立时间:

4世纪后期

民族:

鲜卑

定都:

平城

统一: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迁都:

洛阳

孝文帝为什么改革?

1.孝文帝早年受文明太后教养,仰慕汉文化;

纟充一北方,在民族融合的趋势下,必须学习汉文化。

孝文帝改革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

孝文帝改革措施:

1.迁都:

迁都洛阳;

2.语言:

禁用鲜卑语,使用汉语;

3.服饰:

穿戴汉服;

4.改姓:

改鲜卑姓氏为汉姓;

5.婚姻: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6.学礼:

学汉礼、尊孔子,以孝治国;

7•律令:

使用汉族律令。

影响: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南方的统

r经济文化交流

民族战争

民族融合的方式<

联姻

I改革

21、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勃兴昌盛承上启下

'数学:

祖冲之,南朝,把TT推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承上),《缀术》对亚洲影响深远(启下)。

科学<农学:

贾思勰,《齐民要术》,对前人经验进行总结(承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启下)。

I地理学:

郦道元,《水经注》。

书法艺术形成于东汉末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