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18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docx

中医内科教学大纲

总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熟悉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

3.了解中医内科学开展简史、病证分类、研究现状与开展趋势。

4.了解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二、主要内容

1.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及地位。

2.简介中医内科学开展简史。

3.简介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及其依据。

4.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发病学特点。

5.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证候学特点。

6.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的治疗学的特点。

7.介绍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开展趋势。

8.说明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指出注意与前期课程中医学根底、中药学、方剂的衔接,和与其后

期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以课程讲授为主,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特点以及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

中医内科学开展简史。

2.难点:

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

各论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其病因以及预后。

2.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

3.熟悉“寒包火〞感冒、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

二、主要内容

1.介绍四时感冒的临床证候特征,以鼻塞、流涕、咳嗽、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楚、脉浮为主症,并说

明四时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2.表达感冒的病因以风邪为主,冬春秋季感冒,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感冒多属暑湿致病,病机重点为

卫表不和。

3.明确感冒辨证属表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透邪。

4.分别讲解三证感冒的病症特点,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法,荆防达表汤加减。

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法,银

翘散加减。

暑热感冒用清热祛湿解表法,新加香薷饮加减。

并说明虚人感冒当扶正祛邪,寒包火感冒当清

里温表。

5.简要介绍感冒的调护及进展。

三、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

2.临床见习。

3.有条件介绍有关感冒的录象片。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感冒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

2.难点:

兼挟症的病症特点和用药加减治疗。

第二节咳嗽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它脏。

2.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肺脏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

3.掌握各类咳嗽的辨证施治。

二、主要内容

1.介绍咳嗽的概念,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病症之一。

2.分析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风燥的不同,内伤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

痰湿蕴肺,肝火犯肺为多。

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他脏器有关。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

系。

3.讲述咳嗽的辨治原那么,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

兼以扶正。

4.重点讲解咳嗽各临床分型的证治方药。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用疏风散寒宣肺法,三拗汤、止

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用疏风清热肃肺法,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证,用疏风清肺润燥法,

桑杏汤加减;假设属凉燥用温润法,杏苏散加减。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用健脾燥湿化痰法,二陈汤、

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用清热豁痰肃肺法,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证,用清肺泻

肝、化痰止咳法,用黄芩泻白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证,用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法,沙参麦冬汤加减。

5.简介咳嗽的调摄护理。

6.综述咳嗽研究进展。

三、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结合临床见习。

3.典型病例开展课堂讨论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咳嗽的病因病机,外感、内伤咳嗽的区别,各证的证治方药。

2、难点:

咳嗽在肺、脾、肝、肾的病症特点和治疗用药。

第三节哮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哮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逆。

2.明确哮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而实多虚少,标实本虚。

3.掌握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那么。

4.熟悉哮病发作时区别寒痰、热痰;平时着眼肺、脾、肾的具体辨证。

二、主要内容

1.介绍哮病的概念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并简要交待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

2.指出哮病发病的内因——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

3.说明哮病病位主要在肺而关系到脾肾;病理变化是内伏之痰为诱因所触发,以致气因痰阻,痰随气升,

气道狭窄而致喘息哮鸣有声。

4.讲述哮病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发作时区分寒证、热证及寒包火证;平时区分肺、

脾、肾三脏的亏虚。

5.指出哮病以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那么。

〔1〕寒哮证:

用宣肺散寒、化痰平喘法,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哮证:

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法,定喘汤加减。

〔3〕浊哮证:

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

子养亲汤。

〔4〕风哮证:

舒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加减。

缓解期:

〔1〕肺虚,补肺固卫,用玉屏风

散。

〔2〕脾虚,健脾化痰,用六君子汤加减。

〔3〕肾虚,宜补肾摄纳,用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病大发作时上盛下虚者,参阅“喘证〞篇。

6.简介哮病的调摄护理。

7.综述哮病研究进展。

'

三、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结合临床见习。

3.典型病例开展课堂讨论。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哮病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2.难点:

寒哮、热哮、浊哮、风哮的区别和治疗用药。

第四节喘证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喘证的病理机制,实喘在肺:

,虚喘在肺、肾两脏

2.掌握实喘、虚喘的鉴别和各型论治。

3.熟悉寒热互见,虚实挟杂理论和喘脱的治疗。

二、主要内容

1.介绍喘证和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甚至X口抬肩,不能平卧。

2.说明喘证病因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内伤可由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及劳欲、久病所致。

病位主要在肺和胃,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为痰热壅肺,宣降不利;虚喘属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

反复发作可致喘脱。

3.讲述喘证的辨证要点当分虚实。

治疗原那么,实证祛邪利肺;虚证培补摄纳。

实喘:

〔1〕风寒闭肺证,

宣肺散寒,麻黄汤加减。

〔2〕表寒里热〔寒包热证〕,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加味。

〔3〕痰热蕴肺证,

清泄痰热,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肝气乘肺证,

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5〕水凌心肺证,温阳利水,泻雍平喘,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

喘:

〔1〕肺虚证,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2〕肾虚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

减。

4.介绍喘证大发作时,导致喘脱危证的应急处理。

5.简介喘证的调摄护理。

6.综述喘证的研究进展。

.'

三、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结合临床见习。

3.典型病例课堂讨论。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喘证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虚、实喘的证治方药。

2.难点:

喘证的鉴别诊断和风寒闭肺、水凌心肺的论治。

第五节肺胀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肺胀的临床表现,并与有关病证的联系。

2.熟悉肺胀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血瘀。

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肾、心等脏出现痰迷心包、肝风内动、

喘脱等变证。

3.掌握肺胀的辨治原那么,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

4.熟悉肺胀出现危重证候的处理。

二、主要内容

1.介绍肺胀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

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

日久那么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

并阐述肺胀与痰饮、咳喘、心

悸、水肿、厥脱的关系。

2.指出本病多因久病体虚,复加感受外邪而诱发。

病位在肺,影响脾肾,后期及心。

病理因素早期以痰浊

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交织为患。

病理性质由气虚、气阴两虚,开展为阳虚。

虚实

之间常常夹杂,表现上实下虚之证。

重证可见气不摄血,痰迷心窍,肝风内动,喘脱等危候。

3.说明本病辨证属标实本虚证,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偏实者需分清风寒、风热、痰浊(水饮)、痰热;

偏虚者当与分清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心、脾、肾病位主次所在。

治疗应抓住治标、治本两个

方面。

标急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或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

利水(通阳、淡渗),甚至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者那么以补益心肺、温肾健脾为主,或气阴兼调

或阴阳两顾;正气欲脱时,那么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4.分别讲解:

〔1〕外寒里饮证,用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加减。

〔2〕痰浊阻肺证,用化痰降

气法,二陈汤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法,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

汤加减。

〔4〕痰蒙神窍法,用芳香开窍、涤痰息风法,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安宫牛黄丸,热闭予局方至

宝丹。

〔5〕肺肾气虚证,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用补虚汤合参蛤散。

〔6〕阳虚水泛证,用温肾健脾、

化饮利水法,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5.简介本病凋摄护理知识。

6.综述本病治疗研究进展。

三、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结合临床见习。

3.典型病例讨论。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肺胀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各证的证治方药。

2.难点:

肺胀出现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痰蒙神窍的辨治。

第六节肺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肺痈的临床特征。

2.熟悉肺痈病理演变过程各个阶段的辨证要点。

3.掌握肺痈的治疗大法及各个阶段的具体治法。

4.重视排脓解毒,不能早投补敛,以免留邪。

二、主要内容

1.出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疮的一种病证。

属于内痈之一。

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

甚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2.介绍肺痈的病因以外感风热为主,或因痰热素盛所致。

病机为邪热蕴肺,热壅血瘀成痈,血败肉腐而化

脓。

3.讲解肺痈的辨证属实热证候,为热毒酿脓,故发病急,病程短,邪盛证实。

临床一般多按病程的先后各

个阶段分为初期(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治法以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主。

初期用清肺

解表法,银翘散加减;成痈期用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法,加味桔梗汤,如意解毒散加减;溃脓期用清热解

毒排脓法,苇茎汤合加味桔梗汤加减;恢复期用益气养阴清肺法,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4.强调溃脓期是病情顺和逆的转折点。

5.简介肺痈调摄护理知识及研究进展。

三、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2.开展课堂讨论。

3.结合临床见习。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肺痈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2.难点:

肺痈各阶段的辨证及治疗用药。

第七节肺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瘵虫感染与正气虚弱导致肺痨发病的机理。

2.熟悉肺痨病位在肺,但可传及其脏腑,尤以脾肾为主的特点。

3.掌握肺痨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的病理变化。

4.熟悉肺痨的治那么,补虚与抗痨“杀虫〞的意义,重视补脾助肺的方法。

5.掌握肺痨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以及虚中夹实的临床处理。

二、主要内容

1.介绍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疾患,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证为特点。

并简述历代医家

对肺痨的认识。

2.说明肺痨病因为“瘵虫〞感染,病位在肺,并与脾、肾有关。

病理性质以阴虚为主,并可导致阴虚火旺或

气阴两虚,甚那么阴伤及阳。

3.治疗以补虚杀虫为原那么。

〔1〕肺阴亏损证,用滋阴润肺法,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用滋阴

降火法,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证,用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法,保真汤或加减。

〔4〕

阴阳两虚者又当滋阴补阳,用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