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9752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0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成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质量成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质量成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质量成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质量成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成本.docx

《质量成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成本.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成本.docx

质量成本

如何进行质量成本管理

★课程对象

——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1.总经理、厂长、总工程师、运营中心负责人、

2.财务部长、质量成本主管、质量部长/处长/课长、

3.成本主管、生产部长/处长等领导、经理办、总工办、质量部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跳出传统成本控制框架,理解成本分析与控制的意义

2.从财务报表探讨成本分析与控制

3.成本的观念与运用

4.制造、推销、管理等因素的分析与控制方法

★课程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企业追求的目标,首先是创造利润。

创造利润要建立在高效率、高品质及低成本的基础上。

其中品质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效率与成本。

没有客观有效的指标衡量现况,改善活动犹如没带罗盘或在迷雾中行走,你有可能凭着经验到达目的地,却更有可能在迷雾中失去方向。

质量成本管理以严格、准确、全面地记录数据为依据,通过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和流程控制,实现质量成本总额的最小化和质量成本内部结构的最优化;实现质量管理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提升员工的关注度,加快缺陷的改进速度。

削减质量成本可以降低产品总成本,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通过量化产品质量损失、工作质量损失、剩余质量损失,使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而有效地运行,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录

第一讲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上)2

第二讲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下)3

第三讲案例:

Tennant公司探求品质奥秘5

第四讲解开品质密码5

第五讲 QC小组活动与创造性技法(上)8

第六讲品质成本失败分析(下)9

第七讲一种新的管理工具:

PONC方法(上)11

第八讲一种新的管理工具:

PONC方法(下)12

第九讲有效实施PONC方法(上)15

第十讲有效实施PONC方法(下)17

第十一讲零缺陷行动:

获得卓越绩效(上)18

第十二讲零缺陷行动:

获得卓越绩效(下)21

第一讲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上)

 

 

1.梦达公司贾总的烦恼

梦达公司的贾总最近有点烦,不断有事情需要他处理:

“贾总,最近又有新的客户投诉了”;

“贾总,又走了一批人”;

“贾总,订单不足了”;

“贾总,上一笔货款又逾期了”;

“贾总,这个月的费用又超标了”

2.解决之道——削减成本

3.削减成本之后

3个月以后,确实取得了效果,各种绩效报上来,贾总非常满意。

图1-2削减成本5个月之后

5个月后,原来的问题全面反弹,现场返工增多了,设计变更增多了,报废不断上升,三包费用增加,客户抱怨上升,银行又要起诉他……这时的贾总,又开始头痛了。

 

4.AQL政策

图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利润和质量,就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大锤子,拴它的绳子就是企业管理的政策,即AQL的政策,这正是企业对待错误的态度。

政策上的盲区,客户不断地有新要求,设计地不断变更,原料地让步接收,制造商随便地修补,靠摆平,靠凑合,不能解决问题。

这时,贾总已经彻底醒悟了,原来企业生了病,病根还在自己。

 

5.企业盈利与否相关的因素

企业盈利与否原来跟品质紧密相关,跟成本紧密相关的,而这又取决于企业的士气。

目前成本背后是什么东西呢?

以前一直关注表面的东西,即那些看得见的、活动的东西,决定成本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呢?

贾总开始思考:

吃错药了:

企业的病根原来在自身呵!

来得快的,也都去得快,如何才能持续?

盈利与否,命系成本,而关乎人气,最后体现为品质—客户想要的。

那么,抓住品质,是否可以提人气、降成本,促盈利呢?

什么是品质

 

(一)品质,你如何定义:

科学,还是作诗

什么是品质?

在客户看来,成本、进度、服务是统一的,消费者绝对有资格要求其统一,但是在服务商看来,它们是矛盾的。

对于品质的定义:

如果横向看一个企业,财务部门、营销部门、技术部门、研发部门、物流部门、服务部门、制造部门、品质部门,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纵向看企业,公司高管、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每一个普通的员工,对品质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

所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图1-5如何定义品质示意图

 

(二)“萝卜快了不洗泥”背后的原因

 

1.传统的智慧起了作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传统的智慧起了作用。

传统的智慧认为什么叫品质呢?

越好越有品质,越贵越有品质,那些奢侈品才是最好的。

于是有些企业搞产品分级、让步接受,等等。

想判定什么是好的标准,有一个统计学的控制工具,这确实很有必要。

但是各种方法,最后证明的都是:

第一次做对是不可能的。

数学中没有绝对值的0,只能是无限趋近于。

物理学也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个波动,只能控制它波动的空间。

用数学的方法管理品质的时候,就会有波动的区间,修修补补是可以容忍的,所以很多组织,就把修修补补变成习惯。

错了就补,不纳入工时,也不记定额,更不入库。

所以,在很多组织的现场里,许多工作没有记录。

 

2.“传统的品质智慧”的内容

品质意味着好、更好的程度(产品分等级、让步接收),为此……

统计技术作为品质控制工具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它证明第一次就做对是不可能的(修修补补的习惯),因此……

多一些检查总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大量依靠检验),所以……

存在着“品质经济学”:

高品质与低成本不可兼得(AQL政策),而且……

准时交货和确保进度与品质无关(牺牲品质以保证进度),因为……

问题出在一线:

品质只是车间的事情,而工人们又散漫又漠不关心(纪律与惩罚)为此,必须加大检验与监督的力度,而且……

品质部门应该为品质负责(品质问题)……

 

【案例】

开车时,在堵车的情况下慢速运行,人会不断地前后左右看,这时,是最费油的。

换句话说,在低速运行的情况下,就是高品质等于高成本。

但是上了高速公路之后,在高速匀速的情况下,是最省油的。

所以很多汽车公司不会强调油耗是多少,但会强调一个高速平均值是多少。

当组织进入了高速运营之时,会惊奇地发现,高品质是可以低成本的。

这一点很重要,在这方面,所谓传统的智慧,实际上就是病毒。

有些人认为,准时交货和确保进度,与品质没有关系。

很多技术部门、制造部门,都认为问题出在一线,认为品质是车间的事,工人散漫,就加大检验和监督的力度。

如果就成本来说,白领和金领造成的浪费,是蓝领的3~5倍。

所以,品质的问题,绝不能只让品质部门负责。

第二讲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下)

 

(三)解开品质密码

 

1.传统的和现代的品质管理区别

传统的和现代的品质管理区别是:

传统的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自己定义,这就是品质;

现代的品质是客户说了算。

 

2.如何让品质具有生命

所谓品质,就是客户化的思维和立场。

客户化的思维意味着客户的满意度在提升,意味着市场的份额在提升,会导致利润的提升。

商朝的时候用贝壳作为货币来交换,钱的上面有两个金,斤斤计较。

斤斤计较带来成本的降低、浪费的减少,意味着组织运营效率的提升,也会导致利润的增加。

解开品质密码的时候,要把品质赋予生命。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要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品质不能对公司损益表有贡献,就没有任何的价值。

原来品质可以对损益表的上部(销售额)有贡献、中部(成本)有贡献、下部(利润)有贡献,因为销售额减去成本等于利润。

任何组织都要获利,如果连钱都赚不到,就不必谈什么社会责任,谈什么慈善事业,谈什么希望工程。

 

(四)Crosby品质光谱

 

1.Crosby品质光谱的发现

 

【案例】

1952年,Crosby把品质管理理念,引进了制造业。

Crosby当了质检员,婚后,工资不够用,他就用业余时间去兼职挣佣金。

这使他必须要了解客户的需要,以能够实现让客户回头的目的,所以他又把客户需求、客户忠诚的概念,尤其是品质管理理念,在1952年引进了制造业。

提出了零缺陷的概念

Crosby不断思考现状,找出解决方案,一步一步,由一个质检员,变为主管、部门的主管、经理,当他升任经理的时候,到了著名的马丁公司,做了项目经理。

他惊奇地发现,人们在做事的时候,虽然在努力做,但都是属于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人,大家会认真地、按部就班地、努力地,第一次就把错误的事情做对。

他就开始思考大家对待错误的态度,提出了零缺陷的概念。

提出了管理的语言就是报表

再后来,Crosby又到了著名的ITT公司,做了全球的副总裁。

ITT公司非常大,他就思考自己之前的经验,都是制造业的经验,现在面对ITT所涉及的众多的服务业(喜来登酒店、伏特保险公司等都属于ITT公司),怎么去管理?

突然有一天他顿悟了,无论服务业也好,制造业也好,都是企业,企业就要用管理的语言来管理,而管理的语言就是报表。

企业都用报表来管理的话,就有了共同的语言。

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用财务语言管理质量开始实施。

 

2.Crosby品质光谱的内容

图1-6Crosby质量光谱

质量管理光谱,就把一个静态的品质管理了起来,它把共分为以下5个阶段:

不确定期;

觉醒期;

启蒙期;

智慧期;

确定期。

在某一个阶段,都有以下5个层次:

高层态度的问题;

质量部门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问题;

质量成本的问题

整个组织心态的问题。

通过这些层次,来确定质量的光谱。

 

分为5个阶段,即不确定期、觉醒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

企业可以对照质量光谱图,看自己处于哪个阶段。

再看花费多少质量成本才能达到新的目标,如何通过品质对财务的贡献,把浪费掉的钱又变为利润。

3.使光谱由左向右推进的力量

Crosby品质光谱图中的这些数字,从20%~25%,18%~20%,12%~18%,8%~12%,2.5%~8%,是成本的压力在推动,这个压力又使得企业必须不断升级。

国际上一个著名的公司做了一个调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统计报表的指标与管理阶段相匹配。

处于哪个阶段要和销售利润率、销售的增长率相连。

而且质量是回报利润的,质量要盈利的,且品质要和收益相关。

很多财务总监从来不看质量部门的报表,他说我看不懂。

假如质量部门做了个报表,财务部门不看,那报表的价值在哪里呢?

图1-7中,很清晰地表明了企业处在哪个阶段以及相应的平均销售利润率等。

图1-7品质回报利润图

判定企业处在品质管理的哪一个阶段,制定出自己的一个战略步骤,然后有序地一步步达到预定的目标,可以根据质量图谱来自我评估。

 

【案例】

点评:

如何用成熟度的光谱,来判定自己到了哪一个阶段呢?

也就是要看花费多少质量成本才能达到新的目标,如何通过品质对财务的贡献,把浪费掉的钱又变为利润。

 

【自检1-2】

克劳士比是如何用制造业的经验管理服务业的?

答案1-2

克劳士比在认真思考后发现,无论服务业也好,制造业也好,都是企业,企业就要用管理的语言来管理,而管理的语言就是报表。

都用报表来管理,就有了共同的语言。

第三讲案例:

Tennant公司探求品质奥秘

 

【案例1】

20世纪后半叶,日本经济崛起,抢占了美国的市场,美国企业重新开始迎接挑战。

美国非常有名的Tennant公司,从原来做木头和木地板、做地板干洗机,到国际化上市公司,它请求Crosby学院帮助,开始重新靠品质打天下。

因为日本是靠品质来赢得天下的,美国是靠大批量生产而著名的。

【案例2】

点评:

担任过中国足球队教练的米卢是个国际职业经理人,他谈品质非常到位:

品质是什么,是管理和政策的结果。

但同时他也解释了没有在他的团队里实施的原因:

中国的企业,各方面素质还不具备,要等我的员工觉醒,尤其要等质量经理觉醒,然后来找我,我们俩人一拍即合,这件事就好办了。

老板在等着员工,员工在等着老板,两边都在等。

好比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

 

点评:

时不我待,质量经理、QA经理们更应该有主动的精神,应该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也许你的老板正在关注着你,千万不要默默无闻地去做事。

当年,Tennant公司的美国总部用品质成熟度评估表对自己进行了评估,结论如下:

1979年,公司处在不确定期,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基点;1980年觉醒期;1983年启蒙期;1986年智慧期,三年一个台阶。

任何人都认为品质很重要,但关键是不知道品质对公司的意义,品质对员工的意义,品质对供应商的意义,品质对公司客户的意义,一旦把它分解,给出答案,才能真正知道品质是什么。

要想真正通过品质获得成功,一定要找出关键的要素。

最后Tennant公司认为有以下五个关键因素,能使得自己一步步摆脱困境,超过日本人:

管理者的承诺

承诺肯定是从上层开始,意味着要完全参与,即用自己的时间,用自己的钱,用自己的经历。

员工分批投入,让大家分享共同的目标

改变基层员工和管理者们的漠视关系

只有当人们为了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合作。

公司一词的本意,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工作,或者在一起做生意赚钱。

但是组织里所有交叉的地方,重复的地方,不仅沟通困难,也是巨大的成本浪费的地方。

如何使工作变成更加令人满意的机会?

也是让人们保持对品质的兴趣最强烈持久的原因,也就是致力于能够让每个人热爱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感到有兴趣。

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

在管理者的管理工具中,第一个就是沟通,把人的要素放在很重要的地位,管理者要了解自己,了解他人,逐步开发出一个企业里面上级和下级、技术和制造、品质和制造、管理和技术、客户和供应商等的沟通模式。

把人的自尊心建立起来

第四讲解开品质密码

 

品质“完整性”:

生命强壮的公司

 

(一)品质概念的生命模型

 

1.探求品质奥秘的目的

谈品质密码,探求品质奥秘的目的就在于要通过品质,提升整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想赚钱,或者赚了钱就跑,就不需要品质。

但一个企业要想持续的成功,永续的经营,绝对不可缺少品质。

 

2.如何还原品质的生命

品质的概念是很丰厚的,有一个生命的模型,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有骨骼,品质是组织的骨骼;

有血液,财务是组织的血液;

有灵魂,关系是组织的灵魂。

一个组织有了骨骼,有了血液,有了灵魂,就具有了生命。

 

(二)一个永续经营的企业特点

一家企业,如果真正地还原这种品质,就还原了它的生命,那它就是一个生命力非常旺盛的公司。

而这样的公司具有五个特点,或者说,一个持续成功的企业,一个永续经营的企业,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人们在一个组织里面,习惯于做任何事都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了,非常有效率,做事井井有条;

企业是增长的,是盈利和稳定的,不只是为了报表更漂亮,不只是为了说市场占有率大,而且要赚钱,增长是盈利和稳定的;

客户的需求是可以预知的,而大部分企业是被动式的;

变化是有计划、可掌控的;

人们在那里工作是自豪的。

关于这五点,判定是不一样的,这五点展开就是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又可以通过一个评估表来查看。

《永续成功的组织》这本书,就是把这五个点一一展开了,形成了一个新的评估表,来评价一家企业是不是健康。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一个企业健康的艺术”,很有意义。

 

【自检2-2】

根据《永续成功的组织》一书的理论,持续发展的公司具备哪五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

1.人们在一个组织里面,习惯于做任何事都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了,非常有效率,做事井井有条;

2.企业是增长的,是盈利和稳定的,不只是为了报表更漂亮,不只是为了说市场占有率大,而且要赚钱,增长是盈利和稳定的;

3.客户的需求是可以预支的,而大部分企业是被动式的;

4.变化是有计划,可掌控的;

5.人们在那里工作是自豪的。

“开车理论”:

品质如何具有生命

 

(一)“开车理论”

企业生命的基点,是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可以用开车理论来阐释,如下图2-1所示:

图2-1开车理论:

品质如何具有生命

车里面会有各种的表盘,上路行车有交通规则。

即使把交通规则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开车能够安全,各种表盘就是控制系统。

企业里的QC就是质量控制系统,它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一个表盘的作用,非常有价值,可以让开车的人每时每刻知道当时整个车的状况。

超速了,没油了,都准确地显示出来,但如果开车的人不予理睬,这些表盘也是没有用的。

很多企业里面有ISO9000,14000,18000等各种的体系,假如不用它,就没有一点用。

所以,无论是管理品质,还是管理品质成本,甚至管理整个企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有QC(质量控制)。

另外,开车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把术和道分开,如果没有正确的概念,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是会走弯路的。

做实际工作的人,往往花了很多努力在做QC,但是谈到质量管理,却发现诸位没去做,甚至有意避开它。

怎样如何让企业真正用起来?

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这也是还原品质生命的一个基点。

每个企业都希望组织的发展就像开车一样,希望能把车开好,开到既定的目标,但实际情况不一定是如此。

(二)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后果

 

【案例】

点评:

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客户不高兴了,抱怨了,就会查责任。

销售和营销方面,可能销售定单错误,订购记录错误,担保的费用错误,还有销售的让步、违约罚金等,工厂的方面,可能是返工、报废、返修、设备损坏、三包费用等;

采购方面,可能是原材料有缺陷,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原材料的变异,库存过多等;

管理方面,可能重复劳动,道德推诿,调查,开会调查原因,惩罚,通报,道歉;

研发方面可能是设备的停工期,不适当的文件,以及由于变化导致的耽搁,重点项的改变等……

克劳士比发现,如果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则下列情况将会不断出现,如下表2-1所示:

 

表2-1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后果

 

公司的“浪费”到底有多大

 

(一)成本模型

全球的统计表明,由于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而造成的代价,在制造业高达销售额的20%~25%,服务业占了运营成本的30%~40%。

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微利时代,张瑞敏说,现在是利润像刀片的时代。

可是很多公司非常潇洒地把高达税前利润的3~5倍成本随便打了水漂了。

这是关于成本的一个模型:

图2-2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模型

符合要求的成本是POC(PriceofConformancecost,POC),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所必须支付的成本;

无失误运作的成本EFC(Error-FreeCosts,EFC)是指做某件事所必须要投入的东西,人、财务、设备等;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简称PONC(PriceofNonconformancecost,PONC),指为了不使它引起偏差和变异所投入的一些验证、检验、测试等的设备。

 

【案例】

(二)漏斗原则

品质也有一个漏斗原则,如图2-3所示:

图2-3品质漏斗原则示意图

 

【图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成本是下降的,但是下降的是直接的费用,间接的成本没有下降,无形资本是上升的趋势。

 

(三)“隐形工厂”

质量管理有个10的规则:

在设计阶段的一个缺陷,找出来花了1块钱,假如流失到下一个流程,就要花10块钱,再往后流,又是10的倍数。

所以说,隐形工厂,很重要。

如果不把浪费的钱找回来,后果就很严重。

图2-4“隐形工厂”示意图

【图解】

要有效管理公司,控制质量成本,就要发挥丰田拧干毛巾的精神。

丰田在2006年的利润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再加上德国大众这四家汽车公司的总和,原因就在于丰田公司的古训:

拧干毛巾。

第五讲 QC小组活动与创造性技法(上)

 

头脑风暴法和三大鸿沟(上)

 

(一)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应用程序

创造抒写了历史,创造改变了世界。

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而创造发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右半脑功能的发挥。

如图5-1所示,左、右半脑的分工不同,左半脑是理性的、分析的、批判的,语言的功能,左半脑发达的人适合当律师、数学家。

而右半脑则不同,右半脑是感情的、综合的、共感的,非语言的功能,右半脑发达的人善于创造发明,可以当艺术家和发明家。

左半脑是靠逻辑分析,靠语言来解决问题,而右半脑却是靠形象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

左半脑解决问题花费的时间校长,而右半脑一瞬间就能把问题解决,这是两个半脑根本不同之处。

图5-1人的大脑

据统计和研究,人的脑容量现在开发程度远远不够,只有10%,如果能达到50%,那么一个人能懂40门语言,能获取14个博士头衔。

而右半脑是左半脑能量的10万倍,因此,如何开发右半脑就成为关键。

开发右半脑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地发表独立见解,并在短时间内从与会者中获得大量的观点。

创新型QC小组选择课题和比较方案的时候,都要发动全体成员用头脑风暴法来思考。

应用头脑风暴法必须遵守下列4个原则:

即畅所欲言、强调数量、不作评论、相互结合。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程序有:

确定议题、会前准备、确定人选、明确分工、规定纪律、掌握时间。

(二)粮食扩大器的故事、金奖窨井盖、倒盖嘉峪关等

充分发挥右半脑的作用,就是发挥创造力、不受常规束缚、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驰骋。

不少问题、难点,按常规思维无法解决,山穷水尽疑无路,若能另辟蹊径,有时会豁然开朗,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所以在解决难关、构思创造时,不要随便说别人异想天开、白日做梦,而要鼓励人们奇思妙想,运用灵感,由此及彼,心血来潮,心驰神荡。

下面举一组创造发明和随机应变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1.司马光砸缸

2.运用灵感

灵感就是形成创造性认识的刹那间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突破性、新颖性。

灵感是一种综合性突发的心理现象,是思维与其他心理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

灵感是上帝对艰苦劳动的人们的奖赏。

爱因斯坦在研究狭义相对论的时候三年想不出来,后来在一瞬间念头就出来了,他抓住这个念头一口气写了半个月,一个伟大的狭义相对论就问世了,从此人们跨入了原子能的时代。

三毛写小说也是如此,通常是灵感出现后,几天内把一部小说完成。

其实每个人都有灵感,据统计有50%的人经常有灵感,30%的人偶尔有灵感,灵感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

3.金奖窨井盖

美国曾组织过一次防盗井盖的金奖发明比赛。

结果比赛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90%以上的方案都是在防盗性能上下功夫。

有的井盖一动之后就会发出警报;有的井盖是盖与井的主体连在一块,让小偷带不走;有的是非要有特殊的装置,才能打开井盖,等等。

结果,这些想法全部落选,而一个用纤维板做的普通井盖则成功获奖。

这个井盖由于材料过于普通,对于偷盗者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因此有效地起到了防盗的作用。

这个作品的发明者与别人的思维不同,别人想的是如何让井盖不被偷走,而这个人想的是如何使井盖没人偷,这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第六讲品质成本失败分析(下)

 

【案例】

点评:

其实这家企业已经把制度都建立起来了,而且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报告都出来了,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居然是这样的。

为什么常规的质量成本管理往往会失败呢?

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前提错误

没有把COQ当作成本管理工具,而是削减成本的工具。

手段错误

实施有威胁的衡量,罚款使COQ隐藏越深,越缺乏真实性。

人员错误

主要由品质人员实施,既缺乏客观公正性(与财务比),更容易令一线人员产生抵触。

方法错误

自下而上,为削减而削减,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对象错误

车间与蓝领人员。

思路错误

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强调报表的符合性而非管理的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