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912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10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docx

第一章局解复习资料

第一章下肢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

大小隐静脉的行程、起址;股三角的构成、内容:

坐骨神经的分支、分布。

熟悉:

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流注;腘窝的境界、内容。

了解:

股动脉的分支、行径、支配。

二、试题部分

㈠、名词解释

1.臀上血管神经出盆处体表投影

2.臀下血管神经出盆处体表投影

3.坐骨神经在臀部和股后部的体表投影

4.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5.隐股点

6.Nelaton线

7.颈干角

8.Kaplan点

9.股鞘

10.髂胫束

11.隐静脉裂孔

12.Hunter管

13.足底腱膜

14.踝管

㈡、填空题

1.穿经梨状肌上孔的结构,从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和()。

2.穿经坐骨小孔的结构,从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和()。

3.穿经收肌管的结构,从前向后依次为()、()和()。

4.穿经血管腔隙的结构,从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和()。

5.大隐静脉的5条属支为()、()、()、()和()。

6.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四组,即()、()、()和()。

7.血管腔隙的前界为(),后界为(),外侧界为(),内侧界为()。

8.收肌管前壁为(),后壁为(),外侧壁为()。

9.大隐静脉起于()内侧,行于()前方,经小腿、大腿内侧于()处,穿()注入()。

10.股三角位于(),由()、()和()围成,其底由外向内分别有()、()及其筋膜,三角内由外侧向内侧排列有()、()、()及()等结构。

11.腘窝内由浅入深有()、()、()及窝外上缘的()。

腘动脉在腘窝内发出()、()、()、()和()五条关节支,参与膝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12.小腿前骨筋膜鞘内有()、()和()等,胫前动脉起自(),上段行于()与()之间,下段行于()与()之间,该动脉在足背近侧续为(),走在()与()之间,胫前动脉全程与()神经伴行。

13.小腿外侧骨筋膜鞘内有()及()等。

14.小腿后骨筋膜鞘内有()、()及()。

15.腓总神经沿腘窝上外侧壁内侧走行至()后方,绕过(),向前穿()后分为()和()两终支。

16.足弓由()与()借()及()连接而成,可分为()与()纵弓和()。

足弓具有()和()

的作用。

㈢、单选题

1.大隐静脉

A.全长与隐神经伴行

B.经内踝前方,有隐神经伴行

C.在股部与隐神经伴行

D.与小隐静脉无吻合

E.起于足背静脉弓外侧缘

2.小隐静脉

A.经外踝前方向上与腓浅神经伴行

B.经外踝后方向上与腓肠神经伴行

C.在腘窝中点注入腘静脉

D.与大隐静脉无交通

E.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缘

3.出坐骨大孔,入坐骨小孔的神经是

A.坐骨神经

B.臀下神经

C.臀上神经

D.阴部神经

E.股后皮神经

4.穿经梨状肌下孔的结构中,居最外侧的是

A.臀下神经

B.臀下血管

C.坐骨神经地区

D.阴部神经

E.股后皮神经

5.闭孔神经的前、后支走行于

A.大收肌后方

B.长收肌前方

C.长收肌后方

D.短收肌前、后方

E.大收肌前、后方

6.闭孔神经分布于

A.大腿前群肌

B.大腿内侧群肌

C.大腿后群肌

D.小腿后群肌

E.臀肌

7.肌腔隙与血管腔隙位于

A.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之间

B.腹股沟韧带与髂骨之间

C.腹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

D.髂耻弓与腔隙韧带之间

E.腹股沟韧带与髂耻弓之间

8.血管腔隙

A.有股神经与股血管通过

B.有股血管与股管通过

C.有大隐静脉和隐神经通过

D.位于髂耻弓外侧

E.有股后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

9.通过肌腔隙的结构有

A.股动脉与股静脉

B.隐神经与大隐静脉

C.股神经与髂腰肌

D.股神经与股血管

E.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管

10.在股三角内,从外侧向内侧有

A.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B.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

C.股神经、股静脉、股动脉

D.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

E.股动脉、股神经、股静脉

11.股神经分布于

A.大腿后群肌

B.大腿内侧群肌

C.大腿前群肌

D.小腿前群肌

E.小腿后群肌

12.股鞘

A.包绕股血管与股神经

B.包绕股血管与股管

C.与收肌管相通

D.与腹内筋膜无关

E.长约1.0~1.5cm

13.在股三角上界,位于最外侧的是

A.股静脉

B.股神经

C.股动脉

D.股管

E.大隐静脉

14.隐神经

A.是腰丛的分支

B.在收肌管内行于股血管前方

C.在股部与大隐静脉伴行

D.经腘窝至小腿

E.在小腿部与小隐静脉伴行

15.穿经收肌管的结构有

A.股血管与股神经

B.股血管与隐神经

C.大隐静脉与隐神经

D.闭孔血管与闭孔神经

E.股血管与闭孔神经

16.紧贴腘窝底的结构是

A.腘静脉

B.腘动脉

C.腓总神经

D.胫神经

E.小隐静脉

17.胫后血管和胫神经在踝管内走行于

A.趾长屈肌与踇长屈肌腱之间

B.胫骨后肌与趾长屈肌腱之间

C.胫骨后肌与踇长屈肌腱之间

D.胫骨后肌与胫骨前肌腱之间

E.跟腱与踇长屈肌腱之间

18.足背动脉

A.行于踇长伸肌腱的外侧

B.行于趾长伸肌腱的外侧

C.无静脉伴行

D.其足底深支穿第2跖骨间隙入足底

E.与腓浅神经伴行

19.足底动脉弓

A.由足底内、外侧动脉吻合而成

B.由足底内侧动脉与足背动脉足底动脉深支吻合而成

C.由足底外侧动脉与足背动脉吻合而成

D.由足底外侧动脉与腓动脉吻合而成

E.由足底外侧动脉与足背弓状动脉吻合而成

20.Nelaton线是指在侧卧、髋关节半屈位时

A.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的连线

B.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

C.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的连线

D.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

E.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

21.Nelaton线正常情况下不经过

A.髂后上棘

B.髂前上棘

C.坐骨结节

D.股骨大转子尖

E.髂前下棘

22.关于股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外侧与股静脉相贴

B.上方开口于腹膜腔

C.上口称股环

D.管内有淋巴管和淋巴结

E.股环被内筛板覆盖

23.股疝容易嵌顿的原因是

A.股管过长

B.隐静脉裂孔的镰缘锐利

C.股鞘坚硬

D.股环周围为韧带结构不易延伸

E.股管

24.踝管内排在最前的是

A.胫后动脉

B.腓深神经

C.胫骨后肌腱

D.趾长屈肌腱

E.踇长屈肌

25.腓骨颈骨折易损伤的神经是

A.腓深神经

B.腓浅神经

C.腓总神经

D.胫神经

E.腓肠神经

㈣、多选题

1.大隐静脉

A.有5条属支

B.注入髂外静脉

C.富有静脉瓣

D.未端穿隐静脉裂孔的筛筋膜

E.除股内、外侧浅静脉外,其余属支均有同名动脉伴行

2.腹股沟浅淋巴结

A.上内、外侧组沿腹股沟韧带下方排列

B.下内、外侧组沿股静脉排列

C.收集下肢浅淋巴

D.收集臀部浅淋巴

E.其输出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3.阔筋膜

A.是全身最厚最致密的深筋膜

B.其特殊结构是髂胫束和隐静脉裂孔

C.向股骨发出内、外侧肌间隔

D.向股骨发出了3个肌间隔

E.上续臀筋膜,下续腘筋膜

4.隐静脉裂孔

A.位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

B.位于髂前上棘下方3-4cm处

C.阔筋膜形成的卵圆形凹陷

D.有大隐静脉穿过

E.外侧缘锐利

5.股三角

A.上界为腹股沟韧带

B.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

C.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

D.内有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

E.内有大隐静脉、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

6.三角内有

A.股动脉及其分支

B.股静脉及其属支

C.股神经及其分支

D.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E.腹股沟深淋巴结

7.股神经

A.起自腰丛

B.起自骶丛

C.位于股动脉外侧

D.其终支为隐神经、穿收肌管

E.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缝匠肌

8.股动脉

A.在股三角内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

B.全长与股神经伴行

C.在收肌管与隐神经、股静脉伴行

D.在腹股沟韧带下方3cm处发出股深动脉

E.行于股神经与股静脉之间

9.股管

A.上口为股环、正对股凹

B.内有股血管

C.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

D.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

E.女性易致股疝

10.股深动脉

A.起自股动脉

B.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

C.是股部的主要供血动脉

D.与大隐静脉伴行

E.发出3-4条穿动脉

11.下肢动脉干的分界标志是

A.腹股沟韧带B.隐静脉裂孔

C.收肌腱裂孔D.腘肌下缘

E.伸肌上支持带下缘

12.与胫前动脉体表投影有关的是

A.股骨内、外侧髁连线的中点

B.胫骨粗隆与腓骨头连线的中点

C.胫骨内侧髁与腓骨头连线的中点

D.膑骨与腓骨头连线的中点

E.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

13.腘窝

A.上内侧界是半腱肌、半膜肌

B.上外侧界是股二头肌

C.下外侧界为腓肠肌外侧头、跖肌

D.下内侧界为腓肠肌内侧头

E.内有腘动脉、腘静脉、股神经

14.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胫前血管与腓深神经伴行于胫骨前肌深面

B.胫后血管与胫神经伴行于小腿三头肌深面

C.小隐静脉与腓肠内侧皮神经伴行于小腿后区中线皮下

D.大隐静脉与隐神经伴行于小腿前区内侧皮下

E.股动脉与股神经伴行于收肌管内

15.踝管

A.由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内侧面围成

B.是小腿与足底的通道

C.是小腿与足背的通道

D.内有胫后血管和胫神经通过

E.内有小隐静脉与腓肠神经通过16.经踝管的结构有

A.胫骨后肌腱

B.趾长屈肌腱

C.胫后动、静脉

D.踇长屈肌腱

E.胫神经

17.穿过坐骨大孔的结构有

A.梨状肌+

B.股神经

C.臀上血管、神经

D.臀下血管、神经

E.阴部内血管

18.穿过坐骨小孔的结构有

A.阴部内动脉

B.阴部神经

C.臀下动脉

D.臀下神经

E.阴部内静脉

19.与上肢相比,下肢的结构特征是

A.骨骼粗壮

B.肌肉体积大

C.肌肉数量多

D.稳定性大于灵活性

E.关节面宽、辅助结构多且坚韧

20.股动脉在股三角内的毗邻

A.内侧有股静脉

B.外侧为股神经

C.前方为深筋膜

D.后方为髂腰肌及其筋膜

E.在股三角上部与股静脉之间隔一层纤维隔

21.参与髋关节动脉网构成的血管有

A.臀上动脉

B.臀下动脉

C.第一穿动脉

D.旋股内侧动脉

E.旋股外侧动脉

22.能使膝关节屈曲的肌肉是

A.半腱肌与半膜肌

B.股二头肌

C.缝匠肌

D.大收肌

E.股薄肌

23.能使踝关节内翻的肌肉是

A.胫骨后肌

B.胫骨前肌

C.趾长伸肌

D.踇长伸肌

E.趾长屈肌

24.能使足外翻的肌肉包括

A.胫骨后肌

B.腓骨长肌

C.第三腓骨肌

D.腓骨短肌

E.趾长伸肌

㈤、问答题

1.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2.臀肌注射时以何处为宜,为什么?

3.隐静脉穿刺或插管以何处为宜,为什么?

4.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时,应注意什么?

5.股疝修补术时,应注意什么?

6.高位结扎小隐静脉时,应注意什么?

7.用解剖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股疝易嵌顿?

8.简述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孔的构成和穿行结构。

9.股三角是如何构成的?

其内容物是什么?

排列关系如何?

10.简述收肌管的位置、构成及其内容。

11.简述腘窝的境界、内容及毗邻关系。

12.简述股动脉的行程、分支及毗邻关系。

13.小腿骨筋膜鞘有几个?

内容有什么?

14.能使踝关节内翻、外翻的肌肉有哪些?

各受什么神经的支配?

15.能使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的肌肉有哪些?

各受什么神经的支配?

三、答案与题解

㈠、名词解释

1.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连线的上、中1/3交点。

2.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

3.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外侧2~3cm处,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内、中1/3交点,股骨内、外侧髁间中点,此三点连线即为坐骨神经在臀区和股后区的投影。

4.屈髋稍外展、外旋位,自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至收肌结节连线的上2/3段。

5.大隐静脉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处,位于隐静脉裂孔的深面。

6.侧卧,髋关节半屈位,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正常情况下,此线恰好通过股骨大转子尖。

7.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形成的角。

成人约为1250~1300。

大于此角为髋外翻,小于此角为髋内翻。

8.仰卧,两腿伸直并拢,两髂前上棘处于同一平面,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的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两线在脐以上相交之点。

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骨折时,该点常下移至脐下,且偏向健侧。

9.腹横筋膜及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脉、股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状,长3~4cm。

10.阔筋膜在股外侧的下部纵行纤维明显增厚呈扁带状,称髂胫束。

11.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阔筋膜形成一卵圆形的薄弱区,称隐静脉裂孔,有大隐静脉穿入。

12.位于股前内侧中1/3段,长约15cm,呈三角形的间隙。

其前壁为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口接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

13.呈三角形,由足底深筋膜的浅层覆盖在足底肌的表面构成,其尖端附于跟骨结节前缘,有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加强足纵弓的作用。

14.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内侧面之间共同构成。

内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血管和胫神经、踇长屈肌腱通过。

㈡、填空题

1.臀上神经臀上动脉臀上静脉

2.阴部内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神经

3.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4.股动脉股静脉股管

5.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

6.腹股沟上外侧浅淋巴结腹股沟上内侧浅淋巴结腹股沟下外侧浅淋巴结腹股沟下内侧浅淋巴结

7.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髂耻弓陷窝韧带

8.收肌腱板长收肌和大收肌股内侧肌

9.足背静脉弓内踝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隐静脉裂孔股静脉

10.股前区上1/3段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内侧缘长收肌内侧缘髂腰肌耻骨肌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

11.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腓总神经膝上内侧膝上外侧膝下内侧膝下外侧膝中动脉

12.小腿前肌群胫前血管腓深神经腘动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足背动脉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腓深神经

13.小腿外侧群肌腓浅神经

14.小腿后群肌胫后血管胫神经

15.腓骨头腓骨颈腓骨长肌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16.跗骨跖骨关节韧带内侧外侧横弓缓冲震荡

保护足底血管、神经

㈢、单选题

1.B2.B3.D4.C5.D

6.B7.C8.B9.C10.A

11.C12.B13.B14.B15.B

16.B17.A18.A19.C20.C

21.A.22.B23.D24.C25.C

㈣、多选题

1.ACDE2.ACDE3.ABDE4.ACDE

5.ABCD6.ABCE7.ACDE8.CDE

9.ACDE10.ABCE11.ACDE12.BE

13.ABCD14.ABCD15.ABD16.ABCDE

17.ACDE18.ABE19.ABDE20.ABCDE

21.ABCDE22.ABCE23.ABE24.BCD

㈤、问答题

1.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大致有七种:

坐骨神经以一总干出梨状肌下孔,多见;分为二支,以一支出梨状肌下孔,另一支穿梨状肌,次之;分为二支,分别出梨状肌上、下孔;分为二支,一支出梨状肌上孔,另一支穿梨状肌;以一总干出梨状肌上孔;以一总干穿梨状肌;以多根穿梨状肌。

梨状肌损伤或肿胀时,易压迫坐骨神经,致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2.臀肌注射时,应在臀外上1/4象限进行。

因此部无大血管神经,可避免损伤之。

3.大隐静脉穿刺或插管应在内踝前方进行,因大隐静脉在此处位置恒定且表浅。

4.必须结扎大隐静脉全部属支,以免静脉曲张复发;慎勿损伤股静脉。

5.应注意其后方有无异常的闭孔动脉,避免损伤之。

6.切勿损伤其浅面的胫神经。

7.因为股疝经股环至股管于隐静脉裂孔处突出,而股环的前面有腹股沟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后方为耻骨梳韧带,比较坚韧,延展性差,故股疝极度易嵌顿。

8.由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成坐骨大孔;由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与坐骨小切迹围成坐骨小孔。

坐骨大孔被梨状肌分为梨状肌上、下孔,梨状肌上孔穿经的结构是:

臀上血管神经;梨状肌下孔穿经的结构是:

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血管神经、阴部血管神经。

坐骨小孔穿经的结构是:

阴部血管神经。

9.股三角: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外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由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

其内容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

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和股静脉、股管、股深淋巴结、脂肪等。

10.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长约15cm,呈三菱形的间隙。

其前壁为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口接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

内容为隐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

11.腘窝为膝后区一菱形的间隙。

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下外界为腓肠肌的内、外侧头,顶为腘筋膜,底自上而下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及腘斜韧带、腘肌及其筋膜。

其内容由浅至深依次为:

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以及外上界的腓总神经。

血管周围有腘深淋巴结。

12.股动脉是髂外动脉自腹股沟韧带中点后面向下的延续,在股三角内行向股三角尖,在收肌管内下行,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

股动脉起始部分出三条浅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阴部外动脉)与同名静脉伴行,股动脉的最大分支为股深动脉,行于长收肌和大收肌之间,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及数条穿动脉,同时参与膝关节和髋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13.有三个:

小腿前骨筋膜鞘,内有小腿前肌群、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等;小腿外侧骨筋膜鞘,内有小腿外侧群肌及腓浅神经等;小腿后骨筋膜鞘,内有小腿后群肌、胫后血管及胫神经等。

14.能使踝关节内翻的肌肉有:

胫骨前肌及踇长伸肌、胫骨后肌及趾长屈肌,分别受腓深神和胫神经的支配;

能使踝关节外翻的肌肉有:

腓骨长、短肌,由腓浅神经支配;趾长伸肌,由腓深神经支配。

15.屈:

髂腰肌——腰丛分支,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缝匠肌——股神经,股直肌——股神经。

伸:

臀大肌——臀下神经,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坐骨神经。

内收:

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闭孔神经。

外展:

臀中肌、臀小肌——臀上神经,梨状肌——骶丛的分支。

内旋: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前部肌束。

外旋:

梨状肌——骶丛的分支,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闭孔神经,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闭孔神经。

 

第二章上肢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

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腋窝的构成、内容。

熟悉:

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行程。

了解:

手指的解剖。

二、试题部分

㈠、名词解释

1.腋动脉、肱动脉的体表投影

2.桡动脉的体表投影

3.尺动脉的体表投影

4.正中神经在前臂部的体表投影

5.尺神经的体表投影

6.桡神经的体表投影

7.鱼际

8.腋鞘

9.提携角

10.肌腱袖

11.锁胸筋膜

12.肱骨肌管

13.三边孔

14.腕管

15.四边孔

16.解剖学“鼻烟壶”

17.掌腱膜

18.指髓间隙

19.指腱鞘

20.腱纽

㈡、填空题

1.腋窝顶由()、()和()围成。

2.腋窝底由浅入深为()、()和()。

3.腋窝前壁由()、()、()和()构成。

4.腋窝后壁由()、()、()和()构成。

5.腋窝内侧壁由()和()构成。

6.腋窝外侧壁由()、()和()构成。

7.腋淋巴结分为五群即()、()、()、()和()。

8.由浅入深到达腋动脉第二段的层次为()、()、()、()和()。

9.肩胛动脉网由()、()和()构成。

10.穿经肱骨肌管的结构有()、()和()。

11.上肢可分为(  )、(  )、(  )、(  )和(   )部。

12.上肢的浅静脉主要有(   )、(   )和(  )。

13.头静脉起于(  )的桡侧,经(  )与(  )间沟,穿(  )注入(  )。

14.锁胸筋膜呈三角形,是位于( )、(  )和(  )三者之间的胸部深筋膜,其中有(  )、(  )、和(  )穿过。

15.三边孔由(  )、(  )与(  )围成,其中有(  )通过。

16.四边孔由(  )、(  )、(  )与(  )围成,其中有(  )和(  )穿行。

17.腋鞘是由(   )筋膜延续而成。

18.腋动脉第一段前方,由浅入深分别有(  )、(  )、(  )和(  ),其后方有(  )、( )、( )和()。

外侧为 ( )和(   ),内侧有(   )与之伴行。

19.腋动脉第2段位于()后方,其内侧有()和(),外侧有()后方有(),该段动

 脉发出一支(),沿前锯肌表面下行营养该肌。

20.显露腋动脉时,一般在腋动脉()段进行,因为其浅面仅覆盖()、()和(),在其前方还有()与()越过,后方有()、()和()通过,内侧有()、()和()与之伴行,外侧有()与()。

21.臂丛由()前支组成,在锁骨内上部发出支配前锯肌的(),在锁骨下部分为()、()和()三束,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