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520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docx

CBM冠状动脉造影及CTA对心肌桥诊断

1.

【标题】: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

施斌斌;吴晶涛;征锦;叶靖;王守安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科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扬州225001

【摘要】:

目的:

比较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MB)的诊断价值方法:

832例患者分别行64SCTCA扫描及CAG,观察有无MB及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MCA)狭窄程度等,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4SCTCAMB检出率为18.3%,CAGMB检出率为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SCTCA与CAG对MB的狭窄程度及长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AG相比,64SCTCA对MB有较高的检出率,并能准确显示壁冠状动脉与心肌的解剖关系

【出处】: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

65-66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心肌桥

2.

【标题】: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

张正铿;陈燕浩;金朝林;张树桐

【作者单位】:

武汉市中心医院影像科,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心肌桥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912例患者先后进行CTA检查和CAG检查,判断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将两者结果进行Kappa检验和配对t检验,判断两者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CTA发现104例患者共121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9段;而CAG发现97例患者共114段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其中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2段,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2段。

两者相比较,诊断深在型及浅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两者Kappa一致性好(Kappa=1.000、0.877),42段深在型-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11.25±4.20)mmvsCAG(9.56±3.67)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50±12)%vsCAG(59±12)%(均P<0.01);72段浅表型-冠状动脉心肌桥长度CTA(7.39±3.02)mmvsCAG(5.54±2.18)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CTA(31±10)%vsCAG(38±11)%(均P<0.01)。

结论:

CTA能够诊断各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存在以及准确测量心肌桥长度,而测量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则CAG优于CTA。

【出处】:

临床荟萃;2011;26(16):

1394-1396,1400,封2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桥

3.

【标题】: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心肌桥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

尹璇;祝瑞江;刘含秋;李克;杨艳梅;张俊海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摘要】:

目的:

利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心肌桥的出现率、好发部位。

方法:

连续收集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且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病例251例,回顾性地在线分析冠脉CT血管造影上心肌桥的出现率及其部位。

结果:

52例患者检出了心肌桥(52/251,20.7%),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60.27±11.36岁,共66段心肌桥。

其中38例为单一壁冠状动脉,14例为两段受累,分别发生在前降支中段和钝缘支、前降支中段和右侧冠状动脉中段。

心肌桥最常见于左前降支中段(48段,72.7%)。

结论:

心肌桥常见,最常出现于左前降支,特别是左前降支中段,256层螺旋CT有效、无创且清晰地显示了心肌桥。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

(1):

37-40

【关键词】: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4.

【标题】:

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对照研究

【作者】:

赵韧;李小虎;徐岩;刘斌;程自平;陈旭华;周碧蓉;张建华;周勇

【作者单位】: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230022;

(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合肥230022

【摘要】: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64-MD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20例临床诊断或者怀疑心肌缺血的患者行64-MD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

结果:

120例病例中,64-MDCT检出心机桥(MBs)36例58处,检出率30%。

冠脉造影(CAG)检出14例,20处,检出率11.7%。

64-MDCT检出36例患者的58处MBs,MBs在左前降支(LAD)者41处(占70.7%),其中,近中段33处,远段8处;左回旋支(LCX)远段11处(18.9%),钝缘支(OM)远段2处,对角支(D1+D2)3处,右冠状动脉中段1处。

64-MDCT结果中有19处与CAG发现的MBs(20处)一致,以CAG为检测MBs的"金标准",64-MDCT的敏感性为95%。

结论:

64-MDCT较CAG容易发现MBs,能够准确显示MBs与心肌的解剖关系,是确诊壁冠状动脉的首选方法之一。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5):

659-662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缺血/诊断

5.

【标题】: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

【作者】:

石惠;平学军;李玮

【作者单位】: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

(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显示方法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654例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检出MB-MCA,观察其位置,测量MB深度及MCA长度,总结MB-MCA显示方法及影像表现。

结果:

MB-MCA检出率为28%(181/654).181例204段MB-MCA中发生于左前降支162段,占79%.MB深度0.6-12.7mm,平均约2.0mm.MCA长度7.6-64.6mm,平均约23.6mm.MB-MCA的CT表现包括:

①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穿行于心壁肌层内②迂曲成角③圆锥状改变④"挤奶效应"。

结论:

DSCT可正确诊断MB-MCA,并可显示MB-MCA的形态特征.

【出处】: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6):

816-819

【关键词】:

心脏;冠状动脉;心肌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6.

【标题】:

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作者】:

费军;刘瑛琪;陈宁;高铁山;刘军华;郑冬;张朝利

【作者单位】:

(1)解放军306医院放射科,北京100101;

(2)解放军306医院心内科,北京100101

【摘要】: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MB)的双源CT特征,探讨心肌桥与冠脉狭窄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42例(平均年龄64.31±9.01岁)患者的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评估MB近端及远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

所有患者均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

61例(25.21%)患者出现MB:

浅表部位占74.6%,深在型占25.4%;大部分MB位于前降支的中远段(96.5%)。

MB近段冠状动脉无病变者28例(48.28%),<50%狭窄者6例(10.35%),>50%狭窄者24例(41.38%)。

共发现20个非钙化斑块和10个钙化斑块。

MB远端血管受累显著减少(P<0.05)。

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方法,能够描述心肌桥及其近端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

【出处】: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3):

161-163,插2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

7.

【标题】:

心肌桥: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

【作者】:

毛芸;阚晓婧;吕发金;罗天友

【作者单位】: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6;

(2)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诊断心肌桥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

1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其中50例CT检查前后2周内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coronaryangiography,CCA)检查。

CT图像分析内容包括有无肌桥、肌桥位置、长度、深度分型、收缩期狭窄程度、邻近管壁情况。

CCA图像分析内容包括有无肌桥,肌桥位置、长度、收缩期狭窄程度。

描述分析2种方法的肌桥检出率,CT中肌桥的位置及邻近管壁情况,评价2种方法收缩期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差异性,并分析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深度及长度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35例患者诊断肌桥91例,共103个,CTA肌桥检出率为67.4%,前降支中段占60.2%,浅表型69个,纵深型34个,50例存在近侧管壁斑块,5例存在远侧管壁斑块。

CTA与CCA收缩期狭窄程度问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0.785;CTA中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与长度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282;CTA中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深度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0.561.2种方法的收缩期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性。

结论:

CTA能直接、清晰显示心肌桥与壁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心肌桥深度越深,范围越长,收缩期管腔狭窄越明显;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能明显提高对心肌桥的检出率,但在对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测量方面不及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准确。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

(2):

241-244

【关键词】:

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

8.

【标题】:

冠状动脉心肌桥68例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治疗分析

【作者】:

蔡萍;吴栋梁;张玉顺

【作者单位】:

(1)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心内科,咸阳712000;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治疗结果。

方法:

对85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心肌桥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心肌桥检出率8%。

多位于左冠脉前降支中段。

单纯型心肌桥14例,复杂型心肌桥54例。

表现为不同程度胸部不适症状。

68例均接受药物治疗,14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治疗,经药物和(或)支架治疗胸部不适症状得到缓解。

随访68例,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有3例复杂型心肌桥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治疗后症状缓解。

结论:

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药物和(或)支架治疗有效。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2009;(5):

561-563

9.

【标题】: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

【作者】:

刘辉;黄美萍;梁长虹;郑君慧;巫梓斌

【作者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部放射科,广东广州510080

【摘要】: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6年12月共3011例临床疑有冠心病患者的64-MD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资料。

结果:

MDCT共检出心肌桥174例.检出率为5.8%。

其中168例(96.6%)为单发心肌桥,6例(3.4%)为多发心肌桥。

前降支最多见,为167例(96.0%)。

心肌桥长5-120mm,平均长度30.5mm。

壁冠状动脉深度为1.3-2.8mm,平均厚度2.3mm。

单存表现为心肌-桥79例(45.4%),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95例(54.6%)。

结论:

MDCT是一种诊断心肌桥的可靠、无创性方法.可直接测量心肌桥长度、壁冠状动脉深度,同时能检出合并其他的冠脉和心脏病变,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

(2):

236-238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疾病

10.

【标题】: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CT表现

【作者】:

彭泽华;蒲红;白林

【作者单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其形态学特征。

材料与方法:

应用DSCT对47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测量MB的长度、厚度及MCA受压缩程度,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观察记录MCA近段、远段邻近血管及MCA本身的形态变化。

用Pearson等级相关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1)MB-MCA检出率为27.9%(131/470),MB平均长度为(20.8±9.0)mm,MB的平均厚度为(2.3±1.1)mm,MCA平均受压缩程度为(37.8±16.9)%;MCA受压缩程度与MB厚度呈正相关(r=0.60,P=-0.000),与MB的长度无相关性(r=0.21,P=0.540)。

MB的厚度与MCA长度无相关性(枷.18,P=-0.101)。

(2)62.7%(82例)MB-MCA桥前段或/和桥后段血管走行迂曲成角,且与MB的厚度相关(z=-3.15,P=0.002),而与MB的长度无相关性(Z=-0.41,P=0.967)。

(3)67例MCA在收缩期呈圆锥状改变,舒张期这种改变明显减轻或消失。

经统计学分析,MCA的这一表现与MB的厚度、长度均有相关性(z=-2.91,P=0.004;z=-2.61,P=0.009)。

(4)46例MCA相邻的血管有动脉硬化征象,经统计学分析,MCA相邻血管有动脉硬化征象组与MB的厚度、长度均有相关性(z=-3.42,P=0.001;z=-2.89,P=0.004)。

结论:

DSCT可正确诊断MB-MCA的存在,并可判断MB-MCA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

(1):

36-40

【关键词】:

冠状血管;冠状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1.

【标题】:

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观察

【作者】:

梁坚豪;陈燕萍;赵继泉;朱新进;曾惠良

【作者单位】: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广州市510515;

(2)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3)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528000

【摘要】:

目的:

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1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记录MB-MCA位置,测量心肌桥(MB)厚度、壁冠状动脉(MCA)长度、心肌包绕情况以及MCA两端成角情况,计算MCA狭窄率,分析MB厚度、MCA长度、狭窄率间相关性。

结果:

114例患者中诊断33例、36处MB-MCA,位于左冠状前降支25例,MCA平均长度为(20.0±12.3)mm,MB平均厚度为(2.1±0.7)mm,MCA平均狭窄率为(19.7±12.1)%,MCA长度、狭窄率、MB厚度间没相关性。

结论:

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MB-MCA。

并可测量其长度,厚度,并评价MB-MCA冠脉的形态。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

3881-3883

12.

【标题】:

心肌桥的双源CT四维电影显示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作者】:

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作者单位】:

(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

(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脏内科,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

目的:

利用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观察心肌桥(MB)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变化,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探讨其诊断MB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共有15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显示为MB的患者同时进行了CAG。

15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

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处在收缩期(40%)和舒张期(70%)的管径,计算其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

结果:

15例MB患者,CAG提示4处MB,DSCTCA显示20处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5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

与DSCTCA的MPR显示的χ^2检验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与CAG相比,4D电影更多地检出了MB的这种典型征象,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MB在收缩期狭窄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

结论:

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可较CAG更生动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结合常规的后处理技术可作为MB诊断的有用技术。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1):

1654-1658

【关键词】:

电影显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心肌桥

13.

【标题】: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作者】:

张树桐;金朝林;肖建伟;樊怡;王翔

【作者单位】:

(1)武汉市中心医院影像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14;

(2)武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14

【摘要】:

目的:

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观察有无心肌桥,测量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

所有肌桥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

结果:

共发现104例119段心肌桥,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

104例肌桥患者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发现42例44段肌桥,其长度为5.1±3.6mm、狭窄程度为70.2%±28.4%,与CT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结论:

64层CT可清晰显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对其诊断有着特殊的临床价值。

【出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4):

303-306

【关键词】:

X线计算机;壁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诊断学;体层摄影术;心肌桥;血管造影术

14.

【分类号】:

*R543.5;R969.4

【标题】: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照

【作者】:

杨立;赵林芬;卢才义;李颖;王新疆;赵锡海;李玉峰

【作者单位】:

(1)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北京100853;

(2)老年心血管研究所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能力。

方法:

对76例先后进行MSCT和CAG检查者,CT诊断和CAG诊断医师分别判断MB-MCA的有无,载MB-MCA血管形态特征。

(1)采用双盲法MSCT和CAG分别独立阅片;

(2)相互参照另1种检查结果后再次阅片。

应用卡方统计分析方法,判断2种方法发现MB-MCA和判断血管迂曲有无差异。

结果:

双盲法MSCT发现MB-MCA27例29处,CAG发现2例2处(X^2=24.55,P<0,05),MSCT发现22处(75.86%)载MB-MCA冠状动脉节段迂曲,CAG发现1处(X^2=28,82,P<0.05),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互对照后再次评价,MSCT发现MB-MCA数量同前,CAG新发现7例7处,位置与MSCT一致,2种方法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X^2=10.52,P<0.05)。

对22例MSCT诊断局部迂曲者,CAG也可证实,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

结论:

MSCT较CAG容易发现MB-MCA,CAG发现局部血管迂曲对MB-MCA有提示作用。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1):

1146-1149

【主题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卡方分布;双盲法;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心肌桥/*放射摄影术

【特征词】:

人类

15.

【分类号】:

*R541.1;R816

【标题】:

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

王瑾;胡春梅;陈玉华;张俊峰;周军;陈维;沈卫峰

【作者单位】:

(1)温州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1900;(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25

【摘要】: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中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判定心肌桥,并根据收缩期狭窄程度分为3级。

结果144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共检出心肌桥10例,检出率2.2%,全部位于左前降支。

2例在心肌桥近端有粥样硬化病变,管腔固定狭窄达70%以上,置入支架。

其他有症状病例经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

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时收缩期狭窄是判定心肌桥的惟一依据,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事件,对有缺血症状者应予适当治疗。

【出处】: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

1399-1401

【关键词】:

冠状血管畸形;冠状血管造影术

【主题词】:

冠状血管畸形/*放射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特征词】:

人类

16.

【分类号】:

R541.1;R816

【标题】:

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熊龙根;陆东风;刘世明;许博裳

【作者单位】:

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510260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265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程度判定心肌桥,并根据收缩期狭窄程度分为3级。

结果:

共检出69例心肌桥,检出率2.6%,部位均位于左前降支。

其中1级狭窄59例(85.5%),二级狭窄9例(13.0%),3级狭窄1例(1.4%)。

21例(30.4%)在心肌桥近端有粥样硬化病变,28例(40.6%)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

1例95%收缩期狭窄病例置入冠脉内支架,其他病例经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时收缩期狭窄是临床判定心肌桥的唯一依据。

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事件,对于有缺血症状者应予适当治疗。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02.10;3

(2):

136-137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

【主题词】:

冠状血管畸形/*放射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敏感性与特异性

【特征词】:

人类

17.

【分类号】:

R541.1;R816

【标题】:

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

蔡衡;万征;林青;李晓春;张文娟;袁文利;丁春华;刘博江;张殿芬;赵俊雪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介入心脏病学研究室300052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桥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747例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38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定量冠脉造影系统软件对心肌桥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38例均为前降支肌桥,在冠脉投照位中以左肩位及右肩位收缩期狭窄最严重,肌桥长度平均18.8±5.1mm,肌桥近端距第一对角支距离平均20.1±7.6mm,距前降支起始部距离平均31.3±9.7mm,距左冠脉起始部距离平均45.1±10.4mm。

肌桥前有动脉硬化或狭窄表现者11例(29%),合并冠脉瘘3例(8%),合并肥厚性心肌病2例(5%)。

结论:

在冠脉造影中心肌桥现象并非罕见,左肩位造影发现率高,严重心肌桥可以造成心肌缺血。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2003.02.24;18

(1):

31-33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

【主题词】:

冠状血管畸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