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609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全市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投资不断增长,教育资源迅速扩展;教师队伍建设受到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保持稳定,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生体质检测指标显著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扎实成效,教育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015年,我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4%,比2010年增长20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比2010年增长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比2010年增长18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突破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比2010年增长9个百分点。

继续教育稳步发展,新增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达13年,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1 “十二五”期间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建设成就

学前教育:

城区改扩建、新建幼儿园5所,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41所,增设农村小学(含教学点)附属幼儿园143所,引进民办幼儿园21所。

全面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也在稳步快速推进中。

义务教育:

新建或迁建义务教育学校10所、改扩建学校8所,另外规划义务教育学校8所,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432个。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校舍扩容改造工程,新建农村学生宿舍28万平方米,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逐步消除“大通铺”现象。

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563人。

课程改革全面推开,教研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体育艺术教育受到重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高中阶段教育:

建成6所普通高中新校区,改扩建普通高中19所,增加学位0.9万个。

部分新建设的学校达到国内新建高中的较好水平。

师资整体水平提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成果初见成效,办学水平有显著提高,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建成钦州市、灵山县、浦北县职教中心三大职业园区,保持普职招生比例相当。

中职办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办学效果显著。

高等教育:

建设公办本科院校1所,民办高等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达22000多人(其中东南亚留学生300人)。

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形成鲜明的“海洋性”办学特色。

其中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列入自治区的重点项目,建成2070亩滨海新校区,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教育十项改革试点:

素质教育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等改革试点,极大激活了教育发展的活力。

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逐渐缩小。

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健全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学业。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十三五”期间,必须扩大我市教育规模,为持续较长时间的大规模入学做好准备。

幼儿园入学人数逐年快速增长,小学适龄入学人数增幅较大,加快、加大幼儿园和小学建设力度刻不容缓;初中学生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初中在校生总人数远大于现有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攻坚计划项目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

中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新使命。

当前,钦州教育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教育资源仍然严重不足,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差距突出。

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入园难”问题仍有待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弱、城镇挤”问题依然存在,“大班额”“大通铺”现象比较突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不高,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育投入机制不活、体制不顺;民办教育发展显著滞后;教育信息化发展显著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这些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十三五”时期,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钦州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必须坚持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以“八大工程”为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重要指导,逐步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提高质量层次转变;坚持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聚焦发力、精准施策,着力破解阻碍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坚持全力补齐教育短板,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钦州教育事业弯道超越,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奠定教育与人才的基础。

第二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广西《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的总体部署,扎实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以“八大工程”为依托,大力增加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第三节 总体思路

通过全面增加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高中教育结构、增强高中教育实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化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范与投入并举办好学前教育;大力加强高等教育发展;强质增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多元投资体系推动民办教育发展;运用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第四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共享发展,促进公平。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以普惠、公平、机会均等、坚守底线、保障基本为原则,全面建设均衡而有质量保障的义务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形成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

政府主导,联动投入。

强化政府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切实解决学校建设用地、增加教师数量等方面的问题。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创新投资模式、鼓励民间教育投资,共同加快全市教育资源投入的速度。

改革创新,提高质量。

着力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鼓励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全面激发地方、社会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创新,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教育改革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规划,重点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预见性,既要切实解决“十三五”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也要统筹教育的长期发展,坚持重点建设与全面提高结合,以重点建设项目引领教育全面发展,通过示范引领质量提升。

第五节 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基本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入园难”“超大班额”“大通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全面达成各项教育普及目标,初步形成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教育整体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达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整体实力进入全自治区前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进入广西乃至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强市行列,打造北部湾沿海教育中心。

“十三五”教育发展主要目标:

基本建成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西部人力资源强市、北部湾沿海教育中心。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本解决“超大班额”“大通铺”问题,城镇学校“大班额”班级数控制在10%以内,基本消除“择校热”“入学难”,全市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

——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

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普职沟通制度基本建立,中职办学条件基本达标,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每1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达到2500人,属地高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就业市场适应性大幅度提高。

——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达标率达到100%,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率达到100%。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

全市配齐配足教师,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属地高校向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开放,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建成,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

专栏2 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十三五”主要目标

指  标

2015年

2020年

目标属性

学前教育:

幼儿在园人数(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4.72

74%

24.85

90%

预期性

预期性

小学教育:

在校生(万人)

义务教育巩固率

34.26

94%

39.74

95%

预期性

约束性

初中教育:

在校生(万人)

义务教育巩固率

16.26

94%

16.88

95%

预期性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万人)

其中:

中等职业教育

毛入学率

9.82

4.76

88%

16.15

6.60

90%

预期性

预期性

约束性

高等教育:

属地在校规模(万人)

每1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

1.77

2032

3.05

2500

预期性

约束性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

102

300

预期性

人力资源开发: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其中:

受过高等教育比例(%)

13

8.5

7.2

13.5

10

16.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注:

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16周岁以上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人口中,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但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

2.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20-59岁劳动力人口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

3.按我市学前幼儿在园规模测算,2015年我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84%,但由于我市公办幼儿园数量仍不足,所占比例仍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故我市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修正后确定为74%,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07个百分点。

4.2020年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与自治区保持一致。

第六节 基本理念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全面深化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教育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作用的认识,全面落实政府的教育发展主体责任,把振兴教育作为政府的优先工作落实。

坚持以人为中心,硬件建设与人力资源建设并举。

充分认识钦州教育发展需要硬件与软件并重,在重点强化校园校舍建设和设备设施配备的同时,重视教育人力资源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放到与硬件设施投入同等重要的地位。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投资机制体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引领教育发展;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改革开放,面向全国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向市场开放购买部分公共教育服务,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全力推进教育公平。

坚持把教育公平放到首位,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高中阶段资助力度,建立普惠的学前教育,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困难群体、妇女儿童享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为钦州的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的、有质量保障的公共教育服务。

第二章 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中,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德育目标,切实提升综合育人效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指导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纳入教师培训体系,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探索可操作、可推广、易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质量提升工程,组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专家队伍,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的管理,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专栏3 中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如结合钦州当地文化特色,开展戏曲进校园、坭兴陶进校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活动。

英雄教育:

如开展弘扬刘冯精神活动,举办系列演讲比赛、征文比赛。

有计划组织编写《钦州童谣》、《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等地方教材。

家校共育:

学校成立家教委员会,进行家校互动,倡导良好家风,加强家庭教育,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校园文化氛围突出的中小学、幼儿园,创建一批文明校园。

法治教育:

开展法制进校园、聘请法制副校长等活动,构建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教育体系。

文明礼仪:

开展系列注重学生文明礼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国防教育:

加强国防教育,开设国防课程,开展系列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心理健康: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加大学校教师心理辅导培训,开展系列心理主题活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和教师专业提升工作。

第二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坚定不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加强国情形势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选择,鼓励个性发展,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加强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保证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学分。

加强社会实践,推动大中小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劳动教育教材,保障劳动实践锻炼时间,强化劳动教育评价与考核,加强劳动教育研究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训场所建设,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节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载体和方式,探索具有钦州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课程。

运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具有钦州特点、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

依托海洋文化、书院文化、灵山楹联文化、浦北长寿文化等形成民族文化教育;利用钦州坭兴陶、采茶戏、海歌、山歌、跳岭头等民族传统项目开设学校特色课程;弘扬刘永福、冯子材、冯敏昌等钦州历史文化名人精神,开发符合地域和民族特点的英雄教育。

创建一批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推动坭兴陶、小江瓷、烟墩大鼓等钦州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民族文化技艺人才,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节 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加强体育。

制定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监测评价机制,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以足球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为突破口,构建小学、初中、高中足球联赛体系,创建75-80个国家级、自治级区和市级足球示范学校。

鼓励和支持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

在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推行试点,探索体教结合教育模式。

加强美育。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艺术课程的基础上,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教学方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坭兴陶等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

建立中小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机制。

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为抓手,办好学校艺术节、艺术展演、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大赛等活动。

创建一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示范学校。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学生珍爱生命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加强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中心和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室建设,实现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心理辅导室全覆盖。

切实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实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

建立和规范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

建设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中小学校和一批具有特色成效、可推广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项目。

加强我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相关设施建设,强化校外教育的作用,加快迁建我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推进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乡镇一级全覆盖。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活动,丰富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后生活。

专栏4 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建设项目

青少年校园足球:

加强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新建、改扩建75-80个11人、7人、5人制足球场地,推动有条件的学校附加建设田径跑道,在建设标准塑胶田径场和配套的标准足球场的基础上,重点新建20-30个7人或5人制足球场。

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

迁建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推进全市57个乡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

第三章 多元普惠 努力办好学前教育

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新出生高峰集中入园的时候基本解决“入园难”,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学前教育安全、健康、有质量,初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 扩大学前教育总资源

优化幼儿园规划布局。

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趋势、生育政策调整和教育精准扶贫等因素,按照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000-6000人设置幼儿园的原则,合理规划城乡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布局。

立足增加供给。

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总投入,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总供给。

加快筹划新建公办幼儿园进程,扩大公办幼儿园容量,重点推动乡镇幼儿园建设,实现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幼儿看护点、巡回支教点,全面改造提升小学(教学点)附设幼儿园的建设。

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城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根据需要建设部分普惠性残疾儿童幼儿园。

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保障机制。

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城乡幼儿园布局和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通过“以奖代补”推动民办幼儿园扩大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整体办学品质,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推动现有公办幼儿园改扩建。

专栏5 “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建设目标

全市新建幼儿园330所以上,对现有公办幼儿园全面实施改扩建,实现每个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设小学分校(教学点)的村建幼儿班,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到2020年全市城乡实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第二节 基本解决“入园难”

坚持保基本、广覆盖。

保证基本入园需要,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学前教育普及任务,提高覆盖面,尤其重视农村地区幼儿园建设,城区幼儿园建设的重点是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扩大优质公办园比例,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保教费,“十三五”期间基本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第三节 鼓励社会投入建设高水平幼儿园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办园体制,积极探索国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办园模式。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按照规划和标准创办幼儿园。

强化幼儿园办园标准,提高幼儿园准入基准,对高水平民办幼儿园采取用地、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高标准民办幼儿园发展。

第四节 规范幼儿园办学

在加强幼儿园建设、不断提高幼儿园硬件装备水平的同时,强化学前教育的质量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实行学前教育达标管理,确保安全、健康。

加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遵循幼儿发展特点和规律,落实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推动小学附设幼儿园剥离小学管理,形成学区幼儿园统筹管理,真正按照学前教育规律办好幼儿园。

“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幼儿园达标创优活动,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监管机制。

协调各区县,提高学前教育的准入门槛,形成学前教育办学的基本规范,严格按照规范审批办园资格,通过评估审核淘汰一批质量问题严重、办园条件恶劣、安全隐患多、整改困难的幼儿园。

坚持多元发展,鼓励建设大批民办优质幼儿园。

建立全市统一的分类设置的幼儿园管理规范,推动全市幼儿园管理达标活动并与资格审核挂钩。

通过办园资格和条件控制提高幼儿园办学条件,通过公办幼儿园建设和优质民办幼儿园建设提高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实施严格的管理规范,提高幼儿园办学的管理水平,提升全市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第四章 公平优质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解决“入学难”问题,消除义务教育学校“超大班额”、寄宿制学校“大通铺”,大幅度减少“大班额”,着力破解“农村弱”“城市挤”“择校热”等突出难题。

强化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全面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努力使每一所学校达到自治区办学标准、每一所学校达到基本办学质量,满足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

2018年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建设发展均衡化。

第一节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适应城镇化需要,按照有利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