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0268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某某国家森林公园保护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

某某省某某市旅游局

三、项目负责人:

余某某

四、建设地点:

某某森林公园

五、某某概况:

某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某某市东南部,距市区18公里。

属武夷山西延支脉,九十九座山峰绵亘二百余里,主峰玉华山海拔1169.1米。

总面积6860公顷,分福地、龙珠、玉华三大景区。

某某是中国药都—某某药业源头,道教灵宝派发祥地。

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某某是一座寓道教文化和中药文化为一体的名山。

自东汉张道陵、葛孝先(玄)在此修道炼丹起,葛玄演道教灵宝教义,创立阁山宗。

道书记载,汉末葛玄从天台山得到古《灵宝经》,于吴赤乌七年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至东晋末叶,葛洪从孙药巢甫依托祖辈传留下的《灵宝古经》大加增饰,至晋隆安末,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灵宝《度人经》亦于此问世,神仙道灵宝派便形成。

某某因此香火炽盛,名噪天下,成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唐时,被赦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宋时与南京茅山、鹰潭龙虎山并成为全国道教三大传圣箓地。

在汉晋时期,因葛玄、葛洪两位“仙翁”在山采药炼丹,布道行医,创立“葛家道”而驰名宇内。

葛玄是灵宝道派的始祖,又是某某医药业的奠基人,因而某某成为某某药帮的“祖山”。

千百年来,道、药兼名。

某某俗称阁山。

某某国家森林公园峰回峦复,古竹苍松、霞蒸云蔚,引絮含烟,与“匹练横拖半天碧”的赣水相隔仅二十公里。

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善的新石器时代古称遗址—筑卫城,三皇宫等依偎其脚;与名扬海内外的吴称商代遗址,千年太平观碑等名胜古迹仅隔江向望,一桥相通。

从91年起,某某市积极开发,某某已开始再现其历史盛况,初步形成了一个集自然和人文景观、药道科研、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已列为《中国旅游指南》某某省旅游景点范围。

六、项目总体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成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综合配套的人文和自然生态旅游体系,成为享受生态自然、欣赏自然、品位道教及中药文化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改善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硬件环境,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不断发展的旅游市场的需要,达到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筹措资金,使生态环境资源在充分保护的同时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某某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公园主要景区、景点的生态小径、公共停车场和公共厕所、门楼及售票房三部分。

生态小径改造8.5公里,新建生态小径21.5公里,停车场二个,公厕四座,门楼二座(含售票房)。

生态小径改造:

8.5公里

1.风门─隐居崖─大竹山3.5公里

2.风门─梦山1公里

3.风门─葛仙湖(店下水库)4公里

生态小径新建:

21.5公里

1.山门─鸣水桥─引路松─天师坛─百草园─大万寿崇真宫─六朝古松─九龙洞─揽翠亭12公里

2.福地景区─骆驼峰─风门8公里

3.六朝古松─风门─镇守山江─调谷上苍─跃进厅1.5公里

停车场:

2个

1.葛仙湖景区1个

2.福地景区1个

旅游环保公厕:

4座

1.福地景区2座

2.葛仙湖景区1座

3.风门─葛仙湖1座

门楼(含售票房):

1.福地景区1座

2.葛仙湖景区1座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家计委《1996─2005年全国环境生态建设规划》

2.中共某某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发展的决定》

3.某某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

4.《某某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系列成果专题报告

5.某某市重点项目策划报告书

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7.建设部93城建技字第42号文关于市政工程设计前期的一般规定

8.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9.国家计委颁布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0.某某市旅游局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合同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主要是针对某某森林公园内文物保护性、生态环境保护性、系统性、可观赏性、创造性、参与性开发所展开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改造和新建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具体包括:

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市场预测、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等诸多方面。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1.某某市发展旅游业有其突出的三大文化底蕴:

药文化、道文化、古文化,同时又有较佳的绿色环境系统。

本项目利用某某的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为旅游发展的主线,符合某某市“十五”期间大力发展旅游的产业政策。

某某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且具有“药业之源”的药业资源及道教文化资源,是一流的养生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疗养旅游的圣地,因此其具有开展生态、文化良好的旅游基础。

是较好的溶弘扬传统文化、享受生态自然、养生健身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基地。

2.目前,由于景区道路、生态小径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尚有大部分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还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整体经济优势,因此,建设此项目,可以使某某的基础设施完善,方便游客旅游,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从而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3.项目采取了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与环境保护措施,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全面、细致、有效地解决了旅游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组织结构、工程实施方面作了妥善的安排。

4.本项目主要研究对象为某某公园的保护措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

根据某某的现状,因地制宜,在保留原风格的基础上,均采用与当地地形地貌等和谐的设计方案。

5.本项目的建成,可极大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同时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减少贫困、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6.建议有关部门予以批准,尽快实施建设,早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背景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四大功能的现代朝阳产业。

近20年来,世界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000年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达到6.98亿人次,总收入4760亿美元。

根据WTO组织专家多次预测和审定,认为国际旅游人数2020年将增长到16亿人次,旅游创汇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将以4.35%和6.70%的增长,远高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年增长平均3%的速度。

我国旅游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0年间,中国旅游业从世界第41位排序,跃入世界第7位(创汇)和第5位(过夜旅游人数),把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建成位亚洲第一旅游强国。

国家新旅游规划预计2005年旅游业总体产出达到750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8%,2020年旅游业总产出3.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8%.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7亿人次,1995—2020年将以8%的速率递增,在世界市场上将占有8.6%的份额。

如将中国大陆与香港特区视一个整体,那么,2020年中国将会有1.963亿人次来华旅游的客源市场,占世界国际旅游市场份额将达12.3%,构筑成东亚太区域的旅游主体。

目前,以生态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旅游经济热潮正席卷全球,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广,令人惊叹。

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们对这一“朝阳产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态旅游地主要包括山地、森林、草地、各种水域、沼泽等各种生态景观类型。

这些地方的共同特征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还有丰富的人文积淀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自然生物多样性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生态旅游价值的主要尺度。

因此,生态旅游也可称为“回归大自然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筹集所需资金,使环境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

开展生态旅游,迎合了现代都市人逃避拥挤、污染的城市环境及紧张工作的压力而投身大自然的愿望,使他们通过生态旅游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生态旅游的概念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瑞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

二十年不到,生态旅游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具有朝气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

“到大自然中去”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新时尚。

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收入的15-20%。

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近来发展很快,尤其是1999年开展“生态环境旅游年”以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许多地方政府将开展生态旅游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加以大力推动和重点扶持。

由于资源结构的特点,我国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是森林旅游。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各地政府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建立森林公园1000余座,经济面积近1000万公顷,年接待游客约7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0亿多元,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加速发展旅游业不仅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还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新世纪伊始,某某省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省领导统揽全局,把握走势,从战略高度提出生态旅游全新理念位统领,以观光—度假旅游产业为主导,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大三个创新力度,全面提高旅游业整体素质,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的战略决策。

人类进入21世纪,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以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我省旅游发展战略,在此情况下,某某市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作出决定,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资源、产品以及文化等各种优势,加大力度开发某某旅游资源,进一步光大某某道教文化并利用某某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药业之源”的药业资源,大力促使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某某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人类造福。

第二节项目的必要性

一、旅游发展的需要

当前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与咨询科技和电子技术行业成为本世纪的三大超级产业。

根据联合国预测,中国将成为新世纪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因此,针对我国各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城市内发展旅游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日益升温的旅游热潮中,生态旅游以其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放松心情陶治情操而越来越受到欢迎,文化旅游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某某森林公园道、药文化底蕴深厚,道教养生健身和中医药有机结合顺应了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其集生态疗养、道教朝觐、养生保健为一身的功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但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大限制了景区的开发和发展。

通往景区间生态小径不畅,致使公园内葛仙湖、玉华、福地景区无法联成一线,进行整体开发。

景点间生态小径还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停车困难问题有比较突出,车辆不规范停放,影响景点观览,上档次的公厕比较少,对环境影响大,游客游览心情也直接受到影响。

这些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着某某的旅游发展,若能改善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将会发挥更好的效益,旅游开发也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二、实现某某市五年计划(2003—2007)目标的需要

某某市(2003—2007)经济发展计划目标是到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递增15%,三项产业的比重在2002年的31:

41:

28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及第三产业比重。

由此,今后五年,全市的经济工作着力于推进“五个进程”。

其中之一即“推进旅游大开发,加快第三产业进程”。

策应我省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抓住某某市列入省城多功能区和某某旅游发展重点城市的巨大机遇,把旅游也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2007年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

围绕“五年”计划目标,某某市将加快旅游业发展列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对某某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进行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业,允许国家、集体、私营业主、外资一齐投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力争在近期主要完善某某森林公园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同时,继续开发各景点,建设形成某某龙头旅游区,带动全市其它旅游区的发展。

要完成“五年”计划目标,就必须首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三、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是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某某许多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旅游资源没发挥更大的效益,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旅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业相对其高回报而言属于投资较少,风险系数较小而且具有长远稳定收益的行业。

是否具备良好旅游资源,是决定生态旅游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

本项目完成后,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从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尽快改造完善某某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景区是非常必要的。

四、减少贫困,增加就业

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将原某某一部分的农业林业劳动人口转移到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中去,为那些由于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森林禁砍限伐而下岗分流的林场员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减少因失业贫困而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

事实证明,开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林业企业摆脱困境,重新振兴的成功之路。

对山区来说,发展旅游业是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从而减少贫困,促进就业的社会效益考虑,实施此项目也有其必要性。

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可以带动交通业、旅馆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医疗保健、科技教育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某某市城市流动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外来人员所涉及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广,各种需求与供给必然会促进某某市旅馆业、餐饮业的大发展,全国各种名菜会落户某某,同时某某地方特色名菜也会弘扬出去。

旅游业也必然会推动某某市娱乐产业和休闲保健产业的发展。

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应该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的重要条件。

旅游业能促进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某某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朝如下方向演变: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第二产业处于加快发展阶段,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第三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地位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目前,某某市旅游商品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品种少,缺乏地方特色。

应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原材料优势,大力加工生产本地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文化纪念品、绿色食品和医药保健品等旅游商品。

某某市的名牌产品可以开发成旅游商品,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将某某市培育成为全省以养生保健和绿色生态旅游商品生产基地之一。

七、促进农林业综合发展

1.对农林业的带动作用

旅游业发展,将大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使农民的观念意识的改变,有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的升级。

旅游业的发展会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首先,会增加名、特、优农产品的销售量;其次,会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销售量。

农业观光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品类型。

某某具有广阔的林业资源,但是经过多年的采伐,原始用材料已经萎缩,加之“退耕还林”,造成林业劳动力过剩,其转岗和转型已经成为林业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结合森林旅游的开发,部分职工可以转岗,直接和间接地从事旅游开发经营与服务。

有利于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维护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青山长在,绿水长留,给子孙后代留下理想的生态环境。

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筹集所需资金,并给林区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从而使其提高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如在林场修建必要的旅游设施,开展森林生态、休闲和度假旅游;发展旅游商品生产,为旅游商品生产提供原材料等。

2.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

现代假日旅游的兴起,推动了城市周遍观光农业的发展。

某某周边几个城市人口多,会形成假日出游市场,根据假日城市居民的进距离出游规律,需要在某某市的近郊区大力发展生态型观光过夜和观光农业。

在某某市洲上乡重点发展名、优、特瓜果蔬菜生产,建设花卉基地,推出参与性农业项目,丰富某某的旅游产品和内容。

 

第三章建设条件论证

第一节旅游发展背景

一、区域背景

1.地理区位

某某市地理坐标为115006'33''E—115042'23''E,27049'07''N—28009'15''N。

位于某某省中部,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

处在京九铁路、浙赣铁路两大干线的交汇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整个市域横向最大跨距58公里,纵向最大跨距31公里。

某某森林公园处于凌云峰、玉华山、千四丘、大极峰等群山环抱之中,辖店下、阁山镇的松湾、芦岭、大汗、花园、源江、淦上、官堂、洞塘、石陂、乌溪、友爱行政村及某某、五脑峰、官塘三个国有林场的部分山头地块,总面积6860公顷,其中森地面积5723公顷,水域面积500公顷。

2.行政区域

全市总面积1290.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398公顷,园地1875公顷,林业用地29952公顷,牧草地106公顷,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8262公顷,交通用地2108公顷,水域16116公顷,未利用的土地30282公顷。

全市总人口53.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14人。

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9.9%以上。

全社会共有劳动力28.64万人,占总人口的53.5%,其中社会从业人员为23.9万人。

全市设有四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5个乡,266个村民委员会,2549个村民小组;40个城镇居民委员会,360个居民小组。

农林牧渔场16个,其中中央、省属5个(双金园艺场、某某农校农场、省荣养院农场、南铁林场、南京部队清江基地),市属9个(阁山垦殖场、试验林场、原种场、园艺场、五脑峰林场、官塘林场、鱼种场、畜牧场、粮食综合开发集团公司),其它经济类型2个(股份:

千亩果园场;中外合资:

杨树林基地),农林科研机构2个(市农科所、市林科所)。

3.交通条件

某某市距离某某省会城市和全省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及重要旅游区南昌市仅90公里,交通优势显著。

铁路系统发达,南北运输大动脉京九铁路和东西运输大通道浙赣铁路都贯穿全境,并分别在某某市设有三级站和二级站。

公路系统完善,某某赣江公路大桥将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及清高、清宜线联成一体,形成全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新改造的320国道与赣粤高速公路在某某市昌傅镇形成立交,形成了某某七线穿境的对外交通格局。

2000年境内公路有89条,通车里程635.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

某某市水运系统便捷,全省最大的水运动脉—赣江纵贯全市,赣江航线北接长江,南达赣州。

某某港历来是赣江上最主要的客货运码头之一,是赣江三大码头之一,年吞吐量400万吨。

古时的“十里码头”经过改造后,仍在营运之中。

市境内通航河除赣江28.4公里外,还有袁河57公里,蒙河27.3公里。

航空运输尚未开通,目前依托南昌昌北机场。

然而,某某机场是亚洲最大的军用机场,设施先进,如有必要,可实现军民两用,而且某某距离昌北机场和向塘机场较近,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市内交通方便,市区到主要景区、景点的公路已基本上建成为油路。

因此,优越的区位与快捷的对外交通条件使得某某市具备了很强的旅游可进入性,为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概况

某某属鄱阳湖平原与赣江丘陵的过渡地带,境内以平原底丘为主。

东南部有山岭,西部和西北部为底矮的丘陵地带,玉华山为赣中第一高峰,海拔1169米,有“赣中屋脊”之称。

赣江和赣江河谷由南部向北部延伸;从而构成从东南西北呈马鞍形的倾斜走向的地势。

某某森林公园地处武夷山西延支脉,赣中丘陵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

地层构造水系前震旦系,出露地层多为元古界双桥山群,岩性为砾岩、沉积凝灰岩间夹砾岩、板岩等。

构造行迹主要为褶皱,次为断裂。

海槽环境下沉积的地槽型度理式建造碎屑沉积,变质深,厚度大,故境内多呈峦起伏,山体高聋陡峭。

地貌以丘低山为主。

整个公园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相对高差达800米。

2.水域水系

境内有赣江、袁河、肖江、蒙河等八条河流,总长263.65公里;水库、湖塘星罗棋布,水域总面积24.2万亩,其中河流4.3万亩,池塘、湖泊7.3万亩,水库3.1万亩,沟渠、滩涂等9.5万亩。

水库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山前地带和西北的丘陵地带。

湖泊多分布在赣江和袁河附近。

森林公园水源丰富。

淦水河和阁水河径流经店下、洞塘水库后,注入赣江,是森林公园的二条主要水系,此外尚有鹅溪河等8条支流河乌溪等6个二型水库遍步公园各景区。

同时,玉华、福地景区山泉清冽甘甜,流泉飞瀑如帘。

享有盛誉的九龙泉是酿造国优名产四特酒的源泉水。

3.气候条件

某某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霜期较短。

年均气温170C,一月平均气温4.70C,极端最低气温-11.70C(1977年1月5日);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70C,极端最高气温370C,年平均降水量1777.2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56.1mm;平均无霜期为269天。

4.土壤

公园土壤多由千枚岩、砾岩、片麻岩、花岗岩等发育而成。

以红壤、黄红壤为主,面积分布较广,山地黄壤和黄棕壤仅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才有少量分布。

山顶土层脊薄,中下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为5.5左右,适宜各类林木生产。

5.地震

根据2001.2.2颁布,2001.8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某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属地震不设防区域。

三、社会经济条件

1.历史沿革

据记载,自三国唐代初期,这里宫观殿堂一千五百间,有道士五百余人,良田三千亩,道家称“神仙之馆”,一直延续至清末,历代达官贵人、名医高士乃至芸芸众生,都川浮陆走,纷杳而至,或布道讲学,或游览观赏,或顶礼膜拜。

写记、吟诗、作赋流传于世。

解放后,1958年在阁山寺建立国营某某垦殖场,以经营传统林业为主;1991年设立某某自然保护区,1995年设立了某某森林公园管理处,隶属国营阁山林场管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并且以城郊林场为依托,林业、城建、土管等部门共同参与规划、开发。

市政府明文规定:

凡列入森林公园范围内的土地、山林、水域,其权属不变,经营权归森林公园管理处,收入按协议比例分成,同时要求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加快景区建设。

通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公园已初具规模,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2.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某某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贾云集,市景繁荣,成为江南新兴的商贸城。

药材和酒是某某的拳头产品,“药不到某某不齐,药不过某某不灵”,某某已成为全国药材集散地。

周总理赞誉的四特酒,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

某某经济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87年赋于某某计划单列,1994年特许某某市成为省级开发区,2000年某某又成为省直辖市(暂由宜春代管)。

优越的政策,宽松的环境,使某某国民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1999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8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78元。

某某森林公园现有职工53人,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和园林、木竹生产、建材加工,1999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50.6万元,实现利税43.4万元,其中,森林旅游收入250万元。

四、基础设施概况

(一)交通、邮电

从某某市区沿樟(店)阁、店松沥青公路,园内有林区公路,环山游道和乡间布道纵横交错,把景区各景点串成一线。

园内已开通程控电话,可之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