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261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 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docx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

脱贫攻坚访谈提纲脱贫攻坚干部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定稿

干部应知应会精准脱贫问题提纲一、精准扶贫相关概念1、“577”指的是什么?

就是贫困户退出5条,村退出7条,县退出7条标准。

贫困户退出标准有几条?

答:

有6条标准;

(1)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省级扶贫标准(2010年不变价2500元);

(2)有安全住房;

(3)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

(4)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

(5)有安全饮水。

(6)易地搬迁或危房改造无大额负债。

贫困村退出标准有几条?

答:

有7条标准;

(1)贫困发生率低于3%;

(2)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

(3)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

(4)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5)有安全饮水;

(6)电力入户率达到100%;

(7)有标准化村卫生室。

贫困县退出标准有几条?

答:

有7条标准;

(1)贫困发生率低于3%;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以上;

(3)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7%;

(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0%;

(5)电力入户率达到100%;

(6)有安全住房农户达到97%;

(7)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达到100%。

2、什么是“四率一度”?

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精准帮扶率、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率和群众满意度。

3什么是“两率一度”?

其标准是什么?

答:

“两率一度”是指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群众满意度。

其标准是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在95%(含95%)以上、群众满意度在90%(含90%)上,且错退率不得高于2%、漏评率不得高于2%。

3、什么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答:

指建档立卡系统内已脱贫、未脱贫、返贫人口、新识别贫困人口。

4什么是在册贫困人口?

答:

指建档立卡系统内未脱贫人口、返贫人口和新识别贫困人口,不包括已脱贫人口。

5贫困户剔除含义是什么?

答:

指建档立卡系统中贫困户从系统中永远消除,历史上不承认其贫困户身份。

此次没有这个权限只是标注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

5贫困户退出含义是什么?

答:

指贫困户经过扶持,达到脱贫标准,在系统中标识为已脱贫户,仍然留在建档立卡系统内,攻坚期内仍可以继续享受扶贫政策。

6贫困户属性分哪几类?

答:

分为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5、四支队伍有哪些?

答:

镇乡包村干部、村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

6、“三变”指的是什么?

答: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7、家庭纯收入包括哪些部分?

答:

(1)家庭经营收入:

包括种养殖业收入、经果林经营收入和其他家庭自主经营收入(家庭经营超市、商店、小卖部、饭店、幼儿园、养老院、工厂、建筑队、货车运输、客车运输等收入)。

纯收入计算要扣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等;

(2)工资性收入:

指家庭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付出劳动而获得的收入。

简要理解为务工或其他工资性收入。

外地务工,要扣除房租、日常生活支出等相关花费;

(3)财产性收入:

指家庭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

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

(4)转移性收入:

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中,长期性、有稳定来源的转移性收入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短期性、临时性收入不计入。

答:

上年度10月1日起至当年度9月30日止。

收入计算方法

(一)家庭纯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不计收入的除外)具体详解如下:

1.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家庭经营总收入-家庭经营支出注:

库存的种子、化肥、果袋等不计入经营支出2.工资性纯收入(务工收入)=本地务工收入+外地务工纯收入(外地务工收入-外地务工支出)注:

1.外地务工指本市以外务工;

2.外地务工支出=外地务工收入x30%3.计入转移性收入但不计入纯收入的包含救济金、低保五保金(贫困县脱贫摘帽时计入)、基础养老金、救灾扶贫资金、慰问金、亲友赠送、抚恤金(误工补偿除外)等临时性资金不计入。

8、标准卫生室的“四室”是什么?

行政村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且“四室分离”;

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1名有资质的乡村医生;

相邻两个贫困村(行政村)总人口不超过1000人,医疗半径不足5公里的,可‘一村建站、联村服务’联合设置卫生室。

9、“八个一批”帮扶是什么?

答:

①产业扶持脱贫一批;

②移民搬迁脱贫一批;

③危房改造脱贫一批;

④就业帮扶脱贫一批;

⑤健康扶贫脱贫一批;

⑥教育资助脱贫一批;

⑦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⑧兜底保障脱贫一批。

10、“两不愁三保障”是什么?

答:

“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二、识别1、贫困户识别标准是什么?

答:

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3070元(2010年2500元不变价),未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农户。

贫困户识别程序是什么?

答:

①农户申请;

②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

③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

④村级第一次公示;

⑤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⑥乡镇第二次公示;

⑦县扶贫办复审;

⑧县级确认公告。

贫困村识别标准是什么?

答:

一高按照我省2013年底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1倍(全省国家扶贫标准下贫困发生率为15.1%,一倍为30.2%)以上;

一低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全省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03元,60%为3901.8元);

一无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贫困村识别程序是什么?

答:

①省级规模分解;

②乡镇政府初选对象;

③乡镇政府公示、县级审定公告;

④县级安排结对帮扶;

⑤乡镇政府组织各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制定计划;

⑥乡镇政府组织各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填写登记表;

⑦县扶贫办和乡镇政府进行数据录入;

⑧市、县扶贫办负责网络运行;

⑨县扶贫办和乡镇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完成数据更新。

三、帮扶1、产业扶贫政策有哪些?

2、就业创业政策有哪些?

3、生态扶贫政策有哪些?

4、教育扶贫政策有哪些?

5、危房改造扶贫政策有哪些?

6、健康扶贫政策有哪些?

7、异地搬迁政策有哪些?

8、兜底保障、扶贫政策有哪些?

9、残疾人扶贫政策有哪些?

全部答案如下;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需要自己出钱吗?

答:

这些费用都由财政按政策规定资助,统一拨付,不需要贫困户出钱,也不再需要贫困户先行垫付。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住院需要交押金吗?

家庭困难没有钱看病怎么办呢?

答:

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

哪些是新农合纳入专项管理的特殊慢性病?

报销比例是多少?

慢保如何办理?

答:

Ⅰ类(共6种)年度限额2万元:

恶性肿瘤、白血病、器官移植术后(服用国产抗排斥药)、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失代偿期)。

Ⅱ类(共3种)年度限额5000元:

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症。

Ⅲ类(共34种)年度限额2000元:

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含脑梗死)、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2级及以上)、糖尿病(有并发症)、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结核病、慢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脉管炎、紫癜性肾炎、系统性变应性血管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麻痹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天疱疮、银屑病、致密性骨炎、重症肌无力、中枢性尿崩症、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格林巴利综合症、克罗恩病、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Ⅳ类(共2种)年度限额1000元:

肝硬化(代偿期)、布氏病。

将贫困人口Ⅳ类门诊特殊慢性病新农合报销封顶线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报销比例不变,即年度限额由1000元提升至1200元。

报销比例:

村卫生室为75%、乡镇卫生院为65%、市内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为55%。

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者纳入新农合特殊慢性病报销管理,按照70%比例进行报销;

0-18周岁患者年度封顶线为1.5-2万元。

慢保办理程序:

患者持身份证、合疗卡、照片到所属乡镇卫生院申请慢性病鉴定,持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关检委托查资料的可一并提交。

由县合疗办统一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指定医疗机构鉴定县区,患者也可到县区合疗办指定地点办理。

持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住院病历的患者,县市区合疗办可直接认定,苯丙酮尿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者需提供省妇保院(西北妇儿)等定点医院有关资料认定。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报销封顶线是多少?

答:

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15万元,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封顶线55万元,累计每人每年最多可报销70万元。

哪些病种可以实行定点救治、定额付费?

答:

农村贫困人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和终末期肾病11种大病,纳入新农合大病专项补助范围。

市内二级定点救治医院按85%、三级定点救治医院按80%,省级定点救治医院按70%的比例补助,实行定点救治、按病种定额付费管理。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执行起付线是多少钱?

答:

3000元。

针对贫困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是什么?

答:

在普通贫困人群基础上,在已有的运动疗法等9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的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贫困人口新农合的报销范围。

什么是“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答:

农村贫困人口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时,新农合医保报销、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在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助后,剩余合规费用按特困供养人员100%、低保户70%、一般贫困户70%比例补助)都可在就诊医疗机构设置的服务窗口办理,只需签字确认留电话备查,并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即可,不用再拿相关手续去医疗办、民政局办理。

什么是“一兜底”?

答:

在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后,由县市区实施兜底保障,确保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什么是签约帮扶?

答:

对每个贫困家庭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使得每名健康扶贫对象都有医务人员结对帮扶,上门服务。

贫困户市外住院报销时需要提供那些资料?

答:

转诊单(备案单)、身份证、合疗卡。

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门诊统筹报销优惠政策?

答:

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门诊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全额报销,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高10%。

贫困户看病报销流程?

答:

市域内定点医院就诊,凭身份证、合疗卡以及有关贫困证明(系统标识)等,在定点医院“一站式”结算窗口直接报销(救助);

市外定点医院就诊未报销的,出院后携带相关资料到县市政务大厅(或经办机构)按规定程序报销(救助)。

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是多少?

答:

乡镇卫生院95%;

市内二级医院90%;

市内三级医院/市中医院68%/70%;

市外省内二级医院75%;

市外省内三级医院65%;

省外二级医院70%;

省外三级医院50%。

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是什么?

答:

大病集中救助一批;

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

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指什么?

答:

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县市区兜底。

健康扶贫四个100%内容是什么?

答:

新农合参合率100%、大病保险覆盖率100%、一站式服务窗口覆盖率100%、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100%。

农村特困供养救助人员是指那些人?

答:

五保户。

农村特困供养救助人员的供养标准?

答:

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60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5500元。

什么是农村低保渐退帮扶政策?

答:

年人均收入超过农村低保标准,但收入尚不稳定的家庭,实行“渐退帮扶”政策。

可按原政策给予12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延长。

帮扶期满后,其家庭退出最低生活保障。

什么是农村低保分类施保政策?

答:

依照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施保。

7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0%增发;

保障家庭中14周岁(含)以下未成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0%增发;

保障家庭中有三级以上重度残疾人,依据不同残疾等级和比例增发保障金,其中一级增发50%,二级和三级增发30%;

保障家庭中有重病患者,其一个年度内自付医药费总额达到或超过其家庭成员一个年度享受的低保金总和,按家庭成员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0%增发保障金;

保障对象是单亲家庭中的18周岁(含)以下未成年人,视不同情况增发保障金,其中父母一方死亡的,增发50%,离异的增发30%;

保障家庭中的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内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70%增发;

保障家庭中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每人每月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0%增发。

什么是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答:

一是资助参合,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的参合费从医疗救助资金中全额资助。

二是在市内新农合定点医院(民政部门“一站式”救助定点医院已与新农合定点医院全部重合)住院的,出院时在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按比例报销后,剩余合规费用,特困人员按100%比例报销,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和低保对象按70%比例报销,一般医疗救助2万元封顶,重特大疾病10万元封顶。

什么是临时救助政策?

答:

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和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现金救助或实物救助。

临时救助原则上一年不超过两次,且在、同一年度内不能以同一事由重复申请临时救助。

标准按当地1至6个月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残疾人每年补助标准?

答:

持第二代残疾证的贫困人口给予生活补贴,18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60元,每年总计720元;

18周岁(含)以下的每人每月100元,每年总计1200元。

残疾证办理程序?

答:

需要办理残疾证的人员持身份证、户口本到户口所在乡镇领取申请表,在县残联领取鉴定表,在县区指定的医院进行鉴定,县残联根据医院的鉴定结果确定残疾的类别和等级,并给予办理。

残疾人贫困户扶持政策有哪些?

答:

在各类联合社(专业社)安置有劳动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就业、从业,安置比例不低于安置贫困户总数的20%;

各县区每年直接扶持不少于150户的残疾人贫困户,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直接入户帮扶贫困残疾人,每户扶持资金不少于5000元,用于发展生产;

优先扶持贫困残疾人自主创业,每人扶持资金5000元。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我省技工院校就读有什么补助,如何申请?

答:

由学校出具证明,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和学籍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县区扶贫办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申请补助。

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时,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有什么不同?

答:

起付线按原标准的50%计算,报销比例在原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

建档立卡家庭中的本专科生可以享受哪些专门的资助政策,资助标准如何?

答:

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每生每学年6000元;

扶贫助学补助,考入高职学校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

一次性补助3000元。

建档立卡家庭中的中职学生可以享受哪些专门的资助政策,资助标准如何?

答:

国家助学金,全日制正式学籍建档立卡家庭在校学生,除享受免学费助学金政策外,还享受一次性补助3000元。

建档立卡家庭中的普通高中学生可以享受哪些专门的资助作政策,资助标准如何?

答:

享受高中免学费政策外,还享受高中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特困每生每年2500元,贫困每生每年1500元。

建档立卡家庭中学前教育阶段学生可以享受哪些专门的资助政策?

答:

享受每生每年750元困难幼儿生活补助。

什么是扶贫小额信贷“两免一贴”政策?

答:

对有劳动能力,具有贷款意愿,有志于发展增收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程序通过诚信评价后,可以申请数额5万元以内的贷款,贷款免担保、免抵押,政府对贷款利息进行全额补贴。

互助资金协会入会对象、条件、费用、资金来源、借款金额、条件、用途分别是什么?

答:

互助资金协会入会对象为贫困户;

入会条件是自愿加入,入会费用可部分或全免;

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出资30万元及会员自愿出资;

借款金额为5000—10000元;

借款条件为借款人根据协会章程支付一定的占用费;

借款用途为用于发展生产、增收致富项目。

什么是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

答:

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是国家对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提供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补助对象和标准是什么,如何发放?

答:

对象为具有劳动能力,有志于发展增收产业的贫困户。

补助标准为5000—10000元。

通过“一卡通”直补发放到户。

什么是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

特设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

特设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由市人社局制定,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何安置?

答: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援助,落实就业见习或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

通过清理、整合、开发,落实政府公益岗位,招聘一批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

在全市企业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招聘一批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

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有什么补贴?

答:

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在乡镇、行政村创办以扶贫开发为主要目的的社区工厂,社区工厂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

贫困劳动力创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答:

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为贫困县培养创业培训教师,认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

参加创业培训后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但在6个月内未实现创业的,按每人每期1200元给予补贴;

若培训对象参加创业培训后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且在6个月内成功创业的,按每人每期2000元给予补贴。

贫困劳动力创办的经济实体取得法定证件、依法经营6个月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创业补贴3000元。

贫困劳动力参加80课时以上的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的,每人每天给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

贫困劳动力就业进行技能培训有什么补贴?

答:

允许各类合法合规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其在贫困村、乡(镇)开办培训班,就地就近培训贫困劳动力,各类合法合规教育培训机构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享受培训补贴政策不受定点培训机构和最低课时规定的限制。

技能培训机构应在每期开班前向当地人社部门备案,由县区人社部门按照文件确定补贴标准。

培训结束后,技能培训机构向人社部门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不受规定受理期的限制,人社、财政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含公示时间)完成审核和补贴发放工作。

兜底保障对象认定范围?

答:

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扶贫办2016年11月28日印发《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实施方案》,(陕民发[2016]88号,明确规定,对接档立卡贫困户中丧失劳动力,没有发展能力,到2020年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措施脱贫的困难家庭,按条件和程序审核审批后纳入农村低保,给予兜底保障;

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求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如何认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

答:

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为易地扶贫搬迁和民政集中供养外,且住房安全无保障(住房认定为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险房屋C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危改审批程序有哪些?

答:

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四级申请审批程序。

补助资金标准是多少?

答: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不低于户均2.58万元。

省级补助户均13300元,省级补助户均5000元,市级补助户均3000元,县级补助户均4500。

修缮加固的(C级),补助标准由每户不超1万元调整到户均1.5万元;

拆除重建的(D级),每户补助资金不应低于2.58万元。

各县市区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据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制定具体分类补助标准。

建设标准有哪些?

改造房屋建筑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户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户不低于40平方米;

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方米,不低于13平方米。

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特困户,改造房屋面积按下限标准控制。

危房改造有哪些方式?

属整栋危房(D级)的,原则上原址拆除重建,属局部危房(C级)的必须修缮加固。

危房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县级政府要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一建设。

什么是生态护林员?

答:

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

生态护林员选聘范围包括哪些地区?

答:

我市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范围包括8个国定贫困县区:

生态护林员选聘条件是什么?

答:

生态护林员要求有高度责任心,年龄原则上在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会操作通讯和交通工具,具备一定组织协调和语言表达能力,长期居住在本管护区域。

生态护林员工资福利有哪些?

答:

生态护林员工资结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构成,按照年工资不超过1万元标准进行测算,工资中含护林员通讯费和交通费。

生态护林员工资如何发放?

答:

生态护林员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兑现”,工资直接汇入本人惠农一卡通或银行账号,严禁以现金形式发放。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范围有哪些?

答: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需要搬迁的农村人口。

如何认定搬迁对象?

答:

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村(组)级初审及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及公示、县级政府审批及公告程序确定。

安置方式有哪几种?

答:

分为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交钥匙”工程。

集中安置包括进城入镇安置(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规划区新建房或购买商品房)、农村安置(依托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连片新建续建的集中安置社区)。

分散安置指少数不具备集中安置条件的搬迁户,采取插花安置、梯次搬迁、投亲靠友等方式,在有一定集聚规模、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好、有增收致富条件的地方进行分散安置。

“交钥匙”工程安置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针对搬迁对象中的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特困单人户和2人户,凡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可通过“一院两制”等方式,按人均20平方米的标准建房,纳入敬老院、养老机构等由民政部门实行集中供养;

另一类是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