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8863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二份会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济南外国语学校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10首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南普陀寺位于雄奇的五老峰下,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规模(庞大/宏大),气势庄严,毗邻厦门大学。

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院重檐飞脊,(气宇轩昂/仪表堂堂),顺山势沿中轴线,(依次/渐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藏经阁,两旁分布有钟楼、鼓楼、方丈室、素斋馆等建筑。

寺周环绕着一堵琉璃瓦围墙,墙内墙外分明是两个世界。

墙外是喧嚣的都市,是滚滚红尘;墙内是宁静的寺院,是清灯古佛。

寺院大门的正前方,有一个方形的放生池。

①,波光荡漾,倒映着树木山峦,云影天光。

池中有不少乌龟,探头探脑,憨态可拘,不少游客凭栏观看,时而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池面上有喷泉,不断地喷出美丽的水花,②。

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在快活地游弋着,悠然而自得。

1.文中画线的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毗邻坐北朝南B.供奉滚滚红尘

C.飞脊青灯古佛D.喧嚣憨态可拘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庞大气宇轩昂渐次B.宏大仪表堂堂渐次

C.宏大气宇轩昂依次D.庞大仪表堂堂依次

3.依次填写到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碧水盈盈②在阳光下闪着晶莹夺目的光芒

B.①碧水盈盈②晶莹夺目的光芒在阳光下闪着

C.①盈盈碧水②晶莹夺目的光芒在阳光下闪着

D.①盈盈碧水②在阳光下闪着晶莹夺目的光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对朴槿惠的弹劾案,立即免去了她的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B.2016年临沂市网络零售发展迅速,交易额达200.67亿元,在全省占比提高到0.87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一。

C.法律与伦理不应该成为对立的双方,不应该成为彼此撕扯的对象,因为二者有着相同的目标:

让有罪者受到惩罚。

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告诉我们,若想杜绝腐败蔓延,关键在于保持反腐没有休止符,并形成依法反腐的法治化格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

“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

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

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

“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跳说:

“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

“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

“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

“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

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

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

凤凤的别名是鸭鸡。

《尔雅·释兽》说:

“鸡三尺为鹤。

”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凤凰差。

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

“君独不见夫鸡乎!

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文”“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5.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都有此习俗。

B.古人以鸡鸣励志,后来很多人受祖遨“闻鸡起舞”故事的激励,听到鸡叫就及时奋起,舞剑健身。

C.“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

D.古人认为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后来画鸡贴于门上。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鸡人”负责打更报时,职责范围有所缩小。

B.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妨碍主人,后者会危害国家。

C.《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

D.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被称为“鸡”,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B.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对现代的影响就相对小了。

C.鸡和凤凰大体类似,鸡三尺则为鹅,而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凤的原型是鸡,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D.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

贵母初孕贵,梦老人抱一子授之曰:

“赐尔是子,俾寿且贵。

”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

“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为博士也!

”正光末,破六韩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

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

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

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

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

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

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

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

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

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

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

贵曰:

“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

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

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

进据颍川,有城可守。

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

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愿勿疑也。

”遂入颍川。

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

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

师还。

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①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

贵一发而中,帝笑曰:

“由基②之妙,正当尔耳。

”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六年,迁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

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

时隆州人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攻围隆州。

州人李柘亦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

贵乃命叱奴兴救隆州,又令成亚击柘及遁。

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除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

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

军还,进爵,邑万户。

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

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

天和二年薨,赠太傅,谥曰穆。

注:

①侯:

箭靶。

②由基:

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婴城固守婴:

围绕

B.张遁举兵应之应:

对付

C.军次阳翟次:

驻扎

D.贵好音乐,耽弈棋耽:

沉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贵每缒而出战B.贵乃于地道潜出

毕礼而归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固不可以常理论D.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

作师说以贻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贵在小的时候就意欲从戎。

他勇谋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战事都未曾遭过败绩,并且凭借显赫的战功而封侯晋爵。

B.宇文贵的出生富有传奇色彩。

他的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并对她说这个孩子能带来长寿和富贵。

C.宇文贵面对危急局势能从容应对。

援救颍川时,面对比己方强大的敌人,他力排众议,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强敌。

D.宇文贵有为政之能。

益州刺史任上,他曾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使蜀地的治安状况得到好转。

第Ⅱ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三个大题,70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四、(16分)

1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然后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予闻之,戏曰: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生笑曰:

“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

”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苏洵《六国论》)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小题,10分)

(1),独上高楼,。

(晏珠《蝶恋花》)

(2)从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林逋《山园小梅》)

(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4)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

(韩愈《师说》)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6)乱石穿空,,。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的两位老师

萧乾

我早年——也就是20年代——读书时,学校里颇有几位老师是体罚主义的坚定信奉者,他们中间,特别凶狠的是一位教代数的老师。

他的脾气暴得像三伏天炎日下的柴火,一点就着。

课堂里的秩序靠板子维持,学生的作业也靠板子来督促。

他脸上有麻子,而且麻得厉害。

每次风暴到来之前,我都觉得他的麻粒总是由青而紫。

接着,他就抡起他所倚重的那件“教育”武器,在我们手心上显示起威风来。

有一阵子,我这由私塾混过来的学生,忽然对代数产生起浓厚的兴味,觉得代数题好像有点情节,而“设X”还颇能启发点想象力。

然而经过他两顿清脆而沉重的板子,科学在我幼小心灵中露出的那一点点幼芽,就永远枯萎了。

当时我们念的课本叫《温德华氏代数学》,大概是根据什么外国教科书改编的,书挺厚,要一块多钱一本。

每天上下学途中,我都小心翼翼地把它同旁的教科书裹在一块蓝布包袱皮里,夹在腋下。

可有一天走在东直门大街上,突然对面奔来一匹惊马,它像发了疯似地在马路中心横冲直撞起来。

顿时街上人声鼎沸,我也没命地朝一家专营殡葬的杠房大黑门跑去。

哎呀,迈沟的时候一不小心,蓝包袱散了。

我慌忙把零乱的书册拾了起来,重新包起,躲进那家杠房。

晚上一温习功课才发现:

糟了,“温德华”不见了。

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丢失“温德华”所造成的危机更大的了,因为比这轻得多的过失也要招致一顿重打呢!

我溜出大门,摸着黑儿跑回惊马的地方找,还去敲杠房的门,问掌柜的可曾见到那本书。

掌柜的说:

“什么‘温德华’‘热德华’的,没有!

”然后,“咣当”一声,板门又关上了。

那一夜我尽做噩梦,天好像塌了下来。

早晨,我提心吊胆地走向学校。

上代数课之前,我央求邻座的同学把书放在两人合用的课桌当中。

他吐了下舌头,就答应了。

可是,他答应了管什么用!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像目光炯炯的老鹰,“老鹰”立刻张开翅膀扑了过来。

几分钟后,我抚着红肿的手,淌着泪,回到座位上。

“老鹰”在讲台上横眉立目(一手还攥着那个刚才抽过我手心的板子),大声咆哮道:

“哪天你不带书来,哪天照样揍,把书揍出来才算完!

那刚好是月头上,是交饭费的时候。

记得当时每月饭费是两块半大洋。

我有了主意。

我向管膳务的先生说明了情况,苦苦哀求他,准许我只吃早饭和晚饭。

这样,中饭的钱就可以省下来买那本“温德华”了。

这本来是没有先例的,但那人的心肠软,并且也耳闻过“麻”老师的威风,就真的同意了。

于是,每当中午下课,大家熙熙攘攘拥到饭厅里去吃午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留在篮球场上,无精打采地投篮。

当有人路过球场,好奇地问我干吗不去吃午饭的时候,我还笑嘻嘻地说:

“不饿。

有一位教高班地理的贾老师——哎,现在我连他的名字也忘掉了,只记得他戴副近视眼镜,细高挑个儿——听了我那个答复并不满足。

他跑去问我班上的同学,才弄明了真相。

他不声不响地替我补上了饭费,然后把我叫到教员休息室去,用充满温情的目光望着我说:

“不是你粗心,是马惊了,这怪不得你。

从明天起,你去吃午饭吧。

我含着泪问他:

“那——钱呢?

他把手一挥,用诙谐的口吻说:

“等你毕了业,再双倍还我。

谁想到没等毕业,我就被开除了。

那以后,走南闯北,这位贾老师的慈祥面孔却时常在我的记忆中出现,每次都感到一泓暖意。

14.文章第一节是如何表现代数老师的“凶狠”的?

请结合文本分析。

(3分)

15.文章画线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请简要分析。

(3分)

16.作者围绕“温德华”把主体事件交待得有条不紊,请作概括。

(4分)

17.本文题为“我的两位老师”,但写贾老师只用了很短的篇幅,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和效果。

(4分)

六、(40分)

18.请以“经典”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文体不限。

答案: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示范卷(四)

1.D(憨态可掬。

2.C(庞大:

形体、组织成数量等很大多含过大或大而无当的意思。

宏大:

巨大,雄伟。

气宇轩昂:

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物。

仪表堂堂:

只能形容人。

依次:

按照次序。

渐次:

渐渐。

3.A(根据上下文的句式判断。

4.C(A项,搭配不当。

“韩国宪法法院”不能与“成为……总统”搭配;B项,不合逻辑,句意谈的是“增速”,将“提高到”改为“提高了”;D项,成分残缺,“保持”没有宾语。

5.A(B项“舞剑健身”的说法不当;C项因果不当,原因是“功名”与“公鸣”谐音;D项对象有误,木刻或铸造的是重明之鸟,且不是在门上木刻或铸造。

6.C(强加因果,“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而《山海经》是先秦古籍。

7.D(推断错误,“鸡在古人心目中对位比凤凰高”推断错。

8.B(应:

响应。

9.A(A项,连词,表承接。

B项,介词,从;介词,在。

C项,介词,按;连词,表目的。

D项,连词,和;介词,跟。

10.A(“未曾遭遇过败绩”错。

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时就曾兵败逃奔邺城。

【参考译文】

宇文贵字永贵,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

他的母亲在刚怀孕时,梦见有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说:

“赐给你这个孩子,会使你长寿和富贵。

”等到生下来之后,样子和梦中的孩子长得很像,所以就用永贵作他的字。

他小时候跟着老师读书,曾放下书本感叹说:

“男儿应当提着宝剑、骑着骏马纵横疆场来博取公侯的封爵,怎么能像先生一样做一个文学博士啊!

”魏正光末年,贼军围攻夏州,刺史源子雍据城坚守,命宇文贵为统军。

宇文贵前后经历数十次战斗,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敢。

后来,宇文贵护送源子雍返回,贼军到处聚合,出兵半路阻击,宇文贵每次奋战,总是击败贼军。

宇文贵后来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兵败逃奔邺城,遭到葛荣包围。

贼军多次前来进攻,宇文贵总是从城上缒下出战,贼军不敢抵挡他的锋芒。

但是贼军实在众多,包围久久不能解除。

于是,宇文贵就从地道悄悄出来,北上面见尔朱荣,陈述贼军兵势,尔朱荣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宇文贵跟随尔朱荣在滏口活捉葛荣。

大统初年,他与独孤信进入洛阳。

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献出颍川投降,东魏派遣将领尧雄、赵育率领两万士兵来攻打颍川。

宇文贵从洛阳率二千人马前去救援,大军驻扎在阳翟。

宇文贵的部将都认为敌众我寡,不可与敌兵争胜。

宇文贵说:

“兵势变化,本来就不可以按照常理来讨论。

尧雄等人必定认为颍川孤立危急,力量不能与他们匹敌,而且认为我们兵少力弱,孤军冒进,如果全力进攻颍川,一定会很容易就能攻破。

如果颍川沦陷,我们在这里还能干什么?

如果前进据守颍川,有城池可以据守。

尧雄见我们入城,出乎他的预料,(那么他们)进攻就会犹豫不决,退兵又没有可能。

然后(我们)与各军全力进击,即可所向披靡。

希望各位不要迟疑。

”于是便进入颍川。

尧雄等人率领军队逐渐向前推进,宇文贵率领上千士兵背靠城池,摆下阵势,与尧雄交战,他的马被流矢射中,便持短兵器步行着与敌人战斗。

士兵都非常遵奉命令,尧雄大败,迅疾逃跑,赵育于是投降。

军队回师。

魏文帝正在天游园,他命人把一只金制的酒器放在箭靶上,命令在座的公卿们射箭,谁射中了就把金酒器赐给谁。

宇文贵一箭射中,魏文帝笑着说:

“养由基的箭法精妙,正和你相当。

”朝廷晋封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大统十六年,他又升任为中外府左长史,晋位为大将军。

魏废帝三年,朝廷下诏命宇文贵代替尉迟镇守蜀地。

当时,隆州人李光赐在盐亭举兵反叛朝廷,跟他的同党一起进攻包围隆州;隆州人李柘也聚众造反,张遁起兵响应。

宇文贵便命叱奴兴救援隆州,又命成亚进攻李柘和张遁,情势紧迫,李、张二人投降,宇文贵将他们拘捕送往京师。

宇文贵(因功)被任命为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官衔。

原先,蜀地劫犯盗贼很多,宇文贵便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命他们督责搜捕,蜀地因此平静。

武成初年,他与贺兰祥一起进讨吐谷浑。

大军返回后,他又被晋封爵位,食邑万户。

宇文贵喜欢音乐,沉溺于下棋,对此流连不知疲倦。

也喜好施舍,爱护读书人。

当时的人因此十分称赞他。

天和二年去世,朝廷赠封他为太傅,谥号为穆。

11.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译文

我听完这些,开玩笑说:

“你真是乡村里的人啊,这么真切地了解乡村的情况,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为这图作记,来偿还我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

”他笑着说:

“这就是(佛祖)所说的,借一株草,化作六丈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当时天冷,我口授跟随我一起出游的人,他们用嘴呵着笔将这些写了下来。

12.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了,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13.

(1)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4)无长无少/师这所存也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4.(6分)比喻,表现他脾气暴(三伏天的柴火一点就着);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他模样凶狠(脸上的麻粒由青而紫);侧面描写,表现他教学手段粗暴(学生因体罚失去学习兴趣)。

(3分,每点1分)

15.不能吃午饭却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窘迫,逞强。

(3分,意思对即可)

16.慌张丢书,惶急找书,因丢书受罚,省下饭钱抵书款,引发贾老师的帮助。

(4分。

意思对即可)

17.原因:

贾老师是高班教地理的,和“我”接触不多,故略写;代数老师的惩罚引发的事件是贾老师对自己关爱的主因,应详写。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评分标准

项目

类别

内容

结构

语言

书写

一类卷

(40-34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挚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

符合文体

要求

语言流畅

书写清晰

卷面整洁

二类卷

(33-28分)

符合题意

感情真实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

结构基本

完整

大体符合

文体要求

语句通顺

偶有语病

书写较清楚

卷面较整洁

三类卷

(27-20分)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结构不够

完整

条理不很

清楚

语句不通顺

语病较多

书写不工整

四类卷

(19分以下)

文不对题

观点错误

结构混乱

文理不通

书写潦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