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170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甲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甲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甲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甲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甲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甲醚.docx

《二甲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甲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甲醚.docx

二甲醚

甲醚

百科名片

甲醚为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目录

二甲醚的基本概况

二甲醚物理化学性质

1.表1.1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

2.表1.2不同温度下二甲醚蒸气压

二甲醚的毒性

二甲醚的安全及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2.防护措施

3.急救措施

4.灭火方法

二甲醚的包装、贮存及运输

二甲醚生产工艺技术

1.甲醚生产线一步法

2.二步法

3.国外主要二甲醚工艺技术

4.国内二甲醚工艺技术

二甲醚国外市场分析

1.世界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

2.国外建设及使用

二甲醚国内市场分析

1.我国二甲醚主要生产厂家及能力

2.主要在建或拟建项目

3.国内市场使用状况

二甲醚行业概况分析

二甲醚作为燃料的应用

1.民用

2.作为燃油的替代燃料

3.二甲醚发电

二甲醚的基本概况

二甲醚物理化学性质

1.表1.1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

2.表1.2不同温度下二甲醚蒸气压

二甲醚的毒性

二甲醚的安全及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2.防护措施

3.急救措施

4.灭火方法

二甲醚的包装、贮存及运输

二甲醚生产工艺技术

1.甲醚生产线一步法

2.二步法

3.国外主要二甲醚工艺技术

4.国内二甲醚工艺技术

二甲醚国外市场分析

1.世界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

2.国外建设及使用

二甲醚国内市场分析

1.我国二甲醚主要生产厂家及能力

2.主要在建或拟建项目

3.国内市场使用状况

∙二甲醚行业概况分析

∙二甲醚作为燃料的应用

1.民用

2.作为燃油的替代燃料

3.二甲醚发电

展开

编辑本段二甲醚的基本概况

  二甲醚别名:

甲醚

  

三维结构

英文名称:

methylether;dimethylether;DME

  CAS编号:

115-10-6

  分子式:

CH3OCH3

  结构式:

CH3—O—CH3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

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

相对密度(20℃)0.666,熔点-141.5℃,沸点-24.9℃,室温下蒸气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

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

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

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

  二甲醚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

如高纯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气溶胶喷射剂和致冷剂,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

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油溶性,使得其应用范围大大优于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学品。

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产的新原料,可以明显降低甲醛生产成本,在大型甲醛装置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

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汽车冷启动问题。

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

  

溶解的甲醚

由于石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丰富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二甲醚作为从煤转化成的清洁燃料而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发的性能优越的碳一化工产品。

  作为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二甲醚是具有与LPG的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化学品,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便宜而大量地生产。

与甲烷一样,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

  总之,二甲醚特有的理化性能奠定了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基础产业地位,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日常生活等领域。

二甲醚未来主要用于替代汽车燃油、石油液化气、城市煤气等,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是目前国际、国内优先发展的产业。

编辑本段二甲醚物理化学性质

  二甲醚的性质:

二甲醚是一种无色、具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具有惰性、无腐蚀性、无致癌性。

还具有优良的混溶性,能同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混溶。

在100ml水中可溶解3.700ml二甲醚气体,且二甲醚易溶于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甲酯等多种有机溶剂,加入少量助剂后就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其燃烧时火焰略带亮光。

有关物化性质见表1.1。

表1.1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

  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7

  

甲醚溶解在重油

摩尔质量46.07蒸气压(20℃)0.51Mpa

  熔点-138.5℃气体燃烧热28.8MJ/Kg

  沸点-24.9℃蒸发热(-20℃)410KJ/Kg

  临界温度127℃自燃温度235℃

  液体密度(20℃)0.67Kg/L爆炸极限、空气3~17vol%

  蒸气密度1.61Kg/m3闪点-41℃(空气密度1.2936Kg/m3)

  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无臭气体,在压力下为液体,性能与液化石油气(LPG)相似,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见表1.2。

表1.2不同温度下二甲醚蒸气压

  温度(℃)-23.7-10010203040

  蒸气压(Mpa)0.1010.1740.2540.3590.4950.6620.880

  Copyright@6chemInc

编辑本段二甲醚的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甲醚复合燃料

毒性:

二甲醚的毒性很低,气体有刺激及麻醉作用的特性,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过量的此物品,会引起麻醉,失去知觉和呼吸器官损伤。

  表1.3二甲醚的毒性

  吸入对象吸入量不良反应

  小鼠吸入225.72g/m3麻醉浓度

  猫吸入1658.85g/m3深度麻醉

  人吸入154.24g/m3×30min轻度麻醉

  人吸入940.50g/m3有极不愉快的感觉、有窒息感

  急性毒性:

LC50308000mg/m3(大鼠吸入);人吸入154.24g/m3×30分,轻度麻醉。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编辑本段二甲醚的安全及处理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甲醚作为燃料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编辑本段二甲醚的包装、贮存及运输

  二甲醚(DME)与LPG持有相似的物性,国内法规中的高压气体安全法规仍适用。

输送与储藏系统也与LPG相同。

对金属无腐蚀,对运输船只、管材、储槽等与LPG的无太大差别。

  大容量储槽是采用在约-25℃的低温贮槽储存。

用低温储槽,只需要一般的BOG(气化气)的再液化设备,但所要求的压力可以比IPG的略低。

DME的蒸发潜热与丙烷的基本相同,这将有利于降低DME的运行成本。

编辑本段二甲醚生产工艺技术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有一步法和二步法。

一步法是指由原料气一次合成二甲醚,二步法是由合成气合成甲醇,然后再脱水制取二甲醚。

甲醚生产线一步法

  该法是由天然气转化或煤气化生成合成气后,合成气进入合成反应器内,在反应器内同时完成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两个反应过程和变换反应,产物为甲醇与二甲醚的混合物,混合物经蒸馏装置分离得二甲醚,未反应的甲醇返回合成反应器。

  一步法多采用双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一般由2类催化剂物理混合而成,其中一类为合成甲醇催化剂,如Cu-Zn-Al(O)基催化剂,BASFS3-85和ICI-512等;另一类为甲醇脱水催化剂,如氧化铝、多孔SiO2-Al2O3、Y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丝光沸石等。

二步法

  该法是分两步进行的,即先由合成气合成甲醇,甲醇在固体催化剂下脱水制二甲醚。

国内外多采用含γ-Al2O3/SiO2制成的ZSM-5分子筛作为脱水催化剂。

反应温度控制在280~340℃,压力为0.5-0.8MPa。

甲醇的单程转化率在70-85%之间,二甲醚的选择性大于98%。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没有甲醇合成的中间过程,与两步法相比,其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投资小、操作费用低,从而使二甲醚生产成本得到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因此,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是国内外开发的热点。

国外开发的有代表性的一步法工艺有:

丹麦Topsφe工艺、美国AirProducts工艺和日本NKK工艺。

  二步法合成二甲醚是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的主要工艺,该法以精甲醇为原料,脱水反应副产物少,二甲醚纯度达99.9%,工艺成熟,装置适应性广,后处理简单,可直接建在甲醇生产厂,也可建在其它公用设施好的非甲醇生产厂。

但该法要经过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甲醇脱水和二甲醚精馏等工艺,流程较长,因而设备投资较大。

但目前国外公布的大型二甲醚建设项目绝大多数采用两步法工艺技术,说明两步法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国外主要二甲醚工艺技术

  

(1)Topsφe工艺

  Topsφe的合成气一步法工艺是专门针对天然气原料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该工艺造气部分选用的是自热式转化器(ATR)。

自热式转化器由加有耐火衬里的高压反应器、燃烧室和催化剂床层三部分组成。

  二甲醚合成采用内置级间冷却的多级绝热反应器以获得高的CO和CO2转化率。

催化剂用甲醇合成和脱水制二甲醚的混合双功能催化剂。

  二甲醚的合成采用球形反应器,单套产能可达到7200吨/天二甲醚。

Topsφe工艺选择的操作条件为4.2MPa和240~290℃。

  目前,该工艺还未建商业装置。

1995年,Topsφe在丹麦哥本哈根建了一套50kg/d的中试装置,用于对工艺性能进行测试。

  

(2)Airproducts的液相二甲醚(LPDMETM)新工艺

  在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作为洁净煤和替代燃料技术开发计划的一部分,Airproducts公司开发成功了液相二甲醚新工艺,简记作LPDMETM。

  LPDMETM工艺的主要优势是放弃了传统的气相固定床反应器而使用了浆液鼓泡塔

  

甲醚

反应器。

催化剂颗粒呈细粉状,用惰性矿物油与其形成浆液。

高压合成气原料从塔底喷入、鼓泡,固体催化剂颗粒与气体进料达到充分混合。

使用矿物油使混合更充分、等温操作、易于温度控制。

  二甲醚合成反应器采用内置式冷却管取热,同时生产蒸汽。

浆相反应器催化剂装卸容易,无须停工进行。

而且,由于是等温操作,反应器不存在热点问题,催化剂失活速率大大降低了。

  典型的反应器操作参数为:

压力2.76~10.34MPa,推荐5.17MPa;温度200~350℃,推荐250℃。

催化剂量为矿物油质量的5%~60%,最好在5%~25%之间。

该工艺用富CO的煤基合成气比天然气合成气更具优势。

但以天然气为原料也可获得较高收率。

Airproducts公司已在15吨/天的中试工厂对该工艺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但还没有建设商业化规模的大型装置。

  (3)日本NKK公司的液相一步法新工艺

  除Airproducts公司外,日本NKK公司也开发了用浆相反应器由合成气一步合成二甲醚的新工艺。

  原料可选用天然气、煤、LPG等。

工艺的第一步首先是造气,合成气经冷却、压缩到5~7MPa,进入CO2吸收塔脱除CO2。

脱碳后的原料合成气用活性炭吸附塔脱除硫化物后换热至200℃进入反应器底部。

合成气在反应器内的催化剂与矿物油组成的淤浆中鼓泡,生成二甲醚、甲醇和CO2。

出反应器产物冷却、分馏,将其分割为二甲醚、甲醇和水。

未反应的合成气循环回反应器。

经分馏,从塔顶可得到高度纯净的二甲醚产品(95%~99%),从塔底则可得到甲醇、二甲醚和水组成的粗产品。

采用NKK技术已在新潟建成1万吨/年合成气一步法生产二甲醚的半工业化装置。

国内二甲醚工艺技术

  我国90年代前后开始气相甲醇法(两步法)生产二甲醚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的开发,很快建立起了工业生产装置。

近年来,随着二甲醚建设热潮的兴起,我国两步法二甲醚工艺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艺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临沂鲁明化工有限公司)开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法复合酸脱水催化生产二甲醚工艺,已经建成了5000吨/年生产装置,经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成熟可靠。

该公司的第二套3万吨/年装置也将投产。

  山东久泰二甲醚工艺技术已经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被认定为已达国际水平。

特别是液相法复合酸脱水催化剂的研制和冷凝分离技术,针对性地克服了一步法合成和气相脱水中提纯成本高、投资大的缺点,使反应和脱水能够连续进行,减少了设备腐蚀和设备投资,总回收率达到99.5%以上,产品纯度不小于99.9%,生产成本也较气相法有较大的降低。

  2003年8月由泸天化与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的两步法二甲醚万吨级生产装置试车成功。

该装置工艺流程合理,操作条件优化,具有产品纯度高、物耗低、能耗低的特点,在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和设备硬件自动化操作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方面的技术开发也很积极,而且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学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兰化研究院、兰化化肥厂与兰州化物所共同开展了合成气法制二甲醚的5mL小试研究,重点进行工艺过程研究、催化剂制备及其活性、寿命的考察。

试验取得良好结果:

CO转化率>85%;选择性>99%。

两次长周期(500h、1000h)试验表明:

研制的催化剂在工业原料合成气中有良好的稳定性;二甲醚对有机物的选择性>97%;CO转化率>75%;二甲醚产品纯度>99.5%;二甲醚总收率为98.45%。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采用复合催化剂体系对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SD219-Ⅰ、SD219-Ⅱ及SD219-Ⅲ型催化剂,均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性能,CO转化率达到90%,生成的二甲醚在含氧有机物中的选择性接近100%。

  

甲醚生产线

清华大学也进行了一步法二甲醚研究,在浆态床反应器上,采用LP+Al2O3双功能催化剂,在260-290℃,4-6MPa的条件下,CO单程转化率达到55%~65%,二甲醚的选择性为90-94%。

  目前,国内的浙江大学、山西煤化所、西南化工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也都致力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的研究工作。

  杭州大学采用自制的二甲醚催化剂,利用合成氨厂现有的半水煤气,在一定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下一步气相合成二甲醚。

CO单程转化率达到60%~83%,选择性达95%。

该技术现巳在湖北田力公司建成了年产1500吨二甲醚的工业化装置。

该装置既可生产醇醚燃料,又可生产99.9%以上的高纯二甲醚,CO转化率70%-80%。

这是国内第一套直接由合成气一步法生产高纯二甲醚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对于两步法二甲醚工艺技术,无论是气相法还是液相法,国内技术均已经达到先进、成熟可靠的水平,完全有条件建设大型生产装置。

  由国内开发的合成气一步气相法制二甲醚技术基本成熟,并已建成千吨级装置。

但对于建设大型二甲醚装置,国内技术尚需实践验证。

编辑本段二甲醚国外市场分析

  目前世界上二甲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德、荷兰和日本等国,2002年世界(不包括中国,下同)总生产能力为20.8万吨/年,产量为15万吨,开工率为72%。

国外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有美国Dopnt公司、荷兰AKZO公司、德国DEA公司和UnitedRhineLigniteFuel公司等,其中德国DEA公司的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

世界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

  序号厂家名称生产能力(万吨/年)

  1Dopnt(美国)3.0

  2DEA(德国)6.5

  3UnitedRhineLigniteFuel(德国)3.0

  4AKZO(荷兰)3.0

  5Sumitomo(日本)1.0

  6DEA(澳大利亚)1.0

  7Mitsuitoatsu(日本)0.5

  8KangSheng(日本)1.8

  9NKK(日本)1.0

  合计20.8

国外建设及使用

  由于二甲醚的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在世界范围内,二甲醚的建设已经成为热点,一些大型二甲醚装置已在筹建之中。

  二甲醚开发公司(由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和日本8家公司组成的财团)计划建设能力为2500吨/天的商业化二甲醚装置。

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完成了在中东建设单系列25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的可行性验证,预计该装置可望于2005-2006年建成。

BP公司、印度天然气管理局、印度石油公司将投资6亿美元建设180万吨/年商业化二甲醚生产厂,用以替代石脑油、柴油和LPG,建设工作已于2002年开始,定于2004年投产。

日本财团(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日挥公司、三菱重工公司和伊藤忠商事)组成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140-240万吨/年的大规模二甲醚装置,定于2006年投产。

  目前二甲醚的主要消费领域是作溶剂和气雾剂的推动剂,其它方面的消费不多。

2002年全世界二甲醚的消费量为15万吨/年,预计到2005年需求量在20万吨/年左右。

  二甲醚是一种性能优良、安全清洁的化工产品,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的民用和车用燃料,被看作是柴油或LPG/CNG的优秀替代品,其作为燃料的市场需求增长将会是非常惊人的。

  2000年全世界有400万辆LPG汽车、400万辆乙醇汽车、1百万辆CNG汽车,还有部分甲醇汽车。

以美国为例,2000年美国使用替代燃料的汽车为42万辆,预计,到2005年美国使用代用燃料(LPG和CNG)的汽车将达到110万辆,2010年为330万辆,2015年达到550万辆。

  目前美国替代燃料的消费量折合为当量汽油的话大约为100万吨(352×106加仑当量汽油),约占当年全部燃料消费量的0.2%。

如果美国代用燃料的比例提高到5%的话,其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吨,可见代用燃料的市场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柴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据国外研究机构预测,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2005年亚洲地区的年需求量达3000万吨。

可见,由于二甲醚具有其它代用燃料不可比拟的优势,将会成为柴油的主要替代燃料,具有难以估量的市场前景。

编辑本段二甲醚国内市场分析

  近年来,我国二甲醚的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共有十几家生产企业,2002年总生产能力为3.18万吨/年,产量约为2万吨左右,开工率较低,约为63%。

我国二甲醚主要生产厂家及能力

  (单位:

吨/年)

  序号厂家名称生产能力

  1江苏吴县合成化工厂2000

  2广东中山凯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000

  3成都华阳威远天然气化工厂2000

  4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800

  5江苏昆山1000

  6陕西新型燃料燃具公司5000

  7安徽省蒙城县化肥厂2500

  8浙江诸暨新亚化工公司1000

  9广东江门氮肥厂2500

  10浙江义乌光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2500

  11上海申威气雾公司1000

  12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0

  13湖北田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500

  合计31800

  近年来国内二甲醚的建设已经形成热潮,有数家公司拟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技术建设大型二甲醚生产装置。

主要在建或拟建项目

  2001年4月份陕西新型燃料燃具有限公司与美国兆运资源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开发“煤基一步法合成20万吨/年二甲醚超洁净燃料”工程协议书,工程总投资20.3亿元,美方投资90%。

  宁夏83万吨/年煤基二甲醚项目,计划投资47.8亿元,计划利用国外资金,已与加拿大麦耐特联合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并依托美国空气动力公司的技术。

  四川泸州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两步法工艺已经建成1万吨/年二甲醚装置,第二套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也已经开工建设。

  山东临沂鲁明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3万吨/年二甲醚装置,采用自主开发的液相两步法工艺技术。

  山东华星集团年产3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于2004年8月开始动工,该装置采用两步法工艺。

  山东兖州矿业集团公司计划建设60万吨二甲醚装置,拟引进国外一步法二甲醚工艺技术。

  另外,国内还有很多地方提出建设二甲醚装置,如:

西南石油天然气管理局、新疆、黑龙江双鸭山、大庆油田、陕西、兰州、安徽等。

国内市场使用状况

  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气溶胶、气雾剂和喷雾涂料的推动剂,每年消耗二甲醚1.8万吨。

由于我国气雾剂行业的发展较快,预计到2005年需二甲醚约3万吨,2010年为4万吨左右。

另外我国二甲醚用于合成硫酸二甲酯等多种化工产品的消费量约为1.1万吨。

  由于二甲醚的性质与液化气相近,易贮存、易压缩,因而可替代天然气、煤气、LPG作民用燃料。

2002年我国LPG的表观消费量为1620万吨,同时中国自1990年开始大量进口LPG,2002年LPG进口量为626万吨。

如果二甲醚的价格合适,假设二甲醚替代进口的LPG,以目前的进口量计算,需要燃料级二甲醚约1000万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民用燃料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对天然气、二甲醚、LPG等清洁能源的需求一定会有很大的增长,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