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856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docx

水泥稳定碎石工程首件总结试验段

********工程

LM-1标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

 

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LM-2标项目部

二0一0年九月

*******LM-2标

水泥稳定碎石首件施工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述我项目部于2010年9月5日进行了********水稳首件工程的施工。

水稳基层首件工程选择在K133+180~K133+380右幅,长度200米,在认真深入学习了《******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的同时,我部又组织了所有参于施工人员进行了工前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现场演练,并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二、首件工程施工参加人员

1、为了确保试铺段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且各环节质量都在受控状态,项目部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岗位划分与职责,定人定岗、责任明确。

在试铺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更是不断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将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整个施工过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亲自组织实施,项目总工(技术主管)负责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后场由拌和场厂长负责,前场由施工队长负责,试验室主任负责前、后场试验检测,测量组负责施工前放样、施工中标高控制、松铺系数测定以及成型路段的测量检测,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宣传、文明施工监督以及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有人员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各司其职,坚守岗位。

2、本次水泥稳定碎石首件工程施工,我部配备各类管理人员13名、设备操作人员20名、其他辅助人30名。

项目部人员配备及分工一览表

姓名

职务

职责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直接领导

项目副经理

具体负责各项工作

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项目的各项技术管理

安全负责人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各项安全工作

专职安全员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及交通管制

试验室负责人

全面负责试验、检测等相关工作

试验员

配合试验负责人完成试验相关工作

后场负责人

全面负责水稳混合料的生产拌和

前场负责人

全面负责前场各项工作的落实

全面负责现场的摊铺、碾压及养生

办公室负责人

负责后勤及内部协调工作

测量、放样负责人

全面负责测量及数据分析工作

检测负责人

具体负责现场的各项检测工作

现场详细人员分工

姓名

岗位

职责

施工队长

全面负责现场的摊铺、碾压及养生

找平负责人

带六名找平人员对摊铺机后进行找平、测量厚度、监测摊铺机感应器

材料员

指挥车辆进行现场、签票

专职安全

负责现场安全布置、配二名安全辅助人员指挥倒车、挂红布等

测量负责人

全面负责测量及数据分析工作

挂线负责人

配四名辅助工,根据测量提供数据挂钢丝,并对钢丝进行检查

测量员

带一名测量辅助工,摊铺机后进行跟踪测量,记录相关测量数据

民工队长

根据施工队长的要求安排民工工作,并对碾压区覆盖及养生。

碾压负责人

根据要求指挥碾压,并检查碾压区安全。

后场负责

全面负责水稳混合料的生产拌和、指挥装载机及拌和操作人员

后场试验负责

全面负责后场的各项试验检测

试验员

检测原材料、灰剂量、级配。

试验员

无侧限试验

试验员

全面负责前场的各项试验检测

试验员

带一辅助工,前场压实度、平整度等检测

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为了确保******工程试铺段施工取得圆满的成功,项目部组织所有用于试验段施工的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均于2010年8月25日前进场,进场前设备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保养,设备性能良好。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摊铺机

RP751

2

2

振动压路机

徐工220

1

3

振动压路机

徐工18J

1

4

振动压路机

英格索兰

1

5

三轮压路机

18~21T

1

6

胶轮压路机

XP261

1

7

洒水车

康明斯

1

8T

8

水稳拌合机

WCB-500

1

500T/h

9

装载机

ZL50

3

10

运输车

20

20T以上

试铺段施工前一天,项目部对全套机械设备进行了试启动,并进行了短时间的模拟运作,进一步确认了机械设备的完好。

四、首件工程施工目的

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查找施工中的问题,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以指导全面保质保量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具体内容包括: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a、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拌和设备计量的准确性。

b、调试并确定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c、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a、混合料配比的控制。

b、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碾压组合、碾压方案等)。

c、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d、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5、施工缝(纵、横向接缝)的处理方法;

6、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7、发现和记录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影响正常作业的其它问题。

五、原材料及配合比

为了切实保证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铺段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结果,既而为后续分项工程规模施工的如期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部对原材料及配合比的准备工作给予了最高程度的重视。

多次深入周遍市场,考察、调研原材料的生产、供应及质量等情况,经过再三的比对、权衡,最终择优确定了原材料的供应厂家,并及时进行备料、配合比设计等准备工作。

1、原材料

水泥稳定碎石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粉煤灰及级配碎石。

所采用水泥、粉煤灰、集料等材料的各项技术均符合规范要求。

我部对所购材料均按规定要求的频率做好检测工作,以保证上路材料的质量。

(1)水泥:

****水泥建材厂生产的梅冠牌P.C32.5复合硅酸盐缓凝水泥,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项目

标准

试验结果

标稠用水量

145.0

28.4%(142.0)

凝结时间

初凝

≥3h

278min

终凝

≥6h

379min

安定性

不大于5.0mm

1.5mm

胶砂强度(Mpa)

抗折

3d

≥2.5

3d

3.6

28d

≥5.5

28d

7.0

抗压

3d

≥10

3d

16.2

28d

≥32.5

28d

36.3

(2)碎石:

****生产的石灰岩石料:

1#料(31.5-9.5mm)2#料(4.75-9.5mm)3#料(2.36-4.75mm)4#料(≤2.36mm)配合比如:

1#:

2#:

3#:

4#=33%:

31%:

18%:

18%。

集料主要指标如下:

试验项目

标准

试验结果

压碎值

≤28%

22.8%

针片状

≤15%

7.5%

4#料中<0.6mm颗粒液限

<28%

19.3%

4#料中<0.6mm颗粒塑性指数

<9%

2.0%

≤4.75mm颗粒料颗粒砂当量

≥60%

60%

(3)水:

采用洁净的河水

(4)粉煤灰:

采用******电厂的粉煤灰,各项指标已经检测合格,满足设计求。

测试内容

标准指标

测试结果

评定

SO3(%)

≤3.0

0.8

比表面积(cm2/g)

>2500

2810

符合技术要求

烧失量(%)

≤20

16.26

符合技术要求

SiO2(%)

总含量>70

51.2

符合技术要求

Fe2O3(%)

4.3

Al2O3(%)

22.3

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要求。

2、配合比设计验证:

原材料进场后,根据原材料检测结果并结合试拌混合料检测情况,将水稳配合比确定为:

1#料:

2#料:

3#料:

4#料=33:

31:

18:

18水泥剂量为4.5%,粉煤灰1.0%,最佳含水量为5.5%,最大干密度为2.33g/cm3。

六、水稳混合料的拌和

1、拌和前的准备工作

(1)、拌和机称量系统在试拌前己通过标定。

在试铺前一天,对拌和楼进行了一次试拌,验正拌和楼计量系统的精确性和混合料的级配。

(2)、参与施工的所有机械操作手在试铺施工前对各自的机械再次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期间机械的完好性。

(3)、试验人员现场检测原材料,并验算施工配合比。

2、拌和

(1)、拌和楼操作人员根据试验室下发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将各种材料的配比输入拌和楼的控制电脑。

(2)、拌和机设计产量为500T/h,本次试铺过程中,我部决定将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暂定为400T/h,现场采用3台ZL50装载机分别上四种集料,能满足上料需求。

每个料仓都进行了加高处理,以防止窜料现象。

(3)、拌和楼设有4个料斗,料斗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4)、首件生产从9月5日10:

15时开始生产,到13:

30时结束,共生产混合料984T,理论用量983吨。

(附:

材料运送单)

水稳拌和用料情况

仓号

1#

2#

3#

4#

水泥

粉煤灰

用量(T)

290.7

273.1

158.6

158.6

46.9

9.4

注:

粉煤灰、水泥都采用调频电机进行控制。

(5)、开机后,对混合料进行取样检测含水量、混合料级配、水泥剂量,并按试验规程制作了2组*13个=26个标养试件,进行标养。

(6)、拌和过程中根据混合料外观进行目测,并结合试验来验证来实时观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水泥含量,发现问题及时予与调整,以满足施工质量需要。

七、水稳混合料的运输

本次试铺段落距拌合厂约5KM,项目部投入了20辆载重20T以上的运输车,总运量能够满足拌和产量,运输时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运输车辆车厢已经清洗干净无其它杂物;

2、料车在接料过程派专人指挥分前、后、中三次接料,尽量避免装料环节出现集料离析;

3、一经装料,即采用油布覆盖,不停留,直接驶入工地;

4、料车进入摊铺现场后不得立即揭开油布,待前车在摊料准备驶离摊铺机时才能揭开油布,避免料堆顶部混合料失水;

5、运输车辆驶入摊铺现场后,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停放,直行驶入底基层上,直接倒车进入摊铺机,确保车辆不在底基层上随意掉头、刹车,避免破坏底基层;

6、由专人指挥卸料,卸料车井然有序,在摊铺机前30cm左右处停车,确保运输车辆不撞击摊铺机,挂上空挡,由摊铺机推动料车前进。

在卸料过程中,分二次将混合料倒入摊铺机料斗中,每次倒料一次到位,一是避免混合料溢出料斗,二是防止在倒料过程中出现混合料离析;

八、水稳混合料的摊铺

1、对施工段二灰土底基层进行清扫,确保底基层表面无浮土和杂物,摊铺前在二灰土表面洒水湿润,洒水量为保证底基层湿润但又不积水,以确保水稳与底基层的联接。

2、沿纵断面方向,在中央分隔带及路肩均立定型木模板,用钢钎固定,中分带侧木模距中桩0.44m,路肩侧木模距中桩12.72m。

3、按测出的横断面方向距中桩0.44米和12.72米处钉红布钉子的钉头实际标高,确定出钢杆的基准杆高度,在钢杆基准杆顶面放扭绕式钢丝绳作为基线控制高程,距中桩6米的整桩号处设置可调支架,根据高程调好支架高度,在上面放置铝合金控制横坡,用自动找平仪进行找平,以更好地保证平整度。

4、采用两台摊铺机作业,内侧摊铺机宽度为6米,外侧摊铺机宽度为6.5米。

当前一台摊铺机驶出约8~10m时,后一台才开始摊铺。

正常摊铺时两台机相距6-10m,纵向搭接宽度20cm,减少混合料离析。

摊铺时2台摊铺机摊铺速度设定为1.5m/min。

在摊铺中严格控制速度,保证摊铺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5、由于两台摊铺机新旧程度不一样,夯锤震级不同,新机锤震级调为4.0级,旧机调为5.0级。

6、为减少离析,每辆摊铺机旁都配备4名辅助工对料仓两边余料进行拢料,并在拢料的过程中采用“扣”料的方式,以防止混合料离析。

7、在摊铺机摊铺后面设专人(配备4名辅助工)消除混合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筛出的细集料进行填补。

8、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平整度,摊铺后严禁人员在水泥稳定碎石上走动。

9、本次试验段从上午10:

30开始摊铺,到14:

30结束,平均摊铺速度控制在1.5m/min。

九、水稳混合料的碾压

1、每台摊铺机后面,按照施工顺序逐次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为30m。

各碾压段落设置了明显的分界标志,设有专门碾压负责人。

2、碾压遵循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

稳压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碾压过程中,采用灌砂法跟踪检测,满足不了压实要求及时报告碾压负责人时,重复再压。

碾压变数及压路机组合如下:

碾压工艺:

(K133+180-K133+380)

碾压工艺一:

(2.2.2.1)

初压:

徐工18J振动压路机往返静压二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

复压:

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二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振动压路机重振碾压二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终压:

徐工Xp261胶轮压路机碾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碾压至无轮迹为止。

碾压工艺二:

(1.2.3.1)

初压:

徐工18J振动压路机往返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

复压:

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二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振动压路机重振碾压三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终压:

徐工Xp261胶轮压路机碾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碾压至无轮迹为止。

在碾压工艺一中,当复压重振第一遍结束后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为95.3%,重压二遍结束后检测压实度为97.5%;随后进行了第三遍重压,检测压实度为98.9%;

在碾压工艺二中,当复压重振第一遍结束后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为95.1%,重压二遍结束后检测压实度为97.2%,重压三遍后检测压实度为99.3%;

在终压碾压结束后及时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实度结果均符合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质量要求

判定

第一种

第二种

1

压实度

(重振一遍后)

%

95.3%

95.1%

不小于98

不合格

2

压实度

(重振二遍后)

%

97.5%

97.2%

不小于98

不合格

3

压实度

(重振三遍后)

%

(补压)

98.9%

99.3%

不小于98

合格

4

终压结束

%

检测8个点均合格

不小于98

合格

3、压路机碾压时重叠1/2轮宽。

4、压路机倒车换挡做到了轻且平顺,不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配专人进行铲平处理。

5、碾压时,由底往高压。

正常路拱时,由外侧向内侧碾压,弯道超高时,由内侧往外侧压。

6、压路机碾压时速度:

振动压路机速度1.8~2.2km/h。

7、压路机停车错开,而且离开3m远,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

8、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做到了不调头和不急刹车,保证了水泥稳定碎石表面不被破坏。

从摊铺至碾压结束所需时间控制在1.5小时内,从拌合加水到碾压结束能控制在2.0小时之内。

十、施工横缝的处理

试铺段结束处设置有横缝。

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其设置方法如下其设置方法如下:

1、摊铺结束后,人工将两台摊铺机摊铺末端的混合料整理整齐,并将摊铺机末端修成一个斜坡。

2、按正常的碾压方式进行碾压。

碾压时整个压路机碾压至斜坡下,以保证摊铺末端处的压实度;

3、当天碾压结束后,人工用3米直尺在摊铺末端检测平整度,定出横缝的位置,并垂直路面车道中心线带线,将线外侧靠摊铺末端平整度不合格的混合料挖沟铲除;

4、人工将横缝的横断面修理整齐,并将作业面进行清扫,用方木沿横向接头紧靠混料合末端,用钢钎固定。

下次施工时经过再次修整、洒水湿润后撒泼水泥起步摊铺。

碾压时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

十一、水稳生产中的协调配合

拌和机设计产量为500T/h,本次试铺过程中,我部将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定为400T/h,在试铺过程中,摊铺机保持1.5m/min的平均速度,机前能始终有4-6辆料车等候卸料,证明运输能力与拌和站的生产能力能够较好匹配,摊铺速度设定合理。

运输车辆20辆,保证每台摊铺机前始终有2-3辆车等待卸料,拌和楼前,始终有6~8辆运输车辆等待装料,运输能力略大于生产需求能力,满足要施工要求。

大面积施工后,随着运距的变化我部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输车数量,保证混合料的连续供应。

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前后间距6-8米,相互基本不受影响。

试铺过程中,当天最高气温为32度,按30米为一个碾压段,能满足在最佳含水量碾压的需要,且能在2.5小时之内完成终压。

大面积施工时,进入秋季9、10月份,气温会较现在有所下降,我部拟按30~50米为一碾压段施工,再根据现场含水量情况紧跟碾压,以减少混合料表面水份损失,同时把延迟时间节点控制在2.5小时内。

试铺段采用的各种机械组合,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各方面能力均衡,能够保证连续施工、及时碾压,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组合配置,可以在大面积施工中采用。

十二、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的确定

本次试铺暂设定松铺系数为1.36,试铺过程中,用水准仪分别测量每一点位的二灰土高程、松铺后高程和碾压结束后高程,计算出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最终得到每一测点的松铺系数。

我部对碾压结束后测量了每20M一个断面的松铺系数,其算术平均值为1.37,我部将1.37松浦系数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

松铺系数:

桩号

位置

二灰土顶实测高程

第一层虚铺的高程

差值

第一层压实后高程

差值

松铺系数

备注

K133+200

2

11.677

11.912

0.235

11.850

0.173

1.36

 

7

11.581

11.813

0.232

11.748

0.167

1.39

 

12

11.471

11.705

0.234

11.643

0.172

1.36

 

K133+220 

2

11.535

11.765

0.230

11.703

0.168

1.37

 

7

11.435

11.665

0.230

11.603

0.168

1.37

 

12

11.330

11.560

0.230

11.498

0.168

1.37

 

K133+240 

2

11.388

11.622

0.234

11.559

0.171

1.37

 

7

11.286

11.520

0.234

11.458

0.172

1.36

 

12

11.191

11.420

0.229

11.357

0.166

1.38

 

K133+260 

2

11.243

11.475

0.232

11.411

0.168

1.38

 

7

11.133

11.359

0.226

11.301

0.168

1.35

 

12

11.042

11.275

0.233

11.212

0.170

1.37

 

K133+280 

2

11.090

11.320

0.230

11.259

0.169

1.36

 

7

10.978

11.213

0.235

11.152

0.174

1.35

 

12

10.879

11.115

0.236

11.050

0.171

1.38

 

K133+300 

2

10.942

11.175

0.233

11.113

0.171

1.36

 

7

10.845

11.075

0.230

11.016

0.171

1.35

 

12

10.738

10.966

0.228

10.906

0.168

1.36

 

K133+320 

2

10.803

11.035

0.232

10.975

0.172

1.35

 

7

10.702

10.932

0.230

10.873

0.171

1.35

 

12

10.608

10.840

0.232

10.777

0.169

1.37

 

K133+340 

2

10.665

10.900

0.235

10.837

0.172

1.37

 

7

10.568

10.798

0.230

10.735

0.167

1.38

 

12

10.462

10.696

0.234

10.633

0.171

1.37

 

K133+360 

2

10.528

10.765

0.237

10.699

0.171

1.39

 

7

10.433

10.663

0.230

10.601

0.168

1.37

 

12

10.321

10.560

0.239

10.496

0.175

1.37

 

平均

 

 

 

0.232

 

0.170

1.37

 

十三、试铺段检测结果汇总:

1、平整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3m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我部增加2倍检测)

检查桩号

单位

检查点数

实测值

平均值

规范要求

合格率

K133+200右

mm

10

3.56.02.01.52.5

4.03.05.54.05.5

3.8

≤8

100%

K133+220左

mm

10

2.57.03.55.54.0

5.58.02.56.03.5

4.8

≤8

100%

K133+280右

mm

10

6.04.52.01.52.5

3.53.05.06.05.5

4.0

≤8

100%

K133+320左

mm

10

4.01.03.52.05.5

4.08.56.04.53.0

4.2

≤8

100%

2、横坡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水准仪:

每200m测4个断面、我部按20m一个断面检测)

检查桩号

单位

检查点数

设计值

实测值

规范要求

合格率

K133+180-

K133+380

%

11

2

2.2、2.1、2.2、2.0、1.9、2.1、1.8、1.9、2.1、2.0、2.3

±0.3

100%

3、宽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尺量:

每200m测4个断面、我部按20m一个断面检测)

检查桩号

单位

检查点数

设计值

实测值

规范要求

合格率

K133+180-

K133+380

m

11

12.64

12.75、12.76、12.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