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故障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0457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故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空调故障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空调故障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空调故障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故障分析.docx

《空调故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故障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调故障分析.docx

空调故障分析

  在空调工作的过程中,用户可以经常去听听室内机和室外机风扇运行的声音,还有压缩机这块有没有较为反常的情况,冷凝剂在活动的时候,发出的流液声也需要仔细去听听。

再就是看,看看室内外机接头的地方是不是断开了,看看冷凝器上面是不是有尘埃,看看压缩机的吸管上是不是有结露,过滤器上是不是结霜了等。

有时候空调的显示屏上会出现故障代码,通过看这个代码页能发现一些问题。

用手去摸摸一些零部件的温度是不是正常,有时温度过高也会引起空调故障的出现。

最后就是闻,闻闻空调周围有没有烧焦的味道,如果有异常,要赶快关掉电源。

一、常见故障的快速判断

     家用空调器的常见故障,无论是窗式空调器还是分体式空调器,其直观反映大多是不制冷(热)或制冷/制热量不足;机器不能正常运行,运行后立即自动停机或是运行中突然自动停机等现象。

这些故障现象并不一定就是空调器本身有问题,有时是安装和使用不当所造成的。

   1.制冷量不足。

 

     其原因有:

(1)室内人员过多及热源(量)过大等现象。

(2)压缩机的过滤网(进出风口)长期未清洗,使灰尘堵塞网眼、造成通风冷却不良,减弱了制冷作用。

(3)冷凝器结灰严峻、通风不畅、散热作用差,造成空调器制冷量下降。

(4)制冷体系阻塞,毛细管或干燥过滤器堵塞后,流入蒸发器的液体制冷剂削减,使制冷量下降。

(5)电磁四通换向阀、换向阀电磁线圈,冷/热换向开关有故障,致使制冷作用差或不能制冷。

     2.压缩机刚启动就自动停机。

 

     其原因有:

(1)室外温度过高,冷疑压力升高,压缩机过载,保护器主动切断电源而停机。

如要使机器恢复正常运行,可将开关置于中冷或低冷挡,降低制冷负荷,使机器持续运行。

(2)电源电压偏低,启动电流增大,致使过载保护器动作而主动停机。

(3)因压缩机启动电容器容量下降或焊接点接触不良,造成电动机输出功率减小、电流增大,而使保护器动作,主动停机。

     3.压缩机不转,风扇电机转动。

 

     其原因有:

(1)电压偏低、电流大,压缩机过载保护器动作,使压缩机保护而主动停机。

(2)温控器失灵或损坏。

(3)过载保护器触点或热敏元件受损。

(4)压缩机卡缸或电机绕组烧坏。

     4.压缩机运转,但不制冷。

 

     其故障原因有:

(1)制冷系统泄漏;(2)制冷系统的毛细管或干燥过滤器堵塞,使蒸发器得不到制冷剂而不能制冷;(3)压缩机的压缩阀门漏气;(4)四通阀冷/热开关转换失控或损坏。

     5.不制热或制热缺乏。

 

     其原因有:

(1)空气过滤网堵塞,使空气循环效果不理想,有碍于制冷作用;(2)管路系统堵塞,造成热泵型空调器制热作用差;(3)制冷剂泄漏。

二、制冷体系故障分析

     1.检查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

 

     空调器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吸/排气压力应小于表1所给出的区间,若大于表1所给出的压力值,则属于不正常。

当环境温度高于表1所给出的最高值时,其体系压力也会升高,这不能认为制冷体系有故障。

但在超高温环境中,空调器是处于超负荷工作的,也易引起保护电路动作,使空调器自动停机。

表1中的排气(冷凝)压力与其冷却介质温度有关。

冷却介质温度高,冷凝压力及冷凝温度也相应升高。

所以,表中给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冷却介质的冷凝压力和温度的极限值。

若超出表中区间,均属系统运行不正常,应查找原因。

     2.观察压缩机吸/排气管的结露和温度情况。

 

     压缩机的吸气管结露,进气管处泵壳凉而泵壳壳身热,排气管温度稍高,其制冷剂为适中;压缩机的吸气管不结露,排气温度不太热,证明制冷剂偏少。

但关于用膨胀阀的,应检查是否为阀门开得过小所形成的;压缩机的吸气管结露,以至泵壳一半以上均结露,则为制冷剂量过多。

若是使用膨胀阀的,也可以是其阀门开得过大而引起的。

对旋转式压缩机而言,正常时其泵壳内是高温高压气体,其泵壳和排气管总是热的,不会结露。

     3.听节流元件处的液流声。

 

     无论是毛细管还是热力膨胀阀节流,因为节流时的流速突然剧增,其流动声音比较显着,这时可用助听器听其活动声来辨别其流量,进而判断制冷体系的制冷剂量是否适量。

正常流动的是气液混合体的流动声(液体占80%以上),若流动声比较沉重,则证明制冷剂量足够。

若是声音较宏亮则证明制冷剂量缺乏。

     4.听换向阀换向时的气流声。

 

     检查热泵式冷暖空调器的换向阀时,首要是监听其动作时的气流声,以判别换向阀是否正常。

换向阀在正常换向时有两个声响:

一个是当电磁线圈通电后,阀心被吸引时不太响的“嗒”的一声撞击声;随后就是急促的气流声。

这是因为电磁换向阀的一端与活塞间的筒体内的高压气体向吸气管释放的气体活动声。

否则证明电磁阀或换向阀有问题。

若电磁阀有“嗒”的声音而无气流声则证明磁阀是好的,而是换向阀有问题。

          根据以上4项检查基本能检查判断出制冷体系问题所在部位及原因。

经换件或补漏后,应对制冷体系进行抽真空处理,其目的一是做抽真空检漏,观察系统在抽真空操作后是否能保持0.1MPa真空度的状况(一般在2小时后压力回升不超过1.33kPa);二是为了抽走系统中残留的气体和水分。

     空调器抽真空时所用的设备是真空泵和集管阀(即复式压力计)。

窗式空调器往复式压缩机的抽气管在压缩机壳上;旋转式压缩机的抽气管在过滤器上;而分体式空调器的抽气管在室外机组上的低压阀上。

一般选用抽气能力为100~120L/min的真空泵。

集管阀有3~4个管接头、高/低压压力表和对应的开关度盘。

三、通风系统故障分析

     通风系统的故障现象为风量下降、电动机不转和运转时噪声过大等。

     风量下降的特征为进/出口温差减小。

造成风量下降的原因有:

传动不良(如皮带打滑等)使风机丢转;使叶轮打滑而空转和滤尘网积尘堵风。

     电动机不转的主要原因为电源保险丝熔断、电机绕组断路或匝间短路、发动电容击穿等,而电机轴承和某个部位松动及运动部件松动会造成作业噪声增大。

四、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

     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电路有故障往往涉及到制冷体系和通风体系。

故应联系起来综合分析,使检修少走弯路。

     1.压缩机和风机不能正常作业。

 

     其故障原因除了电源失电外还有:

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发动困难,使热保护器跳闸切断电源电路;电气控制电路内部断线和各种选择开关内部损坏及接触不良,所以挑选空调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压缩机质量有保证的空调,像帝樽空调系列的压缩机都是国外知名品牌,质量肯定信得过。

     2.空调器运行时启/停频繁。

 

主要原因是:

(1)温控器的感温包安装位置离蒸发器太近;(2)过载保护器的双金属片接触不良造成供电电路时断时通;(3)电源电压低而不稳定。

     3.电加热型空调器不制热。

      其主要原因有电热丝烧断;加热保护器起跳或保险丝烧断和控制电加热器的交流接触器的触点接触不良。

     4.热泵型空调器不制冷。

 

     其故障原因主要有:

(1)电磁阀的电磁线圈烧断或损坏;(2)电磁阀内阀心卡住或损坏;(3)换向阀不能换向,首要原因是制冷剂不干净,卡阻了活塞;(4)因长时间使用,使冷热开关触点表面氧化或烧蚀而引起接触不良。

     5.室内风机作业,但压缩机不工作,而且空调器上的故障灯闪烁。

 

     其故障原因有:

(1)电源缺相或电压太低;(2)压缩机电流过载,应检查压缩机泵壳上的热保护器是否起跳。

一旦压缩机超载后电流过大,会使热保护器跳闸;(3)高压(压力)开关损坏,当高压开关失灵后,其触点不能正常闭合,使电路无法正常接通;(4)低压(压力)开关起跳:

在制冷系统正常情况下,低压开关触点为常闭状态;当制冷系统内发生故障或制冷剂泄漏时,均会使系统内的压力下降到低压开关起跳点以下,当低压开关跳闸后便会自动切断电源电路。

五、空调送风但室内温度不降

      空调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送风和回风(室内温度)的温差应在8℃以上,如果达不到,证明空调器的制冷能力不够,应当查明原因。

一般引起的原因可能是:

制冷负荷过载或房间太大;安装地点不适当,气流循环不充沛等.

  首先查明是否因空调器制冷负荷过载所引起,应设法减少制冷负荷或增加空调器的制冷量。

  再看看空调器安装是否适当,不适当时会使冷风吹不到人的身边,使人感觉不冷。

  当空调器的气流循环不畅时,如蒸发器上结灰多,阻塞了翅片间的缝隙,或者空气过滤网被灰尘堵住,结果循环风减小,空调器的制冷量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