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714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 导论.docx

1微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

●掌握经济学、稀缺性、机会成本的定义

●熟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史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来自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经济学尤其如此。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人们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中,经济学也就产生了。

经济学家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遭遇的多种问题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生产什么(what)?

如何生产(know)?

为谁生产(forwhom)?

一切经济学分析均围绕这三方面问题展开。

本章我们将从稀缺性开始引出经济学的定义,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预备知识和基本方法。

第—节首先讨论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节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分析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回顾了经济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稀缺性

什么是经济学?

简单来说,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choice)行为的理论。

更明确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选择。

上街购衣服,人们要选择进哪一家商店;进了喜爱的商店后,人们又要在不同的品牌、款式、面料中进行选择。

购买房屋时,人们要选择房屋的房型、大小、环境和地段;在选择好满意的房屋后,人们又要在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期限中进行选择:

中学毕业后,人们要选择进哪一家大学;大学毕业后,人们又要选择是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

企业和政府也是一样,企业在促销时,要选择是减价还是打广告;政府在平衡预算时,要选择是增税还是发行国债。

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度过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进行选择?

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资源的稀缺性。

在任何一个时代或任何一个地区,相对于人们消费尽可能多的商品和服务的愿望,资源总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

每一个经济都面临着资源稀缺性的问题。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数字化的今天,从人均年收人不足300美元的贫穷国家到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美元的富裕经济,资源稀缺性问题始终存在。

在此,我们需要对经济

学中特有的概念“稀缺性”作说明。

所谓“稀缺”(scarcity),并不是指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同时,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有限的。

有用的资源既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劳动力以及体现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由上述原始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又再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物品(capitalgoods),如机器、设备等。

小提示稀缺与充裕:

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

现实世界中,我们一直在面对着稀缺性的问题,那么,天下所有的物品或服务都是稀缺的吗?

难道就没有非常充裕的物品吗?

首先,我们要明自“充裕”是什么意思。

从经济意义上看,我们的意思是说某种东西在价格为零时其供给大于需求。

换言之,即使这种东西是免费的、也不会有短缺。

进一步说,在供应这种东西时,必须没有机会成本。

例如,如果政府向病人免费提供保健,那么,从经济意义上说,它仍然是稀缺的,因为对政府来说,这是有成本的(因为纳税人是有成本的)。

现实中,有两种东西也许是充裕的,那就是空气和水。

先说空气。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气是充裕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呼吸空气不会有短缺。

但是,如果我们说空气是干净的、无污染的空气,那么,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它可能就是稀缺的。

在这些情况下,资源不得不用来制造可利用的空气。

如果城市有污染或住在工厂附近,就要花钱净化空气。

居民也许不花钱(净化的空气对“消费者”来说是免费的),但纳税人或企业(及其顾客)要花钱。

另一个例子是为了净化建筑物内的空气而不得不安装排气扇。

即使你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的地方,你可能为迁移到这个无污染的地方而花费了一笔钱。

可见,获得清洁的空气也有机会成本。

再看看水的情况。

水是否是充裕的也取决于你生活在哪里,还取决于水用于干什么。

在降雨量大的国家或地区,用来浇地的水是充裕的,而在干旱的国家或地区,灌溉水就要花钱。

饮用水不是充裕的,因为要建水库,还要铺设管道送水,使水净化,用泵抽水。

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消费,稀缺性就要求人们做出选择。

当问一个小孩要冰淇淋还是巧克力时,他可能会说:

“我两个都要。

”在经济学中,这样的回答是不允许的,人们必须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做出选择。

对社会来说,稀缺性体现在生产资源的相对不足。

社会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投资间做出选择。

对个人来讲,稀缺性体现在消费资源(收入)的相对不足。

个人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消费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储蓄间做出选择。

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Gates)是世界首富,他的个人财产2004年高达500亿美元,相当于像秘鲁这样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对他来讲,收入似乎不存在稀缺问题。

但是,至少有一种资源对比尔·盖茨来说是稀缺的,那就是时间,—天只有24小时。

比尔·盖茨当然也希望尽可能多地享受闲暇和家庭生活,但为了保证其微软帝国在世界软件行业的领导地位,他又要努力工作,因此他不得不将时间在工作与闲暇之间作一分配。

总之,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人们不可能拥有无穷无尽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意味着“取舍”(trade-off),这正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所谓欲望,经济学上是指人对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不间断的需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欲望(需要)可以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

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和保障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如爱情、归属感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首先需要空气、食物和水以维持生命,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和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后,人就会产生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

更高层次的家居环境、交通便利、高雅的娱乐享受和更全面的教育,需要感情的交流、追求真挚的爱情,需要寻找—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某个团体或组织;需要追求业绩和成就以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等。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欲望总会不断增多,日趋复杂。

因此,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且永无止境的。

三、机会成本

稀缺性概念的核心含义表明:

每个人都有许多欲望,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是每个欲望都会被满足。

因此,必须做出选择,而一旦做出选择,必然有一部分欲望被放弃。

或者说,在一个存在稀缺性资源的世界上,每一个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有其他一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

经济学家用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描述了这种进退维谷的情况。

机会成本就是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设想你正在看电视,在其他你能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中(如郊游、打球、休息、读书等),你最想做的是读书,那么,读书就是你看电视的机会成本。

在应用机会成本研究资源用途时,一个带有价值性的问题是做出是否值得。

事实上,不管你如何进行选择,你都在用资源的一种用途与其他一种或多种用途之间进行交换。

这些交换(trade—offs)的价值都表现在机会成本上。

假设你每天有四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经济学和地理学,你花费在学习经济学上的时间越长,经济学的成绩就越高;你花费在学习地理学上的时间越长,地理学的成绩就越高。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多花费1小时读经济学和多花费1小时读地理学之间的选择(或转换)。

如图1—1所示。

图1-1关于地理学和经济学成绩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图1-1中,纵轴表示地理学的可能成绩,横轴表示经济学的可能成绩。

如果你花费全部4小时时间学习地理学,地理学成绩将提高到B成绩,但你的经济学成绩会不及格;相反,如果你花费全部4小时时间学习经济学.经济学成绩将提高到B成绩,而你的地理学成绩会不及格。

这是1对1的交换。

它意味着,地理学成绩的提高(如从D到C)的机会成本就是经济学成绩的下降(如从D到E)。

示例为什么年轻的流行歌星、电影明星和时装模特很少去上大学?

看一看你同班级或同年级的同学,有没有18—25岁的流行歌星?

有没有电影明星?

有没有超级模特?

可能都没有。

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人恰好都不想上你所在的大学,而是因为这些人考虑了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所造成的。

你上大学的成本是多少?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他们的学费和其他生活费支出。

如果你上大学四年八个学期,每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为4000元,那么你的学习费用总共就是32000元。

但是这32000元并不是你上大学的全部成本,因为如果你不当学生,你可能会找到一份工作并赚取收入。

例如,你可能会找到一份全职工作并且每年能够赚到36000元。

很显然,这36000元由于你选择上大学而放弃了。

这些就是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即使上大学的学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或者差不多是相同的,但对于每个人而言,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18岁的歌星如果来上你所在的大学,将会失去些什么呢?

一个17岁的时装模特又会少挣多少钱呢?

这些人很少来上大学,即使学费对他们而言算不了什么,他们不上大学是因为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他们可能会说他们“上不起大学”。

这并不是说他们付不起学费,而是指他们不愿意放弃不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

用经济学语言可以这样说:

由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会得不偿失。

四、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由于稀缺性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期人们都会面临的一个基本事实,它反映了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引起了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并产生大量的经济问题。

归纳起来,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什么。

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们需要权衡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物品,生产多少,何时生产,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要。

2.如何生产。

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并不尽相同。

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选择哪一种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3.为谁生产。

因为存在稀缺性,没有人能获得他想要的一切。

每个社会都必须建立某种机制来为其成员分配产品。

上面三个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产生了经济学。

那么,如何给经济学下定义呢?

迄今为止,并不存在一个被所有经济学家都一致接受的经济学的定义。

较为普遍而且为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的定义是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在其名著《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罗宾斯1935年)所下的,即“经济学是一门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这里的“目的”指无限的欲望,“稀缺资源”就是有限的资源。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五、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因此,假设是建立经济模型的基础。

在经济学分析中,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模型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也存在着差异。

但是在众多的假设条件中,至少存在以下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1.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

经济人假设条件是指假设作为经济理论或经济模型研究对象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或行为,其实施者都是理性的自我利益的追求者。

“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去追逐自身的最大利益。

2.完全信息假设条件。

完全信息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指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包括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信息。

如每个消费者都能够充分地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

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把握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等,从而能确定最优的商品购买量。

又如,每个生产者都能够准确地掌握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了解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变化以及在每一个商品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等等,从而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

以上两个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假设条件,也即理性假设。

经济学家同时承认,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经济活动中的厂商、居民和政府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站在各自的利益立场上进行选择。

如居民站在买者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厂商站在卖者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政府站在全局和长期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既然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对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选择的学问,那么,从单个的居民、厂商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它们如何做出抉择的就是微观经济学;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整个社会的选择问题,就是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通常被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正如上面所说,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厂商(企业)、居民户(家庭)等单个个体的行为,即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即一只“看不见的手”。

在市场上,居民户如何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厂商怎样以一定的投入,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来获得最大利润。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个量分析,个量是指单个商品的产量、成本、利润、效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要素的数量等,通过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也就是说,微观经济学要研究产品和要素的数量和价格决定问题,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运行机制。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上要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假设。

①市场出清。

市场上的供求是均衡的,市场上的厂商的供给量正好等于居民户的需求量,厂商生产多少,居民户就会消费多少,反之,居民户的需求有多大,厂商也能生产多少。

②完全理性。

无论是厂商还是居民户,他们都是理性的个体,其行为特征表现为最优化行为。

③完全信息。

信息是完备的,不存在任何沟通的障碍。

在这几个基本假设条件下,构筑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微观经济循环图

在图1-2中,微观经济的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活动主体是厂商和居民。

居民是指消费者,厂商是指企业。

每个居民和每个厂商都具有双重身份。

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要素市场上。

居民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

居民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必然会在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如一定量的劳动、土地等,以获得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厂商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如大米、服装等进行消费,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厂商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在要素市场上购买居民提供的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然后在产品市场上销售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如大米、服装等,获得厂商最大的利润。

在这里,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

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大米、服装)的需求和厂商对产品(大米、服装)的供给在产品市场完成,由此决定了每一种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长期均衡的条件下,厂商的利润为零,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会降至平均成本的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生产要素(劳动、土地)的供给和厂商对生产要素(劳动、土地)的派生需求相遇于要素市场,由此确定了每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价格等于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提供者的报酬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因此,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上,每个居民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厂商和居民都获得自身最大利益。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各个市场的同时均衡是存在的,市场机制可以使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但是,现实的经济社会在某些方面与上述的完全竞争经济的最优状态是有偏离的,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微观经济政策加以矫正,以克服市场失灵,使现实的经济以最优的状态运行。

通过上面的理论框架的分析,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供求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二、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英文是同一词(economicsystem)。

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采用不同的经济体制,比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可以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也可以采用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世界上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可分为三种典型模式。

(1)计划经济(指令机制)。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政府拥有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

政府通过它的资源所有权和实施经济政策的权力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

其方式是指令性计划,即由某个社会中心,或由处于这一中心位置的少数人或个别人,依据其理解的社会偏好,持续进行有关资源配置方面的决策。

如所有的有关生产和分配的重大决策都由政府做出;政府拥有并指导大多数行业中的企业经营;政府决定社会产出在不同的物品与劳务之间以及这些物品和劳务在社会各阶层中如何分配等。

经验证明,计划经济仅在战时有效率。

(2)市场经济(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价格、市场、盈亏、刺激、奖励等一整套系统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在市场化体制下,分散化是经济决策的基本特征,个人和厂商根据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理解和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经济决策,政府作用主要限制在提供公共产品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范围。

消费者用货币选票决定厂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厂商选择最小成本的生产方式和地点:

新价值按要素分配,并决定了不同消费者消费什么,市场机制解决分配问题。

(3)混合经济。

当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属于上述两种极端中的一个,所有的社会都是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有指令成分的混合经济。

政府与消费者和厂商—样,始终是重要的经济行为主体。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政府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

现代经济都是混合经济,只有政府干预多少和干预方式的区别。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如果对政府新近公布的一项最低工资法令进行经济分析,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产生的效应。

这部分内容包括:

这项法令将如何影响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

是否会增加失业?

哪些人受损?

哪些人受益?

(2)政府效应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包括:

法令实行后,失业会上升多少?

新增的失业人口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分配?

在职工人的工资上升多少?

(3)政策的利弊得失。

新失业工人的损失与在职工人的受益相比,哪个更大?

新法令是利大于弊,抑或得不偿失?

上面三组问题代表了两种不问的分析方法:

第一个问题,判断政策的本质和带来的后果,这属于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方法,主要回答“是什么”(whatis)的问题。

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必须在逻辑上站得住,并且还要经验证据相符。

仅仅判断政策的性质及其带来的后果还远远不足以对这一政策的优劣做出评价(失业率上升1%和上升10%有质的区别),因此,到第二个问题,即进一步确定政策效应在规模和数量上的大小。

这仍然停留在实证经济学的范畴,不过已从第—个问题的定性分析跨入定量分析。

在定量分析中,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工具是十分有用的。

经过分析上面两个问题后,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从质和量两方面了解了新法令带来的后果。

到了第三个问题,个人可以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对这一法令作一评价。

这便是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方法,回答一个“应该怎么样”(whatoughtbe)的问题。

从本质上说,规范分析不如实证分析那么精确、科学,因为它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牵涉到个人道德准则和好恶的价值判断,是无法证明其正误真伪的。

一般说来,对实证性命题,人们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但对于规范命题,经常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

例如,如果最低工资法令一方面使一些不熟练工人丢掉了工作,另一方面又使大部分保住工作的人工资待遇有显著提高,那么,来自不同社会团体的人对此法令的反应截然不同是毫不奇怪的。

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家对规范性问题不太感兴趣,一般也不回答规范性问题。

但在其他一些特别是社会福利和政策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中,人们会涉及一些规范性问题,由于价值取向不同,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同一事件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均衡(equilibrium)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指的是物体由于所受各方向外力正好相互抵消而处于静止状态。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生产者等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一种产品市场达到均衡,那么,在目前的价格下,买方和卖方的决策应该是相容的,即买方愿买的数量恰好等子卖方愿卖的数量,此时,买方和卖方均认为若改变这个数量不会给自已带来更大的好处。

因此,在外界条件(比如相似产品的价格、原材料成本、技术条件等等)改变之前,价格和数量便静止下来,达到均衡。

所谓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

由于在现实中,外界条件不断在发生变化,均衡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一刻,也可能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还有可能永远也达不到。

但在均衡分析中,我们只考察达到假设中的均衡时的情况。

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的决策对各人来说,已使私人利益极大化,或已达到最优。

那么,这种最优是如何达到的呢?

这是通过边际考虑(marginalthinking)来实现的。

在经济学中,所谓“边际”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即数学中的微分的含义。

如“边际效用”(这个概念我们在下一章中就要分析)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和服务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或者说是增加最后一个单位的商品和服务消费所带来的增加的效用。

在以后各章,我们会提到许多有关边际的概念,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

一是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二是边际成本(marginalcost)。

前者指的是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的利益(如货币收入、满意程度等);后者则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的成本或减少的利益。

寻求利益极大化的个人总是遵循这样的边际原则:

当某项经济活动(如生产、消费)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会扩大这种活动;反之,则减少这种活动,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的这种经济活动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达到了均衡。

也许这段话显得有些抽象,接触了后几章后,大家会发现边际分析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在此我们可以先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在选择自己受教育的年限时,是如何达到均衡的。

首先,我们假定受教育能够带来收益,受教育的年限越长,越容易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而受教肯的边际收益则是增加一年教育带来的增加的收入,这—假定我们是可以找到事实依据的。

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