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9758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docx

审计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电子版

项目一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审计”一词最早出现于()。

A.西周B.唐代C.秦汉D.宋代

2.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一般是()。

A.财产的所有者B.财产的管理者C.审计机构D.被审计单位

3.()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审计。

A.注册会计师审计B.财务报表审计C.合规性审计D.经营审计

4.账项基础审计阶段一般采用()。

A.详细审计B.抽样审计C.合规性审计D.经营审计

5.我国的第一部《审计法》颁布于()。

A.西周B.宋代C.中华民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业务可以分为()。

A.财务报表审计B.经营审计C.抽样审计D.合规性审计E.详细审计

2.为了实现审计目标,适应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A.账项基础审计B.政府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风险导向审计E.民间审计

3.合规性审计的结果通常报送给()。

A.被审计单位管理层B.财产的所有者C.对所有人公布D.外部特定使用者E.债权人

4.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由()构成。

A.政府审计B.注册会计师审计C.内部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E.合规性审计

5.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由()几个要素组成。

A.审计风险B.检查风险C.固有风险D.重大错报风险E.控制风险

三、判断题

()1.剩余财产的出现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2.审计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

()3.在我国民间审计产生于民国时期。

()4.元明清是我国审计发展的鼎盛时期。

()5.在我国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都产生于西周。

()6.经营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规定的标准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7.合规性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程序或规则,或者是否遵守将影响经营或报告的合同的要求。

()8.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不需要关注被审计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程序、规则或合同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的重大影响。

()9.账项基础审计属于详细审计。

()10.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出具审计报告,指明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四、问题与思考

1.请举例说明审计的三方关系人的相互关系。

2.你怎样理解审计的概念?

3.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怎样的作用?

4.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哪些种类。

5.请说一说审计方法演进的三个阶段的区别。

项目评分:

题号

合计

题分

5

10

10

25

50

得分

 

项目二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

A.审计准则B.审阅准则C.其他鉴证业务准则D.相关服务准则

2.审计业务提供的是()。

A.绝对保证B.合理保证C.有限保证D.无任何保证

3.不属于鉴证业务三方关系人的是()

A.注册会计师B.责任方C.舆论媒体D.预期使用者

4.()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勤勉尽责,认真、全面、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

A.客观B.公正C.专业胜任能力D.应有的关注

5.如果注册会计师在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情况下提供专用服务,就构成了()。

A.违约B.一般过失C.重大过失D.欺诈

6.()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

A.实质上B.形式上C.客观上D.公正性

7.()的独立是一种外在表现,是让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项目组成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或职业怀疑态度。

A.实质上B.形式上C.客观上D.公正性

8.()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添加个人的偏见。

A.独立性B.客观C.公正D.应有的关注

9.()是指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

A.专业胜任能力B.应有的关注C.独立性D.客观公正

10.一般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是()

A.违约B.一般过失C.重大过失D.欺诈

二、多项选择题

1.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包括()。

A.审计准则B.审阅准则C.其他鉴证业务准则D.相关服务准则E.鉴证业务准则

2.鉴证业务提供变动保证种类有()。

A.绝对保证B.合理保证C.有限保证D.积极保证E.消极保证

3.鉴证业务包括()。

A.审计业务B.审阅业务C.其他鉴证业务D.代编财务信息E.咨询服务

4.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

A.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B.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C.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D.会计准则E.会计制度

5.可能成为审计标准的有()。

A.法律B.法规C.制度D.预算E.舆论

6.()要求审计人员通过教育、培训和执业实践获取和保持专业胜任能力,以确保为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

A.独立性B.客观和公正C.专业胜任能力D.应有的关注E.保密

7.属于自身利益导致不利影响的情形有()。

A.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在鉴证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

B.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过分依赖某一客户

C.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正在与鉴证客户协商受雇于该客户

D.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担任或最近曾经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E.会计师事务所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对象信息的其他服务

8.属于密切关系导致不利影响的情形有()。

A.会计师事务所推介审计客户的股份

B.在审计客户与第三方发生诉讼或纠纷时,注册会计师担任该客户的辩护人

C.项目组成员的近亲属担任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D.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的礼品或款待

E.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高级员工与鉴证客户存在长期业务关系

9.会员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披露涉密信息()。

A.法律法规允许披露,并且取得客户或工作单位的授权

B.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为法律诉讼、仲裁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

C.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在法律诉讼、仲裁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或监管机构的质量检查、答复其询问和调查

E.终止了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业务

10.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不利影响()。

A.领导层强调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B.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监控对某一客户收费的依赖程度

C.对已执行的鉴证业务,由鉴证业务项目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或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D.保持与客户的长期业务关系

E.轮换鉴证业务项目组合伙人和高级员工

三、判断题

()1.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受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统御。

()2.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

()3.合理保证需要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4.独立性审计人员公正执业的基础。

()5.其他鉴证业务提供的是有限保证。

()6.审计业务提供的是合理保证。

()7.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既要遵循执业准则的要求,也要遵循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

()8.责任方不可能是预期使用者。

()9.欺诈一般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负刑事责任。

()10.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则该业务不构成一项鉴证业务。

四、问题与思考

1.请说一说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在保证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2.你认为应如何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进行认定?

3.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防止执业过错的发生和避免法律诉讼?

五、案例分析题

【任务目标】考察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理解程度。

【基础资料】

石家庄博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是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2012年11月,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与博飞科技公司续签了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博飞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

假定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小组成员与博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存在以下情况:

1.博飞公司降低了2012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费用近1/4,导致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入不能弥补审计成本,故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决定不再对博飞公司下属的3个重要的销售分公司进行审计,并以审计范围受限为由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项目组的注册会计师王芳丽自2011年以来一直协助博飞公司编制财务报表;

3.项目组的注册会计师李书怡持有博飞公司的20000元的公司债券;

4.项目组的注册会计师刘远的妻子在博飞公司销售部从事销售工作;

5.在审计期间,博飞公司以过节为由,向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组成员赠送礼品。

【任务执行】

请结合你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理解,分析以下情况是否存在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并说明原因,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项目评分:

题号

合计

题分

15

20

15

15

35

100

得分

 

项目三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完整性”审计目标指的是()。

A.各项业务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B.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

C.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计量、计算和分摊

D.各项记录或列报经过恰当的分类和描述

2.()是指被审计单位能够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A.可比性B.重要性C.合法性D.公允性

3.()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职责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A.管理层B.治理层C.注册会计师D.企业主管部门E.股东

4.由()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A.发生B.完整性C.准确性D.分类

5.把2012年12月份的业务推迟记入了2013年1月,则违反了()认定的要求。

A.发生B.完整性C.准确性D.截止

6.会计报表附注中没有披露企业的关联方及其交易,违反了()目标。

A.发生B.分类C.完整性D.准确性和计价

7.由()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A.发生B.完整性C.准确性D.分类

8.如果函证结果表明,应收账款账面上的B公司欠款并不存在,则可能违反了()审计目标。

A.存在B.发生C.分类D.完整性

9.将寄存的商品列入被审计单位存货中,违反了()审计目标。

A.存在B.权力和义务C.完整性D.计价和分摊

10.企业将还有8个月到期的3年期借款列于长期负债,违反了()审计目标。

A.发生以及权力和义务B.完整性C.分类和可理解性D.准确性和计价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报表使用者之所以希望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主要是因为()。

A.财务报表使用者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B.财务信息的重要性

C.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D.财务信息的复杂性

E.财务报表使用者获取信息的间接性

2.在评价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内容()。

A.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B.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C.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D.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

E.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3.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A.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B.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C.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D.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E.以净值记录资产

4.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的是()。

A.管理层B.治理层C.注册会计师D.企业主管部门E.股东

5.与所审计期间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类别有()。

A.存在B.权利和义务C.完整性D.计价和分摊E.可理解性

6.与所审计期间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类别有()。

A.发生及权利和义务B.完整性C.分类和可理解性D.准确性和计价E.存在

7.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有()。

A.发生B.完整性C.准确性D.截止E.可理解性

8.审计目标包括()两个层次。

A.国家审计目标B.内部审计目标C.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D.财务报表审计目标E.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9.以下违反分类认定的有()。

A.将在产品计入存货B.将自用房产计入固定资产C.将经营性租出的设备计入固定资产D.将出租的门店房计入固定资产E.将捐赠收入计入营业收入

10.违反了完整性审计目标的有()。

A.将上期收入计入本期B.将本期收入计入下期C.虚构销售D.漏记销售E.未披露企业的重大诉讼

三、判断题

()1.认定是指治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2.发生认定主要与高估有关。

()3.漏记业务违反了准确性认定。

()4.只要经济业务实际发生了,无论记录于哪一个会计期间都不违反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要求。

()5.在有些企业,治理层的成员也可能是管理层。

()6.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7.财务报表审计可以适当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8.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由注册会计师代编的,则其管理层对会计报表不承担责任。

()9.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10.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

四、问题与思考

1.如果你是一位审计人员,请说一说你如何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

2.你如何理解管理层的责任、治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3.请结合你对管理层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以及所掌握的财务知识,参照表3-1设计一份认定与审计目标对照表。

4.怎样理解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五、案例分析题

【任务目标】考察对认定、审计目标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基础资料】

注册会计师吴雨婷及助理审计吴方同按照项目组的分工,负责职工薪酬的审计,并确定了以下审计目标: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记录的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

4.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

【任务执行】

请结合你对管理层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完成下表。

认定

审计目标

项目评分:

题号

合计

题分

15

20

15

20

30

100

得分

 

项目四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审计业务约定书内容的是()

A.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B.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C.管理层的责任D.审计资源

2.王明和李牧负责审计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在确定业务约定条款和处理业务类型变更时遇到下列事项:

管理层或治理层在拟议的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中对审计工作范围施加限制,并且这种限制将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人员正确的做法是()。

A.在实施审计程序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B.在实施审计程序后,针对可审计部分出具审计报告

C.告知管理层,不能将该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

D.与管理层协商,将该项业务变更为简要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3.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以下关于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B.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C.重要性概念是针对管理层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

D.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4.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A.在考虑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时,既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又要考虑错报的性质

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C.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调整

D.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

5.注册会计师在评价错报影响时应汇总错报不包括()。

A.对事实的错报B.推断误差C.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D.已调整错报

6.不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是()。

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过程C.控制活动D.分析性程序

7.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适用于()。

A.某一时期的交易B.某一时点的交易

C.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D.内部控制的评价

8.需要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情况是()。

A.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薄弱

B.实施实质性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可能难以获得

C.针对某项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目的是获取期末数据

D.只有在期末才能获取证据

9.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需要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范围的关系是()

A.正向变动B.反向变动C.无线性关系D.与被审计单位规模有关

10.以下内容错误的是()。

A.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B.拟信赖期间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C.预期偏差率越高,需要实施的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D.当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审计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A.要存在可以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B.能够就管理层的责任达成一致意见

C.具有良好的审计环境D.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E.制订了审计计划

2.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当()。

A.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

B.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C.与前任审计人员沟通

D.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E.评估审计风险

3.审计计划分为()。

A.总体审计策略B.审计总目标C.具体审计计划D.具体审计目标E.审计业务约定书

4.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包括()。

A.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B.控制测试C.实质性方案D.综合性方案E.分析性程序

5.重要性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

A.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B.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影响

C.判断某事项是否重大,应当站在报表编制者的角度

D.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所以还要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E.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

6.下列关于“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执行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如果审计人员通过了解和实施控制测试程序发现甲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应采取综合性方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B.计划的保证水平越高,对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要求越高

C.在执行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如果审计人员通过实施了解和控制测试程序发现甲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应采取实质性方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D.薄弱的控制环境带来的风险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广泛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总体应对措施

E.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实质性方案。

7.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取决于()。

A.重大错报风险B.检查风险C.被审计单位规模D.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E.获取的审计证据

8.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步骤包括()。

A.识别需要降低哪些风险以预防财务报表中发生重大错报,确定需要的内部控制。

B.记录相关的内部控制。

注意没有必要记录和评价与审计无关的内部控制。

C.实施穿行测试,评估控制的执行情况。

D.汇总信息,评估内部控制是设计情况。

E.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

9.实质性程序的基本类型包括().

A.综合性方案B.细节测试C.实质性分析程序D.实质性方案E.控制测试

10.细节测试常用的审计程序是()。

A.检查记录或文件B.检查有形资产C.观察D.询问E.分析程序

三、判断题

()1.如果不恰当地接受了审计委托,有可能给合伙人和员工带来额外压力,使声誉受损,甚至涉及诉讼。

()2.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量很少可以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3.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量很少可以不制定审计计划。

()4.当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比较差时应当采用综合性方案。

()5.要性水平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的因素。

()6.审计风险越高,审计人员就需要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

()7.风险评估程序是必要程序,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就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

()9.实质性程序是必经程序。

()10.只有设计合理并且得到执行的内部控制才有必要进行控制测试。

四、问题与思考

1.举例说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2.你认为应当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3.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控制测试。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

【任务目标】学会参照模版拟定审计业务约定书。

【基础资料】

假设河北省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了博飞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预计将在2013年1月5日至2月25日完成对该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

双方约定事项如下:

(1)在1月7日之前,博飞公司向审计人员提供审计需要的全部资料,并把2号会议室用来作为审计组的办公场所;

(2)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应在2013年3月15日之前提交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并对审计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3)预计审计收费为4万元人民币;与审计有关的其他费用(交通费、食宿费)由博飞公司承担;

(4)如果出现不可预见情况,双方可以约定变更;

(5)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6)甲方授权代表为张正,乙方授权代表为李芳;

(7)合同签订日期为2012年11月2日。

【任务执行】请根据以上资料拟定一份审计业务约定书。

项目评分:

题号

合计

题分

15

20

15

30

20

100

得分

 

项目五检查:

一、判断题

()1.信息系统的使用,并不影响会计的核算程序。

()2.因为即使被审计单位实现了电算化,其账簿、报表最终也要求打印出来,所以审计程序和手工时代无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