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101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化融合选择题.docx

两化融合选择题

两化融合选择题

一、单选题

(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理解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引导组织(B)、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管理方法论。

A.强化战略管理

B.强化变革管理

C.提高新型能力

D.强化决策管理

2.两化融合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D)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得到确立、保持和提升的必然途径,适用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所有相关过程。

A.持续改进、B过程方法;C.系统方法;D.PDCA

3.业务流程是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在追求的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的组织(B)的部分有序集。

A规定;b活动;c规划;d业务

4.组织需要控制和保持的信息及其载体成为(B)

A业务流程;B.文件化信息;c组织;D信息资源;

5.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管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还处于(B)阶段。

A.初级B探索C提升;D.调整

6.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C),以确定其范围,并通过文件化信息予以明确。

A.内外部环境;B业务流程;c.边界和适用性;D.组织单元;

8.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理解正确的是(D)

A.范围应覆盖组织管理的全部;

B.范围应覆盖两化融合涉及的所有领域;

C.范围应覆盖组织所有部门;D.应以识别的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能力为基础确定范围;

9.当组织确定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应考虑资源的(B)

A.可获得性;

B.可积累性;

C.可整合性;

D.可持续性;

10.组织应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A)、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11.在创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确保必要的(D),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A.标识和说明;

B.格式;

C.评审和批准;

D.内部沟通;

36.两化融合方针是两化融合相关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通常由(A)负责制定。

A.最高管理者;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服务机构;

C.管理者代表;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机构;

37.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融入组织的(B)

A.过程管理活动;

B.经营管理活动;

C.业务管理活动;D经济管理活动;

38.两化融合方针应充分体现基于(B)、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持续优化的发展模式。

A.制度;

B.数据;

C.信息

D.能力

39.(A)是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执行者,在整个两化融合

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推进组织两化融合的中坚力量和整个推进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A.管理者代表;

B.信息化部门;

C.信息化专员;

D.最高管理者;

40.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之一是应用信息技术推动(C)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A.技术、管理;

B.技术、业务;

C.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D.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41.(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A.技术部主管;

B.管理者代表;

C.最高管理者;

D.副总经理

42.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的是(C)

A.公司总经理;

B.最高管理者;

C.管理者代表;

D.两化融合领导小组

43.组织应确保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A)进行沟通。

A.有效性;

B.适宜性;

C.充分性;

D.可靠性;

44.组织应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相关角色(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所有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得到合理(B),并得到有效执行。

A.划分、规定、沟通和知晓;

B.划分、规定、沟通和理解;

C.分配、规定、沟通和知晓;

D.分配、规定、沟通和理解;

45.组织应围绕以下哪项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新型能力?

(C)

A.组织战略;

B.组织内外部环境;

C.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D.两化融合方针;

46.《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A)条款需要保持文件化信息。

A.6.1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

B.7.5信息资源;

C.9.2评估与诊断;

D.10.2持续改进;

47.组织应识别与确定新型能力,新型能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新型能力应可以支撑其可持续竞争优势;

B.新型能力不需要评审;

C.一个可持续竞争优势可以由多个新型能力支持

D.保留文件化的信息;

48.组织确定的新型能力,应能够有效支撑其获取预期的(B)

A.新型能力目标;

B.可持续竞争能力;

C.可持续竞争目标

D.可持续竞争优势;

49.组织应根据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建立新型能力目标,并按照所形成的规定进行调整、评审和确定。

目标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有时间要求的。

(D)

A.模糊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

B.具体的;不可测的;可实现的;

C.具体的、可测量的;难实现的;

D.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

50、关于新型能力目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根据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建立新型能力目标;

B.目标是战略性目标,也可以是操作层指标;

C.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

D.目标应有时间要求;

51、策划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规定不包括策划的(D)

A.职责和权限;

B.方法;

C.过程;

D.技术实现需求;

52、组织在开展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时,输入项不包括(D)

A.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B.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C.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D.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

53、以下不是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策划输出的是(C)

A.技术实现的需求;

B.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

C.两化融合的目标;

D.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54、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并得到(D)的批准。

A.管理者代表;B.最高管理者C信息部门负责人;D.相关管理者;

55、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新,并对更改进行(C)

A.评审;B.批准;C评审和批准;D.评审和验证;

56、组织应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新,并对更改进行(C).

A.评审;

B.批准;

C.评审和批准;

D.评审和验证;

57、关于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以下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应对策划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

B.策划的更改应保留文件化信息;

C.策划输出的评审者包括与两化融合实施有关的职能的代表;

D.某些情况下,策划的更改不必要经过批准即可实施;

58.组织应识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所需要的内外部支持条件和资源,并围绕新型能力的打造进行(C)

A.统筹配置、评估;

B.维护和优化;

C.A+B;

D.以上都不是

59.为确保支持文件和资源的持续提供,组织应评估其适宜性和(C),并寻找改进机会。

A.全面性;B.充分性;C.有效性;D.可靠性;

60.组织应确保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B)等内外部支持条件和资源的统筹配置,避免短板效应。

A.信息资源、信息技术;

B.信息资源、信息安全;

C.社会资源、信息安全;

D.信息技术、社会资源;

61.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所需的支持条件,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B)

A.组织应确立两化融合资金投入的统筹安排与优化调整;

B.组织应建立机制,须确保统一管理数据,并挖掘、提炼信息安全管理;

C.适用时,组织可参照GB/T2280和GB/T228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D.组织应将新型能力打造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绩效纳入组织的绩效考核体系;

62.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围绕新型能力的____、____、____对相关资金投入进行____和_____,确保资金投入与使用的合理性、适度性和及时性。

(C)

A.识别、打造、改进、统筹安排、优化调整;

B.识别、打造、保持、统筹规划、统筹安排;

C.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统筹安排、优化调整;

D打造、建立、保持、统筹安排、优化调整;.

63.对于组织的设备设施的状况,组织应(A)

A.对设备设施的适宜性、充分性进行定期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B.对于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设备依赖度高的企业,不需要建立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C.只对IT设备做出制度性的长期安排;

D.两化融合的设备设施只包括工业通信网络设施;

64、组织应按照所形成的规定,明确设备设施(B)的责任和权限,统筹安排设备设施的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并形成文件化信息。

A.主体;

B.相关方;

C.使用方;

D.供应方;

65.(B)正逐渐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撑组织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A.人力资源;

B.信息资源;

C.技术资源;

D.土地资源;

66.组织应围绕打造新型能力,根据两化融合实施方案,____管理实施与运行过程,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以确保____获取预测目标。

(C)

A.被动;稳定;

B.主动;迅速;

C.主动;稳定

D.被动;迅速

67.组织应围绕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根据两化融合实施方案,主动管理实施与运行过程,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以确保稳定获取预期目标。

下面说法不对的是(B)。

A.应确保实施与运行过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B.实施与运行过程不需要受控;

C.应确保员工充分参与;

D.应确保与供方建立以有效实现预期目标为导向的沟通合作机制

68.组织应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方案应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___及____,并制定计划。

(A)

A.实施主体、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

B.职责、权限;

C.目标、结果;

D.主体、相关方;

69.组织应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方案应确保拟打造新型能力涉及的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并建立(B)

A.沟通机制;

B.职责协同机制;

C.部门沟通机制;

D.岗位沟通机制;

70.在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执行时,应在保证总体利益的前提下,组织应确保兼顾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以及与(A)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A.相关方;

B.技术方案提供者;

C.两化融合实施主体;

D.领导层

72.管理技术获取的过程,保留文件化信息,应确保必要基础资源的(B)

A.规范化;

B.数字化和标准化;

C.持续优化;

D.模型化;

73.以下有关数据开发利用方案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应明确主体和相关方责任和权限;

B.可以针对不同新型能力的数据开发利用需求制定单独的方案;

C.可以针对所有新型能力的数据开发利用需求制定统一的方案;

D.在技术实现主管部门领导确认和批准后即可实施;

74.关于数据的开发利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数据开发利用是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B.适用时,组织应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并进行评审和批准;

C.数据的开发利用应该有助于业务流程的优化;

D.数据的来源与开发领域应单一,不需要跨职能、层次和时间;

75.对于匹配与规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组织应明确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组织开展试运行;

B.组织应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

C.组织应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组织开展试运行,即使问题未完全解决,也必须按时上线;

D.组织应保留匹配性调整的文件化信息;

76.关于技术实现的监督和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可以采取理会、周报、月报、专题会议等方式;

B.必要时可以采取里程碑评审等方式;

C.必须确保实施过程的进度计划,不得调整

D.组织应加强风险点识别和控制风险,制定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

77.组织应策划所需的评测过程,并加以实施,其中不包括:

(D)

A.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的新型能力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B.两化融合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先进性;

78.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不包括以下哪项?

(C)

A.评估与诊断;B.监视与测量;C.二、三方审核;D.管理评审;

79.以下哪项不属于评估与诊断内容?

(D)

A.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与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的适宜性;

B.新型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

C.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结果;

D.两化融合项目的进展;

80.有关监视与测量,说法错误的是(D)

A.定期对新型能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

B.定期对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

C.监视测量结果为达到预期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D.必要时,保留监视与测量的文化信息;

81.所形成的关于内部审核的规定中不包括(D)

A.审核准则;B.审核范围;C.审核频次和方法;D.审核结论;

82.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内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审核方案的制定基于组织规模、性质、复杂程度;

B.审核方案的制定可以参考以往审核的结果;

C.内审方法可采用集中式或滚动式;

D.内审核员应保持客观、公正、并可以审核自己的工作;

83.关于内部审核的表达,正确的是(B)

A.内审员可以审核自己的工作;

B.内部审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C.内审员选拔由内审组长直接确定;

D.内部审核可以不保留文件化信息;

84.(A)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并且识别改进机会的活动。

A.内部审核;B.管理评审;C.监督审核;D.体系评价;

85.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应有谁主持?

(A)

A.最高管理着;B.管理者代表;C.信息部主管;D.体系办主管;

86.以下哪项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输入?

(C)

A.评审与诊断结果;B.监视与测量结果;C.员工绩效;D.审核结果;

87.以下哪项不应作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输出(D)

A.支持条件和资源分配的调整;

B.两化融合方针、新型能力及其目标的变化;

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D.改进措施的具体实施计划;

88.组织开展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活动时,应考虑(D)

A.评估与诊断;B.监视与测量;C.考核;D.以上都是;

89.通过对两化融合阶段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目前整体处于(B)

A.由起步建设向单项覆盖提升的过渡阶段;

B.由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加速过渡阶段

C.集成提升阶段;

D.创新突破阶段;

90.下列哪个不是用来表述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的(C)

A.单项覆盖;B.起步建设;C.综合集成;D.创新突破;

91.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中,以下选项中属于从产品维对协同与创新情况进行评估的是(B)。

A.全生命周期管理;B.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

C.工艺设计;D.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

92.(B)是指信息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环节中的应用。

A.基础建设;B.单项应用;C.综合集成;D.协同与创新;

93.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两化融合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C)两个主要方面。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经济和社会效益;D.节能和环保效益;

94.下面哪个业务环节不属于价值链评估维度:

(B)

A.采购管理;B.工艺设计;C.生产制造;D.销售管理;

9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包括:

(D)

A.有道德;B.思想开明;C.善于观察、理解力强;D.以上全部

9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应具备的个人素质中“有责任感”是指:

(A)

A.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

B.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坚持不懈,把精力集中在目标的实现上;

D.主动了解组织的文化、自然环境和活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97.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的价值:

(D)

A.为组织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

C.帮客户培养出一批企业内部的“咨询师”;

D.主持建立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98.(A)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机构必须开展的内部质量管控活动。

A.咨询项目监控与咨询质量评价;B.咨询质量的监督;

C.咨询质量的评价;D.资讯质量的审核;

(四)其它

99.生产事业部在ERP系统中接收到生产作业计划后,可通过(D)系统进行排产、A.ERP(企业资源计划);B.PDM(产品数据管理);

C.OA(办公自动化);D.MES(制造执行系统)

100.企业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支撑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的实现。

企业信息化结构一般分为产品(服务)层、管理层和决策层。

企业门户网站属于(A)层。

A.产品(服务);B.(作业);C.(管理);D.(决策);

101.产品设计主要应用的信息系统不包括(D);

A.CAD;B.CAE;C.PDM;D.HR;

102.PDM主要是解决(D)问题。

A.产品设计;B.财务管理;C.客户关系管理;D.产品数据管理;

103.ERP系统中不具备下列哪项功能(D)

A.采购管理;B.库存管理;C.生产管理;D.供应链管理;

104.CRM系统的功能支柱是指(A)

A.客户服务;B.销售;C.市场营销;D.客户资料库分析;

105.ERP系统中某综合传动装置的生产计划应由(C)

A.经营管理部;B.综合传动事业部;C.生产运营部;D.精密机加事业部;

106.企业的三流是指(D)

A.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B.成本流、物资流和资金流;

C.数据流、信息流和物流;D.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107.ERP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D)

A.生产计划管理;B.物料需求计划;C.财务管理;D.产品设计数据管理;

108.(D)的目的是把生产、销售、财务、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结合成一个一体化系统。

A.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B.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

C.CAPP(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D.MRP-II(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109.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模式中,(A)模式在对应用环境的适用性,数据处理特点,应用程序设计及对硬件发展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该模式是今后MIS平台选型的主要方向。

A.C/S(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B.M/T;C.F/W;D.C/F;

110.(A)是完成在组织内、外的各种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共享或协作的途径、方法学、标准和技术。

A.企业应用集成;B.信息系统集成;C.信息系统运维;D.业务流程重组;

111.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组织内部人员访问角色管理(C)

A.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B.属于数据资源管理;

C.属于信息处理管理;D.属于人事管理;

112.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化是将生产流程、业务流程、各类行政审批流程、认识处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等需要多人协作实施的任务,全部或部分交由计算机处理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一般将业务流程分为四个层次,其中资源能力计划和相关预算属于(B)层次。

A.战略;B.计划;C.运作;D.生产流程;

113.信息的(B)模式来自于通讯理论中的仙农通信系统模型(Shannoncommunicationsystemmodel)。

A.收集;B.传输;C.编码;D.译码;

114.(B)能够充分地说明低层模块内部的处理细节和各模块之间数据传递的关系。

A.HIPO图();B.IPOC图(输入加工输出(INPUTPROCESSOUTPUT)图的简称);

C.数据流程图;D.数据字典;

115.(D)是实现信息资源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

A.规范化建设;B.信息安全;C.信息采集;D.标准化;

116.PEST分析法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主要用于对企业所处的总体宏观环境中影响战略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B)

A.政策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

B.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技术环境;

C.全球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

D.总体环境、行业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

117.运营管控型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去除或降低集团内部的(D)

A.资源消耗;B.摩擦成本;C.管理费用;D.交易成本

118.财务管控型模式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集团业务范围比较宽泛,各子公司的业务(A)A.独立性强;B.相关性可以很小;C.财务管理能力弱;D.外部金融市场环境欠佳;119.准时生产方式(JIT)的运行基础是(C)

A.生产同步化、适时适量生产、准时采购、质量保证、资源配置合理化;

B.生产同步化、生产均衡化、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准时采购、资源配置合理化;

C.生产同步化、生产均衡化、缩短生产更换时间、准时采购、资源配置合理化;

D.生产同步化、生产均衡化、质量保证、准时采购、资源配置合理化;

120.在正式咨询活动中,专题调研的主要目的是(D)

A.调查企业外部总体的经营环境;B.调查企业存在的问题,把握咨询总体方向;

C.准确把握企业内部总体的经营状况;

D.准确把握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重点;

121.咨询人员对企业流程进行诊断,一般可以采用“六性”原则,即流程与战略的匹配性、关系依赖性、流程的振荡性、流程的控制性、效果与目标的一致性、竞争性。

其中流程的振荡性是指(B)。

A.流程节点是否落实;B.流程中每个环节或子流程的重复;

C.实现流程结果的经济性;D.流程实施效果与目标的一致;

122.企业的(C)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前期的信息化战略制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管理规范、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等工作的直接体现。

A.调研分析;B.需求确定;C.信息系统选型;D.信息系统搭建;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管理者代表职责的是(ABCDEF)

A.提出本组织的两化融合相关决策建议;

B.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C.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D.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开发利用能力;

E.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F.提升组织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G.建立健全职责与协调沟通机制;

2.按照两化融合的发展理念,组织发展的导向应包括但不限于(ABCDE)

A.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B.坚持数据为驱动;C.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