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829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牛和鹅》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捶”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3.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

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

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

(牛和鹅)在你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任大霖。

二、初读感知,字词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

(如:

扳、拳、怖)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指名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3.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谓、拳、捶、襟、膊、瓶、怖、凭、欺、掐”。

“捶”的部首都是提手旁;“谓——猥”是形近字。

4.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摸、甚、跪、捶、绕、顽、脖、脱、概、惹、昏、握、摔、凭、掐”。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昏”下面的“日”要比上面窄;“脱”的右下面是“儿”不是“几”;“凭”的下面是“几”不是“儿”。

6.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7.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使用巧记法。

8.完成游戏:

拼图——牛和鹅。

9.默读课文,在文中标注出不懂的词语,图文解词:

助威、无缘无故、欺负。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记叙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

接着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先写“我们”都相信牛怕人、鹅不怕人的说法。

接着写“我”遭到了鹅的欺负,金奎叔帮“我”教训了鹅,并告诉“我”不要怕鹅。

最后写了“我”听了金奎叔的话以后,转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从中也明白了道理。

四、语文延伸

1.熟读课文。

2.课下搜集有关牛和鹅的知识,课后我们一起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牛和鹅,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牛和鹅》。

二、品读课文,感知品味

(一)学习1~4自然段。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

(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小组交流。

对牛:

欺负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触它的屁股、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

(板书:

对牛-欺负)

对鹅:

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

(板书:

对鹅-害怕)

(二)学习5~12自然段。

1.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板书:

逃跑)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

“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板书:

被鹅咬住呼救)

这时的“我”用哪个词来形容?

狼狈不堪。

2.指导朗读:

读出害怕的心理。

3.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

画一画。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它用全身的力量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

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4.学生朗读课文。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指导朗读:

读出鹅的凶狠、神气十足的样子。

5.破折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用在副标题前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

”是第几种?

6.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

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

鹅又有什么表现?

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

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

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落荒而逃)

7.学生朗读课文。

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

读出金奎叔叔的强悍。

三、情感升华,总结全文

1.学习13~15自然段。

金奎叔对我讲的话使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

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怕它干吗?

(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

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

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

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

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2.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

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3.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

(板书: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四、总结拓展,课外语文

1.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件事,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不同,请同学们去生活中发现这种情况吧。

2.课外推荐阅读:

《两个农夫》《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要求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积累的习惯。

课题

1、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感受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联系生活实际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

2.学习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大潮的特点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修改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塘江大潮吗?

课前我让大家搜集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大家肯定对钱塘江大潮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钱塘江大潮吧。

课件出示:

1.学生交流看到这些资料和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我们从图片和资料中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

那么,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1:

看到这些图片,我感到非常震撼。

钱塘江大潮真是汹涌澎湃、宏伟壮观。

生2:

钱塘江大潮让我感到震撼,让我感到激动,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

我更热爱祖国的河山了。

生书空,老师板书课题《观潮》。

 

二、品读课文,感受澎湃之美。

1.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了钱塘江大潮。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文字描述来了解这一“天下奇观”。

请同学们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第1自然段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师总结:

第1自然段,一句话就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由来已久;“天下奇观”则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世间少有。

(板书:

天下奇观)

2.赏析第2自然段,想象潮来前的景象。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

(2)学生自读这段文字,交流:

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最佳地点在哪里?

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1.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2.观潮的最佳地点在哪里?

3.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3)学生自读,思考问题。

(4)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进行补充。

师总结:

这段文字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

具体交代了观潮的最佳时间——八月十八,最佳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运用成语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若隐若现、人山人海。

3.第3~4自然段。

(1)听范读第3~4自然段。

师总结:

读第3自然段时,语速要略慢一些,声音要稍微平静一些,要把“平静”体现出来。

读第4自然段时,语速要快,声音要高亢,要体现出紧张的气氛。

(2)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指名读,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3)默读并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情景?

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描写?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补充、纠正。

课件出示:

(4)细读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潮的。

学生读第4自然段,找重点语句,并在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潮由远及近的变化: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的气势:

“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播放大潮视频,半分钟即可)

潮水的声音: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总结:

作者详细描写了大潮的变化:

从远处的白线到近处的白浪再到近前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声音:

“山崩地裂”。

这样的直接描写让我们对大潮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大潮的宏伟气势感受得更加深刻。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潮过后,江面是什么样子的?

试着找出重点词语并进行分析。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师:

这段文字更加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表达出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1、学生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各抒己见。

2、生: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交流并思考问题,并回答。

 

生1:

农历八月十八。

生2:

海宁市盐官镇。

生3:

潮来前,壮美宁静。

 

(3)潮的声音: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

(直接描写)

人的活动:

“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

(间接描写)

潮的样子: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直接描写)

(4)学生读第4自然段,想象画面,并描述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生:

读了文字,我能想象出大潮由远而近,逼近人们。

一开始,大潮只是像一条白线,然后逐渐拉长、变粗,到后来白浪翻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3、学生自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生:

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三、总结课文。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景物描写方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2.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学生找关键词,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

预设:

运用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从“早上”“午后”“过了好久”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各抒己见。

师:

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我们可以运用直接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用间接描写来进行烘托。

这样双管齐下,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四、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有很多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词。

五、

作业布置

1.背诵第3~4自然段。

2.积累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或名句。

板书设计

 

钱塘江天下奇观

观潮潮来前壮美宁静盛赞

潮来时气势雄伟钱塘湖

潮去时余波汹涌

审批意见

课后反思

导学案

组别:

__四语__备课教师:

__上课时间:

______年___月___日

课题

暮江吟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及诗意。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2、板书课题。

二、揭题

1、解释题目意思。

2、理解重点字词。

三、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四、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1、指名读诗。

2、理解诗句意思。

五、练习。

1、互相介绍作者。

他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

2、理解题目意思。

(1)从“暮江吟”这个题目中,你能看出什么?

(2)“暮”是什么意思?

(3)“吟”表示在干什么?

3、借助拼音读古诗,读通句子。

4、同桌互读。

5、学习前两句诗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

又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

6、学习后两句诗。

7、完成练习题。

 

课堂实时测评题库(师生共用)

1.补充诗句,并解释所填的词。

(1)()九月初三夜。

(2)时鸣()涧中。

(3)露()真珠月()弓。

2.填空

《暮江吟》是代诗人写的诗。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别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4.默写古诗《暮江吟》及诗意。

 

实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H15得分统计:

一题得分统计:

10、8、9、7、6、5、9、8、7、9、8、5、4、7、6

二题得分统计:

4、3、3、3、2、3、3、3、3、2、3、3、3、1、2

三题得分统计:

6、4、8、6、8、2、8、6、2、4、4、4、6、2、8

四题得分统计:

8、9、8、8、10、9、8、6、8、6、5、5、8、9、10

一题,平均得分:

6分,大多学生会背诵,不会写字,这道题中个别学生出现错别字。

二题,平均得分:

4分,这道题学生对作者的介绍掌握较好,失分少。

三题,平均得分:

总分8分,平均4分,对学过的古诗遗忘较严重。

四题,平均得分:

6分,错别字较多,分不清“珍珠”和“真珠”

存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字词训练,只顾及理解诗意,所以在这次课堂检测中古诗默写一题中错别字较多,应加强平时训练。

 

教学反思

在《暮江吟》一诗中,我启发学生抓住关键字如“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

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消然东升,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

先从难理解的字词下手,扫平障碍,续而在理解诗句。

通过多种方式,引学生入境。

利用多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诗意。

因此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

这样才不致于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18.《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以“角度”为单元主题。

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

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所以对牛和鹅前后的态度会发生明显变化,学生易于理解。

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理解。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束缚、无缘无故”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从而教育学生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处理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反复读议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结合单元主题,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反复读议课文,了解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牛和鹅》(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受变化,提出质疑:

1.对于两种不同的动物,作者对于它们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浏览课文1~4自然段,思考:

作者最初是怎么对待牛和鹅的?

(3、4段抓动词指导朗读)

2.到后来,作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吗?

(第12段不再怕鹅、不再欺负牛)

3.面对作者态度的变化,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质疑)

三、体味经历,理解变化:

让我们带着问题走入作者的经历。

哪些段落写出了作者的经历(5-11)

1.快速浏览,用一句话概括:

发生了什么事?

2.在这件事中,哪个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我们一起来学习。

3.自学提示:

(1)自由读5-7自然段,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句子,你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简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汇报交流:

(抓重点词句体会鹅欺负我时的神气及我的狼狈不堪,体会写法,指导朗读)

(1)小小的鹅把一个孩子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第1段)

(2)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段)

5.过渡: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金奎叔

(1)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

(8段)

(2)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

落荒而逃、狼狈……

(3)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通过这件事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

(不再怕)

(4)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

(理解金奎叔对我说的话)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所以他不怕鹅了。

(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句子:

“有什么可怕的!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

6.那么,对于牛的态度呢?

作者在这段经历中只字未提牛,为什么此处却再也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呢?

”(知识迁移句式练习)

四、感悟道理:

学习这篇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你想对牛、鹅或者生活中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下面这些事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任选一题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1.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唠叨?

2.你如何看待地震?

六、总结全文:

正如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正确地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七、板书设计:

牛和鹅

欺负害怕

尊敬角度不同,结果不同不怕

客观全面看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