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9797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docx

太原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

太原市2019年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检测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活动的操作步骤与操作的主要目的不一致的是()

A.A

B.B

C.C

D.D

2.小明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b”,那么,玻片标本上写的是()

A.b

B.d

C.p

D.q

3.若用同一台显微镜同等条件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图。

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4.下列是显微镜使用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对光②取镜和安放③收镜④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物像⑤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①⑤④③

D.②⑤①④③

5.下面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A.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B.向上方移动玻片——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亮

D.用5X和10X的镜头组合,看到的物像放大了15倍

6.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可直接转动③,使其对准通光孔

B.转动⑥,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①

C.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D.向下方移动玻片,可将图2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7.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C

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明显上下移动

D

调换目镜

增加或降低物象放大倍数

A.A

B.B

C.C

D.D

8.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9.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D.物象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10.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

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

11.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

A.物镜上

B.目镜上

C.镜筒中

D.材料中

12.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对几个初中生物实验的认识和讨论,正确的是()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B.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般操作为:

擦→滴→刮→涂→盖→染

13.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

C.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是甲乙丙

D.图乙丙所示载物台上放置的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14.使用目镜10×、物镜4×的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放大倍数是()

A.40倍

B.10倍

C.4倍

D.14倍

15.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同一个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视野中细胞数最多的镜序号是()

显微镜序号

A

B

C

D

目镜

5X

10X

5X

10X

物镜

10X

10X

40X

40X

A.A

B.B

C.C

D.D

16.下面是萌萌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对光时,应将[9]的凹面镜对准[7]

B.欲使图中结构[4]大幅度上升,应反向转动图中结构[1]

C.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应首先转动[5],再调节[1]

D.转动[1]使镜筒下降时,眼镜应该看[6]

17.显微镜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

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如下图)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需调节的结构依次是①③⑧⑨

B.对光后,入眼的光线需经过的结构依次是⑨⑥③⑦

C.观察时,需调节的结构依次是④⑦①⑧

D.观察后整理时,需调节的结构依次是④⑧⑨

18.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

B.低倍物镜调换成高倍物镜,应转动转换器,并微调粗准焦螺旋

C.制作叶切片、人血涂片用于临时观察,都进行了染色步骤,观察效果更好

D.显微镜镜筒下降过程中,实验者应两眼睁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防压破玻片

19.用显镜观察细胞时,要使物像从视野上方移至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A.上

B.下

C.左

D.右

20.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亮

B.观察时,左眼闭着,右眼观察

C.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起放大作用

D.“上”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上观察,其物像为“下”

21.如图是观察动物的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到的现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图乙中的清水

C.换上高倍镜时,视野会变亮

D.要使图丙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22.某台显微镜配有两个5X和10X的目镜、两个10X和45X的物镜,若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标本,最大放大倍数是()

A.50倍

B.100倍

C.450倍

D.1000倍

23.把刻有“69”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A.69

B.99

C.96

D.66

24.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让已观察到的像更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2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图,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E必须操作正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D和图G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该同学制作的这种玻片标本类型属于________。

在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人的眼睛常会受到洋葱挥发物质的强烈刺激而泪水不断。

那么洋葱中含有的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______中。

(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该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向__________移动装片,若此时物像变模糊,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以便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6)如图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多,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

26.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

   

(3)要使视野变亮,可调节遮光器,选择   光圈和用反光镜的________面镜对光。

   

(4)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_______”的,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_______”的。

27.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

,于

年研制出能够放大

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从此人类对生物体结构认识进入到细胞这个领域,请回答下列小题题.

1考一考你对生物体结构的了解:

(1)不论是动物体或是植物体,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

(2)植物体没有哪种层次的结构________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A.个体.

(3)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A.叶肉细胞   B.保卫细胞

C.海绵组织的细胞   D.表皮细胞

(4)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由于()

A.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B.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C.根毛细胞液浓度等于土壤溶液浓度

D.根毛细胞液浓度随土壤溶液浓度变化

(5)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__)

A.不一样   B.完全一样

C.不一定   D.以上都可能

(6)观察细胞常用显微镜,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哪一台(___)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1    B.2    C.3    D.4

28.技能熟练,科学操作。

(1)如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将______。

(2)如图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_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好。

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______。

(3)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

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

______。

(4)使用显微镜时,若要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需要调节______。

A.转换器

B.光圈

C.反光镜

D.遮光器

29.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显微镜使用的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视野光线太强,可选用较小的_____,并用(__)_____的平面反射光线。

(2)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要从显微镜一侧注视(__)_____的下降。

(3)若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向_____移动载玻片。

(4)想让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