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2290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docx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

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周卫

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

——库恩

1999年第11期《上海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98世界教育报告》指出,学校设备和教学条件固然十分重要,但教师是关系到教育质量和针对性的关键因素。

教师所受的教育及其专业培养是关系到教育质量和针对性的重要指数。

关于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并不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品质,而是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显著相关。

“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如何实现这些决定。

”为了深入研究课堂研究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效能,今年3月至6月,上海市教科院与普陀区教育学院合作,利用录像带分析技术,对60节课堂教学组织了现场观察和分析。

本案即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一、

现场观察、诊断程序

二、现场观察实施过程

1.目的

(1)利用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技术,分析诊断传统教学的现状得失,寻找改革方向。

(2)为普陀区15个课堂教学研究小组进行现场观察和诊断,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2.样本

3.时间

1999年4月14日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规定为45分钟,实际用时46′30″。

提前一天通知执教者,基本上反映的是自然情景下的教学。

4.观察技术、研究方法选择

(1)全息性课堂教学录像、录音;

(2)逐字记录课堂教学实录;(时间标识)

(3)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4)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

(5)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图;

(6)语言互动时间线标记表;

(7)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访谈;

(8)学习效果后测、分析。

三、观察结果诊断分析

1.课堂结构分析、

课题:

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课堂提问分析

结论1:

边讲边问正在取代满堂灌。

·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整堂课提问105次,问答时间占整节课时间的55%。

·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的“结构性问答”,这种问答组织化程度高,有利于扫除教学障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如:

·教师提问中记忆性问题居多(74.3%),推理性问题次之(21.0%),强调知识覆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

·学生齐答比例很高(41.9%),多数是低效问题,教师完全控制课堂。

追求完成教学进度,顺利完成备课计划。

·注意对学生鼓励、称赞(74.3%),但鼓励形式单一,时常有打断学生或消极批评等情况(13.3%)。

·提问后基本没有停顿(86.7%),不利学生思考。

·基本只提问举手学生,由于未让不举手学生回答,学生中的问题暴露不够,个体差异未被充分关注。

3.课堂练习分析

(1)课堂练习配置的目标层次

 

(2)课堂效果检测分析

结论2,课堂练习由低到高安排,以小步、多练、勤反馈为原则。

·在例题讲解和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中,课堂练习均由低到高作小步递进的设计,整堂课共有7道练习,用时31分,占上课时间的67%左右。

·练习水平基本能达到推理、综合应用等中级水平,但在讲解和分析时均作了降低认知水平的安排。

·课后一周测试结果,记忆类习题,成绩较高;理解类次之;应用类较差。

综合应用题,课内只有5位学生会做,经教师讲解,课后正确率仍只有63%,创造应用题,正确率只有13%。

4.语言互动分析

结论3,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占绝对优势。

·课堂内主要使用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第⑤⑥⑦类),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作出迅速、及时的回应(第⑧类),行为具有结构性,对学生的回答有限制。

·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用极少(第①②③类,仅占4。

3%),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未留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第⑨类,频次为0)

·根据现场观察,个别提问24人次,提问学生21人,占全班学生38人的55.3%,其中优秀生6人,良好生2人,中等生8人,差生5人,提问面较广。

·课堂语言流动形式,基本上是师生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话,未学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生生互动。

教师讲解占时25.3%,师生问答占时55.1%,学生自学(做练习)占时19.6%。

·教师无意识巡迥流动3次,未对学生进行个别观察与指导。

·据对6个学生(好、中、差各2人)定时观察,90%以上时间在集中注意状态,课堂秩序良好,教师几乎没用多余时间组织教学。

5.学习动机分析

(1)学习兴趣问卷

本节课结束后,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学生问卷38份,家长问卷38份,据此统计各项填答资料的百分比如下:

(2)访谈的重点整理

对教师进行非结构性深度访谈,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结构性简要访谈,访谈内容重点整理如下:

1教师访谈的重点整理;

·怎样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体来看,现在我们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但我注意到,一旦在课堂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获得创造和表现的机会时,学生就能对数学课表现出浓厚的问题,甚至下课后还要来和老师讨论问题”。

·制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几个原因:

升学考试:

“所有的家长都强烈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高中和好的大学,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这影响到一些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还是集中在学生的考分上,现行考试内容还是以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如果我们的教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创造和探究,必然影响学生的成绩,这样,家长是不会答应的。

“基本知识训练,如填空题、计算题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考试中可以获得高分,但这种训练教学很枯燥,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

 

课程:

“我认为我国现行数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度较大,因而教学任务很重,教学进度很快,教师很难有自主的时间来设计启发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探究讨论的时间相对较少,因而不容易产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

“以初一的实验几何为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获得结论,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但教学进度太紧,许多教师只得将结论告诉学生,取消他们操作的机会,这就违背了教学目的。

新课程改革应留给数学教师更多的时间支配权。

大班教学:

“班级人多使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要教师既能关注优生,又能很好地关注中等生和差生,确实存在着难度。

毕竟一些差生会不时地落后于教学进度,而教师又难以察觉。

数学教学系统性、连续性很强,一两节课跟不上进度,以后就难听懂了。

大班教学可有效提高优生和大多数中等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少数差生来说,其个体差异很难被顾及。

2学生和家长访谈的重点整理

·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原因:

“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多做练习,比对学习的兴趣还重要,考了好分数,自然对学习就有兴趣了。

“上课注意力差,有时听不懂,回家练习得少,不大预习,可能是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听不懂时对数学的兴趣最差。

·家长对数学的认识和对孩子的期望:

“学好数学,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是孩子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必须学好数学,教师应该让孩子多练、多做、多讲,这样,孩子拿到考卷才不会陌生。

“只要存在着升学考试,学生学数学的主要目的肯定是升学,如果离开升学考试,离开学生最切身的利益谈创造性,探究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不一定有利。

结论4,学生学习缺乏高层学习动机,面对升学强大压力,培养创造能力困难重重。

·优生、中等生对数学课感兴趣,信心较足;差生学习数学课兴趣差,信心不足。

表10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教师讲解

(%)

师生问答

(%)

合作、伙伴学习(%)

学生自学

(%)

非教学时间

(%)

合计

时间

11′46″

25′37″

0

9′07″

0

46′30″

占总课时

25.3%

55.1%

19.6%

100

·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探究、创造能力对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但常受升学、课程、大班教学、社会家庭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困惑,而在实践中不易采用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并以此激发创造和探究动机。

·由于学生缺乏创造、探究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机会与体验,因此外部奖励性动机——学业成绩成了激发进步的主要动因,“勤能补拙”,“努力,努力,再努力”的传统仍被继承下来。

四、实践反思与改进建议

1.寻找“中间地带”

改革总是从问题的诊断和剖析出发的,而发展却立足于对优良传统的发掘与宏扬。

通过这节课的现场观察,深度访谈和研究剖析,我们发现在传统教学中确实有很多很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和继承。

譬如,注意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教师系统传授教材内容,精心处理重点、难点;运用边讲边问,启发思考,集中注意,师生共同参与,取代了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单向传授;精心组织练习,小步快进,当堂反馈校正,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课内……但是,对照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我们也明显感到自身的不足;习惯于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注意结论的识记,而忽视对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创新意识的尊重与关怀;未注意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动手实验,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紧密联系,未充分重视学生小组学习、生生合作互动的作用。

今年6月在上海教科院举行的中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上,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顾泠沅博士和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舒尔曼博士共同认为,在中美两国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

如何在继承、反思我国传统教学优长与不足基础上,扬长补短,重新整合,寻求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的取中与平衡,既能注意基础,大面积提高质量,又能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个性,也许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教师首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

我们观察诊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希望教会学生研究性的学习。

然而观察分析的结果却使我们深深意识到,要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

是让学生拼命记住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一种又一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还是让学生学会一以贯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习观念。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提出问题,教师首先要学会勤于思考,勇于探究。

要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教师首先要学会在教师集体中合作学习与讨论,把自己的学习建立在别人的工作与研究基础上,善于从别人和自身的成功和错误中学习。

而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实践反思,案例研究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舒尔曼博士指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学术。

而对一个研究性的教师来说,他的知识应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原理规则的知识,二是特殊案例的知识,三是运用规则于指定案例的策略知识。

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深入研究解剖自己的教学案例,对照先进的教学理论、策略和方法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一个教师来讲,其收益可能远远胜过读几本书教科书。

3.重视对提问技巧的研究

通过这节课的现场观察分析,我们惊讶地发现,边讲边问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一讲到底、满堂灌,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

更令我们震惊的是研究者和教师对设问的艺术、理答的技巧却很少关心和研究。

经过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研究人员和教师一致认为至少发下问题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1)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多元需要。

(2)如何改进提问的方法,使更多学生有参与讨论的机会,使学生中的问题能及时暴露和发现,使学生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能得以发表。

(3)如何改进追问的技巧。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地追问或转问,组织集中深入的讨论,既需要教育的机智,也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策略技巧。

(4)如何学会聆听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多种方式(包括体态语言)给以积极的评价与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4.适当组织小组讨论,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在尽量减少低效的机械性问答的同时,如何精心设计两三个紧扣教学目标的深层次启发式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很有必要。

成功的教学,应当有迭宕、有起伏、有高潮,避免平淡无味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教学的艺术,即在善于设疑,激疑。

以创设一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境界。

要适当设计几个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讨论争鸣,各抒己见,最好有不同意见的交锋或探

索。

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和集体的学习,辨明了是非,探求了真知,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欣,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高层的学习动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高潮和探究的课很难是一节好课。

 

5.执教者对自己本堂教学的反思

假如再让我上这节课,我会做以下改进:

(1)在提问设计上,要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既要有低层次的问题,也要设计有利于探究和创新的高层次的问题,这样可以照顾到同学的个性差异。

(2)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在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性质判定的基础上,让同学自己去发现和归纳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如果不完善的话,我再帮助完善。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3)在讲解例题时,可以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有些题往往是可以一题多解的,通过讨论不同解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在提问当中,要注意留有适当时间让学生思考。

允许同学在课堂上提问或质疑。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有不合自己想法的回答,也不要打断他们,而要注意聆听。

如要有错误,讲完以后,可以由我讲解,也可以让同学纠正、补充。

这样可以创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气氛。

(5)在小结时,我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让学生一点一点的回答,以后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注:

本课题得到顾泠沅博士指导。

参加本节课现场观察与诊断的有:

上海市教科院胡兴宏、张文周、易凌峰、高民,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周伟灿、陈慧真、子长学校吴远、延河学校杨明华,新会中学李剑华。

(本论文1999年获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