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区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372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社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健康社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健康社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健康社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健康社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社区标准.docx

《健康社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社区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社区标准.docx

健康社区标准

附件1

健康社区标准

一、健康管理

(一)组织建设。

1.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党员活动制度化、经常化;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核心作用明显。

2.社区居委会依法选举产生,成员分工明确,认真履行职责;工作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居民公约等自治制度。

3.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和工作制度,志愿者人数达到社区总人数的2%以上,每月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不少于2次。

(二)制度建设。

1.社区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以及社区居委会工作形成制度,能有效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2.社区内的各项建设与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社区管理有序,社区居委会管理工作机制完善。

4.建立健全社区各种组织机构,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明确;建立健全居民调解委员会,做好社区内的民事调解工作。

5.社区内居务公开栏达到橱窗化、公众化、通俗化和专项化要求,居务公开实施制度化。

6.社区成员单位资源共享、事务共办、文明共建机制初步形成。

(三)办公条件。

1.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2.社区日常办公用品齐全,并实行电脑办公服务,社区工作档案健全。

3.社区服务站(点)硬件条件适应居民服务需要,服务项目超过3个以上。

二、健康环境

(一)基础设施。

1.搞好社区规划,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率。

2.社区内道路平整硬底化,排水设施完善。

3.社区内配套相应环卫设施设备。

4.社区内有适应社区发展的停车场所。

5.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完好。

6.健康设施及场所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要,居民享有便利康乐服务设施。

7.全民健身普及率逐年提高。

8.社区内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健康娱乐设施。

9.社区基础设施达到宜居社区水平。

(二)环境保护。

1.区域噪声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社区内雨污分流良好,“三废”处理达标。

3.不断改善社区内河道、池塘环境状况,保持水面无漂浮物,水体周边清洁。

(三)社区环境卫生。

1.社区内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落实,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2.环卫设施完善,设施保持完好、清洁。

3.居民生活垃圾收运规范,日产日清;居民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定点投放。

4.社区内广告、标牌设置规范,道路、街、巷等公共场所和商住楼房管理有序,标识清楚,居民出行无障碍。

5.居民普遍具有良好的环保卫生意识,社区环境整治达到省市有关要求。

6.社区内基本无乱停放、乱摆卖、乱张贴、乱拉挂、乱搭建、乱堆挖等“六乱”行为。

(四)病媒生物防制。

1.除“四害”巩固措施落实。

2.“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孳生地常态管理落实。

三、健康社会

(一)经济投入。

1.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2.区办事处对社区公共卫生的投入不断增大,鼓励社会捐助。

3.居民对健康的投资合理增长。

4.社区健康资源协调共享。

(二)弱势保障。

1.不断提高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2.建立法制援助,不断提高覆盖率。

3.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不断提高调解率。

4.对弱势人群进行社会救助。

5.逐年提高老年人规范管理率,社区老年人服务形成网络。

6.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落实。

7.下岗人员就业培训和便民利民措施等成效显著。

(三)社区安全。

1.社区设有社区警务室,实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模式的警务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治安联防体系。

2.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宣传普及,帮教、人口管理等工作成效显著,杜绝黄、赌、毒现象。

3.社区治安管理规范,社会秩序稳定,群防群治网络健全,安全防范体系完善,无重大刑事恶性案件和特大消防事件发生。

四、健康文化

(一)文明风尚。

1.社区内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工作成效显著,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新风尚。

2.社区居民具有高度的社区认同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各类社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建立社区文明公约,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二)科普宣传。

1.社区科普学习设施完善,满足居民学习科学知识需要。

2.在社区设立修身学堂,成立道德评议会、邻里互助会等,引导辖区群众自觉加强自身修养。

3.社区内至少设立一个图书阅览室,并对社区居民日常开放。

4.社区内至少设立一处文化宣传专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类科学知识积极宣传和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三)文娱活动。

1.积极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2.举办邻里文化节、“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等主题活动,增强社区文化的凝聚力。

3.依托社区资源,成立各种群众性文艺队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4.设立或引进一支有自身社区特色的文艺表演队,定期或逢节日为社区居民表演,经常开展具有群众性、健康性的文体活动,社区内文体设施能基本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四)康体活动。

1.面向老年人常年开展益智健脑或动作舒缓的体育项目,如:

棋牌、门球、猜谜、绘画、书法、太极拳(剑)等活动。

2.面向中年人常年开展有利于健身和交流的体育项目,如:

健身操、集体舞、交谊舞等活动。

3.面向青年人常年开展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有利于青年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体育项目,如:

瑜伽、球类、跑步、游泳等活动。

4.面向社区家庭经常开展有利于居民家庭互动交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集体体育活动,如:

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

五、健康服务

(一)医疗服务。

1.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80%以上。

2.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实现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

3.完善慢性病跟踪随访机制,加强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的管理,发病率逐年下降。

4.加强对弱势人群的医疗救助。

(二)公共卫生。

1.社区范围内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证照齐全,从业人员定期体检,持证上岗。

2.公共场所和食品行业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卫生合格率。

3.二次供水水箱每年清洗消毒,记录齐全,水质优良。

(三)妇幼保健。

1.建立辖区内新婚夫妇名册,倡导婚前体检,做好计划生育。

2.建立辖区内孕产妇名册,并督促早孕检查和定期产前检查。

3.建立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制度,管理率逐年提高。

4.做好计划免疫,“五苗”覆盖率达98%以上。

5.加强区内托幼机构卫生管理,卫生合格率不断提高。

(四)健康教育与控烟。

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

2.居民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

3.居民的吸烟率逐年下降,控烟指标达标。

4.社区内人群对健康社区建设满意率逐年提高。

六、健康人群

(一)常住人口。

1.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与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2.落实完善人口出生缺陷干预机制。

3.弘扬科学婚育文化,开展社区居民科学育儿教育。

4.督促社区居民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二)妇女儿童。

1.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

2.构建并优化有利于妇女儿童发展的社区综合环境。

3.落实预防学生常见病的各项措施。

(三)流动人口。

1.加强农民工劳动保护工作。

2.完善社区内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3.建立社区流动人口职业病预防、诊断、鉴定管理机制。

4.督促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职业病预防控制。

5.加强流动人口密集区管理,落实出租屋安全、计生、卫生、治安管理措施。

附件2

健康医院标准

一、健康管理

(一)成立健康医院建设领导小组。

1.成立“健康医院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院内外健康建设工作的全面管理。

2.建立定期汇报、协调与沟通机制,有例会制度,一年不少于2次。

(二)建立工作网络。

1.成立健康医院建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院健康建设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和管理。

2.各科室指定专兼职健康教育管理员,明确责任与分工,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三)制定计划与目标。

1.医院建立具有机关管理职能的健康促进科(室、中心)或办公室。

2.制定健康医院建设工作年度计划。

3.医院工作年度计划中包含健康医院建设内容。

4.医院发展规划中包含健康建设项目规划,确保健康建设目标符合医院的长远目标与服务理念和宗旨。

5.医院应明确健康建设服务是整体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确立一个健康建设书面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增进病人、家属、医院员工与小区的健康,将健康建设指标纳入整体医疗质量改善目标,制定收集评估数据的流程与制度等。

(四)落实经费与设施。

1.医院应提供开展健康建设活动所必备的场所、设施、设备、经费。

2.设立健康医院建设工作室或宣传基地。

3.有专项健康医院建设经费,能满足建设工作需要。

(五)建立规章制度。

1.制定健康医院相关工作、考核、奖惩等制度。

2.制定医护人员定期接受健康促进与医患沟通等方面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制度。

3.严格执行无烟医院规章制度,建立首诊询问吸烟史、宣传吸烟危害及劝阻戒烟制度。

4.建立或完善保证患者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执业环境安全、卫生,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权利得到尊重的有关规章制度。

5.建立与完善医护人员定期体检、接受疾病防治服务、激励采纳健康生活方式的政策。

6.建立或完善工作制度:

包括各功能科室制度、门诊、住院、出院健康教育制度或临床指引、临床路径中将健康促进服务列入操作程序,列入绩效考核。

7.医院须确认一个评估主要慢性病及病人健康促进需要的程序或临床指南或操作规范与指引,能辨识病人吸烟状态、饮酒状态、营养状态、心理-社会-经济状态等主要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及病人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如语言、饮食)的差异化与需求,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及病情提供健康促进干预的内容与方法的说明。

(六)培训与动员。

1.召开全员动员会议,让全院员工知晓建设健康医院意义、转变理念、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和目标。

2.开展医护人员定期培训:

内容包含职业道德素养、人文关怀与行为规范教育、医患沟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指导、健康咨询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一年不少于1次。

二、健康环境

(一)物质环境。

1.诊疗与就医环境(如建筑、设备、设施、卫生、照明、通风、采暖、绿化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要求(包含环境、健康与安全的要求)。

2.医院导医标识清晰,方便患者就诊;

3.门诊区提供与就诊人数相适应的候诊座椅,为患者提供安全、私密的就诊环境。

4.各楼层卫生间清洁、无蚊蝇、无异味,无烟蒂,有盥洗、洗手液(肥皂)等设施,有残疾人厕位。

5.提供满足医护人员休息、健身、娱乐需要的设施和设备。

6.有营养配餐室或食品销售处,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7.为患者提供安全、免费的饮水。

8.药品袋、病历袋、购物袋等使用环保用品。

9.院内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标识清晰,收集、放置和转运合理,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规定。

10.按照医院就医与工作环境中健康与安全、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的定期评估机制或规定,评估是否符合,并不断提出改进建议。

(二)人文与宣传环境。

1.医务人员遵守相关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对待病人和蔼可亲,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医患矛盾少。

2.大厅设有咨询台,咨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良好。

3.咨询台、候诊处有健康医院建设传播资料发放架,摆放健康医院建设资料供患者及家属取阅。

4.医院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医院视频、医院网站、内部刊物等渠道开展健康医院建设宣传。

5.有医患沟通媒介(投诉机制、新传媒系统等),医患矛盾和纠纷年增长率小于30%。

(三)无烟环境。

1.按照《无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