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元宵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9651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元宵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汕头市元宵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汕头市元宵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汕头市元宵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汕头市元宵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头市元宵节.docx

《汕头市元宵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元宵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汕头市元宵节.docx

汕头市元宵节

汕头市元宵节

篇一:

汕头地方史

潮汕地方史(6分)第一章追古溯源

一:

建制沿革

古代:

1、前214年,秦设南海郡,下辖潮汕地区。

2、前111年,西汉设揭阳县,潮汕隶属中原最早政权建制。

3、隋——清属于潮州。

近代:

4、二鸦后,1860年开埠,称汕头埠。

(通商口岸),潮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

5、1921年,出现汕头市。

现代:

6、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

7、1980年,汕头经济特区建立。

8、1991年,设置汕头、揭阳、潮州三个地级市

9、20XX年3月,汕头行政区域调整,辖六区(龙湖、金平、濠江、澄海、潮阳、潮南)一县(南澳县)。

二:

潮汕先民

1、越族是潮汕最早居民。

2、战国时,潮汕走进金石并用时代,标志迈进文明门槛。

3、秦朝后,中原移民与越族融合,形成潮汕先民。

过程:

①秦征服越族后,有了中原人民移居潮汕较早记载。

②两次移民高潮:

西晋第一次,两宋第二次三:

韩愈刺潮

1、唐朝人,字退之。

2、功绩①了解民情,关注民生,②兴办乡学,传播儒学,

③驱除鳄鱼。

3、为纪念韩愈刺潮功绩,山河改姓“韩”。

韩山、韩江来历。

4、韩文公祠图片

四:

维护祖国主权的斗争

1、明朝中后期,广大总兵俞大猷同潮汕人民并肩战斗,进行抗倭斗争。

闽浙总兵戚继光在南澳登陆,捣毁倭寇老巢

2、郑成功在南澳,向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动进攻,收复台湾。

南澳国姓井遗址,总兵府遗址,“招兵树”澄海外砂国姓埔遗址。

五:

古代经济

1、农业:

①新石器时期,已有原始农业;②战国秦汉时,已有铁制农具;③唐代,有相当发展;④两宋时,农业迅速发展。

有了小麦种植,引进了占城稻,一年2——3熟。

宋代诗人

彭延年诗句“稻田千万顷,处处尽桑麻”。

农具:

插秧的秧马。

龙骨车汲水。

⑤明末清初,高产的甘薯传入潮汕,已有能力向外输出粮食

2、水利:

规模最大的:

韩江堤围。

3、手工业:

陶瓷、潮绣最著名。

陶瓷:

①新石器时,有薄胎黑陶等精美陶器。

②两晋时,有了美术青瓷。

③唐宋时,成熟阶段,出口东南亚、西亚。

④明清,陈设瓷发展迅猛。

潮绣:

①唐时,简单刺绣。

②明代,与现代相似。

③清代,繁盛期,“流行海内”,行销东南亚。

秧马

4、盐业①唐代,已有海盐生产。

②宋代形成三大盐场(小江、招收、隆井)。

③元代工艺革新,“煎煮法”到“滩晒法”④清代产量最高峰。

引文及诗句。

“万灶晨烟熬白雪”

5、商贸业①610年,隋炀帝派兵从潮州到琉球(台湾),促进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

②唐代,潮州是海上贸易商港之一。

③宋元,潮州对外贸易(市舶)频繁,路线东南亚、西亚。

④明后,南澳、饶平柘林成私贸中心。

⑤清朝,对外口岸增多。

1684后,澄海樟林港兴盛。

1792设樟林巡检司。

港口变化:

潮州(明以前)——南澳、饶平(明代)——樟林港(清代)——汕头港(1860后)

六:

古代文化

唐:

名贤涌现。

“潮人一代先师”唐大颠(潮阳灵山寺);贤士赵德:

帮韩愈兴办乡学,向学之风日盛。

宋代:

繁荣局面,明代:

文化高峰期,

第二章百载商埠

一、汕头开埠

1、二鸦后,1860年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

2、“一个未经条约承认的非常重要的港口就是汕头港”,3、1921年,汕头形成独立市区。

二、潮海关1、常关:

清政府所设海关。

2、新关:

外国人控制。

1860年在妈屿岛设立近代第一个潮海关,1865年迁到外马路。

(图片)

三、外国在汕领事机构:

英国最先设领事馆①1860首设领事,②1868正式设领事馆,③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领事馆关闭。

④领事署位于礐石海旁路(注意图片)

四、列强在汕经济活动

1、1878年英国怡和洋行在礐石开设制糖厂,这是外资在汕设立的第一家近代工厂。

2、利用商行从事“猪仔贸易”,掠夺潮汕华工。

(猪仔:

指潮汕华工)

3、近代农业具有时代特色:

农产品商品化加快。

但总体说,近代汕头,农村经济破败,农业生产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首先:

农村耕地占有极不合理。

其次:

农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

第三:

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年久失修,自然灾害频繁。

五、近代工业1、汕头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1879年创办的汕头豆饼渣油厂。

2、20世纪初是汕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时期。

3、总体说,近代汕头工业规模小,水平低,始终没能成为汕经济支柱。

六、近代交通运输业海运:

1、开埠后,汕头港取代樟林港成为潮汕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2、1873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汕开分局。

3、1933,汕头港吞吐居中国第三。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航运进入鼎盛期。

铁路:

1、1906,华侨张煜南兄弟兴建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北至潮州。

2、是我

国商办铁路的开始,也是我国华侨创办的第一条铁路。

3、1939、6,日军侵潮前,

政府下令拆毁潮汕铁路。

七、近代商贸1、20世纪30年代,小公园一带形成繁华商业区。

2、1933年,

汕头商贸额居全国第7。

3、30年代百货批发“南生”、“广发”、“振源”、“平平”

四大公司。

诚实守信,薄利多销,童叟无欺。

八、侨批在金融业,最具潮汕特色的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侨批”。

1、侨批是一种“银信和封”,即汇款与家信结合的民间寄汇。

2、完全靠信誉经营。

3、类似今天的汇款单,但侨批以信为主。

(注意

图片)4、传递侨批的称为“水客”。

近代公用事业

1、1909,高绳之建成发电厂“商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2、1914

高绳之创办“商办汕头自来水公司”3、1909,高绳之投资汕头至澄海的长途电

话,成立汕头第一家民用电话企业——汕澄电话公司。

(1909高绳之倡办振

发织布局)4、1932年,汕头成为第9个开通自动电话的城市。

5、20世纪初,

公用事业日渐完善。

高绳之侨批

第8章民俗风情

一、方言文化

(一)发展过程

1、起源:

潮汕方言起源于闽越土语;2、秦汉时,闽越土语与中原方言融合,潮汕方言基本定型。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潮汕地区逐渐流行。

4、明清时,成为独立的次方言(闽南方言体系)

影响:

是潮汕族群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

(二)潮汕俗语

①“生仔勿读书,不如饲大猪”,说明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②“荡到无,过暹罗”,反映解放前潮汕人被迫到泰国谋生的情况③“茶薄人情厚”,反映潮汕人待人热情,以茶待客的民间习俗

④“小小生意能发家”,反映潮汕人善于经商的特点

(三)潮汕歌册(女书)

是用潮汕方言写作的长篇叙事唱本。

产生于明中期,广泛流传于晚清。

是妇女道德、行为规范和文化学习的教科书,也是妇女精神乐园。

二、饮食习俗

1、主食以大米为主,早餐多吃稀饭,喜食鲜腥,喜吃腌制品和卤味,饮工夫茶。

2、潮菜特点:

借重海鲜,注重生猛清鲜;做工精细,色香味形名俱美;小吃繁多,富有地方和美食特色;重视作料;注重原料的原汁原味。

三、工夫茶

1、工夫茶含义:

讲究烹茶品茶方法是意思。

2、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

3、文化内涵:

“和、爱、精、洁、思”。

和:

祥和的气氛;爱:

表达爱心和敬意;精:

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冲沏技术;

洁:

高洁的品性;思:

启发智慧和思考。

4、意义:

为人们提供了联络感情,沟通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

5、冲泡过程:

①洗杯②纳茶③洗茶④刮沫淋盖高冲低洒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四、民居建筑

农村:

①四点金式②下山虎式③驷马拖车式城市:

骑楼前后两个一厅二房构成,正房是一厅二房,复合式住宅,中间有一座民居和商铺合一中间有天井。

天井两侧有厢房三进的家庙,两边各有一座四点金

六、节日习俗

1、春节:

最讲究传统礼仪的节日。

喜用柑桔、橄榄作为吉祥物。

代表“新年大吉”“宾临大吉”

2、元宵节:

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所体现的民俗文化色彩最为浓烈。

3、冬至节:

潮汕人被认为过小年。

祭祖谢神,吃冬至丸。

4、汕头成人节:

1995年汕头确立每年10月8日为汕头成人节,是具有现代特色的现代节日。

5、出花园:

传统成人节。

虚岁15岁(14周岁)。

6、农历三月三,叫做“上巳”。

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

篇二:

关于潮汕春节文化的调查报告

对潮汕习俗文化的研究

————你了解潮汕春节吗?

【前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而春节的习俗在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特色。

潮汕春节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潮汕地区的春节民俗活动,总免不了有祀神祭祖以及游神赛会的项目,既有祭祀色彩,又具有喜庆娱乐的气氛,成为潮汕人不可或缺的风俗。

经过历代的演变,潮汕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在继承民族传统节日风俗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

民俗活动在与各地大体相同的前提下,其不同之处在于反映了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饮食、工艺和奉祀等呈现出的地方特色,现今似乎已渐渐为新一代潮汕人所淡忘。

【关键字】潮汕习俗、春节、

一、调查经过

【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专题,就是为了了解潮汕春节各个节日的特色以及潮汕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发扬潮汕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从更深的层次反映了潮汕人的心理特点。

【研究方式】

结合地方文化,为了能更直观详细的得出结果,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网络(论坛、QQ)、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走访等形式来完成本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结果

1.关于节日及习俗介绍

1.1冬至

冬至,俗称“冻结”、“长至节”和“亚岁”等,它是我国自晋朝至今的传统节日。

潮汕人在冬至那天,都要吃“汤圆”,这是传统习俗,象征合家团圆、诸事圆满。

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并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

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

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有娱乐身心的作用。

1.2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夜我们称作平安夜,“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

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

团圆饭。

以前的团圆饭是杀一两只鸡炖人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家庭会吃一些比如燕窝、鲍鱼等等比较名贵的食物。

更有一些人为了方便,一家人到酒家去吃上一顿,毕竟辛苦一年了!

吃完饭一家人在电视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此日当饮糯米甜酒,长沙称此为“屠苏酒”,实以甜酒应屠苏酒之名也;又吃年糕,寓“年高”之意,取悦于长者。

?

祭祀。

祭祀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

这是封建制度下,人们进行自我安慰的一种方法。

?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春节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1.3大年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天刚亮时街上喜炮连连,家中大厅红盘盛满柑(因为柑大于桔,与“大吉”谐音)、青橄榄以及各种糖果。

早上家中后辈要向长辈请安,家中各成员互相给予春节祝福。

大年初一主要活动有四项:

红包,禁忌,拜年,游艺。

?

红包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要装在一个红包中,俗称“压肚腰”,意思是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

禁忌

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故这天不能扫地、倒垃圾,说是会把财气扫光。

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

初一这天不能揭开簸箕,说是怕财气外流。

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

这天早晨不吃稀饭,要吃干饭。

整天不吃荤,要吃素食。

关于这点有几种说法:

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不能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血光之灾。

不吃药,不看医生,以求春节平平安安、无病无痛。

这天还不能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不能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说是会有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

拜年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柑到亲友家中拜年。

拜年以亲疏顺序上门,故潮汕有俗谚:

“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主客互相致吉利话,主人请拜访者吃柑、青橄榄,共品工夫茶。

客人赠送主人柑,主人与柑回敬,俗称“换敬”,表示回敬美好祝愿。

?

游艺

初一早晨,大街上热闹非凡,传统游艺节目有“打英歌”、“舞虎狮”、“舞金龙”、“擎标旗”和“笛套锣鼓队”等,使节日气氛显得十分热闹隆重。

1.4大年初三

闽南侨乡由于自古就有很多人到海外谋生,于是在家乡的亲人常常求神托佛,祈求保佑海外亲人平安、事业发达,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泛神崇拜的传统,因而家中奉祀各种神祗。

闽南侨乡民俗,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送诸神上天庭,让这些神仙在天上欢度春节,兼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人间的善恶诸事。

过了春节,在正月初三日,各家各户又得备办三牲果合,迎接诸神返回人间。

1.5大年初九

潮汕地区农村称正月初九为“天公生”,源自女娲娘娘开天地、造万物的故事。

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

农历正月初九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点上灯笼,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在“天公生”这一天还有许多禁忌:

早晨起来洗脸后洗脸水不可倒入污沟、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脸;当天露

篇三:

民俗---潮阳人过新年

潮阳人过新年

20XX24000XX我是广东汕头市潮阳人,在这个充满着独特潮汕风情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个春秋,我便自然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潮阳人。

自打我懂事开始,在那漫长的每一年里,最期待的便是过新年了,团圆饭,放鞭炮,拿红包,穿新衣,这些都是我记忆里最最深刻的儿时时光?

?

长大以后,我也渐渐对家乡的新年传统有所了解,通过问长辈,查资料,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家乡的新年习俗,下面就让我来讲讲潮阳人如何过新年吧:

在潮阳,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

过新年,分为辞年(辞旧岁)、新年(过新年)、年过(年径开)三段。

(一)辞年——除夕围炉合家团聚

辞年,潮阳人也称过年。

腊月廿三日,作为起点,开始置办节品,清扫卫生,祭拜神明。

到廿四日,说是“老爷上天”,就得准备“纸马”。

“纸马”,其寄意是让各路神仙骑马上天去“述职”,祈望它“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

廿四日,还是祭灶日子。

廿五日到除夕,家家更是忙碌欢乐。

到阴历年最后一天,人们就称“除夕”,因为多是月小,故称“廿九夜”,也称“大年夜”。

大年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在门口贴上新春联,家内摆满食品,有鸡鹅鸭、猪肉、猪蹄、香菇、针菜、木耳、腐枝和鲜蔬佳果。

下午,必须祭拜祖宗神位,然后,老少都要洗澡。

洗澡前必须摘下十二样花叶放在洗澡水中,叫“花水”。

洗澡叫“新年浴”,意在洗去旧的污秽,干干净净迎新春。

华灯初上,家家户户关门“围炉”,“围炉”何必关门?

这与传说古代人们于年底驱除怪兽“年”有关。

因而,也叫“过年”。

围炉桌上,菜肴丰盛。

桌中央,摆着“火炉”俗称“宾炉”。

“宾炉”是用铜、锡或铝铸打而成的一种器皿,这种器皿,在中间的火炉中盛炭火,四周热汤中放置肉丸、鱼丸,取其“丸”与“圆”谐音,寄寓合家除夕团圆。

远离桑梓诸亲人,都赶在除夕来家围炉团聚。

“宾炉”四周,摆满“白切鸡”、“红卤鹅”、“红蚊猪蹄”、“生炒韭菜”、“活灼鲜蚶”、朥蚊姜薯等等,这些都包含着“食鸡起家”、“食猪蹄年年有奔头”、“食韭菜长命富贵”、“食鲜蚶,钱银多多赚”等寓意。

更妙趣横生的是:

吃完年饭,家长要拿出事先制好的“龟粿”,让每人尝一点,以祝贺健康,来年顺遂。

紧接着,家长向小孩发压岁钱,后生向长辈敬奉“压岁钱”。

然后,合家便团聚在一起,开始“守岁”,共叙天伦之乐。

潮阳有句俗话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拿“压岁钱”自然是最开心的事情啦,拿完就可以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玩的东西啦!

(二)新年——欢度新春展望未耒

除夕夜零时起至正月初四日,就叫新年。

新年期间,人们都穿新衣,家家煮吃甜羌薯汤,不过媳妇要敬公婆,儿女要敬父母亲先吃甜羌薯汤。

然后,祭拜天地、祖先后放鞭炮。

早饭后,人们就带着潮州蜜柑互相上门拜年,大家相遇说“新年康健如意”、“新年发财”等吉利话。

共庆新春,展望未来。

潮州柑,潮阳人称“大吉”。

“大吉”的来历是颇有情趣的。

据说:

古时,有一年将过新春,可是,潮州某村,全村人都突患口干渴症,此时,有一仙人托梦于村里一位聪明美丽的少女,说:

“吃了甘(古称柑桔为‘甘’),保大吉。

”少女意会,立即让她妈妈先吃柑,再自己吃,母女俩奇迹般立即病就好了。

四邻闻讯,互相传柑,吃了柑病愈。

从此,潮州蜜柑成了带来吉利的象征。

新年期间,大街上热闹非凡,传统游艺节目“打(唱)英歌”“舞虎狮”“舞金龙”“擎标旗”“笛套锣鼓队”等,给节日添姿加彩。

到初四日,家庭中老妇,神庙中庙祝,就准备祭品、纸礼,迎接年底上天的各路神仙归人间。

那就是潮俗的“廿四老爷上天,初四老爷落地”。

(三)年过——养好吃好年后余庆

年过,也称“年径开”,从初五日开始。

棉城人有段俚歌,是这样唱的:

初五“年径开”初六食“大锤”(一种油炸食物)初七人食“七样鲞羹”初八人“食斋”(吃素)初九“天公生”初十媳妇敬“大家”(婆婆)。

我记得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唱过呢!

正月初五日,称“年径开”,意即年假到一段落。

从这一天起,可以撤去除夕、新年以来的祭品、供品。

如存放在饭钵、米桶中的“留年龟”、摆在神案上的供品。

从年前休业的商店开张了。

正月初六日,旧时家家户户都要吃“大锤”,“大锤”与“大堆”谐音,吃后表示新年财源广进。

正月初七日,俗称“人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七样蔬菜同煮的“七样羹”,这七样蔬菜是芹菜、菠菜、青葱、大蒜、韭菜、芥菜。

俗说:

“吃了七样羹,食老变后生。

”正月初八日,据说是天上“众星君聚会之期”,在这一天,人间为表示虔诚,必须食斋(吃素)。

另一说法是明天是“天公生”,前一天要沐浴斋戒。

正月初九日,据说是玉皇上帝诞辰。

玉皇上帝,潮人称“天公”,故称“天公生”。

可也有另一记载: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大年三十夜,数干名倭寇入侵闽粤等东南沿海一带,正在“围炉”的老百姓立即逃上山,那率兵南来的戚继光,早有防备,立即发起进攻,用火箭射烧贼船,用土炮封住江口,更凑巧的是风吼雷击,大雨倾盆,路滑难走,倭寇被重重包围,群众认为这是“天公派天兵神将扶助”。

人民与戚家军同心协力经八天八夜浴血奋战,全歼入侵之敌,凯旋而归。

初九一早,人们回家园,纷纷煮甜丸庆团圆,也祭奠阵亡战士。

正月初十日是“媳妇敬‘大家’(婆婆)”。

这一天,婆媳聚在一起,要互

敬互让。

古时,当媳妇的一定要敬公婆吃食,可公婆一定要推让,因而,有喜剧性的情节,因而潮人戏称“初十媳妇打‘大家”云云。

初十日以后,人们就准备着过元宵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