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9398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docx

连云港水资源公报

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

LIANYUNGANGWATERRESOURCESBULLETIN

2010

连云港市水利局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云港分局

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

一、概述

二、水资源量

三、蓄水动态

四、水资源利用

五、用水指标

六、水环境概况

七、重要水事

一、概述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江苏省的东北部、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的下游。

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部与徐州市、宿迁市相邻;南部与淮安市、盐城市相连;西北及北部与山东省的临沂市、日照市接壤。

位于南北过渡和陆海过渡的交汇点,是国际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河海相通、港路相接、水陆空相连,地理位置优越。

随着国家沿海战略规划“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实施,连云港市以建设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为目标,打造一体两翼沿海产业走廊,做好沿海产业走廊与东陇海产业走廊的交接工作,形成“T”字型的双向隆起的产业高地,带动连云港市腾飞。

连云港市下辖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全市总人口497.73万人;辖区总面积7499.91km2(占全省总面积7.44%),其中,平原区面积为5292.9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0.6%,山丘区面积为1726.00km2,占全市总面积23.0%,水域面积为481.00km2,占全市总面积6.4%。

连云港市属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4.0℃,多年平均降水量908.5mm(1956~2010年系列),多年最大降水量1271.4mm(2000年),多年最小降水量450.8mm(1966年),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

二、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10年全市平均降水量887.0mm,折算降水总量66.5亿m3,比多年平均值908.5mm(1956~2010年系列)偏小2.4%,属平水年份,2010年连云港市代表站年降水量与多年降水量平均值比较见图2-1。

图2-12010年连云港市代表站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图

1、降水量的时程分配

2010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887.0mm,其中:

汛期降水量735.1mm,较多年同期降水量偏多1.9%。

非汛期降水量151.9mm,较多年同期降水量偏少18.0%mm。

2010年代表站(龙沟闸、灌云、临洪、牛山、青口)平均月降水量过程见图2-2。

图2-22010年代表站平均月降水量过程

2、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根据分布全市的44个国家雨量站点的实测资料统计:

最大(点)年降水量为1156.4mm,位于灌南县顺河集雨量站,年最小(点)降水量为670.8mm,位于东海县桃林雨量站,前者为后者的1.7倍。

全市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总体为灌南县最大,市区最小,降水量等值线变幅在700~1100mm之间。

2010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

灌南偏多9.8%,灌云偏少6.1%,市区偏少9.4%,东海偏少5.9%,赣榆偏多3.6%。

2010年全市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2-3。

图2-32010年连云港市降水量等值线图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21.70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289.3mm,其中沂南区3.87亿m3,沂北区13.01亿m3,赣榆区4.82亿m3。

比2009年地表水资源量14.04亿m3多7.66亿m3。

1、年径流地区分布

2010年全市年径流深地区分布不均。

灌南县径流深最大,为376.8mm;灌云县径流深最小,为245.8mm;其它县区径流深由小到大依次为东海、市区、赣榆,径流深为264.1mm、264.9mm、337.7mm。

2、入市境实测水量

2010年入市境实测水量为62.51亿m3。

其中新沂河42.00亿m3,吴场枢纽6.11亿m3,殷渡9.77亿m3,大兴镇3.72亿m3,张疃0.32亿m3,黑林0.59亿m3。

按水资源分区分别为沂南区9.77亿m3,沂北区52.15亿m3,赣榆区0.59亿m3。

部分重要区域性河道,由于入境处未建立水量监测断面,故不能统计出入境水量,如:

绣针河、龙王河、善后河、柴米河、北六塘河、南六塘河等。

3、出市境水量

2010年全市出市境水量(包括市境外水量)为64.91亿m3。

其中沂南区15.61亿m3,沂北区44.26亿m3,赣榆区5.04亿m3。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矿化度M≤2g/L可利用量。

2010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6.13亿m3。

其中灌南县1.24亿m3,灌云县0.78亿m3,市区0.49亿m3,东海县2.12亿m3,赣榆县1.50亿m3。

按水资源分区分别为沂南区1.24亿m3,沂北区3.39亿m3,赣榆区1.50亿m3。

1、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37亿m3。

其中灌云县0.05亿m3,市区0.13亿m3,东海县0.73亿m3,赣榆县0.46亿m3,灌南县全部为平原区。

2、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补给为3.76亿m3,地表水体补给1.00亿m3。

全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010年为4.76亿m3,其中灌南县1.24亿m3,灌云县0.74亿m3,市区0.35亿m3,东海县1.39亿m3,赣榆县1.04亿m3。

(四)水资源总量

2010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7.83亿m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1.70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6.13亿m3。

2010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统计见表2-1、2010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示意图见图2-4。

表2-12010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统计表(单位:

亿m3)

行政分区

地表水

资源量

地下水

资源量

水资源

总量

灌南

3.87

1.24

5.11

灌云

4.36

0.78

5.14

市区

3.27

0.49

3.76

东海

5.38

2.12

7.50

赣榆

4.82

1.50

6.32

合计

21.70

6.13

27.83

图2-42010年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示意图

1、产水系数

2010年全市平均产水系数为0.42。

其中灌南县产水系数为0.49;灌云为0.33;市区为0.37;东海为0.44;赣榆为0.48。

2、产水模数

2010年全市平均产水模数为37.1万m3/km2。

其中灌南县为49.8万m3/km2;灌云县为29.0万m3/km2;市区为30.5万m3/km2;东海县为36.8万m3/km2;赣榆县为44.3万m3/km2。

三、蓄水动态

(一)水库蓄水动态

全市大中型水库总库容为11.13亿m3,年初蓄水量为4.66亿m3,年末蓄水量为4.77亿m3,当年蓄水变量为0.11亿m3。

(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连云港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2010年末比上年末平均下降0.14m。

其中灌南县上升0.00m,灌云县上升0.00m,市区下降0.06m,东海县下降0.25m,赣榆县下降0.25m。

(灌南县选用井点为龙沟;灌云县选用井点为杨集、灌云、同兴;市区选用井点为板浦、海州、浦南、岗埠;东海县选用井点为草街、平明、黄川、青湖;赣榆县选用井点为岳庄、城南、九里、青口、罗阳、柘汪)。

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蓄水变量为-0.16亿m3。

四、水资源利用

(一)实际供水量

2010年全市总供水量29.72亿m3。

其中地下水开采量0.18亿m3,地表水源供水量29.54亿m3。

1、地表水供水工程分类

地表水供水工程包括蓄水、引水(引水中含提水和调水)。

(1)蓄水工程供水量为本地径流及动用水库、河网蓄水作为供水用的水量,这里不含实际蓄水而未作为供水的蓄水量。

(2)引水工程供水量为本市外进入市境内作为供水用的水量,不含过境水、上游弃水等。

2、地表水供水工程供水量

2010年全市蓄水工程供水量8.45亿m3,引水工程供水量21.09亿m3。

从行政分区看,总供水量最大为东海县8.20亿m3,总供水量最小为灌南县4.60亿m3。

(二)实际用水量

2010年全市总用水量29.72亿m3,绝大部分取用地表水,少量取用地下水。

2010年全市总用水量中取用地表水29.54亿m3,占总用水量的99.4%;取用地下水0.18亿m3,占总用水量的0.6%。

1、用水量情况

2010年全市取用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和林牧渔业。

农田灌溉用水21.86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3.6%;农村生活用水(包括牲畜用水)1.00亿m3,占总用水量的3.4%;林牧渔业用水0.94亿m3,占总用水量的3.1%;工业用水4.45亿m3,占总用水量的15.0%;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公共设施用水、生态用水和流动人口用水)1.47亿m3,占总用水量的4.9%。

2010年连云港市各行政分区用水量统计见表4-1、2010年连云港市用水组成见图4-1。

表4-12010年连云港市各行政分区用水量统计表(单位:

亿m3)

行政分区

农田灌溉

农村生活

林牧渔业

工业

城镇生活

总用水量

小计

地下水

小计

地下水

合计

小计

地下水

小计

小计

地下水

灌南

3.68

0

0.20

0.02

0.10

0.52

0.03

0.15

4.65

0.05

灌云

4.93

0

0.21

0.01

0.18

0.47

0.01

0.21

6.00

0.02

市区

2.40

0

0.12

0

0.32

2.20

0.01

0.66

5.70

0.01

东海

6.98

0.02

0.25

0.02

0.19

0.61

0.01

0.22

8.25

0.05

赣榆

3.87

0.01

0.22

0.01

0.15

0.65

0.03

0.23

5.12

0.05

全市

21.86

0.03

1.00

0.06

0.94

4.45

0.09

1.47

29.72

0.18

图4-12010年连云港市用水组成图

2、用水消耗量

我市属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河及滨海诸小河水系,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用水量所占比重较大。

2010年全市总耗水量为18.72亿m3,占总用水量的63.0%,农田灌溉耗水量较大,为15.59亿m3,占总耗水量83.3%,主要消耗为渠系损失、农田蒸发、渗漏及深层入渗;城镇生活所消耗的水量最少,为0.29亿m3,占总耗水量1.5%。

3、引水量情况

2010年经桑墟电站、退水闸、地涵等断面共引水6.11亿m3,经涟水与灌南交界处的殷渡断面引水9.77亿m3,经南偏泓等断面引水20.9亿m3,全年实测供水断面引水36.78亿m3,其它还有绣针河、龙王河、老沭河、善后河、柴米河、北六塘河、南六塘河等入境水量没有实测资料。

2010年引水量能够作为我市可利用的供水水量为21.09亿m3。

五、用水指标

2010年连云港市人均用水量597.1m3;水田灌溉亩均用(供)水量590.0m3;2010年连云港市城镇综合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天180升,农村综合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天100升。

六、水环境概况

根据2010年初上级统一部署,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云港分局在全市地表水、主要水功能区范围内对50个站点(代表河长计720.65km、湖库面积计110.4km2)进行了水质监测。

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参评项目:

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氰化物、挥发酚、总磷、砷、铜、铅、锌、镉、汞、六价铬、氟化物等16个项目;饮用水源区增测硫酸盐、硝酸盐氮、氯化物、铁和锰5项。

评价方法:

各站点以省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核定的水质目标(近期)为达标标准,未纳入区划范围者以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为达标标准。

水质断面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对于水功能区中有多个监测断面的,以最差的断面水质评判该水功能区达标情况。

通过对2010年度全年实测水质资料的分析,按全年期、汛期、非汛期共3个时段进行均值统计评价。

(一)、分期水质断面评价结果

各时期水质监测断面统计评价结果见表6-1。

表6-1各时期水质断面评价成果统计表

类别

分期

劣Ⅴ

断面总数(个)

0

0

5

27

7

11

代表河长/湖库面积(km/km2)

0

0

66.0/85.1

475.75/20.1

52.6/5.2

126.3

占总河长/湖库面积比例(%)

0

0

9.2/77.1

66.0/18.2

7.3/4.7

17.5

断面总数(个)

0

0

4

26

7

13

代表河长/湖库面积(km/km2)

0

0

35.0/85.1

444.25/20.1

97.1/5.2

144.3

占总河长/湖库面积比例(%)

0

0

4.9/77.1

61.6/18.2

13.5/4.7

20.0

断面总数(个)

0

0

11

21

4

14

代表河长/湖库面积(km/km2)

0

0

185.05/85.1

352.2/25.3

32.6

150.8

占总河长/湖库面积比例(%)

0

0

25.7/77.1

48.9/22.9

4.5

20.9

根据2010年全年监测资料平均值统计分析,地表水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氟化物。

主要项目超标率情况统计见图6-1。

6-12010年度地表水主要项目超标率统计表

(二)、分期评价站次达标情况

2010年地表水各时期站次统计评价结果如下:

全年期均值统计评价:

达标7站次,占14.0%;超标43站次,占86.0%;

汛期均值统计评价:

达标6站次,占12.0%;超标44站次,占88.0%;

非汛期均值统计评价:

达标14站次,占28.0%;超标36站次,占72.0%。

据资料统计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水质达标情况比2009年有所下降。

连云港市2009、2010年度各时期站次达标率详见图6-2。

图6-2连云港市2009、2010年度各时期站次达标率

(三)、2010年地表水水环境总体评价状况

1、本年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情况比2009有所下降,水环境质量现状不容乐观,监测水域中全年仅有约9.2%河长的河道水体达Ⅲ类水标准。

2、本年度监测水域中全年约77.1%水面积的湖库水体达Ⅲ类水标准,水库达标情况较好,应进一步加强执法管理力度,确保水环境质量。

3、从污染物类别来看,地表水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属耗氧类污染。

4、从空间上看,局部区域的污染仍较严重,主要是省市交界处、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相对集中的市区、开发区、县城,这些区域上的河段水质基本上全年超标。

5、从时间上看,与2009年同期相比,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总体水质情况有所下降。

非汛期水质情况优于全年及汛期。

6、连云港市各主要饮用水源区小塔山水库各时期均达标,水质状况良好,北六塘河饮用水区全年在Ⅲ~Ⅳ类水平,西双湖水库、沭新河河流水质情况较好,基本维持Ⅲ类水平,但距其水功能区近期水质目标(Ⅱ类)仍有一定差距;蔷薇河、青口河、古泊善后河等水域水质有所下降,其水质状况均未达2010年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蔷薇河及其支流由于河道沿线新增工业企业较多,造成水体中氟化物等项目超标,影响水体供水水质。

七、重要水事

1、大圣湖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全面完工,正式投入使用。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实现全线通水,具备相机供水50m3/s~30m3/s的供水能力,成为第二条江水北调线路。

《徐圩新区送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

灌南县自来水公司地表水厂投入使用。

2、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制定《连云港市取水许可操作规程》。

灌云县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水资源取用水管理。

灌南县开展了全县非农取水口监督检查。

3、市政府批复《连云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颁布实施《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意见》;淮海工学院节水型高校建设通过省水利厅验收;东海县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通过中期验收;全市9家企业,8家小区和1个灌区获年度省级节水型载体称号。

4、开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总体框架研究》初稿编制完成。

《烧香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报告》初步编制完成。

5、完成《城市饮用水源地设置方案论证报告》,通过市政府审查。

东海县政府出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方案》。

小塔山水库饮用水源地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6、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2.3亿元,解决不安全人口46.21万。

7、“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全市组织开展“生态水-生命泉”主题文艺巡演,首次实现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联动普法宣传。

8、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80万元,完成55个站点的施工。

9、全市征收水资源费1819.69万元,南水北调基金征收744.9万元。

《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

戴振伟

副组长:

陈必奎胡新元

《连云港市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小组

组长:

徐霞晴

副组长:

潘智刘聪贤

成员:

胡必要刘亚文朱振华

周云程建敏范兴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