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5821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自然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综合自然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综合自然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综合自然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综合自然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自然地理.docx

《综合自然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然地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自然地理.docx

综合自然地理

综合自然地理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总论

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是由地球表层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这样一个物质整体,与外界保持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使其内部具有地理耗散结构的开放体系。

2、界限和范围:

P25第一段

自然地理环境边界问题观点:

A.划定在一个巨大空间范围:

20-200km

B.划定在较小的空间范围:

70-200m

C.范围界限不应作硬性的规定

上界:

大气圈对流层顶部(极地上空8-10km,赤道上空16-18km,平均13km)

下界:

岩石圈上部,陆地向下5-6km,海洋下深4km

大气圈(对流圈)、沉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划分依据:

有生命物质存在,内部联系紧密、岩石圈上部有沉积岩、主要能源是太阳能

3.发展趋势P21

1)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的应用:

是发展的明显趋势.

现代观测:

遥感技术(航空摄影、雷达、红外成像、卫星图像等)、GIS、GPS技术

数学分析方法:

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遗传算法、多目标线性规划、主成分分析法、灰色评价、聚类分析等,分形原理、三维景观模型、GoogleEarth技术、DEM分析技术、生态足迹法、能值法等

(向系统化、模式化方面发展;更加注重应用研究,如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配置服务、国土整治等;研究技术与手段的更新;实验研究比重加大)

2)基本理论的研究:

是需要加强研究的一个方向

陆地表层系统自然地理过程:

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等

关键要素变化过程与机制;关键要素相互作用与模拟;界面过程与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格局与过程的综合研究(结构、功能、动态、驱动力、过程、机制)

3)实际应用的研究:

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向

4、综合自然地理学得任务(略):

P4

5、实践意义:

厂址的选择、区域旅游开发和建筑学、区域农业的应用

第二讲: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组成(元素、圈层、要素)P27

(1)元素组成

大气:

氮78.09%,氧20.95%,氩0.3%,二氧化碳0.03%

水体:

氢和氧占96.5%,少量微量元素

岩石:

氧47.2%,硅27.6%,铝铁钙钠钾镁六种金属元素25%,其余元素不足1%

(2)圈层组成

对流圈:

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

水圈:

大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及矿物中的水分

沉积岩石圈:

地貌形态、栖息地、矿物养分

生物圈:

生命膜、最活跃的物质形式、能量交换的重要角色

(3)要素组成:

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生物)、土壤

(4)能力组成:

太阳辐射、地球内能(地热能、重力能)、潮汐能

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各圈层间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各要素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整体性:

例子、整体性表现p53

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实质,又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1)每一要素都作为环境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利弊?

沿河流域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下游水质恶化

(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物质循环的动力来自于能量,能量转化的载体是物质

地球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太阳辐射、月球和太阳重力场

4、各要素物质交换

对流层的物质交换、水圈的物质交换、岩石圈物质交换、有机界与其他圈层

5、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1)分层结构

2)渗透结构

3)地域结构

第三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

1.地球表层环境:

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或者系统,是人类生活的环境。

2.地球表层环境形成的背景条件

(1)宇宙因素:

太阳辐照、日月引力、陨石影响、其他宇宙因素

A.太阳辐照:

几乎所有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能力都来自太阳辐射。

辐射平衡是产生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能量基础。

太阳辐射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重要的能源,它不仅为各种自然地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产生自然地理环境三大规律——整体性、差异性、节律性——的能量基础。

P41

B.日月引力:

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便发生了潮汐变形。

分为:

海洋潮汐、大气潮汐(大气层)、固体潮汐(陆地)

海洋潮汐的影响:

a.海洋潮汐对地球自转具有阻碍作用。

地球极其缓慢地降低自转速率,导致一天的时间增长。

b.海洋潮汐对生物的演化具有促进作用。

c.海洋潮汐具有巨大的能量。

它是海岸及河口地貌发育的外营力之一,而且也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潜力很大的能源。

大气潮汐的影响

a.大气潮汐会使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力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热带地区尤为明显。

b.大气潮汐与降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c.大气潮汐对台风的影响与其对降水的影响相类似。

固体潮汐的影响:

引潮力周期性地改变着地球的形状,使得地球的重心发生周期性的摆动破坏了地壳运动的平衡,进而有可能促使某些地区地震的酿成和发生。

C.陨石影响

a增加地球的质量

b造成陨石坑和环形山

c造成陨震

d形成新的矿床

e造成沧海桑田变化

D.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a)臭氧层强烈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部分,保护了地表的生物,使他们不致遭受到有致命的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b)太阳活动剧烈引起整个电离层强烈骚动,发生电磁层磁爆;引起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出现急剧而不规则的骚动,在两极地区还常伴有极光出现。

c)太阳风形成了两道环抱地球磁赤道的辐射带

d)太阳大气扰动可影响地球的大气圈,使大气环境和低空大气状况发生变异。

木星对地球还会发生牵引作用,其结果使地球轨道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地球上大冰期产生的原因之一

(2)行星因素:

地球形状大小、地球自转公转

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影响

a)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不同地点具有不同的太阳高度角,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热量状况有关的自然现象也具有纬向地带性分布特征。

b)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足够的引力保持着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c)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圆球体,当它受到来自一个光源的照射时,就必然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从而产生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的影响

d)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从而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e)地球绕地轴自转这一事实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f)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偏向

g)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对地球自转起阻碍作用,是昼夜逐渐变长。

h)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质时期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原因之一

第一,当地球自转加快(或减速)时,海水从两极涌向赤道(相反),大陆面积扩大(缩小),使全球气候由温暖潮湿转向干燥寒冷(相反)。

第二,由于地球自转加快,导致惯性离心力和惯性力的增大,便产生了经向水平力和纬向水平力,使地壳表面形成了纬向构造带和经向构造带。

第三,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引起海陆沧桑巨变,从而促使生物界从低级到高级的跃进。

i)地球所具有的两极稍平,赤道凸出的椭球体形状,也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j)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使地球转动能发生变化,从而决定着大气环流、洋流和板块运动的整体和局部变化

地球公转的影响

a)因为黄赤交角,使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引起了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位置的改变,从而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

b)根据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分布,人们可以在地球表面划出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纬线(回归线和极圈)。

这些特殊的纬线是划分自然地带的基础

c)黄赤交角周期性地、极为缓慢地变化(20.8~24度),引起回归线和极圈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也就改变了不同类型热量带的范围

d)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结果使得天文四季不等长。

e)地球轨道偏心率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一方面使地球在一年内接受到的太阳日辐射量随之改变;另一方面又使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获得辐射量的差异也发生变化

(2)地球因素:

地区内部物质形态、地球内能的作用

地球内部物质形态的影响

a)坚硬的岩石圈被连续的地震活动带或活动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

b)软流圈物质的对流带动了板块运动。

板块移动的结果势必改变一地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

c)软流圈是岩浆的发源地。

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可以通过岩石圈的脆弱部位进入到自然地理环境。

地球内能的作用

d)具有显著地理意义的地球内能应该包括地热和重力

e)地热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它是地球组成物质中各种放射性元素核反应所释出的能量,以热的形式贮存在地球内部

f)地热通过地球表面向外发散,地热活动的地表显示必然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

g)地热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提供动力引起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演化和调整,成为改变地壳状态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

h)重力是地心吸引力和地球自转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实质上以一种潜在的位能作用于物体上,它总是力图使被作用的物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影响了地球物质的机械位移和分布

i)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很大的位能储藏量,是地球演化过程依靠构造运动和太阳辐射转化而来的能量。

j)重力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十分广泛,举凡地形的改变、物质的搬运和堆积、气团的运动、水分的循环、生物的生长、乃至于地球物质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发展

*大陆板块呈周期性运动,每5-7亿年重新合并

4.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历程

原始自然地理系统

(1)天文期:

50亿年前地球形成

(2)地质时期:

45亿年前形成原始岩石圈、水圈、大气圈,标志原始iran地理系统开始形成。

(3)天然生态系统:

原始生命——原始生态系统——生物圈逐渐形成——氧气形成——天然生态系统

人类生态系统的形成

5、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规律

(1)发展的方向性:

主要表现为方向的不可逆

A.大气圈:

原始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氮氧大气

•原始的大气圈(45亿年前),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各种气体元素随着火山爆发大量逸出地表,主要由H2O,CO,CO2,N2,NH3和CH4等所组成。

由于没有游离氧,原始大气处于还原态,与现代大气有本质区别。

•距今19—10亿年前,原始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大气:

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游离氧对原始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氮在不断增加

•是陆生植物大量出现,光合作用广泛而持续进行,氧气不断从二氧化碳中分解出来,使得大气中的氧越来越多,而二氧化碳逐渐稀释,大气臭氧层的出现。

•大气中氮气的增加除与氨的不断氧化有关,还直接取决于生物的发展。

•大气圈的发展沿着这样一种方向:

原始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氮氧大气)

C.水圈P72

生物圈:

生命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有机物到原始生命

植物:

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

单细胞-无脊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原始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2)发展的节律性

概念:

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

A.周期性节律P76:

是自然地理过程按严格的时间间隔重复的变化规律。

它发生在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地表光、热、水的周期性变化基础上。

(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月节律)(日本樱花)

周期性节律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季节节奏的显著程度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而昼夜节奏却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的。

两极的昼夜节律可以和季节节律相重叠,两者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加强。

在赤道地区则基本不存在季节节律,而昼夜节律却十分突出。

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一般内陆区域的节律振幅和频率大于沿海及海洋区域,且相时也不同。

B.旋回性节律:

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气候变化)

地质旋回:

岩层的沉积层序非常鲜明地反映了地质旋回的节律性。

例如在地层剖面上见到的由老渐新反复出现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的岩相更迭演化,就反映了从海退到海侵又到海退的旋回性节律。

地质旋回不仅历程漫长,而且周期长短变化很大。

地壳的演化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若干个时期,实际上就是地质旋回的周期

地质旋回具有级别不同的周期,它们对应于相当的地质年代单位。

如4000万年左右的周期相当于地质纪的长度,1000—2000万年左右的周期相当于地质世的长度

天文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地质旋回的周期基本决定于天文因素

4000万年以上的地质旋回,均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状况有关。

1000—2000万年的地质旋回与太阳演化大周期关系密切,太阳内部物质成分的长期变化可能有1200万年的周期;

1—10万年的地质旋回则与地球公转轨道参数的变化有关。

气候旋回:

地球气候史有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交替演变的特点。

气候旋回又可分为世纪内旋回、超世纪旋回、冰期-间冰期旋回

(1)世纪内旋回。

是波动周期较短的气候旋回,其旋回周期在几年至几十年的范围内

2)超世纪旋回。

其旋回周期在100年至10000年之间。

目前在世界上已被确定的世界范围内的超世纪旋回是1800—1900年为周期的气候旋回。

这种旋回有两个阶段;一是寒湿气候阶段,长约300—500年,二是干热气候阶段,长在1000年以上,其间冰川退缩,河流变浅,湖泊水位下降。

(3)冰期-间冰期旋回:

这是波动周期在1万年以上,甚至超过100万年的气候旋回。

最长的周期可达4000—8000万年之久。

近7亿年中出现过三次大冰期:

震旦纪大冰期(强度为6级)、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强度为4—5级)和第四纪大冰期(强度为4—5级)。

世纪内旋回与太阳黑子活动和火山活动有关;

超世纪旋回受太阳黑子活动长期变化和大行星运行轨道影响。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参数变化是气候发生几万至十几万年变化的重要因素。

几百万年的旋回周期变化可能与太阳的长期变化有关。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变化,则与上千万年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有关。

C.阶段性节律生物自身特性所形成的节律具有阶段性特点

生物生长节律、生物进化节律

6.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略):

演化是不可逆的前进过程、演化是不断重复的节律过程、演化史前进与节律地统一过程。

第四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1地域分异概念:

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与基本规律:

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地球内能

基本规律:

地带性规律、地带性规律

A.地带性规律:

由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匀而引起的地域分异,称为地带性。

地带性的典型表现是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带

热量分带决定了其它要素的地带性分异,人们通常根据辐射平衡把地球表面分成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几个热量带。

B.非地带性规律:

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称为非地带性。

p90

非地带性的典型表现是地表的构造区域性。

在大地构造-地貌分异的基础上,便可形成其他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非地带性分异

在我国,非地带性的典型表现就是分异出这样的三大区域:

东部隆陷区、西北差异上升区和青藏高原新褶皱高隆区

3.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3.1纬向地带性p92

纬向地带性首先反映在大气过程中。

热量带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往往成为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纬向地带性分异的主导因素。

大气降水是地表水来源的主要形式。

不同气候带内降水量和降水季节不同,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水文过程具有地带性特征。

如径流的补给形式,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年变化;湖泊的热力状况,沉积类型,化学成分;沼泽的沼泽化程度,泥炭堆积程度,沼泽类型等等,都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分异。

•由于地貌的外营力因素具有纬向地带性,因此决定于外力作用的地貌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

在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的水热组合,促使外力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

•例如,寒冷气候以融冻风化为主,冰川作用突出;干旱气候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力作用、间歇性流水作用强烈,等等。

因此一些外力地貌,如高纬地区的冰川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等也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分异

•土壤和生物(首先是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更是地带分异的集中表现和具体反映。

不同地域的特定水热组合长期与地表物质作用就形成该地域中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土壤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在土壤的水热和盐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种类和组成等方面。

与此相联系,风化过程和风化壳类型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

•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最为鲜明,不同地带具有显著不同的植被外貌和典型植被型。

植被的种类、组成、群落构造、生物质储量、生产率等也都受到地带性规律的制约。

•不同的植物带内有相应的动物生活着。

热带森林的猩猩、河马、亚热带森林的猕猴、灵鼠,温带森林的松鼠、黑熊,寒带森林的麇鹿、紫貂,以及极地冰原带的北极熊、海豹等都具有鲜明的纬向地带性差异。

3.3水平地带分布图式p95

•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结合为水平地带性,它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带段性和省性。

•带段性是指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省性是指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4.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大洋表层:

水面以下200m以内的深度

根据浮游生物划分热量带:

南、北极地带南、北温带南、北副热带赤道带

赤道带:

•气温高且温度变化幅度小、•南北赤道流引起海水垂直交换

、•下层营养盐类上升、•海洋生物发育繁盛、•多海洋生物型地带

•南北热带:

南北纬40度之间,赤道除外:

•高压控制

•海洋水体垂直交换微弱

•表层海水营养盐类含量少

•浮游生物少,氧气含量少

•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少

•南北温带:

北纬40度以北南纬40度以南:

•季节变化明显

、•冬季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低于底层水温

、•同时温带海区由于有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垂直运动

、•下底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意义:

研究大洋表层纬度地带性是划分海洋自然带的基础,而且对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有着指导意义

第五讲:

非纬度地带性分异

1.经向地带性

•经向地带性是非地带性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

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产生经向地带性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海洋和大陆两大体系对太阳辐射的不同反响,从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与内陆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不同。

在本质上,这种差异可以归结到干湿程度的差异,通过干湿差异而影响其他因素分异。

•与海岸平行的高亢地形,由于其对水汽输送的屏障作用,往往加深了这种分异。

•大陆东西两岸所处大气环流位置不同,更会引起气候的极大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海陆基本上是东西相间排列的。

在同一热量带内大陆东西两岸及内陆水分条件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便发生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分化。

•在赤道带和寒带这方面的分化是不大的;在热带则形成了西岸信风气候和东岸季风气候的差别;在温带形成了西岸西风湿润气候、大陆荒漠草原气候和东岸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的差别。

2.原因一:

海陆分异

位置上:

大洋与大陆之间是对峙分布。

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澳洲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各为一对,南极大陆独立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三个大洋分别分布在三对大陆之间,北冰洋和南极大陆相呼应

规模上:

大洋71%,陆地29%;陆地占北半球面积的39%,占南半球19%

原因二:

海陆起伏

陆地部分有:

山地平原高原丘陵。

海洋部分: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深海沟。

高亢地形,由于其对水汽输送的屏障作用,往往加深了这种分异。

大陆东西两岸所处大气环流位置不同,更会引起气候的极大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原因三:

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原因四:

地方性气候差异引起

海岸气候、湖区气候、森林气候、灌溉气候、城市气候等都属于地方性气候,是中小尺度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城市气候特点:

1气温高,昼夜温差小。

2湿度低,相对湿度明显低于周边的城郊地区。

3降水量偏多。

3.陆地自然带是指自然地理现象在地球表面的带状分布。

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在地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水平自然地带(了解)p95

通常是用一个假定的理想大陆的图式来概括各种形式的水平地带的交替方式。

刻画出大陆大尺度地域分异的一般特征。

4.海洋自然带(略)p99

海洋自然带较为单调,自然带的类型少,界限模湖。

海洋自然带存在于大洋表层,约为海面以下200米深的范围。

•由于大洋表层的温度、盐度以及含氧量的纬向分异,海洋生物种群也相应产生分异,形成了海洋自然带。

(1)

•全球海洋自然带基本是南北对称的,但由于北冰洋与南极大陆对立,导致海洋自然带分布呈现出某些非对称性。

•生物种群的分布是划分海洋自然带的主要标志。

5垂直地带性p100:

自然地理要素及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前提条件:

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势

直接原因:

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一方面是热量和温度随高度的递减,另一方面是水分随高度递增而后转为递减

6垂直地带谱:

垂直地带谱是山地垂直带的更替方式。

它反映了自然综合体在山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域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垂直地带谱中每一个垂直地带都不是孤立的地段,各个地带之间通过能量传输和物质循环联系成一个整体

7.基带:

垂直地带谱的起始带,与所处的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是相适应的

它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着整个带谱的性质和完整性。

树线(森林上限):

垂直带谱中森林的上限。

树线的高度取决于:

温度、降水、强风

雪线:

永久冰雪带的下界,高度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

顶带:

山地垂直带谱中最高的垂直地带。

它是垂直地带谱完整程度的标志。

一个完整的带谱,顶带应是永久冰雪带

垂直地带谱类型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

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地带谱),大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

8.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

•山地位置和山体性质是决定垂直地带谱性质和结构的基本因素

•不同纬度位置具有不同的垂直地带谱类型(基带)。

由低纬向高纬:

垂直自然带的数目减少,结构变简单,同类型垂直带的分布高度下降

基本因素

(1)山地的距海度(指距水汽源地的远近)影响垂直地带谱的性质和结构。

随着距海度增加,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

•山麓的海拔高度,决定了山地水热组合的初始状况,决定了基带的性质。

处于同一水平带的不同山地可因山麓海拔高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基带。

•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山体性质主要指山体高度、山脉坡向与走向以及局部地形等。

山体高度是垂直地带谱完备性的先决条件。

•山地坡向存在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别。

山地的局部地形(如山间盆地、沟谷地等)可以改变垂直地带谱的结构,引起带序倒置或界线混乱等现象

基本因素

(2)山脉的走向和排列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