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604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docx

边坡锚杆支护施工方案

陇城壹号边坡施工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50086-2001)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8)《陇城壹号二期、三期住宅外边坡支护勘察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设计概况

拟建的陇城壹号项目工程场地位于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新区,212国道以北,5号规划路以西,彩虹桥以东。

陇城壹号工程场地存在三段高陡边坡,1号坡位于场地西北侧,2号坡位于拟建场地东南侧,3号坡位于场地东侧,其中1号边坡长约540.00m,坡高23.00~27.00m,坡度为40~60度的岩质边坡,该边坡自钻ZK8到钻ZK4围,目前已设置长度约130.00m左右的挡土墙;2#边坡长约80.00m,坡高17.00~20.00m,坡度为35~59度的土质边坡,目前该边坡围未采取任防护措施;3号边坡长约180.00m,坡高24.00~28.00m,坡度为45~55度的土质边坡,目前该边坡围未采取任防护措施。

2号坡支护主要采用预应力锚杆格构+逐级放坡的支护措施,坡面采用生态袋及植被护坡式,坡面绿化由景观设计单位完成。

2.2工程地质情况

2.2.1边坡地层岩性及地下水概况

根据勘探资料,2号边坡和3号边坡所在场地土主要粉质粘土和卵组成,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

黄褐色,图纸不均匀,局部含红色粘土薄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韧性中等,硬塑状态。

厚度:

6.80~18.70m;层底标高:

1006.39~1011.59m;层顶标高:

1013.39~1028.56m。

卵:

杂色,一般粒径20-100mm,含量约占60%,最大粒径150mm,颗粒直接接触,隙中粗砂充填,局部微胶结,主要成分为千枚岩、变质岩和花岗岩等,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分选性差,中密。

最大揭露厚度为6.10m,层顶标高:

996.07~1011.59m。

勘探期间,在勘探深度围未见到地下水。

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三、工程特点

3.1主要的工程量

按提供的设计图纸,以及现场实际要求。

3.2工程特点及实施难点

3.2.1本工程包含锚杆格构梁以及扶壁式挡土墙,锚杆格构梁分两级坡,坡度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机具安置难度高,作业人员操作不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2.2本工程2号坡有三期排水管道通过,对边坡的锚杆格构梁与管道预埋需做好协调。

边坡的排水明沟要确保在暴雨和洪水天气引起管道水流不够而达到引水排洪的作用。

四、锚杆施工要点

4.1锚杆的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1、钻锚杆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定出位,做出标记。

2、锚杆距的允偏差为150mm,预应力锚杆距的允偏差为200mm。

3、预应力锚杆的钻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不应大于3%,其他锚杆的钻轴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4.2锚杆深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砂浆锚杆深允偏差宜为50mm。

4.3锚杆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砂浆锚杆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5mm。

4.4锚杆安装前应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锚杆原材料型号、规格、品种,以及锚杆各部件质量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锚杆位、径、深及布置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积水和岩粉应吹洗干净。

五、主要施工法及施工顺序

5.1锚杆格构梁

陇城壹号室外附属工程2号边坡采用放坡+预应力锚杆格构的式进行边坡支护。

主要施工顺序如下:

自上而下按设计坡比削坡→逐级进行锚杆格构支护及护坡桩施工→地下车库基坑支护及开挖。

2号坡第一级坡均采用锚杆格构梁进行支护,布置3道预应力锚杆,第二级坡AB段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布置4道预应力锚杆;BD段采用放坡,坡面采用种植植被或生态护坡。

锚杆直径为130mm,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30,锚杆选用1根直径32或22螺纹钢,强度等级HRB400。

自由段采用聚氯乙烯管波纹管和PVC管充填防腐油脂进行防腐处理,沉渣段为0.5米,详见锚杆结构详图。

锚杆沿坡面水平间距3.0米,竖向间距3.0米布置,锚杆布置详图。

位于第一级放坡区域的格构梁截面军采用水平向和竖直向宽0.30米,高0.40米,竖向框架梁倾角同边坡角度。

位于第二级放坡区域的格构梁截面距采用0.3*0.3米,格构梁嵌入坡面20cm,露出坡面10cm,格构梁底部采用3:

7灰土夯实处理,处理厚度不小于0.2m,处理后可采用2~5cm水泥砂浆调平。

地梁:

在坡底设置截面为0.5m*0.56m的地梁,格构梁主筋均伸入该截面450mm,可采用焊接或绑扎形式国定,低流量底部采用3:

7灰土夯实处理,处理厚度不小于0.5m。

冠梁:

在竖肋顶部设置截面为0.40m*0.40m的冠梁,框架梁主筋军伸入该截面350mm,可采用焊接或绑扎形式连接固定,冠梁底部采用3:

7灰土翻夯处理,处理厚度不小于0.20m。

5.2材料和技术要求

框架梁、地梁、冠梁主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均采用HPB300级钢筋;砼为C30。

AB段设计坡高20.50米,分耳机放坡,其中一级坡高9.00米,二级坡高11.50米,马道宽2.00米。

BC段设计坡高16.50米,分二级放坡,其中一级坡高9.00米,二级放坡7.50米,马道宽2.00米。

三角区锚杆直径均为Ф32,陇城壹号三期工程排水管道从2号坡体穿过,2号坡布置2道竖向排水管,排水管嵌入坡体深度300,竖向排水管接入1期工程排水系统,竖向排水管道采用DN200钢带增强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SN8),哈夫件连接。

5.3锚杆施工法

5.3.1锚杆施工

A:

锚:

锚定位偏差不易大于20mm;锚倾斜角为水平向15度,偏斜度不应大于5%;锚直径为130mm,锚深度应超过锚索设计长度且不小于0.50m,锚应采用无水成法。

B:

毛注浆:

锚杆灌注M30水泥砂浆(添加钢筋阻锈剂),第一次水灰比为0.35~0.45,注浆压力不低于0.3MPa,当浆液从口溢出时可停止注浆;在第一次注浆结束后4小时进行第二次注浆,第二次注浆为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50,注浆压力不低于2MPa,使浆液冲破封口薄膜及初凝砂浆,浆液注入到水泥浆和土体之间,达到注浆压力1~2分钟,可结束注浆。

水泥砂浆与水泥浆外掺0.2%水泥重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水泥选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砂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进行拉锁定。

C、锚杆、锚头防腐处理:

应对锚杆自由段中的锚杆及锚头结构按相关规中的要求做防锈、防腐处理,锚杆,锚头应采取M30水泥砂浆全封闭防腐。

5.3.2框架梁、地梁、冠梁的施工

A、先进行锚杆施工,锚杆施工完毕可进行地梁、框架梁、冠梁的施工;

B、地梁、框架梁、冠梁的钢筋制作安装、搭接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等相关设计规执行。

C、伸缩缝:

框架梁、地梁、冠梁水平向每隔4跨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处砼断开,钢筋不断开,缝隙宽2cm,伸缩缝断开部位应位于两竖向框架梁中间部位。

伸缩缝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塞缝深度不小于150mm。

D、框架梁底部和地梁空当部位用M10砂浆砌筑毛。

5.4扶壁式挡土墙施工

5.4.1挡墙底板

A、墙底板钢筋绑扎:

基槽开挖完成复核基槽标高和宽度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墙底板(墙趾板和墙踵板)钢筋的绑扎,在绑扎墙底板钢筋的同时预留墙身立壁和扶肋钢筋。

B、墙底板模板安装:

在墙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墙底板模板安装,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

C、墙底板砼浇筑:

在墙底板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墙底板混凝土浇筑。

墙底板和墙身立壁、扶肋接茬的底板面上做成凹凸不平,以增加粘结。

5.4.2挡墙立板和扶壁

A、挡墙底板砼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进行立板和扶壁的施工。

首先凿除墙底板和立板、扶壁接茬处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及松弱层,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

然后架立墙身模板,混凝土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cm厚的1:

2水泥砂浆再浇筑墙身砼。

B、墙身模板采用组合模板拼装,4m高挡墙可一次立模,4~6m可分两次立模。

C、砼浇筑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

D、墙身沿线路向每隔25m做一道变形缝,缝宽20mm,用沥青麻丝填塞密实。

E、挡墙后填料回填应该在挡土墙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填土。

回填土应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为200~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5.5泄水和反滤层施工

A、墙身泄水采用直径50mm的硬塑PVC管,最下一排泄水高出地面500mm,泄水竖向间距2m,水平间距2~3m。

为了防止积水渗入基础,需在最下面一排泄水下部,夯填至少300mm厚的黏土隔水层。

B、为了防止泄水堵塞,在泄水进口处设置反滤层,反滤层透水材料采用级配卵。

5.6排水渠施工

沿着马道布置钢筋砼200mm*300mm排水渠一道,排水渠做法见相关室外工程排水明渠图集。

马道的竖向排水管接入陇城壹号一期工程排水系统。

六、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6.1工期目标

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安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本工程施工特点,先进行西区地下室基坑支护钢管桩施工,然后进行基坑土开挖,基坑支护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开挖一段,支护一段。

6.2工期保证措施

6.2.1组建过硬精干的项目班子和经验丰富的分包施工队伍。

6.2.2格按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并由项目副经理统一安排施工进度,坚持每例会制度,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总工期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

6.2.3格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发挥项目班子的积极性,对各班组明确责任制,充分调动项目部及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选用精干的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从组织上确保工程进度的实施。

6.2.4合理组织、精心施工、科学管理、有序安排。

6.2.5充分利用作业面,组织基础结构交叉作业,尽量缩短工艺的施工时间。

七、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针:

科学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第一、优质服务

质量目标:

优良。

7.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

1、项目经理(副经理)质量职责

①在上级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针和目标,组织制订具体措施,并确保本项目部全体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

②根据质量计划,结合工程的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③全面履行工程的质量管理职责,对工程重大、大质量事故负全面责任。

④主持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参与、组织质量审核,组织落实纠正措施,并督促实施。

⑤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及时推广保证工程质量的先进施工法,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

⑥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支持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主持召开QC小组成果发布会。

⑦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推进创优工程活动。

2、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①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计划和目标,组织制订本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②格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管理,并对本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③制订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因技术管理原因造成的重大、大质量事故负全责。

④监督检查采购物资的检验和试验及设备的控制,主持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

⑤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建立质量记录。

⑥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把“图纸、测量、试验”关。

⑦主持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案,明确技术保证和质量保证措施。

⑧组织推广和应用“四新”技术,主持关键工序和人员培训,编写有关成果报告和施工技术总结。

⑨作好与甲、监理工程师的协调工作,接受监理工程师指令和监督。

7.3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①物资采购质量控制;

②业主提供产品的控制;

③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④施工过程控制:

⑤雨季施工应按雨季要求进行施工:

⑥不合格品的控制:

⑦纠正和预防措施:

⑧质量记录。

八、工期保证措施

8.1工程开工前,编制谨慎密的网络计划,抓关键线路,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安排施工,编制计划充分考虑工现场可能对工期造成延误的各种因素,确定进度作业指标时留有余地,一旦发生延误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8.2根据总网络计划编制“旬、日”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时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并采取措施修正调整。

实行动态管理,对实际过程中出现的进度滞后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确保总网络计划的实现。

8.3格执行工地计划会制度,工地每天由施工管理部召开各作业班组进度计划会,项目副经理参加落实,每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进度计划会,落实每的计划完成情况及下达第二的工作计划,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8.4根据总体目标和施工进度、施工难度、环境等特点,充分利用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提前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工序间交叉配合不到位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8.5精心组织、密安排,保证材料设备提前到位,避免施工待料,保证施工机具完好率,并设有经验的机修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机械设备材料原因造成窝工及工期延误。

8.6加强同相关面的联系,谋求工程施工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增进同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汇报。

要加强与交通、供电、供水、环保等部门以及工地邻近单位和居民的联系与协调,争取理解和支持,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九、安全保证措施

9.1安全目标

在施工期间,消灭责任性因工重伤以上事故,杜绝火灾事故以及重大、大交通事故。

9.2安全保证措施

①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项目经理要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格执行安全规程,认真落实检查制度,建立安全奖罚,有效控制施工安全。

②建立健全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项目部管理体系见附图。

③大力推行“FTA”,人体生理节律等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和安全施工目标管理技术,加大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足够的防护设施之上。

④应了解施工现场围环境情况,开工前必须熟悉穿越施工围的电力、电信、通讯和架空高压电线走向及其架设高度,做到不明情况,不盲目施工,以免造成重大事故。

⑤做好安全防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暴雨、防大风、防火、防煤气工作,做好用电防工作。

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⑦作好劳动保护工作,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

9.3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应按批准的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2)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法规规定的标牌,夜间行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放,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法。

(4)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不得堆放易燃品。

(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的规定扩行。

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专业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6)施工中发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危险品、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可施工。

(7)雨季施工时,应按雨季施工要求进行。

9.4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清洁,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禁酒后操作机械,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入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禁烟火。

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瞭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起重作业应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86)T《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定》的要求执行。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十、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0.1工程实施时,将格遵守《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并积极争创市文明施工工地。

10.2根据现场条件、项目部场地设置施工标示牌,标明建设工程名称、规模及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和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工程开工、竣工日期、施工可证等。

10.3狠抓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并实行责任承包制,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与各作业组管理人员工资考核挂钩。

10.4施工现场场容管理格按规定办理,并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①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管理,施工现场的所有临时设施均按平面图布置,使施工现场处于有序并且状态。

②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并落实相关负责人管理。

③工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得堆放于围墙外,材料及半成品的堆码格按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进行必要的防护。

④施工现场道路平整畅通,排水出口良好,无人作业的沟、井、坑均加设护盖和安全防护标志或固填整齐。

⑤对施工道路加强养护整修,必要时可采用洒水车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影响环境。

⑥确保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⑦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围墙、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⑧施工机械停放整齐有序,废油废液集中倒于土坑,防止对围环境的污染。

十一、基坑监测及应急措施

11.1基坑监测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以及基坑安全,该工程必须制定密的监测案,采用信息法施工。

11.2应急措施

对于基坑开挖过程中突发和偶然因素下发生的事件,我们首先应有所估计,根据基坑施工特点,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施工中不至措手不及,同时可确保基坑安全。

根据基坑设计要求,对于该基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用的措施列表如下:

出现问题

应急措施

坡顶水平位移过大

增设支撑或锚杆

土流失

增设注浆、泄水或红砖砌拱抹砂浆

边坡地面下沉或裂缝扩大

封填裂缝、查明原因、必要时先反压

11.3应急措施安排

施工现场较开阔,其开挖后边可堆放材料,对其应急所用材料工及人员、设备拟作以下准备:

①对其应急材料,备用部分钢管或型钢、红砖、砂、料、编织袋等,同时与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以保证及时供货。

②对拟采用措施的施工设备,如钻机、锚杆机等检修完毕备放基地,以保证及时运送至现场。

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对其基坑变形以及边环境变化及时掌握,对其突发问题有一个预估,为应急措施的实施提供时间保证。

对于抢险人员、储备施工人员20人左右,其技术人员保持通信畅通,确保能及时到位处理突发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