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5808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docx

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1.[2018合肥高三调研]《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

①是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②可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③发挥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作用 ④保障了科研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关知识。

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利于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②入选;知识属于生产要素范畴,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是发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作用的具体体现,③入选;实施这个分配政策不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只是一种完善,①排除;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④错误。

2.[2014四川文综,2,4]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市场配置资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劳动创造价值,土地本身不创造价值,①错误;②错误,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不是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故③正确;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得土地要素按照市场规则进行配置,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④正确。

3.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4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50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5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21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2000元。

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打零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

答案B

解析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②错误;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再分配所得,④错误;①③是对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的正确认识,当选。

4.某私营企业建立了一套浮动薪酬制度,并对在技术革新或管理创新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这(  )

①说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说明该企业坚持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③说明该企业承认了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

④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该企业是一家私营企业,因此不能体现按劳分配,②排除;按劳分配才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④排除。

材料体现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积极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5.某家庭有甲、乙两个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的价格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2017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

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为30000元,2017年乙转让专利技术所得为3000元。

该家庭2017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为(  )

A.1.55万元B.2.4万元

C.1.74万元D.4.85万元

答案B

解析该家庭转包土地的收入是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为6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分配所得,为14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所得,则该家庭2017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为6600+14400+3000=24000(元),故B正确。

6.[2018石家庄重点高中高三毕业班摸底]2017年3月27日至28日,第九届中挪社会政策论坛暨第82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举办。

会议主题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经济全球化新挑战、新动力”。

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消费的反作用。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扩大与纳入按劳分配的人数增多无必然联系,②排除。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不一定会导致高收入者减少,③错误。

①④符合题意,入选。

7.[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江苏省富民的“短板”,也是潜力所在。

着力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  )

①体现了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表明我国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增加社会财富④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与公平。

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因此,着力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体现了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①说法正确。

着力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激发人们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财富,③说法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排除。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④排除。

8.[2018陕西部分学校第一学期摸底]在经济增速放缓、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形势下,国家继续坚持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进一步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

这体现了我国(  )

A.国民收入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B.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C.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D.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B

解析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属于初次分配,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社会再分配,故排除A、C、D。

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在现阶段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B正确。

9.“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向缩小收入差距和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亮点颇多。

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中,强调平衡性,首次提到包容性,这都与缩小收入差距密切相关。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的有(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①错误,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故②与题意不符。

10.2017年10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明确了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是低收入群体的增收。

下列做法体现了这一工作重点的有(  )

①对国有垄断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实行限薪②实施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特殊岗位津贴

③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兜底保障水平④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收入分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要实现低收入群体增收,需要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还需要国家财政加大扶持的力度,提高兜底保障水平,③④符合题意。

对国有垄断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实行限薪属于“调高”,不属于“提低”,排除①。

②中“落实特殊岗位津贴”针对的是一些特殊岗位,也不符合“提低”要求,排除。

11.[2015广东文综,25,4]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

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0.474、0.473和0.469。

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  )

2010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

①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 

②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 

③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 

④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0—2014年我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逐渐缩小,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缩小,因此①中“越来越大”的说法错误。

针对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③符合题意。

法国通过再分配政策,基尼系数下降了0.19,英国下降了0.11,说明法国的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优于英国,②符合题意。

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初次分配后基尼系数较高,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下降较多,这充分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④说法错误。

12.[2017吉林长春高三质监]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在第32届全球大会上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2014—2016)授予中国政府,以表彰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不过,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从较为粗略的“制度全覆盖”向更加精准的“人员全覆盖”转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实现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需要(  )

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健全每一个人都理解和支持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公平覆盖每个社会成员

③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不同类型人群社保扩面计划的实施

④社会成员增强社会保障权益意识,对享有社会保障有更高、更多的期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有关知识。

向更加精准的“人员全覆盖”转变,就是要让每个公民都享受到社会保障,①符合题意。

推进不同类型人群社保扩面计划的实施,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③正确。

任何一项制度都很难做到让每一个人都理解和支持,②不符合现实。

社会成员的期盼,对实现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没有直接影响,④排除。

【点拨】在审查选择题的选肢时,要注意运用辩证的方法对各个选肢进行全面分析。

一般情况下,那些说法绝对的选肢都是错误的,如本题中的②。

由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涉及每个人的经济利益,很难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

13.(8分)为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为解决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增长放缓、效益下滑、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分配政策强调,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股权奖励以及科技成果投资入股等实施纳税优惠政策;技术开发、服务等活动的奖酬金提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执行等。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实行上述分配政策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激励导向作用。

答案:

①强化尊重知识、创造的社会氛围,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②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科研人员收入,调动科研人员研发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增加科技投入,有利于促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④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每点2分,共8分)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明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分配政策,如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对合法权益进行法律保护等,然后回扣教材相关知识,说明各项政策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作用。

14.[2016海南单科,3,2]发行国债是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这些债务最终是要偿还的。

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

A.新国债的发行收入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C.国债的投资收益D.国家税收收入

答案D

解析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故D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主要资金来源”的规定,排除;C项与国债发行的目的相违背,政府发行国债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战争筹措资金,而不是用于投资获得收益。

15.国务院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级应急处置,必要时将依法实施地方政府财政重整计划。

这要求地方政府举债必须(  )

①优化财政赤字结构 ②综合评估地方政府债券流通性 

③提高居民投资收益 ④提升政府债券抗风险的能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积极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增强政府债券抗风险的能力,确保政府有偿还能力,④入选;政府发行债券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政府应优化财政赤字结构,将财政赤字更多投向有利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领域,①入选;政府债券流通性、居民投资收益与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没有直接的联系,②③不选。

16.[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国务院在《“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指出:

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相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一步向民族地区倾斜,确保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在总盘子中的比重继续增加。

这表明(  )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③国家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相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一步向民族地区倾斜,确保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在总盘子中的比重继续增加”,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①②说法正确。

③④与题意不符。

17.2017年2月,中国财科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分析指出,财政支出结构固化是财政支出项目只增不减,或者存量不动只能动增量,也就是财政资金分配结构固化、僵化,缺少统筹、协调、优化空间和弹性的一种状态。

破除财政支出结构固化需(  )

①创新预算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加强资金统筹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财富

③推进支出分类改革,保重点、压缩一般④处理好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设问指向如何破除财政支出结构固化,由“财政资金分配结构固化、僵化,缺少统筹、协调、优化空间和弹性”可得出①③当选,②④不符合题意。

18.目前,我国积极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工作,使增速快落的风险明显下降,增长态势有望从增速下滑过渡到相对平稳的中高速增长。

下列有助于实现这一过渡的传导路径是(  )

①降低企业社保缴纳比例→企业成本降低→扩大投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②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平衡供求→经济平稳发展

③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的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为了实现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从企业角度看,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社保缴纳比例,以减轻企业压力,增加企业利润,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①当选;从消费角度看,可以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这就有利于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③当选;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②不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会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④不选。

19.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017年10月发布报告指出,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初步估计GDP增长6.8%,但第四季度面临下行压力,预计GDP增长6.7%左右。

应在确保经济增长不突破底线的前提下,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补短板,推进结构性改革。

下列措施符合积极财政政策要求的有(  )

①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③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

④增加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社会总供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话题,考查财政的作用以及考生准确分析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的能力。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都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①③符合题意。

②属于货币政策,故舍去。

增加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的是社会总需求,④说法错误。

20.[2014安徽文综,38(3),8]财政助力文化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

①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2分)②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等,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3分)③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分)

解析:

设问指向是“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答题时从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等角度分析财政在满足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即可。

21.2017年底前,我国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允许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人在个税缴纳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

这一措施有利于(  )

①通过税收优惠,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②降低个税起征点,调节收入分配

③健全多层次养老体系,增强保障能力④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引导投资流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保险和税收的作用。

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旨在健全多层次养老体系,增强保障能力,③正确。

允许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人在个税缴纳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有利于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引导投资流向,④正确。

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无直接关系,排除①。

材料没有体现降低个税起征点,②不选。

22.[2018石家庄重点高中高三摸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环境保护税和其他的税收有一些不同,就是从税收杠杆入手,企业多排污就多缴税;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减少污染物排放,就可以少缴税,享受税收减免。

此举有利于(  )

①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强化企业治污减排责任②降低企业排污成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税收杠杆的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其实施后,企业多排污就多缴税,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就可以少缴税,享受税收减免,这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强化企业治污减排责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举措并没有“降低企业排污成本”,而且不一定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②排除;④错误,税收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23.2017年10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取消营业税,调整完善增值税征税范围,将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规定为增值税纳税人,并明确相应税率。

根据13%这一档增值税率已取消的情况,将销售或进口粮食、图书、饲料等货物的税率由13%降至11%。

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有(  )

①税收具有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②税收结构合理决定资源合理配置 

③税收对经济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④增值税调整意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国家税收政策调整为背景,考查税收的有关知识。

纳税人范围和税率的调整体现了①。

降低“销售或进口粮食、图书、饲料等货物的税率”体现了③。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税收结构合理并不能决定资源合理配置,故②说法有误。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主要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而材料中没有涉及个税,故④不选。

24.《关于资源税改革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指出要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实施从价计征,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

理顺资源税费关系,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

①能有效调节资源收益,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②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削弱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③有利于提高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激发市场活力④旨在运用税收杠杆控制资源消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我国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有利于发挥税收对资源使用的调节作用,引导人们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①④入选;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不一定会减少我国的财政收入,②不选;我国建立税收与资源价格直接挂钩的调节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使部分相关企业的利润减少,不利于其扩大生产规模,③不选。

25.2017年5月12日,珠海市香洲公安分局对外通报,警方成功侦破“1.05”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该犯罪团伙虚开价税合计达100余亿元,是珠海建市以来最大的一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偷税行为②税收具有强制性,我国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

③材料体现了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④材料启示公民要关注税收的征管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