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实习总结.docx
《支教实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教实习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支教实习总结
支教实习总结
3月21日,当踏上新疆这片令我们感到神秘而又向往的土地时,就注定着感动的开始,注定着我们将书写一段人生的精彩,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希望,在疏勒留下一道支教风景线,在我们心里贮藏深厚的友谊和美好记忆。
援疆支教,我们无怨无悔!
从喀什国际机场出口步行前往来接我们支教大学生的班车途中,一位机场广场上素不相识的大伯看到我们整齐队伍前有四名同学护着的山东师范大学赴新疆支教团的旗帜时,不禁朝我们大喊:
新疆人民欢迎你们!
这种莫大的鼓励让我不再有离家万里的愁绪,更加激励我们服务边疆的激情。
同时,我也开始思考国家把我们从祖国的最东边送到祖国的最西边援疆支教,要我们做的绝不仅仅是受援学校的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我想更需要我们做的是为当地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成为传播火种的使者,同当地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促进祖国边疆各民族的大团结。
而后更令我震撼的一个画面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我们乘坐的班车停在了疏勒县八一中学的校门时,我看到了在凛凛寒风中整齐列队的学生们在为我们的到来热烈鼓掌欢迎,我接过了学生手中递过来的一束鲜花,同时我接过了学生们对老师的渴望,接过了对学生们的责任,我没有理由不激动,没有理由不感动,心里只有一想法:
我一定要干好支教工作。
经过短暂的休整和及时的当地情况介绍培训,很快我便被安排到初三级部六班担任化学老师。
初三六班是一个汉语班里的平行班,虽然没有遇到在双语班任课的支教大学生所碰到的语言交流问题,但我所拿到的六班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的成绩表时,看到表格上的化学及格率只有32.3%,要想使学生尽快适应我的教学方法,在距中考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有所收获,顺利完成毕业升学考试,对于一个身份刚从在校大学生转变为老师的我,还是感受到了挺大的压力,而我要做的就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在摸清六班的情况过程中,通过与指导老师、班主任及部分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制约学生化学成绩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学生化学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要想在距中考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我所想到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到学习中来。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想到的方法是爱,用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来改变现状。
因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我的做法是,先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信任老师,愿意跟着老师学习。
当我走进课堂时,我的第一句话是:
同学们好,从今天起我将接过安老师的化学课,能给大家上课,我特别高兴。
学生鼓起掌来!
第二句话是:
在我的眼里,咱们班的所有学生都是好学生,每个学生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
学生欢呼起来!
然后,我具体同学具体对待。
对于学习成绩突出和处于中间段的学生,我极力通过各种方法、方式,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并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优秀的人格、品格,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高中学习及更高层次的深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是他们步入社会后,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会以关心、爱护这部分学生的态度,宽容地看待他们,在他们成绩的进步方面给予适当、积极的评价和要求。
但是不能放松的是对他们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求,我将用爱塑造这部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品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合格的建设者。
明确了对学生的培养思路后,我便将教学思想贯彻于支教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首先在指导老师常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出一份符合六班实际需要的化学总复习计划,并且在复习推进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前几年的自治区中考题、模拟题,整理出适用于六班的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通过每次不放过一名学生的作业批改,了解学生最新的知识掌握情况,促时课堂教学的效率;每天争取找一名学生谈心以逐渐熟悉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学生学习情况反馈自己在教学上的成功做法与不足之处,同时找学生谈心也是一种有效鼓励学生的方法通过真诚的交流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着他,在注意着他,对他有信心。
拥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才会去珍惜每个学生;积极捕获学生的闪光点,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有一次改作业,我发现有部分同学在写水分子化学式的时候,把H2O写成A2O,我就在课堂上强调了两次不能这样写。
在接下来的一次作业中,我发现有两位学生把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写成Hl2O3,我想这两名学生应该是有听我课的,因为我说过元素A是不存在的,在写水的化学式的时候要写成H,这两名学生可能是听了我的课后以为铝元素不能写成Al,而应该写成Hl。
我查了一下二位的期中考试成绩,一个考了24分,一个考了29分,我及时找他们谈话,先表扬了他们认真听课的态度,然后给他们解答疑问,鼓励他们找老师补功课,认真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走。
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这两名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能本着爱的态度,就能找到更适合的批评方式,使学生不仅能认识到错误,也愿意改正错误。
有个学生,坐在班级第一排的角落里,上课连书本也不拿出来,成绩也是靠后的。
当我了解到他是学校篮球队员后,我就告诉他,会打篮球是一个很好的特长,而且老师特别欣赏体育好的学生,只要努力将来肯定有用武之地。
在给他举了姚明不仅篮球打得好,其它方面也很出色的例子后,我告诉他老师对他很有信心,只要文化课能再进一步,将来就有机会考取一所好的体育大学。
当天下午,我要组织课题考试,这名学生由于有训练课不能参加考试,他特地要求我给他留一份卷子,回家后认真补做。
后来他又主动要求帮助老师在黑板抄写总复习题答案。
渐渐的六班化学学习氛围慢慢开始有了变化,化学练习由开始只有三十几本上交到基本上每次都能交齐;经常下午第一节发给学生的练习,有一部分学生利用自习课做完了,第四节课就到办公室来问我不会题;学生开始主动到办公室找我交流,有时直到放学了学生还围着我不放……
我和学生的情谊也像办公室里的那盆水仙花,在无声无息的浇灌下开起一朵朵灿烂的花儿,开进了我和学生的心间。
开始有学生给我送礼物,三个核桃、一把杏子、一盒水彩笔……,开始有学生给我写信,信中写道:
老师,是您的到来给了我学习化学的希望,给了我学习的希望,给了我对未来的希望;写道:
老师,你的爱使我们班的化学学习气氛变得很浓,我们班都在为考试的时候不让您失望而在努力学习化学;写道:
老师你课上得真好,您在我们班上的第一节课,连做在最后排平时不听课的同学都说听懂了,我们班的同学真的都非常感谢您……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八一中学高中部录取的考试中,六班共有28名学生被录取,是所有平行班中被录取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级。
其中,班里张哲的物化总成绩得到了年级第二名的高分。
成绩只是一方面,我想我带给学生的就像最初设想的那样,不只有成绩而更多的是信心,是希望,不管是对于有继续升学的学生还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
初三级部办公室同样是一个温暖的家,端午节的粽子、六月的杏子等等都化成一股股暖流,流进我的心田。
级部主任赵老师更是对我在教学思想的形成上起到了很大帮助,她以二十几年的工作经历用例子让我更加确定了教育学生应先从培养学生的思想入手,让我明白了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个好学校,一个好老师就会有一个好班级的道理。
在接过六班化学课的一个星期后,赵老师便让我担任六班副班主任,这样的信任给了我很大信心。
在后来的工作,办公室里开始流传了这样的一句话:
小林办事,我们很放心,这句看似平淡的话却是对我所做工作的极大肯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过几天就要踏上返校的行程了,尽管我也时常思念家人、学校,恨不得立即见到家人、朋友,但是对八一中学的留恋,对学生的不舍早已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我的学生从我的爱中收获了信心、希望,而我在付出中也收藏了一份份感动,收获了一份份友谊,在支教工作中锻造了自我,生命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
就像《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说的那样,经过支教扶贫实践,我们丰富了阅历、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在实践中方能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巍巍天山雪,见证了我的一段青春留在了援疆支教的岁月潮流中;浓浓支教情,实践了我听从祖国召唤,服务边疆的誓言。
援疆支教,我无怨无悔!
现在大学生几乎都有过出去实习过的经历,实习就像我们大一时的军训一样,是每个人必须都要有的经历,这就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也非常重视实习。
终于找到可以实习的机会了,是在一家公司实习,这已经是令我很欣喜了,毕竟这样的实习机会不是很好找的。
我就走上了实习的岗位。
大三结束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惆怅。
一晃眼,三年就过去了,而初中高中习惯了的三年周期也让我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行将就木的感觉。
想当初,刚踏进大学校门,意气风发,生气蓬勃,结果在大学的悠闲时光中晃荡了两年,基础课是很不被重视的,我的想法是到了专业的时候再用点心。
事实上,要转换过来是很不容易的,大三用了一年时间才把态度转变过来,但是这个时候有些残酷的事实已经铸成了。
所以在大三暑假将要开始实习的时候,很茫然,没有越学越明智,反而对于未来感到特别的迷惑,未来,究竟是要往哪个方向开始?
说起前景,使我困惑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原因。
我们的这个专业在外人看来总是呈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繁荣,并且给人的超乎寻常的羡慕让我们可以生活在一种浮夸的优越感之中。
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这点我还是有很清楚的认识。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当然很发达,而且潜力和机会也很多,但是我不得不想到自己一个外地人的身份,没有任何的依靠,甚至还有很大的劣势。
生活成本的高昂和竞争压力的巨大使得我对于毕业起步的前景从来不敢乐观。
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不是名校毕业,没有优异的成绩,也不像别人一样口袋里揣着一大堆的证,还有父母亲朋好友的提携,甚至在毕业这个问题上,还有着不小的障碍阻碍着我,这些都可以成为让我在非常低的起点开始职业生涯的原因。
实习可以说是在未来突然降临之前的缓冲地带。
经验积累当然是重要的,而且必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蒙混过去的念头,我抱着还算虔诚的心态将一只脚迈进社会之中探试水的深浅。
这只是浅尝辄止的,丝毫没有风险的探试。
即便是这样,我也在当中发现了许多社会的残酷。
同事们对于现状的无奈,他们并不只是对于目前工作的,相反工作还很充实,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忙活了半天,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而这些令人失望的结果又完全不能归咎于他们的不努力,相反他们在紧张的忙碌中还时时刻刻为了效率和效益殚精竭虑。
这样的工作状态无疑是让人疲惫的,使人的心理疲惫,而更让他们失落的是,对于并不像我们这样漫无目的的未来,他们也觉得非常狭窄。
由于年纪,家庭等等诸多原因,基本上稳定的工作就是最大的福音了。
但人总还是有上进心和更高追求的,在为了这些进行探索的时候,却处处制肘,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走投无路只有安于现状的状态。
生活继续的动力在于我的人生的存在,他是无法被忽略的,起码对于自己是一个实体,我可以看着别人成功,可以羡慕别人的幸福甜蜜,也可对于自己的过错懊丧,但是我有什么办法避免自己去想这些问题么?
没有,我想到了这些,全部都是因为它们给了我的人生以刺激,我虽然有种种的不如意,但是仍然有自己的未来可以被创造,永远不会消失的总是希望。
生活的无奈无边无际,也许有一天我会学会不去对它们翻来覆去的思索,我可以放弃别人的看法,把外界的影响力减小到最低,那个时候仍然会有失败等着我,所以,想这许多都是徒劳。
然而现实逼着我去想,我无法抵抗的被同化着,某些时刻,总是被颓丧的感觉吞没。
实习学到的东西是:
一定要勤快,尤其是在一些老资历的人面前,如果你是个努力的家伙,那么他会很热心的教你一些有用的东西,特别是他经历过的失败教训,弥足珍贵阿。
其次就是少说话多办事,话多的年轻人,而且是在干工作的时候,话太密给人的感觉就很不好。
但是如果涉及到了具体的工作步骤,那就要问清楚了,否则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初来乍到业务不熟悉,出错在所难免,所以要格外留心。
对于工作上的问题,前辈们总是不吝赐教的。
最后就是要在繁忙的工作中留一个心眼,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嘛。
业务上的事情总是可以看出大体的操作流程,这个可是没有人来教你的,如果想真正学到点东西,那就要自己看,实习人员一般接触到的工作都是很初始的,要把行业的门道摸出来,就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写了这么多,才发现实习总结原来只要1500字就够了。
算上标点,我也算是大功告成。
只是不知道到了大四开始正经实习的时候,心态又会有怎样的变化,毕竟那个时候未来的大门就要打开了。
佛曰一切皆为虚妄。
人心中没有那些复杂的念头,人生就会很简单,我如今是多么渴望简单的人生啊,虽然是可望不可即,身不由己的就随着潮流走进去了。
说起实习,其实也没有太多能对我产生影响的东西留下来,短时间过去的,一半是收获,一半是迷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问、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
实习相当于学习,而不是一份工作,在实习期间可以学到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在实践中吸取一些经验,那么如何写好实习报告呢?
大家可以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则范文,请阅读新闻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一关于有线电视新闻台
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
有线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广东话广播的新闻频道,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
有线电视新闻台更是香港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香港进入全数码广播。
二实习前的准备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
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
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
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
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香港的新闻,看TVB和亚洲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
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实习工作
这次能去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
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
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
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
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
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
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
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也叫assignmentdesk)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
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
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
在assign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
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
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
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
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
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
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
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
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
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
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
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
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会有收获。
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
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
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
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
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
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
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
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
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
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
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
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
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
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
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show。
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
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
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
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
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
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
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
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
在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天,采访主任请我们几个实习生聚餐。
在餐上,他对我们说了一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深刻很深刻。
他说,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
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他曾经见过不少人,在刚起跑的时候,跑得比别人快,但是中途因为诱惑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
相反,有很多一开始跑不快的选手,他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跌倒了再爬起来,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直跑到终点。
我想,这段话,不单单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也是对于人生来说的。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
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阅读者还阅读过:
毕业实习报告的范文外贸公司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