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599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docx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区域差异训练卷二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地理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自然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根据这一标准,我国总体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D.岩石和植被

2.内蒙古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但享有“塞上江南”的美称,部分地区甚至可以种植水稻,其主导因素是

A.土壤B.植被

C.灌溉水源D.地形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4.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再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

6.该地可能位于

A.河南B.黑龙江

C.新疆D.福建

读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8.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A.面板清扫频次少B.日照时数多

C.用地成本低D.太阳辐射强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

传统满族民居内多有火炕。

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

后来,传统火炕改良成吊炕,将炕洞(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用混凝土板作为导热材质,下面用砖块叠砌支撑。

下图为吊炕景观图和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辽东低山丘陵区的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

A.山体南侧的山脚低洼处B.山体北侧的山脚低洼处

C.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D.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

10.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

A.增大燃烧物和炕面距离B.提高薪柴利用效率

C.大幅度压缩了储物空间D.降低火炕建造成本

新疆奇台县的江布拉克在山梁沟壑间创造了万亩旱田,二千多年来一直是村民的主要生存方式。

天山麦田,云中草原,朴素的村庄和零散的榆树点缀其间,彰显着农耕文化的原生态魅力,成为新疆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在江布拉克的“雪山—森林—草原—雨水—麦田”田园美景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A.净化环境B.防风固沙

C.涵养水源D.调节气候

12.该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最可能是

A.小麦、豌豆、荞麦B.高粱、玉米、甜菜

C.水稻、油菜、花生D.青稞、甘蔗、棉花

13.江布拉克旱作农业系统于2015年入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作用有

①保障新疆粮食自给

②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③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传承展示农耕文明

⑤助推生态旅游发展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②④⑤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 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 

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 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5.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

B.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

C.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

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

16.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D.冬季风不能到达

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

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

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透风护栏增加进入桥面沙量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大幅度减弱了风速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18.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B.扩大司机路面观察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读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9.在我国西北,风力发电常被称为“垃圾电”,其原因可能是

A.成本低B.发电不稳定

C.占用耕地D.污染环境

20.在我国东南沿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有较大的风险,主要是因为

A.海上环境复杂,建造海上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

B.海水的腐蚀性强,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

C.东南沿海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

D.东南沿海其他能源丰富,会造成海上风力发电没有市场

下图为某盆地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年均温低,蒸发弱       ②纬度高,年均温低,蒸发弱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较丰富         ④山地降水较丰富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①④

22.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

夏季青海湖流域风力最小,湖水表层平均温度约为16℃,底层平均温度约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下图示意青海湖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入湖径流减少B.湖水蒸发加剧

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外泄河道下游断流

24.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25.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表层盐度高于底层B.底层水温高于表层

C.湖面中部结冰比湖岸早D.湖水含氧量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道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4分)

黑龙江--阿穆尔河是流经中国东北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它有两处源头--北源和南源,南北两源在中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合后称黑龙江,东流至俄罗斯境内称阿穆尔河,最终注入鄂霍次克海。

黑龙江“观开江”是难得的旅游体验。

2018年4月11日,黑龙江省水利厅官方网宣布,黑龙江全线开江。

开江分为“文开江”和“武开江”,“文开江”就是江面的冰慢慢融开,水面逐渐开阔,冰面逐渐向两岸收缩直至慢慢消失;而“武开江”则十分壮观,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间无数冰块顺江直下,称为“冰排”,咆哮的江水夹带着冰排,前呼后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大的冰块撞在一起,形成冰山,冰块在江水中上下翻滚,场面轰轰烈烈。

随着冰面解冻,憋屈了四、五个月的鱼儿也都被唤醒而“鱼贯而出”,这些鱼儿称为“开江鱼”,鱼儿肉质非常紧密、不肥不烂,鱼肉异常鲜美,与其他时节的鱼或海鱼有很大区别。

“开江鱼”的产量小,纯正的“开江鱼”价格不菲,有的几乎卖到“天价”。

(1)分析形成“武开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说明黑龙江-阿穆尔河“开江鱼”肉质异常鲜美的理由。

(3)“开江鱼”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27.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贵州省地形图

材料二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

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l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

(1)描述贵州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2)简要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的原因。

(3)贵州省年降水总量比较丰富,却经常发生旱灾,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甘肃省拥有冰川、峡谷、黄河、沙漠和绿洲,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甘肃轮廓狭长,东西蜿蜒1600多千米,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

甘肃传统的支柱产业有煤炭、电力、冶金、石化等。

甘肃是我国有色金属之乡,已形成铜、铝、镍、铅、锌等从采选、冶炼到加工一条龙生产体系。

近年来着力打造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通道物流、先进制造、数据信息、中医中药、文化旅游等“十大生态产业”,这些产业已经占到甘肃地区生产总值的20.3%。

表:

甘肃省三大产业的产值(单位:

亿元)

(1)甘肃省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从地形、气候角度概述其具体表现。

(2)据调查兰州市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重大隐患点多达4000多处,分析兰州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

墨脱县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

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

境内居民主要为门巴族、珞巴族,2005年,全县总人口10019人。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下图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析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的主要原因。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自然原因。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地理

(二)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1-5ACABA6-10ABACB11-15CADCA

16-20ABABC21-25BCDCB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14分)

【答案】

(1)河流下游河段先于上游提前开江;冬季气温低(或冰层融化后突遭降温),致上游江面有大量的冰面囤积;短时间内气温迅速上升,江面的冰快速开裂;在河道狭窄或弯度较大的江面区域容易发生武开江。

(2)纬度高,水温低,生长速度慢,肉质紧密;冬天江面结冰,河中食物少,鱼儿体内的脂肪消耗多、体内废物排放较为干净;河流污染少,水质洁净。

(3)纬度高,水温低,影响鱼类生长繁殖;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长速度慢,食物较为短缺;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渔民们为了利益而过度捕捞。

【解析】

(1)据材料“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间无数冰块顺江直下,称为“冰排””,可知下游江面先于上游提前开江、上游有足够的冰面囤积、天气突然升温可知是形成武开江的必备条件。

(2)“开江鱼”的肉质异常鲜美体现在它的纯天然和纯野生。

区域内污染小。

“开江鱼”的肉质异常鲜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的鲜活上。

鱼在冬天是很少进食或基本不进食的,整个冬季的生存基本是靠消耗自身的脂肪来维系。

由于黑龙江-阿穆尔河纬度高,水温低,生长速度慢,肉质紧密,这也是开江鱼异常鲜美的重要原因。

(3)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

当地纬度高,水温低,影响鱼类生长繁殖;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长速度慢,食物较为短缺;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渔民们为了利益而过度捕捞。

27.(14分)

【答案】

(1)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2)自然原因:

降水丰沛、集中(气候暖湿);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3)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和裂隙发育,地表蓄水能力较差;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大。

【解析】

(1)描述贵州省的地形地势特征要从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及倾斜、特殊地貌等方面分析。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根据图例分析可知,贵州省的地势西高东低;该地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

(2)根据材料,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贵州省石漠化的原因包含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沛、集中;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山高坡陡;石灰岩分布多,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

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地表植被受到破坏。

(3)旱灾一方面是水资源的总量少或季节性缺少,另一方面是需求多,供水不足。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会导致季节性缺水;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严重,地表蓄水能力较差;随着社会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大,加剧了旱灾。

28.(10分)

【答案】

(1)祁连山脉位于地势第一、第二阶梯过渡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起伏明显。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跨4种干湿区,地表植被类型多样;位于季风非季风的分界线,气候变化多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2)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侵蚀严重;黄土地质疏松,碎屑物多;植被稀少,地质不牢固。

【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分析,从地形来看,结合所学知识,祁连山脉位于地势第一、第二阶梯过渡地区,有冰川、峡谷、黄河、沙漠和绿洲等说明地形复杂多样;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说明地势起伏大;甘肃轮廓狭长,东西蜿蜒1600多千米,且由图可知,甘肃省降水量处于800mm以上,400-800mm之间,200-400mm之间,小于200mm的区域,跨越了跨4种干湿区,地表植被类型多样;且气候类型多样,有位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等。

(2)本题考查兰州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由图可知兰州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侵蚀严重;黄土地质疏松,碎屑物多;植被稀少,地质不牢固。

29.(12分)

【答案】

(1)墨脱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山区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生物种群多样;人口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植被破坏小。

(2)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层(山体)破碎,利于地表水下渗;夏季,在西南季风影响下,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上,为此地带来较充足的降水;加上此时的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下渗水源。

【解析】

(1)植被丰富的原因从自然和人为原因进行分析。

自然原因:

垂直地带性带谱分布较多主要是从纬度及相对高度来分析。

墨脱地区纬度低,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

且山区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生物种群多样。

人为原因:

人口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植被破坏小,所以植被种类繁多。

(2)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质构造、地表水补给等角度分析。

该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层破碎,利于地表水下渗;夏季,在西南季风影响下,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上,为此地带来较为充足的降水;加上此时的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下渗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