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485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docx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

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罗明忠,邹佳瑜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

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创业资源的获取,以及示范导向作用降低农民创业者的风险而促使农民创业动机的产生,选择创业行业和地点而实施创业行为。

以广东省梅州市和广州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因素在农民创业动机产生、创业行业和地点选择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社会资本因素对农民创业的影响。

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社会资本,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效应,是推进农民创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民创业;社会资本;创业动机;创业选择;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2506(201206-0052-07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乡民社会的人们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封闭保守的环境中,一般不能理性地选择,而是基于习性、惯习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受制于个体之外的社会结构。

这种带有明显的封闭和内聚特征的社会资本,已成为约束和激励农民创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力量,影响着农民的创业动机和创业决策过程。

学术界对此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社会资本在农民创业动机形成中的影响。

社会资本的某些内容(结构洞、信任、强联系以及共同的编码和语言会导致企业家过度自信、控制幻觉等非理性特质,而这些特质降低了企业家对风险的认知,正是这种较低的风险认知导致企业家更容易发现、利用创业机会(DonnaPatrick,2006[1]。

也有学者通过对西班牙Catalonia地区大量创业的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地区间的创业差距不是物质条件而是因为该地区有良好的支持创业环境的非正式制度———受成功创业者的影响(Lafuente等,2007[2]。

对于社会资本相对稀缺的农村居民而言,社会资本的拥有量对其创业动机的产生和创业行为的实施有巨大影响。

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创业者更容易有新的发现或促使新机会发展,有利于对稀缺资源的辨别和集成(Green和Brown,1997[3];Uzzi,1999[4]。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民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来自于与其所选取的参照物的比较,农民自身所处的关系网络成员往往成为其评估风险的信

■收稿日期:

2012-07-2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Y088;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06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0YJA790130;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2B070300047

■作者简介:

罗明忠(1969-,男,江西永新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教授;邹佳瑜(1988-,女,广东梅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5

息来源和决策参考。

关系网络对个体的风险感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群策行为降低风险评估,增强个体的冒险倾向;示范效应影响农民自我效能感,降低风险评估(Brown和Inouye,1978[5],从而使个体提高效能的自我知觉(Bandura等,1980[6];Kazdin,1979[7]。

当然,如果社会网络成员中没有人从事创业活动或者是创业失败,也会使个体更容易相信自身的能力不适合于创业活动,抑制个体对创业的自我效能感,高估创业风险。

二是农民创业决策选择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强连带对农民创业有着直接而关键的推动作用。

农民创业的社会资本包括农民创业者和亲戚、朋友之间形成的持久的、联系频繁的、感情亲密的关系,即强连带;农民创业者和所认识的熟人之间形成的偶然关系,即弱连带(韦吉飞,2010[8]。

有学者考察了1880年1950年间社会与文化体系对喀麦隆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发现影响非洲农民创业及其劳动力联合能力的因素是多样的。

具体来说,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对农民创业轨道变迁影响深远,在某些地区(如杜阿拉血缘关系(强连带等文化因素对农民创业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尽管这些地区农民创业的模式不尽相同(Andreas,1999[9]。

因为农民往往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进行创业,而通过正式制度获取资源(如资金、土地不仅手续麻烦,门槛也高,因此大多数农民会理性依靠社会关系获取资源,首选的社会关系是强连带,尤其是家庭成员能够帮助创业者识别潜在机会和提供持续支持(Jack,2005[10]。

因此,强连带在提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而弱连带在提供信息方面具有优势(Granovetter,1973[11]。

当然,弱连带联系人也能够提供资源,但农民创业者和弱连带联系人之间难以建立起特殊信任,创业者难以动用弱连带上的资源(黄洁、买忆媛,2011[12]。

第二,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资本直接影响着创业决策。

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如外出打工等中社会资本的增加提高了创业的可能性。

为数不少的农民就是在社会资本得到累积后,回到家乡进行创业(ZhongdongMa,2002[13]。

可见,以往研究已涉及到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我国农民创业中的表现及其作用大小还需进一步验证。

本文是基于对广东省梅州市和广州市部分农民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因素在农民创业动机产生及其创业行为实施中的影响。

二、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时间是2011年7月2012年2月,调查样本是广东省梅州市和广州市部分乡(镇农民,调查采取随机方式,调查员一对一地请被调查样本填写问卷,将选择“有创业意愿,正在筹划创业”、“有创业意愿,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已创业”和“曾经创业,但现已退出”的被调查样本归为农民创业者,收回问卷181份,有效问卷为179份。

问卷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表1问卷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35

(二直接导向与榜样示范:

农民创业动机形成中的社会资本因素影响

一般由于农民所处的关系网络都建立在血缘、同宗或地缘基础上,农民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网络,在评估风险时受关系成员的影响,使个体决策逐步向群体决策靠拢,此时,群体决策中的成员比个体决策者更易出现风险偏好现象,即出现风险转移现象。

关系网络通过提供个体的外在比较作用于个体自我效能感。

在关系网络中,如果有关系成员从事创业活动,将带来巨大示范效应,个体通过观察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成功,将会对自己的能力有进一步的肯定,增强创业信心(Burt,1992[14]。

为了解社会资本因素在农民创业动机形成中的影响,验证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动机形成的效应,本问卷设计了10个与农民创业动机相关的备选项,由被调查样本根据其对备选项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打分,最高5分,最低1分。

通过SPPSS18.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KMO为0.684,Cronbach'sAlpha为0.712;采取最大方差法对个人创业动机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按照正交旋转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解释总方差为57.411%,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罗明忠等,2012[15],农民创业动机分为“自我实现和发展型”(因子1、“被动就业导向型”(因子2和“生存型”(因子3三种。

表2农民创业动机的总方差

21.55415.53644.4431.55415.53644.4432.02120.20841.63631.29712.96857.4111.29712.96857.4111.57815.77557.411

可见,虽然“自我实现和发展型”是农民创业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因子1对总方差的解释贡献率达到21.428%。

但是,因子2即“被动就业导向型”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也达到20.208%,其载荷为“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周围的人都有自己的企业”、“受到他人劝说”。

可见,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因素是农民创业动机形成的重要原因。

基于信任基础之上的社交网络(家庭成员、近亲好友等对农民创业动机的进一步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其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进行的。

在农民生活环境中,创业典型的出现会使农民迅速增强对获取成功的渴望,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降低了创业过程中的风险认知,使创业愿望得到进一步强化(李录堂,2008[16]。

当然,周围关系网络中的人员创业一旦失败,也可能给农民创业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使一些潜在的农民创业者就此打消创业念头。

(三内外社会资本因素:

促成农民创业的行业选择

在农民创业的行业选择决定因素方面,本问卷设计了11个备选项,由被调查样本根据其对备选项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打分,最高5分,最低1分。

通过可靠性分析,KMO为0.579,Cronbach'sAlpha为0.650。

采取最大方差法对个人创业行业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下文中的4个因子,结果见表3。

由此可知,内外社会资本因素的融合促成农民创业的行业选择。

表3农民创业行业选择的总方差

12.56623.32323.3232.56623.32323.3232.11519.22519.22521.94217.65740.9811.94217.65740.9812.00218.19937.42431.54014.00254.9821.54014.00254.9821.75015.90853.33241.0079.15764.1401.0079.15764.1401.18910.80864.140

45

1.目标行业特性:

农民创业行业选择的决定因素。

因子1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9.225%,其载荷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好,市场前景广阔”、“政府重视这个行业的发展,配套条件好,支持多”、“受到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的影响”和“本地区有这个行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等。

由于任何行业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行业发展的前景状况。

尽管农民是“有限理性”的,但是在其决意创业之时,其坚持的原则也必然和其他商人一致———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考虑目标行业是否值得进入。

因而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利润空间等因素必然成为其考虑的重点。

而对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判断主要依据两方面因素:

一是目标行业本身的发展阶段。

即该行业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发展周期。

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大多代表着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行业,往往还处于幼稚或者成长阶段,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成长空间更大,更有利润可图,也能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二是目标行业发展可能得到的资源支持。

从资源角度来看,创业的过程就是从新的、独立的、有价值的资源中提取利润的过程,获取资源的容易程度是影响农民创业的直接因素。

由于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往往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农民创业者获取创业所需的自然资源和政策资源,会降低其在该领域进行创业的风险认知,从而提高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

同时,在政策允许和鼓励之下营造的浓厚创业氛围,可以增强农民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使农民创业者对自己的能力能进一步的肯定,降低风险评估,增强创业冲动。

2.先前社会资本的内部化程度:

农民创业行业选择抉择的关键因素。

因子2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8.199%,其载荷为“曾在这个行业领域学习或工作,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较之同行,技术优势更加明显”、“有成熟的市场、客户及销售网络”等。

根据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有68.1%的农民创业者创业前都在其目标行业领域学习或工作过,丰富了自身技能,了解了相关的商业信息,对该行业的经营项目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产品销售和运营管理技能方面有明显的提升(罗明忠,2012[17]。

同时,在“有成熟的市场、客户及销售网络”这一选项中,有52.1%的被调查者将其列为进入该行业的重要原因。

可见,农民创业者先前的学习或工作经历以及社会资本积累,为其创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包括生产技术优势以及信息获取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创业者运用先前行业经历积累的社会资本作出创业行业抉择,即是将外部社会资本内在化的过程。

3.行业门槛的高低:

农民创业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因子3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5.908%,其载荷为“这个行业所需的技术条件较低,资金投入在可承载范围”、“在产品或原材料的来源方面拥有熟悉的渠道”等。

可见,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可支配资源较为贫乏等因素影响,农民创业者在行业选择时主要以低技术门槛和低资金门槛的行业为主,不少农民选择在农业资源开发领域或生活服务行业如餐饮、种养殖业、传统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等领域创业。

4.创业机会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扩散与传递:

农民创业行业选择决策考虑的直接因素。

因子4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0.808%,其载荷为“受到从事这个行业的亲人(朋友的影响”、“受到本地区这个行业其他企业的影响”。

由于农民识别创业机会以及实施创业的资源动员能力不尽相同,创业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得到扩散和传递。

此时,农民自身社会资本中的强连带(亲戚、熟人以及部分的弱连带(朋友由于具有信息传递和相互义务等结构性功能,提供了创业机会得以扩散的载体。

在实际情境中,这种创业机会扩散、传递的方式可以归结为示范作用导向,即受到该行业的成功创业者的影响,而这些人往往与农民创业者自身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在能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条件与自身相当,所以他们在这个行业的成功创业,会极大地鼓励那些潜在的农民创业者进入该行业,模仿他们的经营模式,甚至利用他们已巩固建立的渠道等做出创业行业选择。

(四行政资源及其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的融合:

农民创业地点选择的重要决策因素

为了解影响农民创业地点的因素,本问卷设计了14个备选项,由被调查样本根据其对备选项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打分,最高5分,最低1分。

通过可靠性分析,KMO为0.637,Cronbach'sAlpha为0.723。

然后采取最大方差法对个人创业行业选择进行因子分析,如表4所示,将影响农民创业行业

55

选择的因素分为5个因子:

可动用的行政资源、地理位置的便利性、经济成本的最小化、可利用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和治安条件的好坏。

表4农民创业地点选择的总方差

13.35922.39422.3943.35922.39422.3942.21914.79514.79521.89912.66035.0541.89912.66035.0542.03713.57928.37431.54710.31145.3651.54710.31145.3651.92112.80841.18241.4939.95555.3201.4939.95555.3201.79811.98553.16851.2588.38463.7041.2588.38463.7041.58010.53663.704

1.可动用的行政资源。

因子1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4.795%,其载荷为“有亲戚朋友在政府机关任职”、“受到本地政府部门领导的邀请”、“本地区相关部门服务好,办事效率高”、“本地创业可以享受其他地方没有的优惠”等。

在当代社会,支持、扶持农民创业有助于提高就业率,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

尽管如此,农民作为相对弱势的创业群体,其对政府提供的有限资源(如补贴、税收优惠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而这些政府提供的资源往往能够节约创业成本,进而转化为企业利润。

因此,在农民创业者看来,跟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获取更优质或更多的政策资源,这已成为吸引广大农民创业者选择区域驻扎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2.地理位置的便利性。

因子2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3.579%,其载荷为“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没有更好的地方可选”等。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农民创业者选择的创业形式是做批发或零售业务。

鉴于繁华商业区的商圈范围较广,拥有良好的交通要道优势,客流量多,需求旺盛,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客源相对稳定等优势,往往成为农民创业者选择商铺创业时的首选地段。

3.经济成本的最小化。

因子3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2.808%,其载荷为“土地(地租成本较低”、“劳动力成本低”、“周边地区同行较少,竞争压力小”等。

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分析基础之上,农民选择创业地点时也不例外,必须对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成本加以分析。

宏观经济成本是指整个区域环境中的物价水平、土地价格及人力成本等,这些要素成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价格粘性,不易在短期内随供求变化而产生大的变动。

通常情况下,较之偏远的乡镇农村地区,繁华的城市区域土地租金更高,同时也要支付更高的员工薪酬。

微观经济成本是指经营区域内竞争对手的排他成本及运输原材料或产品的交通成本等,这些成本会因创业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只有在综合考虑宏观成本和微观成本的基础上,才能作出创业地点的抉择。

4.可利用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

在创业区域内部建立起良好的人际网络,对于新创企业本身和农民创业者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优势。

人际关系网络资源在创业区域内的覆盖状况,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创业期间快捷准确的信息及其相关资源,而且在创业维持阶段能帮助新生企业渡过难关,维持并推动企业的发展。

农民创业者作为有限理性的群体,其非理性的选择更多是基于习性、惯习而产生的,在熟悉的人际网络中,农民创业者往往已经形成较为稳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认为周围的环境状况在自己的适应或掌控范围内,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创业者更容易“顺其自然”地做出决策,内心更容易感到踏实和满足(姚小涛等,2008[18]。

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可利用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在农民创业地点选择中的作用,因子4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1.985%,其载荷为“在这个地带人脉关系好”、“离家近,便于照顾家人”、“靠近产品终端市场———顾客买家”。

可见,在农民创业者看来,人际关系网络资源对其创业地点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具体包括:

一是以家庭成员为中心的血脉关系网络;二是以企业业务开展为核心的利益关系网络。

二者有时相互交叉,加强了关系网络的

65

密度;有时也各自独立,拓宽关系网络的层面。

5.治安条件的好坏。

因子5对总方差解释的贡献率为10.536%,其载荷为“治安状况良好,安全。

良好的治安环境不仅是政治稳定的象征,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良好的治安环性强”境是农民创业者产生投资回报预期的基础条件。

农民创业者往往是倾其所有进行创业投资,保证自身资产的安全是农民创业者进行创业地点选择的重要衡量因素。

另一方面,良好的治安环境能够促进消费,带动需求的旺盛而形成商业聚集。

只有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农民创业者才有利可图,新创企业才能稳步成长。

(五)强连带:

农民创业中初创资金获取及困境解决的基本路径1.强连带是农民创业者初创资金获取的主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有76.4%的农民创业者的初创资金在10万元以内,属于小规模创业。

虽然初创资金数额不大,但是只有48.6%的农民创业者能够剩余51.4%的必须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弥补初创资金的不足。

由于正式制度由个人完全出资,门槛高、手续复杂等因素,仅有少量的农民创业者通过银行或者信用社贷款等渠道补充初创资金的缺大多会理性的依靠社会关系获取资金,其首选的社会关系必然是强连带关系。

根据调查结果显口,示,有29.8%的农民创业者选择向关系密切的亲人或朋友借贷筹集资金,这一方式占所有融资渠道的58%,可见,强连带已成为解决农民创业初创资金获取困难的最主要途径。

2.强连带是创业维持的重要保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除了资金困难外,农民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必然会遭遇其他各种困难,比如人力不足、供销渠道受阻等,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很容易“您在创业初期经营中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找谁帮忙解决”这一选项的回导致新创企业的夭折。

在答中,近2/3的农民创业者会向亲人朋友求助,这不仅是强连带之间基于信任的本能反应,也反映当、。

前我国政府对农民创业支持力度不足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三、结论与建议由以上分析可知,尽管社会资本因素在农民创业中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也不能直接导致农民创业,而且其作用于农民创业各个环节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作用机理大同小异、相互交错,对农民创业动机的产生、创业行业及地点选择,以及创业过程中困难解决的方式和途径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榜样示范效应”往往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的扩散作用于农民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而实现的,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农民通常会高估自身的能力及降低对预期风险的评估,更有可能产生创业动机,实施创业行为。

农民创业者利用先前从业经历积累的社会资本获得该行业商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外部社会资本内部化的过程,农民创业行业的最终选择是农民所拥有的内外部社会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动用的行政资源及其可利用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的融合对农民创业地点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良好关系为农民新创企业获得资源和优惠提供了便利,人际关系网络资源则,。

无论在农民创业初期还是后期的企业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