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469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docx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于孟剖析

酸轧板形与连退跑偏关系分析

2011/11/11

为了分析连退来料板形情况与炉内跑偏的关系,对二冷连退跑偏严重的14卷带钢以及跑偏良好的6卷带钢的来料板形和跑偏情况进行了对应分析。

1.跑偏严重钢卷的板形及跑偏对应情况

1.1.11B21022936000/A110823B156R

规格:

1.5*1250mm

全钢卷长度板形情况(下同)

钢卷1/4、1/2、3/4长度时的板形情况(下同)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明显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远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小于5IU,边部相对延伸差在-15~-20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5~8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小于OS侧边部,相差约5IU。

连退跑偏实际数据(下同)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大于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2.11B21022937000/A110824A146R

规格:

1.4*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明显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远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IU,边部相对延伸差在-10~-20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5~8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小于OS侧边部,相差约5~10IU。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大于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3.11B21022938000/A110824A147R

规格:

1.5*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明显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远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IU,边部相对延伸差在-10~-20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5~8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小于OS侧边部,相差约5~10IU。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大于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4.11B21022939000/A110824A149R

规格:

1.5*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明显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远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IU,边部相对延伸差在-10~-15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5~8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与OS侧相差不大。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大于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5.11B21022941000/A110823B081R

规格:

1.5*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明显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远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IU,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15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5~8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与OS侧相差不大。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大于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6.11B21022943000/A110823B083R

规格:

1.1*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明显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远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IU,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15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5~8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与OS侧相差不大。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大于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7.11B21022955000/B110824D008R

规格:

1.1*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0~5IU,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20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7~10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与OS侧相差不大。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约为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8.11B21022959000/B110822B141R

规格:

1.5*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较均匀,但是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2~3IU,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15~-25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7~10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小于OS侧,相差约5~10IU。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约为75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9.11B21022990000/A110824A033R

规格:

1.4*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带钢中部延伸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10IU,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20~-25IU,DS侧1/4处相对延伸差很大,约10~15IU,有单侧1/4浪趋势,DS侧边部延伸与OS侧相差不大。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约为25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10.11B21024534000/A110824A108R

规格:

0.7*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但是与前面几卷带钢相比,其不对称程度明显降低。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有中浪和单边浪趋势,带钢中部延伸大于边部,带钢中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10IU,DS侧边部延伸明显小于OS侧,D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15~-25IU,O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0~7IU,有OS侧单边浪趋势。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约为50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11.11B21024791000/A110901B070R

规格:

0.9*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但是与前面几卷带钢相比,其不对称程度明显降低。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特别是DS侧边部和OS侧边部相差较大,DS侧边部延伸明显小于OS侧,D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15~-20IU,O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0IU,有OS侧单边浪趋势。

DS侧1/4处延伸较大,相对延伸差小于5IU。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约大于75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12.11B21024794000/A110901B053R

规格:

1.1*125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但是与前面几卷带钢相比,其不对称程度明显降低。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特别是DS侧边部和OS侧边部相差较大,DS侧边部延伸明显小于OS侧,D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15~-20IU,头部甚至达到-30IU,O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10IU。

DS侧1/4处延伸较大,相对延伸差约为5~10IU。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约在50~75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13.11B21024708000/A110819C060R

规格:

0.8*150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但是与前面几卷带钢相比,其不对称程度明显降低。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特别是DS侧边部和OS侧边部相差较大,DS侧边部延伸明显小于OS侧,D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15~-20IU,头部甚至达到-25IU,O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0~8IU。

从PDA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来料板形情况下,CPC8.1跑偏严重,在纠偏辊能力达到极限时,跑偏量约在75mm,且向二冷连退的OS侧跑偏,即酸轧的DS侧。

1.14.11B21024711000/A110821B026R

规格:

0.7*1500

从目标曲线可以看出,轧机生产时采用的目标曲线是非对称的中浪浪形形式,DS侧目标延伸率差大于OS侧,DS侧张应力小于OS侧,但是与前面几卷带钢相比,其不对称程度明显降低。

从板形仪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个钢卷长度方向上延伸率分布不对称,特别是DS侧边部和OS侧边部相差较大,DS侧边部延伸明显小于OS侧,D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3~-15IU,OS侧边部相对延伸差约为5~15IU。

 

2.跑偏良好的钢卷板形情况分析

2.1.A110830B090R

2.2.B110729B073R

2.3.B110802C027R

2.4.B110802C031R

2.5.B110802C032R

2.6.B110803C001R

通过跑偏良好钢卷的板形情况可以看出,当实际板形为中浪模式,且具有良好的对称性,特别是DS、OS两侧边部延伸相差不大时(小于10IU),带钢一般不跑偏,或者跑偏较轻,在纠偏辊纠偏能力范围内。

3.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连退机组炉内跑偏与来料板形情况有较大关系,来料板形对称(包括中浪和边浪模式),即使延伸率差较大,跑偏也在可控范围内;如果来料板形不对称,则极易引起严重跑偏。

(2)根据酸轧板形图,来料不对称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浪模式下同时伴随有酸轧DS侧1/4处延伸较大,有1/4浪趋势,另一种是中浪模式下伴随有OS侧延伸较大,有单边浪趋势。

两者在CPC8.1处均引发向连退OS侧的跑偏。

(3)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两种不对称浪形与跑偏方向的关系是不同的。

如果酸轧板形图显示DS、OS两侧延伸相差不大(相对眼神差均为负值且差值小于10IU)单是单侧1/4存在较大延伸时,向存在1/4浪的一侧跑偏;如果DS、OS侧延伸率相差较大(延伸率差大于10IU)则向延伸率小的方向跑偏。

并且,边部延伸不对称对跑偏的影响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