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0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683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案例分析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案例分析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案例分析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案例分析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05.docx

《案例分析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05.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分析05.docx

案例分析05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本文是通过一例因一次高考失利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该求助者放弃高考成绩开始复读后,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进行分析,使其了解到学习和生活受到的影响缘于其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并通过与其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念,树立自信使其最终改善了不良情绪状态。

关键字:

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小军(化名),男,19周岁,独生子。

身高约1.75米,体态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史。

父亲曾是某机关领导,母亲是老师(比较忙)。

家庭比较和睦,无老人同住,无家族性精神疾病史。

小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父母从小溺爱自己,望子成龙,要什么给什么,家里任何大事小事都不让承担,自己甚至连袜子都没有洗过。

但是自己一直没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玩心很重,缺乏上进心,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中等,中考没考好,父母为了能让他考上大学,掏钱上的重点中学。

上了高中,学习更加吃力,虽然知道努力了,但是成绩没有明显提升,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父亲从上高中起经常冲自己发脾气。

高考前一模,二模成绩都只够大本最低线,最后高考分数只够大专线。

父亲骂他笨,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很没用,现在升学率这么高都没考好,以后没希望了。

父母不甘心,希望他考上本科,所以劝他复读一年,第二年再考。

他也希望自己能考上大本,为自己争口气,可是在复读的时候注意力减退,入睡困难,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会十分影响学习,症状持续了近两个月,所以主动要求母亲陪伴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

心理测验结果:

1、《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验结果:

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惊恐偏执精神病性

2.01.02.12.62.11.71.31.70.5

总分超过160分

2、《焦虑自评量表》(SAS):

总粗分:

47,标准分58.75分,超过SAS标准分分界值8.75分。

3、《抑郁自评量表》(SDS):

总粗分48,标准分60分,超过SDS标准分分界值7分。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

自从两个月前高考失利后,一直处于痛苦、焦虑不安之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个人陈述:

高考完觉得很失败,尤其是数学,我下了那么大力度,那么努力,分数还是上不来。

开始复读以来我一直睡不好觉,很烦躁,要到凌晨二,三点钟才能入睡。

我知道这样不行,但还是调整不过来,学不进去,吃的比以前少也不按时。

我觉得自己很笨,很失败,上课总是走神,无法集中精力,感觉作业也很难,总有不会的,也没心思和同学讨论,也不敢问老师,怕那他们说我笨。

三、咨询师观察和了解的情况:

1、心理咨询师的观察结果:

求助者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讲话声音清晰,语速较快,接触主动,意识清楚,思路清晰,但情绪总体低落。

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助的要求。

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学习、家里情况和未来时,情绪明显激动。

求治愿望强烈。

2、求助者的同学反映:

上课时求助者经常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的也不好,和同学沟通交流少。

3、从求助者的母亲处了解到:

小军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性格内向,动手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高,业余爱好不多,社会交往较少。

开始复读后,小军一直处于痛苦、焦虑不安之中,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四、评估与诊断

(一)根据临床资料,该求助者目前精神、生理、社会功能状态的评估:

1、精神状态:

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烦躁。

2、生理状态:

入睡困难、饮食不规律。

3、社会功能状态:

社会交往减少,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4、心理状态评估,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该求助者心理自控力下降,社会交往水平降低,意识水平降低,自信心低。

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偏差。

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二)诊断结果及依据

诊断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求助者的不良情绪是近1个多月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也不太强烈。

不良情绪的产生是由高考失利的现实生活因素导致,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求助者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

具有如下特征:

1、由于高考失利的现实生活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体验到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1个多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高考失利的最初事件(未泛化);

4、不良情绪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基本上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交,但效率有所下降。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来访者主客观相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完整;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1],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抑郁症相鉴别:

求助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不易入睡。

但没有早醒,没有昼重夜轻现象,没有自杀倾向,没有精神运动性抑制,没有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状。

3、与神经症相鉴别:

求助者虽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等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为1个多月,内容未泛化、社会功能只受到一定影响,其内心受到较强烈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4、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根据CCMD-3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并且症状持续的时间已超过半年[3],求助者不符合其临床特征。

5、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2],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该求助者虽表现出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入睡困难等症状。

但其不良情绪反应是由现实生活因素(考研失利)引起并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只是效率有所下降。

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

从病程看,持续时间较短,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3],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6、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无器质性病变。

2、社会原因:

父母的溺爱,父亲从上高中起会经常对其发脾气,付出努力但高考失利;人际交往较少。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

(1)错误的认知:

努力就应该得到回报,我在高考上付出了那么多,但却不见回报。

自己第二次再考不上本科,以后就没出路了

(2)错误评价:

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失败的人。

(3)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不高。

(4)情绪方面的原因:

受情绪低落、焦虑和烦躁的困扰。

(5)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诊断、分析,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1、改善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2、改变错误认知,纠正错误评价。

3、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

4、改善求助者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5、改善求助者的人际和学习状况。

(求助者错误认知改变后又加上了改善他的上课状况)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树立自信,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

简要地说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这些非理性观念有三个主要特征。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如:

我必须要成功。

2、过分概括化:

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制定它的好坏一样,如:

我是一个失败的人。

3、糟糕至极:

是一种对事物的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4]。

如:

这次高考失败,我的前途是没有希望了。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

持非理性观念的人们一旦陷入严重的情绪困扰状态中,往往难以自拔。

这就需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

另外,求助者年纪较轻,智力良好,这也为运用着重于认知取向的合理情绪疗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求助者的意志水平也很高,在来咨询前就已经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问题,所以选用合理情绪疗法给予其认知的引导,使他在改善其信念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意志努力达到自我的成长。

(二)双方责任、权利、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和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的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2、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3、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的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5]。

(三)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共约定5次。

咨询收费:

150/时

心理测验收费:

90项症状清单(SCL-90)30元

焦虑自评量表测验:

(SAS)30元

抑郁自评量表测验:

(SDS)30元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阶段: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共一次。

第一次咨询:

时间:

2009年10月18日

目的: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3)让求助者宣泄不良情绪(4)确定主要问题,共同协商咨询目标(5)介绍心理咨询方法和相关情况(特别是保密原则)。

方法:

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特别是保密原则。

②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本着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让求助者宣泄不良情绪。

③求助者做90项症状清单(SCL-90),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

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成功地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该求助者比较聪明,领悟力较强,咨询师直接对其讲解了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原理,指出造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症结是其思维方式、信念的不合理,使他陷入情绪困扰状态。

咨询师具体讲解了ABC理论中A、B、C各代表了什么。

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家庭作业:

运用ABC理论,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

(1)具体找出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是什么?

(2)找出支持这种信念有什么证据?

并告诉他对信念思考得越认真,咨询的进步就越快。

2、第二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共三次

第二次咨询:

时间:

2009年10月25日

目的:

巩固咨询效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改变不良认知,求助者应对自己的问题负责。

方法:

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咨询作业反馈过程中,求助者自己找出不合理的信念是:

我这么努力,为什么就考不上大本第二次高考必须成功,否则以后就没出路了;我的人生将是失败的和毫无意义的。

但态度不坚决,表示犹豫。

不能找出足够的证据来否定这一信念。

咨询师肯定了求助者找出的这一不合理信念。

分析:

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与选择,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谁也不希望它失利,由此产生了遗憾、失望、焦虑和紧张的情绪是适当的、合理的。

“如果第二次高考我再考不上大本,我以后就没希望了;我的人生将是失败的和毫无意义的。

”这是不合理的观念,是一种糟糕至极的想法和绝对化的要求。

它使求助者陷入烦躁和痛苦之中,产生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及失眠的躯体症状,求助者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是由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他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有责任。

但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思维方式,才能减轻或消除症状。

咨询师为了检验求助者是否真正达到领悟,并要求求助者分析他自己的问题,让他举例来说明问题的根源。

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求助者回家完成。

第三次咨询:

时间:

2009年11月1日

目的:

进一步寻找求助者心理问题发生的认识根源。

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咨询作业反馈过程中,求助者自述通过寻找问题发生根源,进行了反复自我审查,觉得心情轻松了许多,尤其是紧张焦虑心理明显减轻,但还是为高考失利而遗憾惋惜。

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是个失败的人,咨询师针对这一不合理的信念,告诉求助者这属于过分化概括,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这是对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就会导致自卑、自责、自弃的心理及焦虑情绪的发生。

家庭作业:

(1)要求求助者找出自己曾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做出的努力与收获。

(2)要求求助者列出类似:

“我是……”的判断句式,然后按要求进行句子转换并要求求助者记录下转换后句子的感受和评价。

比较哪一种更客观。

第四次咨询:

时间:

2009年11月8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使求助者认识到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是不现实、不合逻辑的,是没有根据的,学会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方法:

会谈;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咨询师对上次咨询作业进行检查。

(2)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如下沟通:

咨:

你说你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个无用的人,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求:

我一直在努力,但总是事事不如人意,就没有成功过。

说明我是一个失败者。

咨:

这个还是太笼统,你能举例说明一下么?

求:

嗯……其实我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个失败者,但事情确实是这样的,比如:

这次高考,现在升学率这么高,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是失败了。

咨:

你是说在高考这件事上你失败了?

求:

是的,不光这件事,还有很多,反正一直不顺。

咨:

哦,有很多,但是是所有的事情吗,你确定是所有的吗?

求:

(沉默……,摇头)

咨: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在高考和你认为不顺的事上你是失败的。

求:

(点头)嗯!

咨:

也就是说在一些事情上你是失败的,当然包括高考。

但并不是在所有的事上,你是失败的!

求:

(点头)

咨:

现在你能不能重新评价一下自己?

求:

我在一些事情上是失败的,包括考高考,但不是所有。

咨:

(点头!

微笑),很好!

你已经学会了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学会了用理性思维取代自我责备的思维。

通过争论,使小军树立起了相对应的合理信念。

家庭作业:

让求助者回答如下具体问题:

(1)我打算与哪一个不合理的信念辩论并放弃这一信念,

(2)这个信念是否正确,(3)有什么证据使我得出这个信念是错误的(正确的)的结论呢?

(4)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5)假如我没能做到自己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最好结果是什么?

(三)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共一次

第五次咨询:

时间:

2009年11月15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学会用理性思维方式思维,使求助者在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

(2)学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求助者拥有较现实的、较理性的、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方法:

会谈,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

过程:

这次求助者前来咨询时,表情轻松、自然,求助者自述通过上次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辩论以及家庭作业的实践反思后,收获很大,心理感觉轻松了许多,感觉生活还是很有希望的,已经正常上课一周了。

为了进一步帮助求助者摆脱旧有思维方式和非理性观念,继续探索与本症状无关的其它非理性信念,使求助者学习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心理测验结果:

1、SCL-90:

人际关系敏感1.5;焦虑1.7;抑郁2.0。

2、焦虑自评量表:

SAS粗分40,标准分50。

3、抑郁自评量表:

SDS粗分42,标准分52.5。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我现在相信“年轻就是好,年轻就是资本,我还有很多机会”;“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为第二次高考作好准备”“只要自己100%努力就好,成功并不只有一条路”情绪低落,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明显好转,学习效率已有明显改善,失眠、饮食状况也改善明显。

(二)同学反映:

主动参与同学间的讨论,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对老师留的作业非常用心。

(三)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正常上课,学习状态良好;能自如地与同学开玩笑,谈论生活趣事。

(四)咨询前后二次心理测验结果比较:

症状明显减轻。

(五)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已基本实现。

改变了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解除了情绪困扰,求助者已能正常上课,求助者通过咨询,能够进行自我探索,学会用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产生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进行辩论,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

注释:

[1]、[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260,P299,P301.

[4]、[5]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74-P75,P121,P124.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14.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260,P299-P301.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73-P75,P114-P137.

3):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P14,P34-P43.

4):

张伯源.《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06月.

5):

刘新民.《变态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06月.

6):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0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