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378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docx

1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

课堂观察让听评课走向专业化

一、课堂观察的定义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察有明确的目的、运用辅助工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进行观察,是专业性的听评课范式。

从课堂观察的概念理解,所谓的评课就是议课,所谓的听课就是观课,可以说课堂观察让听课、评课走向了专业化。

课堂观察的目的(意义)是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发展,形成学校合作文化。

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因此,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而运转的。

课堂教学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比较有以下优点。

①目的明确,提高能力或效率。

(课前,知道要听什么,怎么听。

)②凭借自我感官,形成观察团队,分工协作,依据证据进行分析、评价。

(课中,知道要聚焦什么,记录什么;课后,知道依据什么,建议什么。

)③具有精细化、聚焦性、微观型等特点。

二、课堂观察的内容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分为“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具体如下:

维度三:

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维度四:

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课堂观察框架(4个维度、20个视觉、68个观察点)

特质:

1)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

2)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

3)师生、学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民主)?

四维框架的设计分别针对于

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

是否有效?

2)教师是如何教的?

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

3)这堂课是什么课?

学科性表现在哪里?

4)我在课堂呆了40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

四个维度中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都是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

这四个问题恰可通过课堂观察的四维框架的使用得到回答。

课堂观察的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

三、课堂观察的程序

课堂观察的程序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

(一)课前会议(5项)(至少需要15分钟,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

1.被观察者说课(可以从5各方面说课)(15-20分钟)

①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

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是什么?

被观察者首先应向观察者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然后应说明本课的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最后对教材进行分析说明,简要说明该节内容在本课程或模块中的地位,与前后内容的关联,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教材的二次开发与处理,使用哪些课程资源等。

②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

本班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习惯和课堂氛围等。

被观察者提供本班学生的座位表,并标明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分布位置,为观察者确定观察点和选择观察位置提供帮助。

③“我”想让学生明白什么?

重点、难点在哪里?

我准备如何解决?

简要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最好能表述成可观察的表现标准,同时说明与本班学生的适切性;指出本课的重点、难点,具体说出解决的策略。

④本课的大致结构是什么?

有哪些创新与困惑?

主要介绍本课的教学设计,让观察者对教学环节和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

⑤我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我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

被观察者应向观察者介绍对学习过程的监控,重点介绍监控的措施与时间,为观察者观察学习目标的达成、结构性陈述等提供帮助。

上课人说课,应从“面”和“点”两方面简要地说。

所谓“面”就是讲清这堂课的目标预设、教学环节;所谓“点”,可以是设计的创新点、关键点、或者说重点、难点的突破;所谓“简要”,就是不要面面俱到,参与课前会议的都是同行,不需要做更多的解释。

2.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的进一步阐述。

(2-5:

7-10分钟)观察者根据被观察者的需要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被观察者简短交流,被观察者作扼要的解释。

3.讨论和明确观察目的、确定主题。

4.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确定观察方式或工具。

5.组成观察团队,明确分工。

即确定观察对象、视角和位置。

(二)课中观察

课中观察是如实客观地记录所观察到的内容。

(三)课后会议(4个内容)(至少需要30分钟)

1.被观察者课后反思(3-5分钟)

被观察者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对课前会议所制定的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反思。

①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被观察者围绕着每个学习目标,就自己所看到的现象逐一分析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分析时应基于学生的表现,基于证据说明。

②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

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讨论、动手制作、实验、看听视频录像等;讲解;对话,如提问、理答等;学习指导,如指导文本的阅读,指导图形的阅读,指导书面和口头表达等;以及资源利用。

被观察者最好以教学环节为主线,围绕上述几种主要教学行为逐次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自己采用了哪些教学行为,这些行为对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了什么作用,自己做出判断。

③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

如,请继续说有何不同?

为什么?

实质上是谈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偏离教学预设,按照课堂生成的资源改变既定的教学程序、教学策略甚至教学内容,是常常出现的,被观察者有必要向观察者说明改变的原因。

2.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报告时要简明、有证据、有回应、避免重复。

(每人5分钟左右)

3.形成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

①成功之处,即本课中值得肯定的做法;

②个人特色,即基于被观察者本人的实际情况,挖掘个人特色,逐步澄清该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

③存在的问题,根据本课的主要问题,基于被观察者的特征和教学资源,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

*每位观察者围绕课前会议确定的观察点,根据自己所采取的课堂观察的信息,提出基于有效教学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在课后会议的基础上,被观察者提供一份自我反思报告,观察者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观察报告。

课后会议旨在使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进行有效地专业探讨,通过多视角(jue),多方位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实现课堂观察的目的。

4.形成观察报告。

四、课堂观察的操作

(一)确定课堂观察点

一堂课不可能对68个观察点全部观察,我们可以根据研究课题从4各维度、20个视觉、68个观察点中筛选几项,进行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表要根据观察点制定,一般情况下课堂观察点的制定大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根据观察点的品质——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内容来确定观察点。

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但是学生和教师头脑里的东西就是不可记录的,不可记录的等于不可观察,不可解释等于没有观察。

2.要根据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个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

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需求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也就不同。

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往往不相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决定。

3.要根据合作体的需要来确定观察点。

课堂观察合作体形成的前提之一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标,或是研究一个主题,或是形成合作体的教学风格,或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

确定观察点时还要考虑围绕合作体的需要,如我们可以从学校研究的“小班化”教学中遇到的备课难点、教学疑难点、学生学情、交流展示环节、合理安排时间、朗读指导不到位等内容制定观察点。

在这基础上“设计-观察-反思-改进”,从而形成教研活动的跟进链条。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一人一点,多人一点,一人多点,多人一点”的观察模式。

(二)选择或自主开发课堂观察与记录工具

课堂观察中观察表的制作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观察者,要开发、采用科学的量表,如实地记录课堂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1.选择已有的观察记录工具。

2.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

注意的是分析设计观察表阶段,首先应具体分析观察对象(内容)的要素和观察课的特征,比如观察提问,其要素就是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分析,然后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观察记录工具。

我们制定观察表不能用别人制定的。

我们要根据我们研究的主题“小班化”教学模式,按学科、按课时内容制定观察表。

我和裴明顺、江波各自制定了还很不成熟的观察表。

当然这个观察表要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渐渐完善。

今后每位老师也要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制定观察表。

注意的是不能制定太复杂的观察表,有的观察表看似很完美、很全面,但是真正运用时,让观察者手忙脚乱,到头来什么也没观察好,糊里糊涂,使听课效果很糟糕。

制定观察表以后要进入现场进行观察。

进入现场观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三)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的问题

1.进入现场的时间与任务。

最好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同时必须明确进入现场的观察任务以及可用的观察工具。

(空谈)

2.观察位置。

一般而言,要按观察任务来确定观察位置,以确保能收集到真实的信息。

如观察四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观察者应选择离他们较近的位置,以便随时记录他们的参与时间等;如观察教师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观察者应选择便于走动的位置,可及时移动来了解具体情况。

(一般位置要固定,要是总是来回动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3.记录方式。

要如实地记录所看到的与听到的种种现象。

4.观察者行为。

观察者行为表现应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四)课堂观察记录的具体方式

1.定量的记录方式。

等级量表:

指事先根据观察目的编制合理的量表,在课堂观察中,观察者依据对象的行为表现在量表上评议相应的等级。

分类体系:

指预先列出可能出现的行为或要观察的目标行为,在观察过程中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取样对行为进行记录。

定量-数据、等级来表示。

2.定性的记录方式。

描述体系:

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

空间、时间、行动者、实践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

叙述体系:

即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以进行现场的主观评价。

图式记录:

即用位置、环境图等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技术记录:

即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等电子媒介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定性是用语言详细表述。

定量的记录方式和定性的记录方式可以相互补充使用。

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应尽可能地反映真实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活动。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研究设计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①研究环境:

    定性研究主要是在自然地环境下进行;定量研究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②研究工具和方法:

    定性研究主要是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或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获得描述性的资料;而定量研究则是用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③研究计划:

    定性研究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假设,研究计划是根据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的;定量研究在研究开始时就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问题,研究计划是结构性的。

(五)进行记录数据的处理

1.统计与整理、归类。

(照片242、243/244)

2.解释。

解释的任务在于对发现的问题或被观察者的教学特色进行剖析与反思,对数字的具体含义与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意义作出解释,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

但必须要依据课堂实录,必须要针对此人此事此境此课,不要进行过多的经验类推或假设。

整理数据以后要进行推论。

(六)整理数据后进行必要推论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理解量表的理念和目的。

2.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相结合。

定量的方法在于使研究有理有据,通过前后若干次观察数据的比较,归纳出被观察者教学行为的特点。

定性的方法着眼于综合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文化等要素,为被观察者提供全景式的改进建议。

两者相互补充,有助于对教师课堂行为从细节到整体的把握。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后反馈,将其作为行动跟进的参考。

3.要注意数据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信度与效度尽量不要受主客观的影响。

4.推论要基于证据,推论程度要适当。

传统-缺乏证据,课堂观察-拿证据来。

推论的可靠性来源于证据,有多手证据,做多少推论,既不要拔高,也不要低估。

5.要避免不必要的推论。

不能用一个点的观察结果来简单地推论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课堂观察是一个连续追踪的过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观察结果的呈现是共研讨、反思之用的,而并非对教师的终结性评价,观察者在推论时理应抱着同理心,更深入地去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

整理课堂观察顺序就是:

背景(任课教师、教学主题、观察主题、活动背景)-课前会议(说课、双方交流、讨论确定观察点)-课中观察(观察工具、观察位置的选择)-课后会议(课后反思、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课后分析报告

总结语:

以上是我对课堂观察的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观察技术的掌握、观察量表的制作、观察报告的撰写都不是仅靠教师一个人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需要团队成员的配合与合作。

有位教授说过单打独斗的社会已经过去,现在是合作共赢的时代。

在今后的工作中课堂观察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希望老师们满怀信心积极参与、积极合作、积极研究,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课堂观察量表(2-1)---教师教学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环节

(1)本节课有哪些环节构成?

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3)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课堂观察量表(2-2)---教师教学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呈示

(1)怎样讲解?

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2)板书怎样呈现的?

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3)媒体怎样呈现的?

是否适当?

是否有效?

(4)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是怎样呈现的?

是否规范?

是否有利教学?

课堂观察量表(2-3)---教师教学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对话

(1)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

是否有效?

 

(2)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

是否有效?

 

(3)对话围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2-4)---教师教学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指导

(1)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

是否有效?

 

(2)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

是否有效?

 

(3)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

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量表(2-5)---教师教学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机智

(1)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

为什么?

效果怎样?

(2)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效果怎么样?

 

(3)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

(表情、移动、体态语)?

效果怎样?

(4)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课堂观察量表(1-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

 

(2)准备的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做了准备?

 

(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1)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2)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3)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

(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课堂观察量表(1-2)---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互动

(2)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行为能为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吗?

 

(2)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3)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4)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5)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课堂观察量表(1-3)---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

讲课人:

年级:

课题:

课时: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自主

(1)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困生参与情况怎样?

 

(2)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3)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4)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1)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吗?

(观点、作业、表情、检测、成果展示)?

有多少人达成?

 

(3)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

效果如何?

二、观察表及观察结果说明、分析

时间

2014.6.20

学校

绿园朝小

班级

一年级

科目

汉语

课题

赶集

课时

1

执教者

金俊淑

观察对象

一年级全体

观察成员

申爱花朱晶艳金银子张明山齐德福朴日佑严红梅

观察主题

学生学习状态

观察

视角

观察点

课堂现象描述

课堂结果分析

情绪

状态

愉悦、紧张/

平和、低落

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点头、跃跃欲试等神情,也有部分同学显得很平静。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好地调控好学习情绪,能随着教学进程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得到掌声的4位同学,情绪比较高涨。

没有得到及时肯定的学生情绪显得很平静,甚至有些失落。

教师要采用艺术性的手段引导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有意注意差,投入时间短,因此,教者应采用多种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将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下去。

可以采用游戏、互动等方式。

本节课,教师就比较善于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教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微笑,和蔼的语气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学生也能够随着教师的情绪变化,调控自己。

老师能够以兴奋的情绪激励学生投入学习,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进步,以激励的情绪对待学生的过错。

但因为是低年级孩子,积极的情绪保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情绪调控

参与

状态

专注、不开小差

教师讲解时,学生目光能够注视老师。

因学生年龄偏小,在老师下达课堂指令时,偶尔会出现听课神情走偏,思维溜号现象,占25%左右。

部分学生有开小差现象,约有15人次出现。

多数学生积极与教师互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发表见解,但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操作活动的等有效学习的时间不够,据统计占课堂教学的10&。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许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发生了问题,而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要么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没有感性认识;要么就是不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实际能力;再有就是老生常谈或学生司空见惯的事物,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不能为了设计活动而活动,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因为是低年级孩子,教师在课中设计了一个律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放松心情,再次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做得很好的地方。

积极发表

独立参与学习

思维

状态

善于表达

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表达所学的知识。

学生的思维与见解也比较有创意。

但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质疑与提问的机会。

我们发现全班同学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总的来说,中间组,第一排和第四排的男生参与的机会最后,思维也比较活跃,老师给予的机会也最多。

思维的参与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核心。

我们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至关重要。

比如说,教师让学生如何记住这些汉字的时候,一个学生说了姜字,就是一个女孩子一口吃掉了羊。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妈妈姓姜,也可以记住这个字。

记字的方法五花八门,学生思维也是开放性的。

这就是一种思维训练,而且学生的表达也很有创意,如果堂堂课这样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提高地很快。

但这堂课遗憾的是,老师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质疑的机会,学生之间也没有产生智慧的火花。

质疑争论

创意

交往

状态

交往积极主动

师生之间的交往积极主动,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的密度不够。

师生互动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有提问、交流、书写、观看课件等。

整堂课学生学习气氛是民主、活跃、不紧张,说明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

有时会发现总是几个同学在发言,个别学生的交流又怎能代替全体学生的交流呢?

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并且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交流的话题,这样,师生、生生才能很好地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和理念。

气氛民主、活跃

合作友好

课堂观察报告

时间:

2014年6月20日

被观察者:

绿园小区一年级38名学生。

金俊淑老师。

观察者:

2组全体成员(金英爱、吴限、孙洪武、杨春军、金盛虎、金星花、朴娟淑、潘明心)

观察背景:

本节课是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校长培训的现场课堂观摩活动,采用的是长春版语文教材,授课对象是一年级学生。

观察视角:

1.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教学个性)

2.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学习状态、学习效果)

观察视角1

教师教学行为

观察维度

观察点

课堂记录

结果分析

教学设计

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方法

1.突出了识字写字的重点,如:

随文识字、加一加、猜字谜等,又如:

写字指导循序渐进;2.朗读指导及时、恰到好处,如:

教师示范读、点评读。

1.教学目标准确,重难点突出;

2.教学设计合理,能够关注教学对象。

教学方法

教法的选择与设计

1.启发式

2.谈话法

3.示范法4.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方法选择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1.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范读、示范书写、互动参与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1.小妞妞看完镰又看了什么?

…(教师过渡语及时得体,教态富有亲和力)

2.指导书写循序渐进,如:

书写“枣”字。

3.课件能适时出示,如:

朗读指导环节(小妞妞去赶集,集上有人在卖梨…)

1.金老师驾驭、调控课堂能力强、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规范到位、粉笔字规范,教态得体并有亲和力。

2.能够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

3.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娴熟。

教学个性

教学个性特点

1.语言有个性,富有鼓励性,如:

很好,很棒。

2.课堂有个性,如:

快乐学习

讲课情绪饱满,充满激情。

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