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含量计算知识.docx
《化学分析含量计算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分析含量计算知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分析含量计算知识
1.2实例说明
例1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注射液(0.25%)含量测定。
操作方法:
精密量取20ml,加盐酸溶液(1→500)20ml,在搅拌下加新配制的0.6%四苯硼钠溶液20ml,放置10分钟,用105℃干燥至恒重的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沉淀用水洗涤4次,每次5ml。
在105℃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所得沉淀重量与0.4094相乘,即得供试量中含有C7H17ClN2O2的重量。
编号
1
2
空坩锅第一次干燥后重(g)
21.1345
20.4519
空坩锅第二次干燥后重m1(g)
21.1344
20.4517
取样量V(ml)
20.00
20.00
坩锅+供试品第一次干燥后重(g)
21.2547
20.5714
坩锅+供试品第二次干燥后重m2(g)
21.2545
20.5713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2
允许相对偏差
0.5%
检验结果(%)
98.1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结论
符合规定
1.3其他类似样品:
复合维生素B可溶性粉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维生素B1含量测定。
2.6容量分析法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主要根据药典等标准所提供的方法测定出来某一药物的量,然后与标准比较以确定其含量是否合格;或者用所测得的量与药物所标示的量比较求得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比,然后与标准比较以确定其含量是否合格。
注:
V--样品标准滴定液消耗体积(ml)
V0--空白标准滴定液消耗体积(ml)
F--标准滴定液校正系数
V1/m--取样量(取固体样品时用m,单位为g;取液体样品时用V1,单位为ml)
稀释倍数含意:
1)V1/m→V2(第一步稀释体积)
2)V3(第二步取样体积)
稀释倍数=V2/V3
1不用空白校正
a液体制剂(维生素C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巴比妥含量):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
b固体制剂:
2需要空白校正
2.1空白体积很小
a液体制剂
1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含量、痢菌净注射液
2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
b固体制剂:
c原料药(高氯酸滴定)
3空白体积大于样品滴定体积(回滴定法)
a硫酸小檗碱注射液
(样品稀释倍数:
)
b盐酸吖啶黄注射液
第三节水溶液酸碱中和法(中和法)
3.1定义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法称为酸碱中和法(亦称酸碱滴定法)。
3.2原理
以酸(碱)滴定液,滴定被测物质,以指示剂或仪器指示终点,根据消耗滴定液的浓度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反应式:
H++OH-
H2O
3.3滴定液的配制、标定
3.3.1盐酸滴定液
3.3.1.1配制间接法配制
3.3.1.2标定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指示终点。
3.3.2硫酸滴定液
3.3.2.1配制间接法配制
3.3.2.2标定照盐酸滴定液项下的方法标定。
3.3.3氢氧化钠滴定液
3.3.3.1配制间接法配制
3.3.3.2标定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以酚酞指示液指示终点。
3.3.3.3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3.4举例说明
例1安痛定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品5ml,加水20ml,加甲基橙-亚甲蓝混合指示液3~4滴,用盐酸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出颜色与对照液〔取水30ml,加上述混合指示液3~4滴与盐酸液(0.1mol/L)0.2ml制成〕的颜色一致,自消耗盐酸滴定液(0.1mol/L)的毫升数中减去0.2ml。
每1ml盐酸液(0.1mol/L)相当于23.13mg的C13H17N3O。
编号
1
2
取样量V1(ml)
5.00
5.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滴定管终读数V(ml)
10.85
10.90
空白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空白滴定管终读数V0(ml)
/
/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2
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5%
检验结果(%)
99.9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4.0%~106.0%
结论
本品氨基比林含量符合规定。
其他药物: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含量测定、樟脑磺酸钠注射液含量测定等。
第四节氧化还原滴定法
4.1定义
氧化还原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法。
4.2碘量法
4.2.1滴定方式
(1)直接碘量法,例如安乃近、维生素C含量测定;碘酊和碘甘油中碘含量测定。
(2)置换滴定法。
(3)剩余滴定法,有些还原性物质可与过量氧化剂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剩余的I2量,例如硫酸小檗碱注射液和盐酸吖啶黄注射液含量测定。
4.2.2指示剂
1.I2自身指示剂在100ml水中加1滴碘滴定液(0.1mol/L),即显能够辨别得出的黄色。
2.淀粉指示剂淀粉溶液遇I2即显深蓝色,反应可逆并极灵敏。
4.3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1.碘滴定液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三氧化二砷标定,以淀粉指示液指示终点。
(3)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密闭,在凉处保存。
2.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重铬酸钾标定,以淀粉指示液指示终点。
4.4注意事项
1.碘在水中很难溶解,加入碘化钾不但能增加其溶解度,而且能降低其挥发性。
2.为了使碘中的微量碘酸盐杂质作用掉,配制碘滴定液时常加入少许盐酸。
3.为防止有少量未溶解的碘存在于碘液中,故配好后的碘液用3~4号垂熔玻璃漏斗过滤,不得用滤纸过滤。
4.碘滴定液应贮存于棕色具玻塞玻璃瓶中,在暗凉处避光保存。
碘滴定液不可与软木塞、橡胶管或其他有机物接触,以防碘浓度改变。
5.配制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所用的纯化水须煮沸并冷却,可驱除水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和氧,杀死嗜硫菌等微生物,然后加入少量无水碳酸钠,使溶液呈弱碱性。
6.硫代硫酸钠液应放置1个月后再过滤和标化,因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多硫酸盐,可与OH-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使硫代硫酸钠液浓度改变。
7.发现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混浊或有硫析出时,不得使用。
4.5实例说明
例1安乃近注射液(30%)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8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精密量取10ml,加乙醇2ml、水6.5ml与甲醛溶液0.5ml,放置1分钟,加盐酸溶液(9→1000)1.0ml摇匀,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控制滴定速度为每分钟3~5ml)至溶液所显的淡黄色在30秒钟内不褪。
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7.57mg的安乃近。
编号
1
2
取样量V1(ml)
10.00
10.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滴定管终读数V2(ml)
16.75
16.82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2
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5%
检验结果(%)
99.9
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结论
符合规定
例2硫酸小檗碱注射液(2%)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250ml量瓶中,加水150ml,精密加重铬酸钾液(0.01667mol/L)50ml,加水至刻度,振摇5分钟,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0ml,置250ml碘瓶中,加碘化钾3g,振摇使溶解,加盐酸溶液(1→2)10ml,密塞,摇匀,在暗处放置10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溶液显亮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的重铬酸钾液(0.01667mol/L)相当于13.71mg的(C20H18NO4)2SO4·3H2O.
编号
1
2
取样量V1(ml)
10.00
10.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滴定管终读数V(ml)
15.30
15.28
空白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空白滴定管终读数(ml)
21.15
21.21
空白消耗体积V0(ml)
21.18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2
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5%
检验结果(%)
104.1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结论
符合规定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银量法
5.1定义
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
5.2硝酸银滴定液配制与标定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氯化钠标定,以荧光黄指示液指示终点。
3.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
5.3实例说明
例1安痛定注射液(巴比妥标示含量0.9%)中巴比妥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品20ml,加新制的碳酸钠试液10ml与水20ml,保持温度在15~20℃,用硝酸银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出的浑浊并在半分钟内不消失,即得。
每1ml硝酸银液(0.1mol/L)相当于18.42mg的C8H12N2O3。
编号
1
2
取样量V1(ml)
20.00
20.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滴定管终读数V(ml)
9.56
9.60
空白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空白滴定管终读数V0(ml)
/
/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2
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5%
检验结果(%)
101.5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4.0%~106.0%
结论
本品巴比妥含量符合规定。
第六节非水溶液滴定法
6.1定义
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在水以外的溶剂中滴定的方法称为非水溶液滴定法。
6.2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高氯酸滴定液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以结晶紫指示液指示终点。
3.贮藏置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
6.3实例说明
例1甲氧苄啶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9.03mg的C14H18N4O3。
编号
1
2
取样量m(g)
0.2019
0.2124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滴定管终读数V(ml)
6.88
7.26
空白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00
空白滴定管终读数V0(ml)
0.02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2
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3%
检验结果(%)
99.4
标准规定
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99.0%
结论
符合规定
第七节永停滴定法
1、定义
以亚硝酸钠液为滴定液的容量分析法称为亚硝酸钠法(重氮化法)。
2、指示终点方法
永停法
3、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亚硝酸钠滴定液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对氨基苯磺酸标定,以永停法指示终点。
3.贮藏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瓶中,密闭保存。
第八节电位滴定法
8.1电位滴定法是在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离子过程中,用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代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是把电位测定与滴定分析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测试方法。
它虽然没有指示剂确定终点那样方便,但它可以用在浑浊、有色溶液以及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的滴定分析中。
8.2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
进行电位滴定时,在被测溶液中插入一个指示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组成一个工作电池。
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被测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因而指示电极的电位相应地发生变化,在等当点附近离子浓度发生突跃,引起指示电极电位发生突跃。
因此测量工作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就可以测定滴定终点。
终点的确定可采用E-V或pH-V曲线法,即以电位或pH值为纵坐标,以滴定体积为横坐标曲线的转折部分即为滴定终点。
或以ΔE/ΔV-V或ΔpH/ΔV-V曲线确定,即以间隔两次的电位差或pH值差和滴定液的体积差的比值为纵坐标,以滴定体积为横坐标;ΔE/ΔV或ΔpH/ΔV最大值为滴定终点。
8.3电位滴定中指示电极的选择
酸碱滴定中一般都采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氧化还原滴定中通常采用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为了使响应灵敏,铂电极应保持清洁、光亮,使用前先用洗液浸泡片刻,洗涤干净。
第三部分紫外分光光度法
1、原理
可见光、紫外光照射某些物质,主要是由于物质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而产生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或称吸收光谱法。
它是以朗伯-比耳定律为基础。
其中A为吸光度,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单位为“%(g/ml)”,l为比色池长度,单位为cm。
2、使用范围
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3、测定方法
紫外含量测定是根据:
样品百分吸光系数/对照品百分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100%
3.1吸收系数法:
(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复合维生素B溶液中维生素B2,芬苯达唑片或粉,呋赛米片或注射液,阿苯达唑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磺胺喹恶啉、二甲氧苄啶预混剂,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
3.2吸光系数法公式推导: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
a液体制剂:
b固体制剂:
样品稀释倍数含意:
1)(W样)V样→V1(第一步稀释体积)
2)V2(第二步取样体积)→V3(第二步稀释体积)
3)V4(第三步取样体积)→V5(第三步稀释体积)
样品稀释倍数=V1×V3/V2×V4/V5…
V(ml)--取样量(取固体样品时用m,单位为g;取液体样品时用V,单位为ml)
例1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2%)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品2ml,置100ml量瓶中,用盐酸液(0.1mol/L)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液(0.1mol/L)稀释至刻度,摇匀。
照分光光度法(附录23页),在27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环丙沙星(C17H18FN3O3)的吸收系数(E1cm1%)为1266.1计算,即得。
编号
1
2
取样量V(ml)
2.00
2.00
供试品吸收度A
0.501
0.504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3
相对偏差不得过1.0%
检验结果(%)
99.2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结论
本品盐酸环丙沙星含量符合规定。
例2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甲氧苄啶标示量为2%)中甲氧苄啶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分液漏斗中,加0.4%的氢氧化钠溶液25ml,摇匀,用三氯甲烷提取2次(25ml、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置50ml量瓶中,用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分液漏斗中,精密加稀醋酸50ml,振摇15分钟,放置使分层,取水层,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稀醋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23页),在27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4H18N4O3的吸收系数(
)为204计算,即得。
编号
1
2
取样量V(ml)
1.00
1.00
供试品吸收度A
0.392
0.396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5
相对偏差不得过1.0%
检验结果(%)
96.6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结论
本品甲氧苄啶含量项符合规定。
2对照品比较法
对照品比较法公式推导
样品:
对照品: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
×100%
=
×100%
2.1样品和对照品稀释步骤相同(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喹乙醇预混剂,烟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甲砜霉素散,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
a液体制剂:
b固体制剂:
例1恩诺沙星可溶性粉(5%)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50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振摇使溶解,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23页),在27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取105℃干燥至恒重的恩诺沙星对照品,按上法同样测定;计算,即得。
编号
1
2
对照品重(g)
0.02512
0.02473
对照品吸收度
0.510
0.500
对照品25mg
相当的吸收度
0.508
0.505
对照品25mg相当的吸收度平均值A1
0.506
相对偏差(%)
0.3
相对偏差不得过0.5%
取样量m(g)
0.5049
0.5014
供试品吸收度A2
0.527
0.522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1
相对偏差不得过1.0%
检验结果(%)
103.1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结论
符合规定
c原料药(按干燥品计算或按无水物计算)(尼卡巴嗪、乙酰甲喹,烟酸诺氟沙星,喹乙醇等)
例1乙酰甲喹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取本品50mg,精密称定,置250ml棕色量瓶中,加二甲替甲酰胺10ml,盐酸液(0.1mol/L)30ml,振摇使溶解,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照分光光度法(附录23页),在38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另取乙酰甲喹对照品按同法操作,根据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吸收度的比值,计算,即得。
编号
1
2
对照品重(g)
0.05208
0.05026
对照品吸收度
0.532
0.516
对照品50mg
相当的吸收度
0.511
0.513
对照品50mg相当的吸收度平均值A1
0.512
相对偏差(%)
0.2
相对偏差不得过0.5%
取样量m(g)
0.05118
0.04973
供试品吸收度A2
0.516
0.504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3
相对偏差不得过0.5%
检验结果(%)
98.8
标准规定
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98.0%
结论
符合规定
2.2样品和对照品稀释步骤不相同(盐酸洛美沙星可溶性粉,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氧氟沙星可溶性粉,甲磺酸培氟沙星可溶性粉,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a液体制剂:
b固体制剂:
例1盐酸洛美沙星可溶性粉(2.5%)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适量,振摇使溶解,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23页)在28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盐酸洛美沙星对照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适量,振摇使溶解,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按上法同样操作;计算,即得。
编号
1
2
对照品重(g)
0.05042
0.05011
对照品吸收度
0.498
0.493
对照品50mg
相当的吸收度
0.494
0.492
对照品50mg相当的吸收度平均值A1
0.493
相对偏差(%)
0.2
相对偏差不得过0.5%
取样量m(g)
1.0048
1.0052
供试品吸收度A2
0.536
0.537
计算公式
1(%)
2(%)
相对偏差(%)
0.1
相对偏差不得过1.0%
检验结果(%)
108.1
标准规定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结论
符合规定
六、注意事项
1.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瓶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
2.在测定时或改测其它检品时,应用待测溶液冲洗吸收池3~4次,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净吸收池的透光面至不留斑痕(切忌把透光面磨损)。
3.取吸收池时,应拿毛玻璃两面,切忌用手拿捏透光面,以免粘上油污。
使用完后及时用测定溶剂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干,晾干后,放入吸收池盒中,防尘保存。
4.若吸收池内外壁沾污,两池差较大的处理。
(1)可用脱脂棉缠在细玻璃棒上蘸上乙醇,轻轻摩擦,再用纯化水冲净。
(2)如上述方法处理不好,必要时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泡洗1~2分钟,用自来水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
(3)不得用毛刷刷洗或硬物拭擦,以防止表面光洁度受损影响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