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职类.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职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职类.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职类
教育学
单项选择题
1、教育:
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和传播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4、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5、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第一次实施于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6、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7、从独立的教育学角度所,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8、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9、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1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础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12、个体主观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3、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14、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7、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时相互促进的关系。
18、国家课程:
是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及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19、地方课程:
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行政机构和教育研究机构编定的。
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20、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
课程理论亦是影响学校课程的其中一个因素。
21、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成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2、道尔顿制:
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材料,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3、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24、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25、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触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26、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
27、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型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堂。
28、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29、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多项选择题
1、六艺的六门课程:
礼,乐,射,御,书,数。
2、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史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三个不同层次:
(1)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2)个体的心理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地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5、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6、苏格拉底的三步问答法:
第一步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
7、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8、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
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分:
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9、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10、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1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13、讲述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14、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最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15、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16、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3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的感知演示对象
17、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联系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
18、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2重视语言指导(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
19、备课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0、课的类型:
从教学任务分:
传授新知识(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从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
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片、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1、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2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23、我国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4、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25、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情、意、行。
26、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基本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7、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28、德育的模式:
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29、班级管理的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3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判断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3、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
5、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9、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是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学记》提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11、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12、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
13、从独立的教育学角度所,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15、传统教育的特点: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生长。
17、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18、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是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9、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20、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21、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
22、成熟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未人。
23、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础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4、个体主观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5、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6、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个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
27、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9、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31、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时相互促进的关系。
34、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
35、地方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36、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37、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8、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知道教学工作地基本准则。
39、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40、讨论法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
41、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2、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43、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44、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45、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
46、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触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4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8、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49、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时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50、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有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51、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52、目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答: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答: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5、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7、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答: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8、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答: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答:
(1内发论(2外铄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0、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1、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作用: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12、简述遗传的意义
答:
(1遗传素质是认得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认得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认得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1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础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4、简述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史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5、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不单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道德个性的完整性(4学生是有个性的人
16、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答: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17、简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答: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8、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答:
(1遇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9、简述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答: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时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时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答: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21、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答: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2、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答:
(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3、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答: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潜力的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得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25、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
答: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史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26、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答: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27、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答:
(1备课(2上课(3作业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28、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答: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29、简述如何做好作业检查与批改
答: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30、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答: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1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难易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3不利于学生发展主体性
31、简述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答:
(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32、简述德育教育的意义
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3、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4、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
(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35、简述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6、简述贯彻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基本要求
答:
(1要统一学习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
37、简述说服法的要求
答:
(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38、简述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39、简述运用奖励与处分应注意的要求
答: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宣传与教育
40、简述班主任实施平行管理是应注意的问题
答:
(1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2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3要实施对班级集体与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
41、简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答: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42、简述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
答:
(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得氛围
43、简述如何培养和组织班集体
答: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4、简述班主任如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答: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⑴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⑵了解学社个的群体关系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了解学生的方法:
⑴通过阅读学身份的档案材料来了解学生⑵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⑶在自然条件下观察
45、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答: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论述题
1、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做到循序渐进(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要注重各阶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自信心和意志品质(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好因材施教
2、论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答: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⑴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⑵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⑶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⑷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论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答:
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运用:
(1直观性原则的运用:
⑴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⑶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的运用:
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⑶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⑷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的运用:
⑴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⑵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⑶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的运用:
⑴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⑵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
⑴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⑵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运用:
⑴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⑶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⑷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5、试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关系
答:
(1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2⑴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和做好其他环节的先决条件
⑵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关节,既对各课质量的检查,又对后续环节有重要影响
⑶作业检查与批改和课外辅导既能检查学生听课质量,又能弥补和改进上课的不足
⑷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时对前四个环节和整个教学工作的检阅,并能促进下一个阶段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
6、论知、情、意、行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
(1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