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0521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doc

雷管和炸药基础知识

第一章雷管

第一节雷管基础知识

在火帽或其他外界能量作用下,发生爆轰并引起其他爆炸元件爆轰的火工器材或发火装置。

因初始装药为雷汞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按引发方式有非电雷管及电雷管两大类:

前者有用火花点燃的火雷管和激发引爆的非电导爆雷管其延发一般以毫秒量级计;后者一般有瞬发及延期两种延期分为秒、半秒及毫秒三种量级。

现已发展集成片式电子雷管,由专用电脑控制延时;还有各种不同用途的专用高精度雷管。

多段雷管无起爆药雷管,抗散电流雷管以及安全雷管等。

对雷管性能总的要求是分为1-10号,常规用6号、8号两种,中国主要使用8号。

第二节电雷管特点

一、电雷管的特性:

最大的特性是瞬间性和延时性。

在微差爆破作业时,优势更加明显,它可以一次起爆多个装药,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每个装药的起爆顺序和时间,先爆的炮孔为后爆的炮孔提供了相当有利的自由面,而且先爆的炮孔产生的冲击波的应力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后爆的炮孔跟着起爆,产生了应力叠加,这种应力的叠加是在几十至几百个毫秒内完成的,应力的叠加大大提高了爆破效果。

有些人肯定会说,我们可以用火雷管导火索的切长和点火的先后顺序来控制起爆时间,从而达到应力叠加的效果。

事实上,这种控制方法只能控制起爆的先后顺序,根本达不到应力叠加的效果,起爆早了和起爆迟了,都会错过应力叠加的机会,只能根据炮孔的设计、自由面的大小,合理选择雷管不同的段别,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提高爆破效果的目的。

二、电雷管:

是由电能作用而发生爆炸的一种雷管。

与火雷管相比,它具有爆破作用的瞬间性和延时性。

在爆破作业中,使用电雷管可远距离点火和一次起爆大量药包,使用安全、效率高,便于采用爆破新技术。

它具有如下的安全优越性:

1、可以控制远距离点火,保证人员能撒离到安全地方,避免因火雷管点火过程中互相之间配合不好(指两人以上点火)而造成事故。

2、引火药头与管壳部分紧紧相连,避免因使用导火索而带来的诸多问

题和不便。

 3、只要切断电源后,就不会发生火雷管出现的缓燃、速燃和透火等事

第三节雷管运输(操作规程)

第四节引起雷管爆炸的原因(电雷管在没有起爆时就爆炸被称为早爆。

引起电雷管早爆的原因主要有:

1、撞击。

通常在搬运以及现场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磕碰等引起的早爆。

2、摩擦。

运输等环节雷管与雷管、雷管与包装箱或现场使用中的摩擦使得雷管温度上升,从而引起早爆。

3、静电。

冬天或者干燥的地方形成电压很高的静电,可能会通过脚线熔断桥丝,引起电雷管早爆。

4、热源。

电雷管靠近热源,温度过高。

5、杂散电流。

在大型用电设备周围金属内会形成杂散电流,该电流可能会熔断桥丝,引起早爆。

应该说雷管的早爆是非常危险的,国家曾经有多起安全事故就是因为电雷管的早爆引起的。

从安全角度考虑,电雷管的安全性是非常差的。

在一般的露天台阶爆破和大断面隧道施工中还是建议使用数码雷管和导爆管雷管。

总之:

引起雷管意外爆炸的主要因素有:

1.高温;2.静电;3.杂散电流;4.动力电漏电;5.意外撞击、摩擦;6.射频;7.雷电。

第二章炸药

第一节炸药基础知识

炸药及其爆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炸药,是在外能作用下,产生快速化学反应,在瞬间能产生大量气体并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

炸药爆炸的实质是固体状态的物质,经过短时剧烈的反应,骤然变成气态,放出高能量。

爆炸的主要特点有三个,其一是反应快速性。

一般炸药的爆速为3000~8500m/s,比如1kg硝铵炸药爆炸时,能在十万分之三秒内,完成反应全过程。

   通常认为,在外能作用下,产生快速化学反应,在瞬间能产生大量气体并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叫做炸药。

炸药爆炸的实质是固体状态的物质,经过短时剧烈的反应,骤然变成气态,放出高能量。

   爆炸的特点有:

   一、反应的快速性 一般炸药的爆速为3000~8500m/s,比如1kg硝铵炸药爆炸时,能在十万分之三秒内,完成反应全过程。

   二、反应的放热性 常用炸药爆炸时产生的热量约为1680~6300kJ/kg,温度可达2800~4500℃。

如1kg的硝铵炸药,爆炸时能放出4200kJ的热量,爆炸温度达到2000~3000℃。

   三、产生气体 炸药在瞬间由固体变为气体,这些气体的体积相当于炸药爆炸前体积的几百倍,比如1kg的硝铵炸药爆炸后,骤然生成气体,比原体积大850~950倍,这种骤然升起的压力,约高达十万个大气压。

第二节炸药

第三节炸药运输(操作规程)

第四节引起炸药爆炸的原因

炸药不是要雷汞引爆的吗?

现在的工业炸药不都是安全炸药吗?

火烧不炸,用锤砸也不炸,我就试过。

怎么会在没有引爆系统的条件下爆炸呢?

答案一:

1、爆轰是炸药中化学反应区的传播速度大于炸药中声速时的爆炸现象,是炸药典型的能量释放形式.由于炸药爆炸时化学反应速度非常快,在瞬间形成高温高压气体.以极高的功率(每千克炸药爆轰瞬间输出功率可达5×107千瓦)对外界作功,使周围介质受到强烈的冲击、压缩而变形或碎裂.炸药在军事上可用作炮弹、航空炸弹、导弹、地雷、鱼雷、手榴弹等弹药的爆炸装药,也可用于核弹的引爆装置和军事爆破.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采矿、筑路、兴修水利、工程爆破、金属加工等,还广泛应用于地震探查等科学技术领域.

2、炸药由于能对周围介质作猛烈的破坏功,往往又被称为猛炸药.常用的猛炸药按组成可分为单体炸药和混合炸药2类.还有一类感度很高的炸药,从燃烧转变为爆轰的时间极短,通常不直接用于作破坏功,而是用于引燃或引爆其他火炸药,称为起爆药.

3、炸药的爆炸性能主要由爆热、爆容、爆速和爆压表示.爆热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决定于炸药的元素组成、化学结构以及爆炸反应条件.可以用热化学的方法计算,也可以实测.爆容是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量(用标准状态下的容积表示),一般为0.1.0米3/千克.爆速是爆轰波(伴随化学反应的冲击波)在炸药中的传播速度.炸药在一定装药密度下的爆速可以精确测定.现有炸药的爆速一般在1000~8500米/秒,很少有超过9000米/秒以上的.爆压是指炸药爆炸时爆轰波阵面的压力,可用实验方法间接测定,其值一般在10~40吉帕.

答案二:

炸药在长期的存放过程中,由于存放条件(如温度、湿度、堆放体积和通风等)各不相同,炸药会发生各种程度不同的变化。

例如,有些炸药会变色,放出二氧化氮,有时,这种变化相当剧烈,可使炸药的温度逐渐上升,最后产生自燃或者爆炸。

这些变化称为炸药的化学性变化,变化的速度由炸药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特征引起,并受这种特征所制约。

答案三:

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因化学反应或者是物理反应,突然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在这些气体无法及时排除出去的时候,当这些气体产生的压力超过封闭空间壁承受力的时候,就会产生剧烈的爆炸了.(要素:

封闭空间、产生大量气体(或者热量使气体膨胀)、封闭空间壁承受能力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