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联机巧联.docx
《趣联机巧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联机巧联.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趣联机巧联
机巧联
妙趣横生的讽刺联
在浩如烟海的联语中,讽刺对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奇异的魅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它或嬉笑怒骂或批评规劝,往往使人读后或捧腹大笑,或目瞪口呆,或芒刺在背,心境不同,感受不一。
明朝名士祝枝山,一次出游时,听到一家屋内夫妻吵闹。
丈夫久出新归,妻子见丈夫囊中无钱,是何等的冷酷无情,知道带中有金时,又是何等的温柔多情,前冷后热,判若两人,祝枝山为他们写下了一联:
囊中无钱,休想饮食男女﹔
带中有物,便成柴米无妻。
世态炎凉,夫妻情爱,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幽默风趣,令人喷饭。
明经略大臣洪承畴引清兵入关,统领十万大军灭明,至武汉,淮北阎乐梅与洪为旧友,谒洪于汉上,洪问其境况,阎答道:
一驴亡命三千里;
四海无家十二年。
此为讥讽汉奸卖国贼之联句,上联为有感而发,运用戏谑、隐语之手法,旨在遣责、唾骂洪之行径。
下两句诗引起作品之句,发痛惜江山沦亡之慨。
似有规劝之意,但为时已晚矣。
清朝初年,有个叫叶初春的贪官,。
曾任广东某县县令。
他惯于利用苛捐杂税盘剥人民,百姓们一提起他就恨得咬牙切齿。
有一年闹元宵时,有人在灯棚里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霜降遭风,四野难容老叶;
元宵遇雨,万民皆怨初春。
联语中巧嵌“叶初春”的名字,表达了民众的痛恨之情!
清代有个叫蒋伯生的,在外做官,很刮了一些钱财,后罢官回乡,盖了一座园子。
他的弟弟看不下去,便在园成之日,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造成东倒西歪屋;
用尽贪赃枉法钱。
这位蒋大人见了这副对联只好干笑而已,他还能说什么呢?
清代有个叫乌达峰的尚书和一个叫恽次远的学士,一同被派到浙江主持考试。
可是这位乌尚书是一肚子草包,那位恽学士又是个大烟鬼。
有人为这两位官人题了副对联:
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
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枪。
这是以乌、恽二姓做文章,用讽刺的笔调将二人的神态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历史上有一个叫吴奇才的知县,爱财如命。
一年春天,好事者在他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写道:
奇术也无双,牛角攀攀轻四两;
才能君第一,鸡蛋摸摸少三分。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粤东揭阳一贪官心血来潮,竟在大年三十夜不知羞耻地写了一副春联命衙役将其贴在县衙大门上,联曰: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苑十分清廉。
在揭阳县衙任书办的才子黄义生,耳闻目睹县官毫不关心百姓疾苦,只晓得搜刮民财,中饱私囊,心中极其不满,在看了对联后,轻蔑地笑了笑,回去也写了一副对联,偷偷地张贴在县衙的外侧。
正月初一早上,衙门外聚集了一群人,议论纷纷,把贪官吵醒了。
他还以为人们在夸赞他写的春联,出去一看,旁边这副白纸对联写的是:
十年寒窗九载煎熬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酒肉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贪官看毕,当场气昏在地。
联语用先扬后抑,欲擒故纵的笔法,遣词幽默,用语自然,把知县贪财眼红,揩油手长的丑态揭露的体无完肤。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有人却发国难财,捐钱买官,头戴花翎,曾有人作联悬于街头:
头上有情飘翠羽;
胸中无策退红毛。
联语对仗工整,对比强烈,讽刺辛辣。
“红毛”指外国侵略者,“翠羽”指清朝官员帽子上用来装饰和区别区级的羽毛,也叫花翎。
一般为绿色,“翠羽”对“红毛”,文思出众,美不胜收,可见作者功力。
1926年,汪精卫在武汉政府期间,口头高喊革命,办事却大耍官僚派头,讲排场,图享受。
一次,到郑州开会,冯玉祥对他的表现极为反感,便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汪精卫: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那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后,名画家吴湖帆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威的对联: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此联用两个历史故事的四个人名:
孟光是梁鸿的妻子,封建时代有“举案齐眉”的佳话;吴用是宋江的军师,人称知多星。
此联之巧,在于嵌字自然天成,还颇有点歇后语的味道,道出了这两个汉奸的丑恶灵魂和无耻面目。
郭沫若同志十四岁离家去乐山读书,进城时见到守门官吏衙役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挑一担粪要捐一个铜板。
激起了少年心中的愤怒,写了一副讽刺和揭露兼有的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有屁无捐。
借做寿、娶亲、生子之机,搜刮民脂民膏,几乎是封建官僚们的通病。
有一副对联讽刺贪官做寿的,不但入木三分,而且对仗贴切:
大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铜钱也要,红白兼收,何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麦末熟、稻末熟、高粱末熟,青黄不接,送甚东西。
时代到了今天,现代贪官的敛财手段拙劣行为与古代贪官何其相似!
被最高人民法院判了死缓的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宇,既大收贿赂,又伪装廉洁,时人写一横批为“羊头狗肉”的对联讽刺之:
大会讲,小会讲,讲至唾沫横飞,好一副“唱廉”模样;
前门收,后门收,收得心花怒放,搞几多“贩腐”名堂。
“倡廉”不过是随口“唱”一下而已,“反腐”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贩”卖腐败。
老百姓要擦亮眼睛,“人民公仆”应引以为戒。
还有一副嘲讽受礼受贿的对联也很有意思,现立存此照:
大摆喜筵,先收礼后排座,看人下菜;
广开财路,远呼朋近唤友,愿者上钩。
回味无穷的叠字联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对联文化堪称一绝。
而趣味无穷的叠字联,特别引人注目。
叠字,就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北京故宫太和殿,有副七字重叠的联语: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也许,只有气势雄伟的皇家金殿,方可配得这等连续重言的大气之联。
杭州西湖的孤山,是西湖北岸的湖中一岛。
在“西湖天下景”的亭子上,大诗人苏东坡题了一副叠字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巧妙地运用了叠词,把西湖山光水色、晴雨景象尽收联中,耐人回味。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
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
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
山东济南千佛山趵突泉观澜亭上的叠字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栩栩如生地摹拟出泉飘水冒的动态美和色彩美。
观泉读联,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山西应县有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最高的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第三层塔门有联云:
俯视桑干,滚滚波涛荧似带;
遥瞻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
联语以“滚滚”状桑干河水一泻千里之气势,以“苍苍”绘恒岳山林万木葱茏之情态,使山河壮色,古塔生辉。
若无重叠,减色多矣。
浙江永康县城关有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西津桥,桥头的叠字联:
风风雨雨,寒寒暑暑,满满潺潺,潇潇洒洒;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恩恩怨怨,憩憩悠悠。
上联写流水部分全用水旁,随着一年四季风雨寒暑自然气候的变化,水流或急或缓,永不停息;下联写心态部分,全用心字旁,时代转移,人世沧桑,人与人之间的种种恩怨,就不要去多计较了,对此不妨一笑了之。
整联用叠字,构思巧妙,堪称佳对。
浙江松阳县西屏镇城西社区的一副叠字联:
凌霄岚翠,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峭壁醴泉,泉泉洌洌,常常滴滴嗒嗒。
读联赏西屏山景,使人赏心悦目,兴致倍增,如临“松阳十景”之中。
清朝俞樾曾经写诗赞美杭州的九溪十八涧,他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叠词的写法: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后,把一幅浓淡相宜、动静相结合的山水画画得很有生机,有声有色,相当美,令人想前往一睹为快。
在杭州西湖花神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它从纵的风雨年华写到横的鸟语花香,颇有气魄,妙趣横生,可谓不凡。
明代才子徐文长撰山海关孟姜女庙联,名扬天下,堪称叠字联千古绝唱。
原联为: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若读之无法,难懂其意。
利用汉字的同义、假借和语音四声,断句标点,读起来非常有趣。
其一:
海水朝(zhaō)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长(cháng)涨,长长涨,长长消。
其二:
海水潮,潮潮潮,朝(zhaō)潮朝落;浮云涨,涨涨涨,长(cháng)涨长消。
如进一步探讨,还有其他的断句形式。
该联构思不凡,多少年来,人们为之津津乐道。
上海豫园花神庙有一副出名的叠字联:
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
鲽鲽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期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该联将花、叶、翠、红等与鲽(dié,指比目鱼)、鹣(jiān,指比翼鸟)、生、世等八对词组重叠后,自然流畅,上言物理,下言人情,妙在物理与人情交融,花神与月老媲美,浑成一体。
以花理喻人情,于绮丽中见典雅,令人意骋神驰。
燕燕莺莺,翠翠红红紫紫;
鸾鸾凤凤,盈盈举举翩翩。
这副春日新婚叠字联,上联指春景宜人,花红叶翠;下联写鸾凤和鸣,比翼双飞,富于动感。
把叠字联拆开,令联由10个古代美人双名构成,独具匠心。
联中指明代京师名妓张燕燕,唐代美女崔莺莺,明代金陵诗妓翠翠,明代韦青艳婢张红红,古代美妇人紫紫,宋代名妓赵鸾鸾,南唐张泌情人凤凤,清代美女吴盈盈,唐代名妓郑举举,明代诗妓徐翩翩。
楹联叠字成句不易,而叠字又均为古代美女芳名,更添一层巧妙,可谓信手拈来,天衣无缝。
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都希望过上和平安定的日子。
但是,蒋介石撕毁和平协定,重新挑起全国范围的内战,把亿万人民推向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有人作一叠字联,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这种倒行逆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该联直面现实,针砭时弊,令人激愤欲绝: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此为今人所作的迎春对联,全联通俗易懂,平实自然,喜庆、吉祥气氛跃然纸上。
还有一副叠字联也值得一读:
树树苹果,累累枝头,个个沉沉甸甸,红红艳艳,分明宝宝张张迷你笑脸;
田田玉莲,灼灼水面,株株袅袅亭亭,款款盈盈,恰似卿卿楚楚动人芳姿。
富于谐趣的拆字联
拆字联是采用离合汉字部件的手法,很巧妙地编成对联,不但妙趣横生,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有益身心。
我国历来不乏含意深刻、富于谐趣的佳作。
相传,清朝才子纪晓岚,二十四岁在乡试中名冠第一,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待读学土。
成天陪着乾隆皇帝读书,天长日久,纪晓岚觉得这种生活单调无聊,心中闷郁不乐。
乾隆皇帝看出了他的心事,便说:
我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是位聪颖才子,揣摩皇帝的话,分明是一副析字联的上联,如果自己对得好,会悦龙心,说不定会带来好处。
他立即双膝跪下,虔诚地说道:
皇上说得对,如蒙恩准回乡省亲,我便——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古代文人杨邃庵和他的学生一次郊游到江边,看见鸿雁在空中飞翔,他便把“鸿”字拆开吟出上联试他的学生:
鸿是江边鸟;
这学生思考片刻,随口对道:
蚕为天下虫。
明代文学家蒋焘少时有才气。
一日,父亲的友人来访。
交谈中,友人出了一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蒋焘见大家正在吃西瓜,于是对道: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上联妙在“冻”与“洒”字上,下联妙在“切”与“分”上,合起来是一副“雨天吃西瓜”的风俗画。
西湖天竺顶有一座茅草搭建的“竺仙庵“,庵旁有一条清泉缓缓流过,庵里住着两个人,常常用泉水煮茶品茗。
有一游客题一联于庵门: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上联中的“品泉”拆成“三品白水”,下联中的“竺仙”拆成“二个山人”,对仗工稳,语意亦相通。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不仅甚爱题联,而且好与人对句。
一天,朱元璋微服出访,来到一家酒店,与一位监生对坐,朱元璋问监生:
“祖籍何地?
”监生答:
“重庆。
”朱元璋便出一上联要监生对: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监生观此游人气度不凡,举手之间有王者之贵,心中一动,应声对道:
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听罢大喜,钦赐他为大学士,后官至编修部。
清乾隆帝有一次在观看一位倪姓宫女歌舞时,龙颜大悦,兴致勃勃地拟出一上联:
妙人儿倪氏少女;
将“妙”字拆成“少女”,把“倪”字拆成“人儿”,可谓精巧之极,哪知那倪氏少女文才也极佳,立即随口对出下联:
大言者诸葛一人。
清代有个长沙巡抚叫陈本钦,在任职时忽然提出要修自己的书院和楼房,于是他巧立名目,募捐纳税,一番搜刮。
待完工之时,有人写了一副对联: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联中的“一木”、“欠金”是将“本钦”二字拆开,用对联的形式不留痕迹对陈本钦给予强烈的讽刺。
清朝康熙皇帝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人才,便不拘一格地重用。
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
康熙与和尚连下三盘,并出上联试其诗才: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此联拆“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
不料,和尚随口应答: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康熙一听,和尚妙拆“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随后委以重任。
传说宋朝杜文去磊城赴任,差役踢倒了小孩子垒的石头城墙,那小孩随口吟出:
踢倒磊城三块石。
杜文一时语塞,与夫人耳语后才对句:
剪断出字两重山。
上联将“磊”拆为三石,下联将“出”拆成两山,对得不错。
谁知小孩笑他堂堂知县,却是妇人之见:
大丈夫应倚天抽剑,“剪”怎比得“斩”?
明代唐伯虎得知诗友徐贞卿之妻生一子,就与好友祝允明商量贺喜之事。
谈事这余,唐伯虎以此为题吟出上联:
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
古时没有钟表,半夜生孩子,既可能为亥时,又可能在子时,故难定。
祝允明煞费苦心,未得妙句。
贺喜那天,祝允明偶闻徐贞卿夫妻,一个属蛇,一个属鸡,便有下联:
百年匹配,巳酉两属相当。
下联把“配”字拆为“巳酉”两生肖,有根有据,令人叫绝!
清朝未年,有位老者名叫王梗直,人人如其名,正直不阿,对有钱有势的人从不阿谀钻营。
因此,每次府试都得不到主考官的“赏识”而名落孙山。
七十岁那年他又去应考。
熬过两场,最后面试。
主考管见他白发苍苍,老态龙钟,故意出联戏弄他。
联文是: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上联把老、考嵌在联中,颇含讽刺之意。
王梗直听出主考官的意思,沉思片刻,从容答道:
二人是天,一人是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王梗直巧用拆字,通过下联将科举中徇私舞弊,专搞人情关系的丑恶行为作了充分的揭露,且对仗工整,出言中肯,令人叹服。
主考管弄巧成拙,自讨没趣,不得不悻悻地点了这老秀才为举人。
意中有意的嵌名联
在对联创作中,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皆能引人入胜,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嵌名联即是其中的一种。
清末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殉难,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撰一挽联,沈通悼念: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谭嗣同,字複生。
上聯痛切地惋惜他雖名複生,卻難以再活轉過來;下聯慨歎自己對此事無能爲力的懊喪心情,自然天成,不露痕迹。
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秋瑾,1907年被害於浙江紹興古軒亭口。
孫中山先生曾撰一嵌名挽聯悼念她: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文學大師郭沫若曾滿懷激情,創作了這樣一副嵌字聯:
泽色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变旧山河。
这副对联把毛泽东的名字巧妙地嵌于联头,讴歌了毛泽东改变旧世界、创建新中国的丰功伟绩。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曾创作了一嵌名联:
列为无产者;
宁不革命乎。
联首嵌入列宁的名字,自己而无痕迹,短短十个字,表达了了列宁的崇敬之情。
艳色天下重;
秋声海上来。
此联嵌入“艳秋”——程艳秋,京剧名旦。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广州茶楼“陶陶居”挂于三楼的对联,“陶陶”二字嵌得自然,且与饮食内容有关。
安徽萧县一名叫李伯云的教师曾撰写了一副嵌名联:
爱民只求民裕;
舍己岂为己禄。
联语歌颂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舍己”“爱民”的崇高品质。
四川泸州市李韵先生曾创作一嵌名联:
小康万户怀党泽山高水长;
平畴千里荡春风年丰人寿。
对联巧嵌邓小平的名字,表达了生活改善后的亿万人民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美好祝愿,感情真挚而纯朴。
1961年,上海文艺界在上海京剧院庆祝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舞台生涯60周年大会上,有人即席撰成一联:
鹔鹴麒麟鸟鸣鹿舞;
崔嵬洪深山高水长。
上联嵌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和周信芳的艺名,下联嵌入电影表演艺术家崔嵬和著名戏剧家洪深的名字,并由此创造出一幅欢悦和乐、好景悦目的画面,可谓情景交融,给人以无尽回味。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村里马识途。
这是一副由六位文艺工作者或艺名组成的对联。
上联为中央电视台的征联,下联为征对的获奖联。
对语对仗工整,令人恐拍案叫绝。
不了解这几位知名人士的读者,完全可以当成一副浓墨重彩的风景画来欣赏。
彭德怀元帅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著名书法家胡涛应彭德怀元帅纪念馆之邀撰一对联:
德重风高永敬仰;
怀民宁死弃乌纱。
五彩缤纷的颜色对
以”黑白红绿黄青”等颜色入联的,谓之颜色对。
它也同颜色本身一样,五彩缤纷,读来妙不可言。
如“轻黄嫩绿齐生气;姹紫嫣红总入时”,“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等,令人眼花缭乱。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这副对联中,嵌入了“红、白、青、黄”四种颜色,上下对仗工整,给人以警醒。
据传,从前,云南昆明黑林铺有位秀才,曾写过一副含“黑白红绿黄青”颜色的上联求对:
黑林铺出白日鬼,红眉绿睛,黄大嫂青眼看见;
此联贴出后,一个补锅匠路过看罢,顺口对出下联:
金马寺观银龙驹,铜鞍铁镫,锡老匠铅手拉着。
下联用“金银铜铁锡铅”六种金属对“黑白红绿黄青”六种颜色,信手拈来,既贴切又工整。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好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这短短的三十四字对联,不仅利用色彩描绘了三国时关张赵三人的特征,同时勾画出一幅三国斗争形势图,可谓匠心独运。
清代时润州有一太守曾出一上联求对: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一个和尚闻之,遂对出下联: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描绘出了这两种花草在不同时间和季节具有不同的色彩特征,别具情趣。
1927年11月,董必武在湖北黄安发动了农民自卫军武装起义。
起义军占领了县政府,宣布红安县劳农政府成立。
在县政府大门口,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先生撰写的一副颜色对格外引人注目: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
克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联语巧嵌多种颜色,对比鲜明地表明了人民群众对反动派的深恶痛绝,对红色政权衷心拥护的思想感情。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空军将士们,在朝鲜战场击落美军多架飞机,有人热情洋溢地撰写了一副颜色对:
穿紫云金霞,双双银燕高飞,白鹞鹰斗下碧眼蝠;
保蓝天绿海,颗颗金弹怒射,黑老鸦翘起红尾巴。
该联色彩鲜明,比喻十分风趣,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北宋时,四川泸州地区的白塔街上开着一家打铁铺,铁匠姓黄,有一天,一位书生路过打铁铺时,撰写了一上联: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坐南北打东西;
书生百思不能写出下联,只好怅然离去。
几年后,他到青城山游览,夜宿青城观,与观主朱道长谈诗论文,无意中,想出下联:
青城山,朱道长,隐绿林,倚褐帐,从冬夏看春秋。
下联以“青、朱、绿、褐”四色对上联“白、黄、红、黑”四颜色,其中“朱、黄”二字姓氏相关联,又以“冬、夏、春、秋”与“南、北、西、东”相对,个中意蕴,细细玩味,真可谓妙对天成。
迥然不同的增减字联
增减字联是为了某种需要,在原对联的前面或后面,增加或减少一个字或几个字,使之与原联之意迥然不同。
这种作联的方法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时常出现,所撰楹联多含有诙谐、戏谑、讽刺意味。
明代大学士解缙也是增字联的好手,有一次,一个朋友有意跟他开玩笑,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闲人免进;
盗者休来。
解缙一看,便在上下联后边各添了三个字,对联成了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休来道者来。
联语巧用了“贤”、“道”两个谐音字,使原联变了意思,更显幽默风趣。
明末洪承畴曾任兵部尚书,后叛明降清。
这年春节,洪承畴自书门联:
君恩似海;
臣节如山。
有人见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