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657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docx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已处理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

 

西安音乐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分析

姓名:

严琦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音乐教育

指导教师:

潘玫玫;夏滟洲

2011-04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件夹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文以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它们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

重要性,创作特点,创作成就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作者实际演奏

经验,探讨了这些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钢琴奏鸣曲产生的渊源及海顿时期钢

琴奏鸣曲的发展状况,接着对海顿音乐创作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首先

阐述了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和基本风格特征,接着重点分析这些作品

在海顿整个钢琴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这些作品的创作特点及成就。

第三

章结合实际,探讨研究了这些作品在演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达到使演

奏者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海顿音乐风格的目的。

通过对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特点和演奏要点的分析,本文旨在揭示海顿

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重要性,使这些作品得到更多的重视。

透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

可以使我们了解海顿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形成的源头。

另一方面,通过对海顿早

期钢琴奏鸣曲演奏方面的分析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把握这些作品的风格,在演

奏过程中更准确地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成就;演奏I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Abstract

AbstractInthispaper,BasedonearlyHaydnpianosonatasastheresearchobject,separately

fromtheircreationbackground,significance,composingcharacteristics,severalaspects

suchascreativeachievementsareanalyzedandstudied,combiningtheactualplaying

experience,probesintotheprocessofplayingintheseworksproblemsneeding

attentionPaperisdividedintothreechapters,thefirstchapterfirstbrieflyexpoundsthe

originofpianosonatainHaydn'spianosonataandthedevelopmentsituationofperiod,

thentothegeneralcharacteristicsofHaydnpianosonatasareanalyzed.Thesecond

chapterfirstexpoundsthecreationofHaydnearlypianosonatabackgroundandbasic

stylecharacteristics,andthenfocusesontheanalysisoftheseworksinthepianomusic

creationofHaydn,analyzestheimportanceofthecreationoftheseworks

characteristicsandachievement.Thethirdchapter,combiningwithactualresearchsuch

worksinplayingprocessshouldbenoted,intheaimofmakingplayerscanperform

moreaccuratelythepurposeofmusicstyleofHaydn

ThroughtheearlyHaydnpianosonatacharacteristicsandmainpointsofthe

creation,thepaperanalyzesplayHaydnwhichaimsatrevealingtheimportanceofearly

pianosonata,maketheseworksgetmoreattentionThroughthestudyoftheseworks

canmakeusunderstandthemusicstyleofHaydn'spianosonataformofthesourceOntheotherhand,throughtheearlypianosonatainHaydn'sanalysiscanhelpplayers

grasptheseworksinthestyleofplayintheprocess,themoreaccuratelyexpress

composerpurposeofwriting

KeywordsHaydnearlypianosonatascharacteristicsachievementplay

II

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专业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并提供过帮助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本人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送交西安音乐学院的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及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予以保存。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与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或者刊登)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论文的公布(或者刊登)授权西安音乐学院科研处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绪论

绪论

一、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正值巴洛克向古典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

创作上受

到“华丽风格”和“情感风格”的影响。

这些奏鸣曲最初被他自己称作《帕蒂塔》

或者《嬉游曲》(Divertisment).它们大都结构简单,音乐朴实,情绪轻快,风

格华丽。

这些作品规模较小,风格没有完全成熟,以古钢琴音乐的织体为主,带

有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并且仍带有二段体组曲的性质。

一直以来,人们对海顿钢

琴奏鸣曲的认识存有误解,不少人视其为肤浅的,没有深度的作品。

与莫扎特和

贝多芬的作品相比,当今人们对海顿奏鸣曲的研究和演奏比较少,尤其是海顿的

早期钢琴奏鸣曲,更是少有人问津。

然而我们在享受贝多芬那些成熟伟大的奏鸣曲作品的时候,不能忘了其最初

发展的形态。

虽然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够成熟,但

是它们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作品不仅继承了先辈们的创作成果,还

体现了海顿对奏鸣曲的创新及发展,奠定了后来奏鸣曲发展的基础。

我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首先可以更深入了解奏鸣曲最初发展的状态和特

点,从而可以更深入,准确地诠释奏鸣曲,其次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海顿钢琴音

乐的风格,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的演奏特点,另外可以通过对海顿早期奏鸣曲的

风格特征和演奏特点的分析,揭示其在音乐历史中的地位,改善人们对海顿奏鸣

曲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其的演奏兴趣。

二、国内外相关论题的研究状况

目前,本人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近几年的与海顿奏鸣曲研究相关文章有30

篇左右,作者依据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对海顿的奏鸣曲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

例如,由朱雅芬发表于《钢琴艺

术》(2002年第2期)的《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以时间为线索,从创作背景,曲

式等方面分别论述了海顿各个时期奏鸣曲创作的特点,揭示了海顿对奏鸣曲这一

体裁所做出的贡献。

2、以海顿不同时期的奏鸣曲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例如由苏殊发表于《黄河

之声》(2009年第13期)的《论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交响性特征》。

本文主要

通过交响性创作思维,创作手法,钢琴演奏技巧三个方面阐述海顿奏鸣曲的交响

性特征。

从而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海顿晚期奏鸣曲的风格,为教学和演奏提供理

1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绪论

论指导。

3、以海顿奏鸣曲的演奏方法为研究对象。

由姚爱莲发表于《乐府新声》(1994

第2期)的《海顿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装饰音处理》,从倚音,回音,波音,颤音,

琶音等分别分析海顿作品中的装饰音处理,以便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更准确地把

握海顿音乐作品的特点。

4、与不同作曲家奏鸣曲创作风格的比较。

由陕西教育学院苏琳发表于《艺术

百家》2008年第3期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奏鸣曲风格》一文,分别从创作背

景,创作风格,创作手法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古典主义时期几位重要作曲家的创

作风格,作品特点的论述,总结古典时期钢琴作品的共性和个性,以便更好地为

准确演奏服务。

由郭兰兰,蒋丽莎发表于《器乐研究》(200808)的《维也纳古典

乐派三位大师钢琴奏鸣曲风格差异》,主要探讨的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作

曲家的作品各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以便于更好地把握和诠释他们的作品风格。

5、研究海顿某一个钢琴作品。

由初晓睿发表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1)

b

的《试论海顿E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分别从本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

音色处理,音乐节奏,乐句的处理,踏板的运用等方面入手进行阐述,从各个方

面展开全面的分析,以达到在演奏中保持海顿作品风格的目的。

6、以奏鸣曲或奏鸣曲式作为研究对象。

例如上海音乐学院丁好的博士学位论

文《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以奏鸣曲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奏鸣曲从产生到

形成古典奏鸣曲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含义,不同社会功能,以及音乐形态,创作思

维方面进行了研究。

还有上海音乐学院邹彦的博士学位论文《论古典奏鸣曲式的

形成》,探讨了古典奏鸣曲式最初的形态二段式,三段式形成古典奏鸣曲式的调性

布局和结构规划的过程,并从交响曲与独奏奏鸣曲两个方面探讨了古典奏鸣曲式

的形成过程。

国内对于海顿早期奏鸣曲的集中研究是非常薄弱的,随着人们对海顿奏鸣曲

态度的转变,对海顿早期奏鸣曲的研究已成为趋势。

通过查阅外文资料,国外对

海顿奏鸣曲,尤其是早期奏鸣曲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缺少系统的,全面的研究。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突破

在论述论题的过程中,本人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搜集,查阅与海顿奏鸣曲相关的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归纳,

综合研究。

2、文献研究法:

对所搜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自己所需内容。

3、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个别作品进行具体的研究,达到研究目的。

4、经验总结法:

在对海顿作品进行演奏特点分析时,需要结合自己以往的教

2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绪论

学,弹奏经验进行研究。

5、描述性研究法:

在叙述他人的研究成果的时候,需要这种方法。

6、思维方法:

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归纳,推理,概括,分析综合等方法。

“海顿的音乐作品一如其人:

清晰,直接,清新,动人,不带一丝一毫的矫

揉造作或者惺惺作态。

他的音乐清澈透亮,结构稳固,器乐语言流畅,旋律优美,

屡有创新,分寸拿捏适度,基调又如同孩子般天真愉悦”也许,会有人认为海

顿的作品深度不够,哲理性不强,不过这就是海顿的风格,“海顿只想让世界欢乐

②一些,而不是让世界感到痛苦折磨。

本文的突破在于着重分析海顿早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及成就,揭示这些

作品的重要性,以达到增强人们对这些作品的重视程度的目的,同时结合实际,

探讨这些作品在演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英]詹?

卡思伯特?

哈登著,王晓霞季敏华译,《海顿画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99。

引同上。

3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第一章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综述

第一章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综述

第一节海顿时期钢琴奏鸣曲的发展状况

一、奏鸣曲体裁的渊源与组成

(一)奏鸣曲体裁的渊源

1、奏鸣曲的诞生

“奏鸣曲(sonata)”是17世纪以来器乐作品中最常见的体裁之一,现代意

义上的“奏鸣曲”指“钢琴演奏的乐曲或用其他乐器演奏而带钢琴伴奏的器乐曲,

分几个乐章(有时为单乐章)”。

一般来讲,这些乐章在调性,速度,情绪上形成

对比,同时几个乐章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整体。

奏鸣曲的诞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3世纪普罗旺斯的Vidada

SantaDouce中有‘Mensquesonavanlaredierasonadadematinas’这样一

句话,它是目前已知的涉及‘sonata’的最早记载。

”16世纪,奏鸣曲指具体

的器乐作品,最开始指的是琉特琴曲。

在这些应用中,奏鸣曲泛指器乐作品,不

具有任何形式上的限定,与康塔塔(cantata)(泛指声乐作品)相对而言。

与奏

鸣曲同时得到发展的还有其他一些器乐类型(如坎佐纳,利切卡尔,幻想曲,协

奏曲等),由于这些器乐都未发展成熟,在创作手法,结构形式,演奏实践等方面

存在相似之处,奏鸣曲在最初发展的几十年与其他器乐类型相互影响,并存在着

概念和使用上的混乱。

2、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③

巴洛克初期,“几乎所有的奏鸣曲都是单乐章的”可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

序奏性乐曲,变奏曲和多段落结构的坎佐纳式的作品。

经过时间的演变,这些奏

鸣曲渐渐扩大了规模,由单乐章作品发展为多乐章套曲。

这些通常是无标题,多

乐章的器乐曲,常常为一件或两件小提琴与通奏低音乐器而写。

按照表演形式可

以把它们分为两类:

三重奏鸣曲(triosonata,两只小提琴与两件通奏低音乐器)

和独奏奏鸣曲(solosonata,独奏乐器与两件通奏低音乐器)。

独奏乐器通常指小

提琴或者小号,通奏低音乐器指低音弦乐器和羽管键琴。

按照写法不同又可以将

它们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其中,教堂奏鸣曲(sonatadachiesa)通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p.1095。

丁好著,《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引同上。

4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第一章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综述

常是在弥撒仪式或者庆典音乐中演奏,通常包含四个乐章,速度为“慢-快-慢-

快”。

室内奏鸣曲(sonatadacamera)是在宫廷娱乐场合和私人音乐会中演奏,

是由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基格等舞曲构成的组曲。

这种“慢-快-慢-

快”乐章顺序确立的方法的重要贡献者是科雷利,他奏鸣曲中这种方法的使用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其他作曲家的追捧及模仿,最终被确立为巴洛克奏鸣曲最

常见的布局。

到了巴洛克的中后期,奏鸣曲的规模又逐渐变小,往更小型的组合

方向发展,声部数量也逐渐减少。

从创作手法的角度看,正如我们所知,通奏低音体系是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

中逐渐兴起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注重旋律和伴奏的结合,而非复调。

作品

中得到强调的是作为旋律的高声部和作为基础的低声部,内声部处于附属地位。

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数量庞大,创作手法多样,形态特征多变。

总体来说,

这期间奏鸣曲的发展趋势是:

多段落结构被乐章所取代;对多声部对位的强调减

少;高声部取得优势;为特定的乐器而作的作品增多等。

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大都是为小提琴而作。

后来为古钢琴而作的奏鸣曲日益

增多,随着1709年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i)制造的“钢琴”的诞

生,专为钢琴而作奏鸣曲渐渐兴起。

3、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

经过了整个巴洛克时期的发展,“奏鸣曲”在古典主义时期已具有比较明确的

含义:

“主要是指一种由几个基于相对扩展的纯音乐构思的对比乐章组成的、具有

审美或娱乐目的的独奏或室内器乐套曲。

在古典主义早期,“奏鸣曲”有时仍然被仅仅指作器乐作品而已,这个名称的

使用显得有些混乱。

例如在奥地利,“嬉游曲(divertimento)”与“奏鸣曲”实

际上是等同的。

“尤其是嬉游曲,在由博斯勒出版但实际上是克里斯特曼编辑的

Elementarbuch中,嬉游曲被描述为‘为一至多件乐器而作的串连式奏鸣曲’”。

尽管在“奏鸣曲”一词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混乱,但是这个体裁越来越多地

指向独奏的键盘乐器作品。

从奏鸣曲的使用功能上来说,这时的奏鸣曲除了用于

宫廷,教堂,剧院,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会文化活动中。

奏鸣曲在这一时期还

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教材被广泛应用于钢琴教学,海顿的早期钢琴奏鸣

曲正是为了钢琴教学而创作的。

18世纪中期开始,通奏低音使用减少,羽管键琴

逐渐被钢琴取代。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大都坚持单主题原则,形式内容都是统一的,常用的发展

手法是乐句的模进式重复。

在前古典主义时期,为了寻求一种新的情感表达,作

曲家们开始使用对比的手法,这种对比使用在乐章的各部分之间或者主题之间。

丁好著,《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引同上。

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第一章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综述

这种基于不同材料的二元原则的古典意义上的“奏鸣曲式”在18世纪上半叶逐渐

成形。

这一曲式结构的确立对于古典奏鸣曲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奏鸣曲式

的二元性除了体现在音乐材料上,还体现在调性中主音和属音的对立。

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裁,已发展得日趋成熟。

此时人们更

重视通过器乐作品来表达个人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独奏奏鸣曲的发展与

完善。

独奏奏鸣曲发展初期以C.P.E.巴赫,D.斯卡拉蒂,D.阿尔贝蒂等人为代表,

然后由海顿,莫扎特发展,成熟和完善,后来在贝多芬时代进入了全盛时期。

18

世纪70年代的奏鸣曲一般来讲既可以用古钢琴弹奏,也可以用钢琴弹奏,18世

纪80年代以后,奏鸣曲就专指钢琴奏鸣曲了。

(二)奏鸣曲的组成

奏鸣曲通常由三个或四个乐章组成,乐章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在

调性,速度,情绪等方面形成对比。

速度顺序为“快-慢-快”或者“快-慢-快-

快”。

奏鸣曲式(sonata-form)指奏鸣曲体裁内部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它是一种

适合于表现戏剧性内容和交响性构思的结构。

在结构上,奏鸣曲式是一种三部性的曲式:

1、呈示部。

包含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

2、展开部。

是呈示部主题的展开。

3、再现部。

奏鸣曲式被广泛使用于音乐作品中,其中较多地应用于奏鸣曲套曲(奏鸣曲,

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有时这些套曲的末乐章也采用这一曲式,

它们的第二乐章常采用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或完全的奏鸣曲式,谐谑曲乐章有

时也使用奏鸣曲式。

二、海顿时期的奏鸣曲发展状况

研究海顿的奏鸣曲,就不能不提到多梅尼科?

斯卡拉蒂。

多梅尼科?

斯卡拉

蒂(DomenicoScarlatti,1685-1575),18世纪早期意大利著名作曲家。

他为键

盘音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共作有500多首奏鸣曲。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都是单乐

章作品,大多数是二部曲式(formabipartite),两个部分各自反复。

这些奏鸣

曲大多只有一个主题(有些包含两个或者三个主题),这些主题简短明晰,富于变

化,其中有很多来源于民谣。

乐段划分清楚,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可以分为引子,

第一主题,连接部,第二主题,结束部。

已经显现出古典奏鸣曲式的呈示部的基

本形态。

作品中主题的伴奏地位非常重要,主题与伴奏不可分离,音型变化多种

多样,演奏方式得到了创新与发展(包括大的跳进,同音换指,颤音,滑奏,双

手交叉演奏等)。

6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第一章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综述

多维蔻?

朱斯蒂尼(LodovicoGiustini),“朱斯蒂尼因其为克里斯托弗里

的新式乐器?

钢琴创作的现知最早的作品而闻名:

《为羽管键琴和等同于一般意义

上的槌制式钢琴而作的奏鸣曲》(12首,Op.1,出版于1732年)。

”这些作品中组

曲的元素很清晰,并没有完全遵循当时的创作规范。

博格尼亚著名的作曲家乔瓦尼?

巴蒂斯塔?

马尔蒂尼创作有两册键盘奏鸣曲:

《为管风琴和羽管键琴而作的符号谱奏鸣曲》(1742年),《为管风琴和羽管键琴

而作的奏鸣曲》(1747年)。

前者中作品每一乐章的调式保持一致,使用五乐章的

序列:

前奏曲,赋格曲,慢板乐章,舞曲乐章,变奏曲。

后者中的作品分为三个

乐章,速度顺序为快-慢-快。

乔瓦尼?

贝尼德托?

普拉提(GiovanniBenedettoPlatti,约1700-1763)

创作了18首键盘奏鸣曲。

巴尔达萨尔?

加鲁皮(BaldassareGaluppi,1706-1785年)共创作了约90

首奏鸣曲。

其中大多数奏鸣曲为两个乐章或者三个乐章。

作品强调主题的发展和

演奏处理方面。

对奏鸣曲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巴赫的儿子们:

威尔海姆?

弗里德曼(Wilhelm

Fridemann,1710-1784年),卡尔?

菲利普?

埃曼纽埃尔(CarlPhilipp

Emanuel,1714-1788),约翰?

克里斯托夫?

弗雷德里希?

恩斯特(JohannChristoph

FriedrichErnst,1732-1795),约翰?

克里斯蒂安(JohannCristian,1735-1782)。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卡尔?

菲利普?

埃曼纽埃尔。

他创作了大约200首奏鸣曲,

在音乐史上有“柏林巴赫”之称,是十八世纪中叶德国“情感风格”和狂飙精神

的代表。

他的奏鸣曲通常三个乐章,速度为“快-慢-快”,其中一个乐章采用奏鸣

曲式,“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的形式已经初步确立,他对古典奏鸣曲式的确

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卡尔?

菲利普?

埃曼纽埃尔的作品形式朴素,结构匀称,

“对他而言,就如同亲聆大师的教诲一般,并为他日后形成暗中独特的作曲风格

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

键盘音乐在18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一些古老的曲式(如托卡塔,赋

格,组曲)渐渐被奏鸣曲所取代,通过作曲家们的不懈努力,奏鸣曲逐渐形成了

固定的形式。

[美]F.E.科尔比著,刘小龙孙静李霏霏译,《钢琴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P.78。

[英]詹?

卡思伯特?

哈登著,王晓霞季敏华译,《海顿画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35。

7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第一章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综述

第二节海顿的钢琴奏鸣曲创作综述

一、海顿生平及创作分期弗朗茨?

约瑟夫?

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

1732年出生于罗劳(Rohrau)小镇。

父亲是马车工匠,母亲是位厨师。

8岁起进

多瑙河畔的海茵堡教堂和维也纳的圣斯蒂芬教堂童声合唱队唱歌,后来因倒嗓被

开除。

1749年演奏乐器为生。

后来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