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和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右图中,能够反映我国2014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我国实施“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
C.就业困难现象严重D.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答案】1.A2.B
【解析】
1.由左图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占17.5%,65岁以上占10.10%,15-64岁占72.4%;对应右图中是①。
选A正确。
2.我国当前老龄化日趋严重,实施“二孩”政策可缓解老龄化问题。
选B正确。
【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三维坐标的判读,要结合左边图中已知数据,顺着三角形的三边坐标数据变化方向去读数,坐标与三角形三边是平行的。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包括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图3为我国五省市某年份人口抚养比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小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大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4.预计2050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届时最可能出现
A.社会负担减轻B.劳动力资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答案】3.B4.B
【解析】
3.由图示可以看出,贵州少儿抚养比最大,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大,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广东,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北京。
选B正确。
4.预计2050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说明劳动力人口减少,抚养的少儿和老年人口多。
选B正确。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6.该市2010年后机械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特价上涨,经济水平下降
B.交通改善,出现逆城市化
C.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D.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
【答案】5.D6.D
【解析】
5.人口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由图示可知2003年到2012年,该地人口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该地人口始终在增加,即2012年人口总数累积最多。
选D正确。
6.上海2010年后,机械增长率下降,主要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对大量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少,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方向变化导致。
选D正确。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制约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A.人均物质消费量B.资源总是
C.人均粮食消费量D.科技水平
8.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答案】7.B8.A
【解析】
7.制约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总量,决定着环境所能养活的最多人口数。
选B正确。
8.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等,四个地区中珠江三角州自然条件优越、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度高,环境承载力最大。
选A正确。
【点晴】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影响环境承载力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其他是科技水平、对外开放度及生活文化消费水平,其中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
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科技水平越高、对外开放度越高,它的环境承载力就越高。
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
下图为1992-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及雨水埋藏深度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1992-2010年,北京
A.城市化水平较高B.城市化率不断下降C.城市化速度不断下降D.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10.北京地下水埋藏深度与城市化具有关联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引起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B.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C.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D.城市绿地面积扩大造成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答案】9.A10.C
【解析】
9.由图示可知,北京市1992-2010年城市化率不断上升,并达到90%,即北京市城市化水平高。
选A正确。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在城市中工作,而居住在郊县的职场人士,并产生了交通的“潮汐现象”,为此,城市交通部门设置了“潮汐车道”,即在交通高峰时段,相应调整部分车道的行驶方向。
下图为某城市潮汐车道通行方向示意图,其中乙车道为“潮汐车道”。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交通部门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城市交通污染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减少交通违章行驶D.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12.该段“潮汐车道”的西侧最可能是
A.居住区B.工业区C.主城区D.风景区
【答案】11.D12.A
【解析】
11.“潮汐车道”调整车道在高峰期的行驶方向,利于缓解城市在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选D正确。
12.由图示信息可知,早高峰主要是上班外出人群,其他时段是回家人群;道路西侧甲是回家方向,应是居民区。
选A正确。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范围包括保定下辖的容城、雄县、安新三县及周边区域。
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定和容城的服务范围互不重叠
B.北京的服务范围最广,辐射全国
C.交通通达度对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影响
D.同等级城市,越靠近北京服务范围越大
14.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水系,能够实时监测白洋淀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RSC.GISD.Intemet
【答案】13.B14.B
【解析】
13.由图例可知,保定的城市级别较荣城高,保定的服务范围涵盖荣城市的,A错;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其的服务范围最广,辐射全国,B正确;交通通达度对城市的服务范围有一定影响,交通通达度高,可扩大其服务范围,C错;同等级城市的范围一样大,D错。
选B正确。
14.实时监测白洋淀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RS;GPS是全球定位系统,起定位、导航作用;GIS是地理信息系统,起分析、查询、评价作用;Internet是互联网系统。
选B正确。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商贸区、轻工业区 重工业区B.轻工业区 商贸区 重工业区
C.重工业区 商贸区 轻工业区D.重工业区 轻工业区 商贸区
16.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土地价格低B.对外交通优越C.环境条件优越D.位于城市中心区
【答案】15.D16.C
【解析】试题分析:
15.重工业区因污染严重,应远离居民区;轻工业区有一定污染,但相对重工业区要差些,商贸区应建在距离城区较近的地方;故甲、乙、丙的布局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16.读图可知,该地区濒临娱乐区和旅游区,所以该地区的区位优势是环境条件优越。
考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天麻是我国传统药膳滋补品,受自然条件影响,天麻产地主要分布在云、贵、川等地,而华北地区种植较少。
近年来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成功实现了“南麻北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目前北京昌平区能够种植天麻主要利益于
A.市场需求旺盛B.劳动力丰富C.交通便利D.技术进步
18.“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水源
【答案】17.D18.A
【解析】
17.近年来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成功实现了“南麻北移”,是得益于生产技术的理步,改造了天麻生长环境中的自然条件。
选D正确。
18.“南麻北移”成功,是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改造的是气候条件。
选A正确。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A.甲-混合农业 乙-商品谷物农业 丙-乳畜业
B.甲-混合农业 乙-水稻种植业 丙-乳畜业
C.甲-水稻种植业 乙-混合农业 丙-大牧场放牧业
D.甲-商品谷物农业 乙-水稻种植业 丙-大牧场放牧业
20.甲、乙两地农产品商品率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密度B.市场C.单位面积D.交通
【答案】19.B20.A
【解析】
19.图甲种植业和畜牧业兼具,且商品率高,应是混合农业;图乙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是水稻种植业;图丙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应是大牧场牧业或乳畜业。
选B正确。
20.甲是混合农业,主要是地广人稀,商品率高;乙是水稻种植业,人多地少,商品率低。
选A正确。
【点晴】
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的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养殖业,且两都比例相当的,商品率高;水稻种植业是单一的种植农业,但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也是种植业,但商品率高;大牧场牧业或乳畜业,都是畜牧业,两都的商品率都高。
影响商品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下图为某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在“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系统中能体现物质循环利用过程的是
A.③④⑥⑦⑧③B.④⑤⑥⑦⑧④C.②③④⑥⑤①D.①②③④⑤①
22.该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好处是
A.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B.改变他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
C.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D.促进了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21.D22.C
【解析】
21.在“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系统中①家畜饲养产生粪肥②-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③-农作物作为生产资料④-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油渣⑤-又可成为养殖牲畜的饲料①,这一过程能体现物质循环利用。
选D正确。
22.该农业生产模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选C正确。
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居全国前列。
下图为河南省某食品集团产业联系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影响面料加工企业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B.劳动力C.交通D.环境
24.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工业联系方式主要是
A.商业贸易联系B.投入-产出联系C.共用基础设施D.技术与信息联系
【答案】23.A24.B
【解析】
23.面粉加工厂靠近小麦产地,是原料导向型。
选A正确。
24.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是产品的上下级关系,即投入-产出联系。
选B正确。
【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导向型及工业联系。
原料导向型产业主要是原料笨重或原料不适宜长途运输,原料在制成产品后重量大大缩减的,面粉厂是原料导向型,而食品加工是市场导向型。
产品的联系有工序上的联系,即投入-产出联系,如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还有空间上的联系,是共用基础设施;再有是信息上的联系。
下图为1800-1980年每炼一吨钢铁所需要原料和燃料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接近
A.销售市场B.交通枢纽C.煤炭产地D.铁矿产地
26.钢铁冶炼所需原料和燃料的变化,使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中重要性增强的是
A.原料B.市场C.燃料D.劳动力数量
【答案】25.C26.B
【解析】
25.19世纪初,每炼一吨钢需的焦煤量远大于铁矿石量,钢厂需靠近煤炭产地,以节约生产成本。
选C正确。
26.1800-1980年每炼一吨钢铁所需要原料和燃料的量都在减少,即钢铁工业对原料和燃料的依赖性减弱,对市场的依赖增强。
选B正确。
【点晴】
本题主要考查钢铁工业区位及其变化。
早期的钢铁工业,炼钢需要的煤多,工厂多分布在煤矿附近;随着技术进步,炼钢对煤的需求减少,钢铁厂渐靠近铁矿产地;现代生产技术进步及大型运输工具的出现,钢铁厂趋向于靠近市场布局。
2015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总装下线。
下图为C919飞机部分零部件厂家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从工业类型看,飞机制造业属于
A.原料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C.市场指向型D.劳动力指向型
28.C919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有利于
A.发挥各地技术优势B.工业地域的形成
C.扩大产品销售市场D.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答案】27.B28.A
【解析】
27.飞机制造是一复杂的工作,对技术水平高求高,是技术导向型工业。
选B正确。
28.飞机零部件生产分散,利于发展零部件生产地的技术优势,最终提高飞机成品的质量和效益。
选A正确。
日本家电组装企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
下图为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主要选址地及转移路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选址转移,主要是为了
A.吸引技术人才B.获取广阔市场C.便于产品运输D.获取廉价劳动力
30.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牵引力已经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技术水平高B.市场规模大C.基础设施完善D.劳动力素质高
【答案】29.D30.B
【解析】
29.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选址转移,是获取廉价劳动力,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获取更高利润。
选D正确。
30.越南相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家电的市场较比中国小;日资家电组装厂在中国建厂是考虑中国的市场影响。
选B正确。
2016年12月,沪昆高铁全线开通。
下图为沪昆高铁路线略图和沪昆高铁西段北盘江特大桥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1.沪昆高铁西段多桥梁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B.耕地资源不足C.气候条件恶劣D.地形地势复杂
32.沪昆高铁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A.有利于沿线矿产资源开发B.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C.构建贯穿南北的运输通道D.改善沿线城市生态环境
【答案】31.D32.B
【解析】
31.沪昆高铁西段主要在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大,建设桥梁隧道避免地形影响。
选D正确。
32.沪昆高铁是以客运为主,对沿线矿产开发没有影响,是东西方向的运输线路;高铁的建设,利于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不是生态发展;利于可促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
选B正确。
“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这是描述浙西山区松阴溪地区古村落的诗句。
下图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3.松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A.溪谷B.盆地C.山脊D.鞍部
34.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A.开发历史悠久B.旅游开发落后C.自然景观优美D.地形较为闭塞
【答案】33.A34.D
【解析】
33.由图示可以看出,古村落多在河流沿岸分布,是河谷地形。
选A正确。
34.“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由这句诗可知该流域地处大山之中,四面交通不便,地形闭塞,与外交往少、破坏小,保存完好。
选D正确。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多,比重高,电子商务总额大的村庄。
“淘宝村”的发展间接反映出网络购物的普及。
下表是2014年我国“淘宝村”数量前十名水份的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5.影响“淘宝村”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矿产资源 ②思想观念 ③经济基础 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6.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最主要依赖于
A.生产方式改变B.人口数量增加C.信息技术发展D.城市规模扩大
【答案】35.B36.C
【解析】
35.由资料可知,淘宝村多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商品需求量大;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快,受外来文化影响大,思想观念开放,接授新事物快。
选B正确。
36.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首先立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选C正确。
阿尔金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
下图为1960-2010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7.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间
A.冰川消融面积过半B.气温波动下降
C.冰川面积显著增加D.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
38.导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C.寒潮频发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37.D38.D
【解析】
37.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间,温度整体是波动上升的,冰川面积整体上减少的,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但冰面积并没有消融过半。
选D正确。
38.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不断上升,导致冰川不断消融。
选D正确。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
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9.“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B.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C.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D.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40.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地球资源产出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39.C40.C
【解析】
39.由图示可知,“地球生态超载日”日益提前,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快;应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加速度了资源的消耗。
选C正确。
40.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加速度了资源的消耗,所以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地球资源的量在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加大资源的开采力度,只会提前生态超载日的到来;人口合理容量是由资源决定的,不是随意可调整的。
选C正确。
二、判断题。
(本部分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并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
4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正确
【解析】试题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
“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四种模式,对应的人口增长阶段为:
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
引起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影响了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42.环境因素是影响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错误
【解析】影响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不是环境因素。
43.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水平较高。
【答案】错误
【解析】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44.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依据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答案】正确
【解析】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依据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是城市化水平。
【点晴】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化标志有: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所以说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45.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往往能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答案】正确
【解析】试题分析:
地域文化会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
考点:
城市区位因素。
46.农业生产中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土壤盐碱化。
()
【答案】错误
【解析】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漏斗的出现。
47.工业分散导致成本提高,利润下降。
【答案】错误
【解析】工业分散能更好的发挥生产地的区位优势,获得更高的利润面出现的。
【点晴】
工业分散主要发生在新兴产业中,产生的原因:
一是原料和产品的运量很小,如一些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距离较远形成分散;二是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减少交易费用。
48.农业文明时期,土地开发强度增大,是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历史阶段。
【答案】错误
【解析】农业文明时期,土地开发强度增大,是以生态问题这主,人地矛盾发展的历史阶段。
而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是工业文明时期。
49.一般来说,山区交通运输方式相对单一,商业网点密度相对较小。
【答案】正确
【解析】山区受地形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相对单一,运输线路少,商品网点密度也相对较少。
50.石油、煤炭、风能、地势能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答案】错误
【解析】潮汐能、风能是直接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水能的直接影响是水位落差。
但水汽的传输过程也是受到太阳能的作用;地热、核能和煤炭石油跟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
三、综合题。
(本部分共3小题,共30分)
51.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功能区为____,③功能区是____。
(2)a、b、c、d四处中,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有利条件有____。
【答案】
(1)住宅区 工业区
(2)b 靠近文化区;位于河流上游,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较小
(3)炼铝厂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减少对城市的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接近铝土矿,原料丰富;靠近火电站和煤炭产地,能源充足;靠近铁路、公路和河流,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1)图中①在市中心周围,面积广大,应是住宅区;③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向,应是工业区。
(2)b靠近文化区;位于河流上游,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较小,适宜建主级住宅区。
(3)甲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减少对城市的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接近铝土矿,原料丰富;靠近火电站和煤炭产地,能源充足;靠近铁路、公路和河流,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适宜发展炼铝业。
52.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流域和东北两在粮食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共同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
长江流域粮食优势产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其生产特点有____。
(2)西北棉花优势产区发展棉花种植的主要制约条件是____。
(3)内蒙古呼伦贝尔和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