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281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docx

同步人教政治选修2新突破精练专题综合测评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综合测评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资产阶级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B.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与资产阶级上台

C.空想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上台

D.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

D [注意本题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资产阶级上台不属于理论来源,B、C两项错误;理论来源之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而不是古典哲学,故A项错误、D项正确。

]

2.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19世纪初期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其根本原因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参加当时的社会实践

B.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C.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阶级斗争

D.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够成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

D [A、B两项不符合事实;C项虽表述正确,但“其根本原因”应为经济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只有D项属于根本原因。

]

3.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研究方法,所以,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对象和最根本的方法分别是(  )

①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 

③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④唯物辩证法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 [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生产关系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其最根本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

4.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被称之为“空想”,主要是因为(  )

A.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缺少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C.没能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根源

D.没有提出改造社会的计划

C [空想社会主义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具现实性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理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没有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根源。

C项符合题意。

]

5.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在于(  )

①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独立的工人运动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④工人运动已经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A [本题迷惑性较大,可以运用排除法,紧紧抓住三大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③④与题意不符。

]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表现在(  )

①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 ②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④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实现的伟大革命性变革,表现在它的科学内容上,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同时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伟大革命性变革的重要表现。

揭示和具体论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并非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排除③。

]

7.“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表明(  )

①相同商品只能卖同样的价钱 ②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③商品交换和商品价格反映的总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平等关系 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

A.②④B.①④

C.②③D.①③

A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指出:

商品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相同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不一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价值进一步决定价格,商品交换体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

]

8.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依据产业资本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经过的阶段和采取职能形式的不同,产业资本从不同角度可以区分为(  )

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③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④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A [依据资本的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依据产业资本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经过的阶段和采取职能形式的不同,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流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它是与生产资本相对立的资本形式。

故A项正确。

]

9.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是因为(  )

A.简单劳动只能形成使用价值,复杂劳动形成价值

B.简单劳动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劳动

C.复杂劳动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是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才能从事的劳动

D.复杂劳动是每个人都能从事的劳动

C [A、B、D三项表述均错误,只有C项符合题意。

]

10.价格受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这是因为(  )

①商品交换都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 ②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③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④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B [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理解。

①本身说法错误,应排除。

②③④符合题意。

]

11.价值规律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因为(  )

①商品交换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 ②谁的劳动生产率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个别劳动时间就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能获得额外效益 ③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率越高,价格越低,竞争力越强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成本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B [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规律作用的理解。

②③均为错误的表述。

①④构成题干的原因。

]

12.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包括(  )

①具体劳动和自然物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②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劳动二重性学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B [①②③正确揭示了劳动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主要内容;④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

13.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

这就会(  )

①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②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 ③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使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B [既然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么当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时,生产者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反之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厂家都会不断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加强管理、改进技术。

]

14.剩余价值的产生(  )

①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②是在流通过程中资本家的贱买贵卖 ③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 ④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A.①④B.②④

C.③④D.②③

A [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的来源。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故①④正确。

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故②③错误。

]

15.某资本家拒不执行8小时工作制,而是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有时甚至超过14小时。

这种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被马克思称为(  )

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科学生产

D.血汗生产

B [本题考查学生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理解。

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故本题应选B项。

]

1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①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②科技进步而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结果 ③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④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C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因而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②③正确;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超额剩余价值,①错误;④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

17.关于剩余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获得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 ②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③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C [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②错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④错误。

]

18.资本家在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

下列关于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B.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C.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了剩余价值

D.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D [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成为自身的工资,剩余时间创造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故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

反向选择,故选D项。

]

19.在资本主义企业中,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是(  )

①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③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的绝大部分 

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A.①④B.①③

C.②④D.②③

A [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不是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故①正确、②错误;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不一定占新价值的绝大部分,故③错误、④正确。

]

20.马克思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

因此,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  )

A.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B [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不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故C项错误;D项不能用“直接”表述。

]

21.某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

供需关系趋向平衡,失业人员与在业人数相对稳定,普通公民手中购买生活用品的钱仍然很少。

这一景象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

B [从材料中的供需平衡、失业稳定、购买力低等情况看,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萧条阶段,故选B项。

]

22.二战后,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在(  )

①危机的周期缩短 ②危机的破坏程度加强 ③周期过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 ④出现了“滞胀”现象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A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是危机的破坏程度减弱,而不是加强,故②错误;①③④对新特点的正确分析,故符合题意。

]

23.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

这次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于(  )

A.依靠市场规律是不行的

B.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

C.过分地依靠市场的作用使资本主义到了崩溃的边缘

D.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依赖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

C [A、D明显错误,排除。

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主要是过分地依靠市场的作用,而不是依赖政府计划调节等,故选C项。

]

24.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周期性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  )

A.科技进步和各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C.行政手段成为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以解决

A [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周期性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是科技进步和各国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故选A项。

]

2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

①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 ②揭示了市场经济和专业化大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④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A [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揭示的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指向市场经济和专业化,故②错误;①③④都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深化,入选。

]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漫画《资本之舞》,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如何分割的?

[解析] 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的分割这一知识点。

回答本题要读懂漫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提示。

在漫画中涉及四个方面即:

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那么从以上四个方面回答剩余价值的分割,根据已掌握的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剥削集团之间进行瓜分。

①产业资本家通过投入产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产业利润。

②商业资本家通过投入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商业利润。

③银行资本家通过投入借贷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利息。

④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瓜分的结果是得到地租。

27.(12分)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些论述: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

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劳动并不是它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

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

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

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65页、57页、207页、208页

结合以上论述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以及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关键是分清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与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答案]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

在他们看来,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③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

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28.(14分)依据工信部要求,201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确2016年这四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

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一要继续抓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二要狠抓企业和行业技术进步,三要狠抓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

(1)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淘汰落后产能。

为什么要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何意义?

(6分)

(2)结合材料,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如何遵循价值规律?

(8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价值规律的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价值规律有三方面的作用:

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

回答时注意将原理与材料相结合。

[答案]

(1)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因此,落后产能要退出市场。

②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①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调节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中去,发展服务业等行业。

②要充分发挥价值的刺激作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③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通过停产、破产、兼并、重组等手段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9.(12分)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存在一定的规律。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2分)它是怎样导致经济危机的?

(4分)

(2)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何导致经济危机的分析,需要结合其两个具体表现来展开。

(2)问,一是明确分析的是意义,二是明确分析的是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而不是其他角度。

[答案]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有两个表现:

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它们的激化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